一、介孔分子筛SBA-15负载的双亚胺镍催化剂的合成及乙烯聚合(论文文献综述)
周存慧[1](2021)在《一维介孔材料MCM-41的合成及其在烯烃低聚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石油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烯烃低聚反应作为一类重要的工业反应,是生产发动机燃料、洗涤剂原料、润滑油以及增塑剂等化学品的有效途径。目前烯烃低聚的催化剂多为均相催化剂,然而均相催化剂存在着产物与催化剂不易分离、对反应设备的腐蚀性强、环境污染大等问题。与均相催化剂相比,非均相催化剂因其低成本、可再生性强、产物易分离等优势吸引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基于一维有序介孔硅材料MCM-41的自身特点并结合非均相催化的优势,本课题以获得高性能的烯烃低聚非均相催化剂为研究目标,以1-癸烯和乙烯为原料,开发了酸性可调控的烯烃低聚催化剂,探究了烯烃低聚反应因素的影响规律,明晰了烯烃低聚过程中的反应机理,从而为烯烃低聚催化剂的制备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指导。本论文针对高性能烯烃低聚多相催化剂的设计制备。采用化学改性后的有序介孔硅材料MCM-41作为催化剂,通过调控催化剂酸性和/或金属活性位点的分布,改善烯烃低聚反应的催化活性与稳定性。具体的工作如下:第一,基于典型的溶胶-凝胶软模板化法在室温下成功合成了高度有序的介孔结构、高结晶度、高比表面积以及不同酸性的Al-MCM-41-X催化剂(X代表不同的硅铝比),并在1-癸烯低聚反应中进行反应性能评价。通过控制掺入的铝含量,可以精准的控制催化剂的酸性。结果表明,反应温度230 oC,初始2.0 MPa氮气压力下反应6 h,总酸浓度(Br?nsted酸+Lewis酸)为172μmol/g的Al-MCM-41-15催化剂具有最佳的催化性能,1-癸烯转化率为70.4%,低聚产物的选择性为96.7%。催化剂经过五次连续的循环实验结果表明,1-癸烯的转化率及低聚产物的选择性保持相对稳定。通过Py-IR、FTIR和XRD对反应前后的催化剂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Al-MCM-41-15催化剂的酸性位点及结构并未发生明显变化,说明所制备的催化剂有较好的稳定性。第二,通过湿法浸渍负载(IWI)、离子交换法负载(IE)以及物理混合法负载(PM)将镍活性位点负载至一维介孔材料Al-MCM-41-15的不同位置上,并应用在乙烯低聚反应中进行反应性能评价。结果表明,湿法浸渍负载和离子交换法负载所制备催化剂的镍活性位点主要分布在催化剂的孔外和孔内,其中离子交换法制备的催化剂具有最高的总酸浓度。湿法浸渍负载和离子交换法负载制备的催化剂在反应初期均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乙烯转化率接近95%左右,但随着反应的进行,离子交换法负载制备的催化剂失活较为严重,在反应84 h后,乙烯转化率仅52.7%,而湿法浸渍负载所制备催化剂的乙烯转化率仍可达到76.5%。另外,发现最优的镍活性位点的负载量在2.5 wt%。第三,基于自主设计的非均相Ni/Al-MCM-41-X双功能催化剂催化乙烯低聚反应。通过铝化处理法制备了不同酸性的Al-MCM-41-X载体,并利用普通浸渍法将镍活性位点负载至Al-MCM-41-X载体,制备了不同酸性的镍基双功能Ni/Al-MCM-41-X催化剂。结果表明,Ni/Al-MCM-41-X双功能催化剂具有高度有序的一维介孔结构以及可调控的酸性,并表现出优异的反应性能。另外,镍活性位点和酸性位点都是激活乙烯低聚反应的关键因素,通过调节酸性位点与镍活性位点之间的平衡可以得到最优的反应结果,高达96%的乙烯转化率以及95%的偶数碳原子低聚产物的选择性。通过对酸性位点的精准控制,发现Lewis酸位点与Br?nsted酸位点的增加都可以有效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当得到最优的反应性能时,Ni/Al-MCM-41-X双功能催化剂的Lewis酸位点和Br?nsted酸位点浓度分别为237μmol/g、53μmol/g。
崔咪咪[2](2019)在《新型α-二亚胺镍催化剂在制备支化聚乙烯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聚烯烃工业的进步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学工业的进步,支化聚乙烯作为高分子材料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材料,其应用涉及各个领域。聚烯烃发展最为重要的是催化剂,催化剂可以控制催化活性,改变催化剂结构可以控制聚乙烯性能。α-二亚胺催化剂具有单活性中心、活性高、稳定性好的优点,但热稳定性差,粘釜的问题一直限制着其工业化发展。通常,将均相催化剂的负载化视为解决这些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带有不同羟基数目活性官能团的和带有大位阻的不对称α-二亚胺镍催化剂,并成功制备了硅胶-负载大位阻型催化剂,分别考察了均相及负载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的情况。具体研究内容如下:本文首先设计合成了三种带有不同数目活性官能团的新型α-二亚胺镍(Ⅱ)催化剂Cat1、Cat2、Cat3,然后继续合成了带有一个活性官能团的大位阻不对称催化剂Cat4和Cat5,并利用核磁(NMR)、红外(FT-IR)和元素分析(EA)对配体及催化剂结构进行充分表征。以Cat1、Cat2、Cat3催化剂为主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发现带有三个羟基官能团的Cat2催化体系在相同条件下有更好的催化活性,高温下Cat3催化体系有更好的热稳定性。随着温度升高聚合物支化度增加,熔点降低,分子量降低,产物呈胶状形态。以Cat4和Cat5催化剂为主催化剂进行乙烯聚合,随着催化剂空间位阻的增加,催化剂的聚合活性降低。但这两个催化剂热稳定性好,Cat5催化体系在80℃下依旧能保持2×106 g PE/mol·h的高活性,所得聚合物的熔点为39.1℃。分子量增加,大位阻的Cat5催化剂所得聚合产物在70℃,0.5 MPa的聚合条件下,聚乙烯产物的Mw值达到了4.64×105 g mol-1。将均相α-二亚胺镍(Ⅱ)催化剂Cat4和Cat5负载于经三甲基铝(Al Me3)处理的757#/955#硅胶载体上,制备了硅胶-负载型α-二亚胺镍(Ⅱ)催化剂。通过扫描电镜(SEM)对硅胶载体和负载催化剂的表观形貌进行表征,并由ICP对所得负载催化剂的Ni含量进行测定,EDX测元素在硅胶表面上的分布。对比硅胶-负载型催化剂与均相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的结果,负载型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有所降低,聚合产物的颗粒形态明显得到改善。另外,所得聚乙烯产物与均相聚合物相比支化度降低,分子量增加。且聚合条件对于催化活性和聚乙烯性能影响规律与均相聚合时的规律基本一致。
孟浩[3](2019)在《新型α-二亚胺镍催化剂和茂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文中提出聚烯烃工业的发展象征着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其中聚乙烯是高分子材料中应用最广泛的品种。聚乙烯发展的关键是催化剂,聚乙烯性能的提高与聚乙烯催化剂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后过渡金属α-二亚胺催化剂、限定几何构型茂金属催化剂、负载型催化剂都是当前聚乙烯催化剂研究的热门领域。α-二亚胺催化剂具有单活性中心、活性高、稳定性好的优点,但热稳定性差的问题一直限制着其工业化发展。文中以苊基为骨架,引入大位阻基团,设计合成出了两种分子量相同、结构不同的新型的α-二亚胺配体,并通过一系列手段进行了表征。在一氯二乙基铝助催化作用下催化乙烯聚合,通过改变聚合条件,探究了聚合温度和空间位阻对催化剂热稳定性的影响。实验表明:两种催化剂在50℃时均表现出很高的催化活性,且最高活性相近,在70℃和80℃,两种催化剂催化活性虽有所降低,但依然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同时催化剂Catl比催化剂Cat2因空间位阻更大,表现出了更好的热稳定性。证明了亚胺上取代基的空间位阻越大,催化剂的耐热性就越优异,为今后制备耐热型聚乙烯催化剂指明了方向。限定几何构型茂金属催化剂的特点是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很窄,密度比较低,共聚性能好,在乙烯共聚反应中有很高的共聚单体插入能力,但其产率低、合成条件苛刻等问题同样限制着它的发展。文中通过设计一条新的合成路线,优先合成出t-BuNHSi(Me)2Cl来提高产率,通过核磁等表征手段证明了产物的正确性和合成路径的可行性。由于实验条件欠缺,难以完全隔绝空气,导致产物纯度不够,未能应用于乙烯聚合,但为今后限定几何构型茂金属的合成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均相催化剂在工业化应用中存在众多问题,如:聚合过程中易粘釜、反应热难撤出、聚合物形态难以控制,通过催化剂负载化这些问题就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文中设计合成了一种以丁二酮为骨架的新型α-二亚胺镍催化剂,将其负载于经三甲基铝(AlMe3)处理的955#硅胶载体上,制备硅胶-负载型α-二亚胺镍催化剂,通过多种手段表征确认了结构的正确性,同时通过乙烯聚合,表明相同聚合条件下,均相催化剂活性较高,但催化剂负载化有效的解决了聚合过程中粘釜的问题。
李向柳[4](2018)在《α-二亚胺镍系催化剂的负载化及催化乙烯聚合研究》文中提出后过渡金属催化剂作为后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烯烃聚合催化剂,与Ziegler-Natta与茂金属等催化剂相比,展现了它独特的性能优势,近年来一直倍受关注。然而,均相的后过渡金属催化剂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往往伴有剧烈放热现象,并存在粘釜及聚合物颗粒形态难以调控等问题,限制了其在工业化中的推进。通常,将均相催化剂的负载化视为解决这些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首先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带有羟基活性官能团的新型α-二亚胺镍系后过渡金属催化剂,并成功制备了硅胶-负载型催化剂,分别考察了均相及负载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的情况。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本文设计合成了五种带有活性官能团的新型α-二亚胺镍(Ⅱ)催化剂Cat1、Cat2、Cat3、Cat4和Cat5,并利用核磁(NMR)、红外(FT-IR)和元素分析(EA)对配体及催化剂结构进行充分表征。将均相α-二亚胺镍(Ⅱ)催化剂负载于经三甲基铝(AlMe3)或甲基铝氧烷(MAO)处理的955#硅胶载体上,制备了硅胶-负载型α-二亚胺镍(Ⅱ)催化剂。并通过扫描电镜(SEM)对硅胶载体和负载催化剂的表观形貌进行表征,并由ICP对所得负载催化剂的Ni含量进行测定。2.采用均相的α-二亚胺镍(Ⅱ)催化剂Cat1-Cat3催化乙烯聚合,所得聚乙烯为支化聚乙烯。研究表明,苯胺邻位为小位阻异丙基取代基的Cat1催化乙烯聚合的活性相比邻位为二苯甲基的Cat2要高,但在90℃高温下,Cat1的活性下降明显,Cat2的活性却仍能保持在2×106g PE/mol·h左右;碳骨架体积较大的Cat4相比Cat5,其催化活性和热稳定性都更优异。相同聚合条件下,由Cat1所制备的聚乙烯的分子量Mw仅为168kg/mol,比Cat2和Cat3所得产物的较低。而与Cat2和Cat3相比,Cat1所得产物的支化度较高,达到96114个支链/1000C;其熔点则相应较低,特别是温度达到70℃时,其DSC曲线上并未出现熔点。此外,温度、压力等参数的变化均会影响其分子量、热性能及微观链结构。3.对比硅胶-负载型催化剂与均相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的结果,其催化活性略微降低,但聚合产物的颗粒形态得到很好的调整。另外,所得聚乙烯产物与均相聚合物相比支化度降低。且聚合条件的改变对于催化活性和聚乙烯性能影响规律与均相聚合时的规律基本一致。
郭存悦,张明革,义建军[5](2017)在《介孔分子筛孔道内乙烯、丙烯聚合反应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介孔分子筛(MMS)在乙烯、丙烯聚合反应中兼具催化剂载体与纳米反应器双重功能。MMS(主要为MCM-41与SBA-15)不仅对烯烃齐聚产物有择形选择作用,更能在烯烃聚合时在分子筛的纳米孔道中以挤出方式形成伸直链结构的纳米聚烯烃纤维。综述了近十年MMS负载金属有机配合物催化乙烯、丙烯聚合反应的研究进展,重点包括金属配合物负载、MMS中烯烃聚合反应以及聚烯烃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性能关系;对MMS在烯烃聚合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宋立武[6](2017)在《分子筛负载铬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乙烯齐聚反应特性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乙烯分子作为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化学产品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α-烯烃能在共聚单体、表面活性剂、造纸、增塑剂用醇等领域表现出了优异的性能。因此,利用乙烯齐聚法制备α-烯烃为乙烯的利用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本文合成了一种双膦胺基配体,并采用化学键将催化剂负载于分子筛载体上。文中以SBA-15、MCM-41、NaY和HY四种分子筛为载体,并备出了四种用于乙烯齐聚的分子筛Cr基催化剂。利用核磁、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热重、扫描电镜-能谱分析、比表面积分析仪、X射线粉末衍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X-ray光电子能谱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分析表征,确定了催化剂结构。对Al/Cr摩尔比、反应温度、乙烯压力、催化剂浓度、助催化剂种类、不同溶剂等反应条件进行系统考察,筛选出了较为合适的反应条件,同时对乙烯齐聚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1) Cr/TMCS/PsNP/HY催化剂中表现出了较好的活性和选择性,在n(A1)/ n(Cr)为300、反应温度为35℃、反应压力为4 MPa、c[Cr]为24 μmol/L、助催化剂为TIBA、溶剂为环己烷的条件下。催化体系的活性达到14.76×105g/(molCr·h),1-C4=、1-C6=、1-C8=的选择性分别为8.18%、73.24%、15.09%。(2)本体系所用的催化剂在进行分子筛负载后,催化剂的活性有所下降,且齐聚产物朝着低碳数的方向转移。这可能是因为在乙烯三聚向乙烯四聚转变过程中,七元的金属环状中间体在插入乙烯分子后使得中间体的直径变大,由于分子筛的“纳米限域效应”的作用,使得高碳数的产物变少。(3)催化剂的可能有单金属或双金属乃至更多金属的配位结构,这可能与催化剂载体的孔径和孔道结构有关。
卢恒[7](2016)在《基于限域效应的镍基SBA-15催化剂制备及CO2甲烷化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二氧化碳重整甲烷制取的合成气(H2/CO比约为1)是费托合成制取液体燃料、合成甲醇以及合成二甲醚的理想原料。同时CO2是重整反应的反应物,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而且将CO2作为一种可以利用的碳源,对于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分子筛SBA-15为催化剂载体材料,将镍基催化剂负载到SBA-15的介孔孔道内,由于其限域效应在二氧化碳重整甲烷反应中表现出对二氧化碳高的转化率和对甲烷高的选择性。本论文主要研究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取得的实验结果如下:1)考察了三种不同类酸:盐酸、硝酸和硫酸,及不同浓度的盐酸对SBA-15制备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分别使用盐酸、硝酸和硫酸时,分子筛SBA-15均具有有序介孔结构,且三者的比表面积分别为:436 m2g-1、363 m2g-1、312 m2g-1;孔径分别对应:3.8 nm、3.6 nm、3.9 nm;考察不同盐酸用量时,发现分子筛SBA-15均具有高度有序介孔结构,此时,10m L、15m L、20m L、25m L、30m L用量的HCl比表面积分别为616 m2g-1、360 m2g-1、358 m2g-1、436 m2g-1、391 m2g-1对应的孔径分布分别为:4.95 nm、4.55 nm、4.58 nm、4.61 nm、4.43nm。由此得出:使用25m L的盐酸合成的分子筛SBA-15具有更为规整的有序介孔结构,同时具有更优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大小:436 m2g-1、4.61 nm。2)考察了不同镍含量、不同溶剂极性、不同酸处理以及不同的制备方法及后处理方法制备的催化剂的结构及催化性能。结合BET和TPR分析以及催化剂活性评价方法,发现7%Ni/SBA-15有大量镍粒子进入分子筛孔道,产生了限域效应。同时,在7%Ni/SBA-15催化剂在350℃时对CO2的转化及CH4的选择性均有一个比较良好的效果:61.5%、70%。使用丙酮溶剂时,7%Ni/SBA-15催化剂在350℃时对CO2的转化及CH4的选择性都是最优的:350℃时的转化率为67.81%,400℃时对CH4的选择性为83.90%。使用草酸、柠檬酸处理时,7%Ni/SBA-15催化剂在350℃时对CO2的转化及CH4的选择性都是最优的:350℃时的转化率分别为75.21%、70.00%,400oC时对CH4的选择性为84.49%、88.98%,这表明,在丙酮溶剂作用下,草酸、柠檬酸均对7%Ni/SBA-15催化剂有一个良好的促进作用。使用超声处理催化剂时,7%Ni/SBA-15催化剂在350℃时对CO2的转化及CH4的选择性都是最优的。3)不同负载方法处理7%Ni/SBA-15的研究。研究表明,在BET分析下,发现在H2-TPR分析检测下,发现超声处理催化剂后,使得镍基与分子筛的相互作用力增强,这不仅在催化剂的制备上节约了时间及成本,同时,对于催化剂的氧化还原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推测这将既有利于催化剂的制备成本的降低,同时有利于催化剂的积炭效应得到一定程度的减弱。4)考察了不同铜镍比负载于分子筛SBA-15的催化剂。结果表明,当铜镍比为1:2时,此时催化剂仍具有良好的介孔结构,且经过TPR及XRD分析,铜镍的负载量达到最大,还原温度有所降低,被还原的Ni O浓度增加。此时,催化剂对CO2的转化率和CH4的选择性较其他催化剂更高:400℃时的转化率90%,对CH4的选择性为98.90%。
谢光勇,雷禄,郭宏磊,张翔[8](2011)在《SBA-15负载二氯二茂锆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乙烯聚合反应》文中研究指明以介孔分子筛SBA-15为载体负载二氯二茂锆配合物制备了SBA-15负载二氯二茂锆催化剂,在助催化剂MMAO作用下,该负载催化剂常压下可高活性催化乙烯聚合,通过XRD、TEM、DSC表征了SBA-15负载催化剂和所得聚乙烯,结果发现:因载体的孔道效应而生成了纤维状聚乙烯.考察了反应温度、Al/Zr摩尔比对乙烯聚合活性的影响.
梅铜简[9](2011)在《后过渡金属α-二亚胺镍(Ⅱ)配合物的制备及其催化乙烯聚合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六章内容:第一章:文献综述综述α-二亚胺Ni(Ⅱ)、Pd(Ⅱ)和吡啶二亚胺Fe(Ⅱ)、Co(Ⅱ)类的后过渡金属催化剂催化烯烃聚合及其负载化的研究进展,主要概括了后过渡金属催化剂的结构及其对烯烃聚合性能的影响。第二章:含溴α-苊二亚胺镍(Ⅱ)配合物的制备及其催化乙烯聚合合成了一种新型含溴α-二亚胺及其镍配合物,采用1H NMR、(13)C NMR、FTIR、元素分析和XPS表征。配合物作为催化剂以MAO(甲基铝氧烷)为助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得到高支化度的聚乙烯,并研究了聚合条件如Al/Ni摩尔比、聚合温度以及配体结构对催化活性的影响,表明在反应温度为25℃,Al/Ni摩尔比为800,该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活性高达5.50×106g PE/(mol Ni·h·Bar),且催化剂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与不含吸电子基团Br的同类催化剂比较,活性相当,催化剂的热稳定性和聚合所得聚乙烯支化度有较大程度的提高。聚合物测定采用1H NMR、(13)C NMR、GPC、TG、DSC表征。第三章:含溴α-丁二亚胺镍(Ⅱ)配合物的制备及其催化乙烯聚合合成了一种新型含溴α-二亚胺及其镍(Ⅱ)配合物-丁二亚胺溴化镍,采用1H NMR、(13)C NMR、FTIR和元素分析表征。配合物作为催化剂以通用烷基铝DEAC(氯化二乙基铝)为助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得到支化聚乙烯。并研究了聚合条件如Al/Ni摩尔比、聚合温度以及配体结构对催化活性的影响。表明在反应温度为25℃,Al/Ni摩尔比为850,反应时间为30 min的条件下,该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活性高达4.83×106 g PE/(mol Ni·h·Bar),且与不含吸电子基团Br的同类催化剂比较,活性略有增加,催化剂的热稳定性有较大程度的提高.聚合物测定采用(13)C NMR、GPC、TG、DSC表征。第四章:含萘基α-苊二亚胺镍(Ⅱ)配合物的制备及其催化乙烯聚合合成了一种新型含萘基α-二亚胺及其镍(Ⅱ)催化剂-苊二亚胺溴化镍,采用1H NMR、(13)C NMR、X-单晶衍射、FTIR、元素分析方法进行表征。以氯化二乙基铝(DEAC)为助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得到聚乙烯。研究了聚合条件(如Al/Ni摩尔比、聚合温度以及配体结构)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40℃,Al/Ni摩尔比为700,反应时间为30 min的条件下,该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活性高达87.6 g PE/(mol Ni·h·Pa)。聚合物测定采用(13)C NMR、凝胶渗透色谱、热重分析、示差扫描量热法进行表征。第五章:合成与表征支化聚乙烯用含萘基的α-丁二亚胺镍(Ⅱ)催化剂催化乙烯均相聚合报道了一种新型的对乙烯聚合高活性的含萘基α-二亚胺镍(Ⅱ)配合物C1,与相似的含萘基α-二亚胺镍(Ⅱ)配合物C2相比,以氯化二乙基铝(DEAC)为助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下,结果表明在40℃,低的铝镍摩尔比800下,催化体系C1/DEAC具有较高的活性(6.39×106 g PE (mol Ni.h.bar)-1),聚乙烯的支化度采用(13)C NMR和1H NMR确定,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采用凝胶渗透色谱测定,热力学性质采用示差扫描量热法和热重分析法得到。聚乙烯的晶体结构采用单晶衍射测定。结果表明,所产生的聚乙烯的性能高度依赖于的不同聚合条件。聚合物的分子量和熔点随着聚合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而支化度增大。聚合物具有高的分子量,并呈现窄和单峰的分子量分布(MWD≈2.0),表明催化剂具有单活性中心。第六章:含氯α-丁二亚胺镍(Ⅱ)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配体结构对催化活性和聚合物性能的影响合成并表征了三种含氯取代基的α-丁二亚胺镍(Ⅱ)催化剂,[(Ar)C=CH3-CH3C=(Ar)]2NiBr2(2a,Ar=2-Me-3-Cl-C6H3;2b,Ar=3-Cl-2,6-(Me)2-C6H2; 2c, Ar = 4-Cl-2,6-(Me)2-C6H2)。配合物2a的结构采用单晶衍射分析,表明它是由两个配体和一个镍中心组成的,呈扭曲八面体结构。配合物作为催化剂在氯化二乙基铝活化下对乙烯聚合进行测试。NMR分析表明含氯的α-丁二亚胺镍(Ⅱ)催化剂聚合得到的聚乙烯具有较高的支化度(在20℃, 84个支化度/1000C)。镍催化剂芳环上的氯取代基的位置也极大地影响催化活性、聚合物的分子量及支化度。
王佳,张瑛,张鹏飞,贺飒飒,葛超,窦涛[10](2011)在《多孔材料负载烯烃配位聚合催化剂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综述了将均相烯烃配位聚合催化剂(即Ziegler-Natta催化剂、茂金属催化剂和后过渡金属催化剂)负载于具有不同孔结构与孔径的多孔材料(如SiO2、分子筛等)上进行烯烃聚合的研究进展,分析了载体和催化剂组成对配位聚合活性及聚合物性能的影响。多孔材料不但具有承载活性组分、改善其分散性的作用,并且其纳米空间对聚合过程中单体的扩散起到限制作用,使单体的插入方式和链增长过程与自由空间不同,因此改变了聚合反应活性和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熔点和等规度等性质。
二、介孔分子筛SBA-15负载的双亚胺镍催化剂的合成及乙烯聚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介孔分子筛SBA-15负载的双亚胺镍催化剂的合成及乙烯聚合(论文提纲范文)
(1)一维介孔材料MCM-41的合成及其在烯烃低聚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烯烃低聚反应简介 |
1.2.1 烯烃低聚反应的发展 |
1.2.2 烯烃低聚反应的机理 |
1.3 烯烃低聚反应的催化剂 |
1.3.1 均相催化剂 |
1.3.2 非均相催化剂 |
1.4 MCM-41催化剂的合成及改性 |
1.4.1 MCM-41介孔材料的合成 |
1.4.2 MCM-41介孔材料的改性 |
1.5 论文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 |
2.1.1 催化剂合成所需试剂 |
2.1.2 催化剂的表征及反应评价所需试剂 |
2.2 实验仪器 |
2.2.1 催化剂合成所需仪器设备 |
2.2.2 催化剂表征及反应评价所需仪器 |
2.3 催化剂表征方法 |
2.3.1 催化剂的晶型分析(XRD) |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分析(SEM&EDS) |
2.3.3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TEM) |
2.3.4 氮气物理吸附-脱附分析(BET) |
2.3.5 吡啶红外分析(Py-IR) |
2.3.6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2.3.7 化学配位环境分析(NMR) |
2.3.8 红外光谱分析(FTIR) |
2.3.9 热重分析(TG) |
2.3.10 可溶性积碳分析 |
2.3.11 元素分析(ICP) |
2.4 烯烃低聚反应评价方法 |
2.4.1 1-癸烯低聚反应评价 |
2.4.2 乙烯低聚反应评价 |
第三章 精准调控Al-MCM-41的酸性及其对1-癸烯低聚反应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Al-MCM-41介孔催化剂的合成 |
3.3 Al-MCM-41介孔催化剂的表征 |
3.3.1 晶型结构分析 |
3.3.2 形貌结构分析 |
3.3.3 孔结构及元素分析 |
3.3.4 酸性分析 |
3.3.5 红外分析 |
3.3.6 化学配位环境分析 |
3.3.7 XPS分析 |
3.4 1-癸烯低聚反应性能研究 |
3.4.1 不同载体的选择 |
3.4.2 酸性的选择 |
3.4.3 温度压力的影响 |
3.4.4 溶剂及催化剂量的选择 |
3.4.5 反应时间的选择 |
3.4.6 催化剂稳定性分析 |
3.4.7 反应路径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镍基Al-MCM-41双功能催化剂的镍落位对乙烯低聚反应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镍基Al-MCM-41双功能催化剂的合成 |
4.2.1 载体Al-MCM-41-15的制备 |
4.2.2 湿法浸渍负载(IWI) |
4.2.3 离子交换法负载(IE) |
4.2.4 物理混合法负载(PM) |
4.3 镍基Al-MCM-41双功能催化剂的表征 |
4.3.1 晶型结构的分析 |
4.3.2 孔结构及元素分析 |
4.3.3 形貌结构分析 |
4.3.4 TEM分析 |
4.3.5 酸性分析 |
4.3.6 化学配位环境分析 |
4.3.7 XPS分析 |
4.4 乙烯低聚反应性能研究 |
4.4.1 不同催化剂对乙烯低聚反应的影响 |
4.4.2 催化剂的稳定性测试 |
4.4.3 压力及质量空速的选择 |
4.4.4 温度的选择 |
4.4.5 镍负载量的选择 |
4.4.6 热重分析 |
4.4.7 积碳物种分析 |
4.4.8 反应路径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镍基Al-MCM-41双功能催化剂的酸性对乙烯低聚反应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镍基Al-MCM-41双功能催化剂的合成 |
5.2.1 纯硅MCM-41的制备 |
5.2.2 不同酸性的镍基Al-MCM-41催化剂的制备 |
5.3 镍基Al-MCM-41双功能催化剂的表征 |
5.3.1 晶型结构分析 |
5.3.2 孔结构及元素分析 |
5.3.3 酸性分析 |
5.3.4 化学配位环境分析 |
5.4 乙烯低聚反应性能研究 |
5.4.1 镍活性位点的作用 |
5.4.2 不同酸性的镍基Al-MCM-41催化剂 |
5.4.3 温度和压力的影响 |
5.4.4 产物分布 |
5.4.5 反应路径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致谢 |
(2)新型α-二亚胺镍催化剂在制备支化聚乙烯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烯烃催化剂的发展简介 |
1.2.1 Ziegler-Natta催化剂 |
1.2.2 茂金属催化剂 |
1.2.3 非茂前过渡金属催化剂 |
1.2.4 非茂后过渡金属催化剂 |
1.2.4.1 α-二亚胺型后过渡金属催化剂 |
1.2.4.2 双金属吡啶型后过渡金属催化剂 |
1.3 后过渡金属催化剂的负载化 |
1.4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1.4.1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
1.4.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新型α-二亚胺镍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仪器 |
2.2.3 测试与表征 |
2.2.3.1 红外光谱(FT-IR)测试 |
2.2.3.2 元素分析(EA)测试 |
2.2.3.3 核磁共振谱(~1H-NMR)测试 |
2.2.3.4 催化活性的测定 |
2.2.3.5 聚合产物的核磁共振谱(~(13)C-NMR)测试 |
2.2.3.6 聚合产物熔点及结晶度测定 |
2.2.3.7 聚乙烯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的测定 |
2.2.4 新型α-二亚胺镍配体和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2.2.4.1 N,N-二[2,6-二异丙基-4-(4-羟甲基苯)]-[5-(4-羟甲基苯)]-苊烯1,2-二亚胺配体L2的制备和表征 |
2.2.4.2 N,N-二[2,6-二异丙基-4-(4-羟甲基苯)]-二[5-(4-羟甲基苯)]-苊烯1,2-二亚胺配体L3的制备与表征 |
2.2.4.3 N,N-二[2,6-二异丙基-4-(4-羟甲基苯)]-[5-(4-羟甲基苯)]-苊烯1,2-二亚胺Ni(Ⅱ)配合物Cat2 的制备和表征 |
2.2.4.4 N,N-二[2,6-二异丙基-4-(4-羟甲基苯)]-二[5-(4-羟甲基苯)]-苊烯1,2-二亚胺Ni(Ⅱ)Cat3 的制备和表征 |
2.2.4.5 聚合反应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聚合条件对乙烯聚合活性的影响 |
2.3.1.1 不同助催化剂对乙烯聚合活性的影响 |
2.3.1.2 聚合温度对乙烯聚合活性的影响 |
2.3.1.3 铝镍摩尔比对乙烯聚合活性的影响 |
2.3.1.4 聚合时间对乙烯聚合活性的影响 |
2.3.1.5 催化剂结构对乙烯聚合活性的影响 |
2.3.2 聚乙烯产物的表征与分析 |
2.3.2.1 聚合产物的热性能分析 |
2.3.2.2 聚合产物的结构分析 |
2.3.2.3 聚合产物的分子量表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带有大位阻取代基的α-二亚胺镍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仪器 |
3.2.3 测试与表征 |
3.2.4 大位阻α-二亚胺镍配体和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3.2.4.1 [2,6-二[二(4-氟代苯基)甲基]-4-羟基]苯亚胺(2,6-异丙基)苯亚胺配体L4的制备与表征 |
3.2.4.2 [2,6-二[二(4-氟代苯基)甲基]-4-羟基]苯亚胺[2,4-二甲基-6-二(4-氟代苯基)甲基]苯亚胺配体L5配体的制备与表征 |
3.2.4.3 [2,6-二[二(4-氟代苯基)甲基]-4-羟基]苯亚胺(2,6-异丙基)苯亚胺Ni(Ⅱ)配体Cat4 的制备与表征 |
3.2.4.4 [2,6-二[二(4-氟代苯基)甲基]-4-羟基]苯亚胺[2,4-二甲基-6-二(4-氟代苯基)甲基]苯亚胺Ni(Ⅱ)配合物Cat5 的制备与表征 |
3.2.4.5 聚合反应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聚合条件对乙烯聚合活性的影响 |
3.3.1.1 不同聚合温度对乙烯聚合活性的影响 |
3.3.1.2 催化剂结构对乙烯聚合活性的影响 |
3.3.2 聚乙烯产物的表征与分析 |
3.3.2.1 聚合产物的分子量表征 |
3.3.2.2 聚合产物的热性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负载型α-二亚胺镍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仪器 |
4.2.3 测试与表征 |
4.2.3.1 电镜扫描(SEM) |
4.2.3.2 线性扫描分析(EDX) |
4.2.3.3 镍元素含量分析 |
4.2.4 负载催化剂的制备 |
4.2.4.1 SiO_2载体的热活化处理 |
4.2.4.2 烷基铝对SiO_2载体的化学改性 |
4.2.4.3 负载催化剂的合成 |
4.2.5 聚合反应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负载催化剂的表征 |
4.3.1.1 不同型号SiO_2的表征 |
4.3.1.2 负载催化剂的Ni含量 |
4.3.1.3 负载催化剂的SEM表征 |
4.3.1.4 负载催化剂的EDX表征 |
4.3.2 聚合条件及负载化对聚合活性的影响 |
4.3.2.1 聚合温度对聚合活性的影响 |
4.3.2.2 载体对聚合活性的影响 |
4.3.2.3 催化剂结构对聚合活性的影响 |
4.3.3 聚乙烯产物的表征 |
4.3.3.1 聚乙烯产物的热力学分析 |
4.3.3.2 聚乙烯产物的支化度结构分析 |
4.3.3.3 聚乙烯产物的分子量表征 |
4.3.3.4 聚乙烯产物的形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3)新型α-二亚胺镍催化剂和茂金属催化剂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烯烃聚合催化剂发展史 |
1.2.1 Ziegler-Natta催化剂 |
1.2.2 茂金属催化剂 |
1.2.3 非茂前过渡金属催化剂 |
1.2.4 后过渡金属催化剂 |
1.3 后过渡金属催化剂的负载化 |
1.3.1 负载化对烯烃聚合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1.3.2 无机载体型后过渡金属催化剂 |
1.3.3 高聚物载体 |
1.3.4 自固载型后过渡金属催化剂 |
1.3.5 其他负载类型后过渡金属催化剂 |
1.4 论文的提出 |
第二章 新型大位阻α-二亚胺镍配合物的制备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2.2.2 N,N-二(2,6-二异丙基-4-羟甲基苯基)苊烯-1,2-二亚胺溴化镍的制备 |
2.2.3 N,N-二(2,6-二异丙基苯基)-5,7-二(4-羟甲基苯基)苊烯-1,2-二亚胺溴化镍的制备 |
2.2.4 乙烯聚合 |
2.3 配体及聚合物的表征 |
2.3.1 核磁图及结构式分析 |
2.3.2 配体的质谱图分析 |
2.3.3 配体和催化剂的红外谱图分析 |
2.3.4 聚合条件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
2.3.5 聚合物的表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限定几何构型茂金属催化剂的新型合成路线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3.2.2 限定几何茂金属催化剂的制备 |
3.3 配体的核磁表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后过渡金属催化剂的负载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4.2.2 α-二亚胺丁二酮衍生物镍催化剂的制备 |
4.2.3 α-二亚胺丁二酮衍生物镍催化剂的负载化 |
4.2.4 乙烯聚合 |
4.3 配体及聚合物的表征 |
4.3.1 核磁图及结构式分析 |
4.3.2 配体的质谱图分析 |
4.3.3 配体和催化剂的红外谱图分析 |
4.3.4 硅胶载体的SEM表征 |
4.3.5 硅胶载体的红外表征 |
4.3.6 负载催化剂的SEM表征 |
4.3.7 聚合条件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4)α-二亚胺镍系催化剂的负载化及催化乙烯聚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发展 |
1.2.1 Ziegler-Natta催化剂 |
1.2.2 茂金属催化剂 |
1.2.3 非茂前过渡金属催化剂 |
1.2.4 非茂后过渡金属催化剂 |
1.2.4.1 α-二亚胺型后过渡金属催化剂 |
1.2.4.2 铁、钴体系后过渡金属催化剂 |
1.3 后过渡金属催化剂的负载化 |
1.3.1 无机载体型后过渡金属催化剂 |
1.3.1.1 SiO_2 载体型后过渡金属催化剂 |
1.3.1.2 MgCl_2 载体型后过渡金属催化剂 |
1.3.2 有机载体型后过渡金属催化剂 |
1.3.3 自固载型后过渡金属催化剂 |
1.3.4 其他负载类型后过渡金属催化剂 |
1.3.4.1 分子筛载体型后过渡金属催化剂 |
1.3.4.2 复合载体型后过渡金属催化剂 |
1.4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1.4.1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
1.4.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α-二亚胺镍均相催化剂的制备 |
2.2.2 SiO_2 载体的预处理 |
2.2.2.1 SiO_2 载体的热活化处理 |
2.2.2.2 SiO_2 载体的化学处理 |
2.2.3 负载催化剂的制备 |
2.2.4 聚合反应 |
2.2.4.1 乙烯常压聚合 |
2.2.4.2 乙烯高压聚合 |
2.2.5 分析测试 |
2.2.5.1 红外光谱(FT-IR)测试 |
2.2.5.2 元素分析(EA)测试 |
2.2.5.3 核磁共振谱(~1H-NMR)测试 |
2.2.5.4 扫描电镜(SEM)表征 |
2.2.5.5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测试 |
2.2.5.6 催化活性的测定 |
2.2.5.7 聚合产物的核磁共振谱(~(13)C-NMR)测试 |
2.2.5.8 聚合产物熔点及结晶度测定 |
2.2.5.9 聚乙烯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的测定 |
第三章 均相α-二亚胺镍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 |
3.1 引言 |
3.2 α-二亚胺镍催化剂的表征 |
3.2.1 N, N-二(2,6-二异丙基苯)-[5-[(4-羟基乙基)]苯氧基]苊烯 1, 2-二亚胺Ni(Ⅱ)配合物(Cat1)的表征 |
3.2.2 N, N-二(2,6-二(二苯甲基)-4-甲基)-[5-[(4-羟基乙基)]苯氧基]苊烯 1, 2-二亚胺 Ni(Ⅱ)配合物(Cat2)的表征 |
3.2.3 N, N-二(2, 6-二(二苯甲基)-4-羟基乙基)-苊烯 1, 2-二亚胺 Ni(Ⅱ)配合物(Cat3)的表征 |
3.2.4 [2, 6-二[二(4-氟代苯基)甲基]-4-羟基]苯亚胺(2, 4, 6-三甲基)苯亚胺Ni(Ⅱ)配合物(Cat4)的表征 |
3.2.5 2-(2, 4, 6-三甲基苯亚胺)-3-[[2, 6-二[二(4-氟代苯基)甲基]-4-羟基]苯亚胺]丁烷 Ni(Ⅱ)配合物(Cat5)的表征 |
3.3 聚合条件对乙烯聚合活性的影响 |
3.3.1 聚合温度对乙烯聚合活性的影响 |
3.3.2 聚合压力对乙烯聚合活性的影响 |
3.3.3 催化剂结构对乙烯聚合活性的影响 |
3.3.3.1 苯胺取代基对乙烯聚合活性的影响 |
3.3.3.2 碳骨架结构对乙烯聚合活性的影响 |
3.3.4 铝镍摩尔比对乙烯聚合活性的影响 |
3.3.5 反应时间对乙烯聚合活性的影响 |
3.4 聚乙烯产物的表征及分析 |
3.4.1 聚乙烯产物的分子量表征 |
3.4.1.1 聚合温度对聚乙烯分子量的影响 |
3.4.1.2 聚合压力对聚乙烯分子量的影响 |
3.4.1.3 催化剂结构对聚乙烯分子量的影响 |
3.4.2 聚乙烯产物的热性能分析 |
3.4.2.1 聚合温度对聚乙烯产物热性能的影响 |
3.4.2.2 聚合压力对聚乙烯产物热性能的影响 |
3.4.2.3 催化剂结构对聚乙烯产物热性能的影响 |
3.4.3 聚乙烯产物的结构分析 |
3.4.3.1 聚合温度对聚乙烯微观结构的影响 |
3.4.3.2 聚合压力对聚乙烯微观结构的影响 |
3.4.3.3 催化剂结构对聚乙烯微观结构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负载型α-二亚胺镍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 |
4.1 引言 |
4.2 负载催化剂的表征 |
4.2.1 硅胶载体的SEM表征 |
4.2.2 硅胶载体的红外表征 |
4.2.3 负载催化剂的Ni含量 |
4.2.4 负载催化剂的SEM表征 |
4.3 聚合条件及负载化对聚合活性的影响 |
4.3.1 聚合温度对聚合活性的影响 |
4.3.2 聚合压力对聚合活性的影响 |
4.3.3 催化剂负载化对聚合活性的影响 |
4.3.4 铝镍摩尔比对聚合活性的影响 |
4.3.5 反应时间对聚合活性的影响 |
4.4 聚乙烯产物的表征 |
4.4.1 聚乙烯产物的热力学分析 |
4.4.2 聚乙烯产物的结构分析 |
4.4.2.1 聚合温度对聚乙烯微观结构的影响 |
4.4.2.2 催化剂的负载化对聚乙烯微观结构的影响 |
4.4.3 聚乙烯产物的形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获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6)分子筛负载铬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乙烯齐聚反应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α-烯烃的应用 |
1.1.1 乙烯共聚单体 |
1.1.2 油品添加剂及合成润滑剂 |
1.1.3 增塑剂用醇 |
1.1.4 表面活性剂中间体 |
1.1.5 用于羰基合成反应 |
1.1.6 其他领域的应用 |
1.2 乙烯齐聚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1.2.1 均相乙烯齐聚催化剂 |
1.2.2 多相乙烯齐聚催化剂 |
1.3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2.1.1 实验原料 |
2.1.2 仪器设备 |
2.1.3 实验主要装置 |
2.2 催化剂的制备 |
2.2.1 PNP配体的制备 |
2.2.2 分子筛上PNP配体的嫁接 |
2.2.3 分子筛表面羟基的后处理 |
2.2.4 催化剂的负载 |
2.3 催化剂的表征 |
2.3.1 配体的核磁(NMR)表征 |
2.3.2 红外(FTIR)表征 |
2.3.3 表面形貌(SEM)表征 |
2.3.4 同步热分析仪(TG) |
2.3.5 比表面积及孔测试 |
2.3.6 X射线衍射(XRD)表征 |
2.3.7 催化剂能谱(EDS)分析 |
2.3.8 X-ray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
2.3.9 催化剂Cr元素测定(ICP-MS) |
2.4 乙烯齐聚反应 |
2.4.1 乙烯齐聚反应实验步骤 |
2.4.2 原料分析及反应产物分析 |
2.4.3 数据处理计算 |
3 结果与讨论 |
3.1 负载型催化剂的结构特性表征 |
3.1.1 配体表征结果 |
3.1.2 PNP配体改性分子筛表征 |
3.1.3 改性分子筛表面羟基处理后的结果 |
3.1.4 催化剂表面及结构表征 |
3.2 介孔分子筛载体负载Cr基催化剂用于乙烯齐聚反应的研究 |
3.2.1 不同载体对乙烯齐聚的催化活性和产物选择性的影响 |
3.2.2 Al/Cr摩尔比对乙烯齐聚的催化活性和产物选择性的影响 |
3.2.3 反应温度对乙烯齐聚的催化活性和产物选择性的影响 |
3.2.4 乙烯压力对乙烯齐聚的催化活性和产物选择性的影响 |
3.2.5 不同催化剂浓度对乙烯齐聚的催化活性和产物选择性的影响 |
3.2.6 不同助催化剂对乙烯齐聚的催化活性和产物选择性的影响 |
3.2.7 不同溶剂对乙烯齐聚的催化活性和产物选择性的影响 |
3.2.8 小结 |
3.3 NaY微孔分子筛载体负载Cr基催化剂用于乙烯齐聚反应的研究 |
3.3.1 Al/Cr摩尔比对乙烯齐聚的催化活性和产物选择性的影响 |
3.3.2 反应温度对乙烯齐聚的催化活性和产物选择性的影响 |
3.3.3 乙烯压力对乙烯齐聚的催化活性和产物选择性的影响 |
3.3.4 不同催化剂浓度对乙烯齐聚的催化活性和产物选择性的影响 |
3.3.5 不同助催化剂对乙烯齐聚的催化活性和产物选择性的影响 |
3.3.6 不同溶剂对乙烯齐聚的催化活性和产物选择性的影响 |
3.3.7 不同载体对乙烯齐聚的催化活性和产物选择性的影响 |
3.3.8 小结 |
3.4 HY微孔分子筛载体负载Cr基催化剂用于乙烯齐聚反应的研究 |
3.4.1 Al/Cr摩尔比对乙烯齐聚的催化活性和产物选择性的影响 |
3.4.2 反应温度对乙烯齐聚的催化活性和产物选择性的影响 |
3.4.3 乙烯压力对乙烯齐聚的催化活性和产物选择性的影响 |
3.4.4 不同助催化剂对乙烯齐聚的催化活性和产物选择性的影响 |
3.4.5 不同溶剂对乙烯齐聚的催化活性和产物选择性的影响 |
3.4.6 不同催化剂浓度对乙烯齐聚的催化活性和产物选择性的影响 |
3.4.7 小结 |
3.5 负载型分子筛催化剂催化乙烯齐聚机理探索 |
3.5.1 实验方案的设计 |
3.5.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5.3 小结 |
4 结论 |
5 展望 |
6 参考文献 |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 致谢 |
(7)基于限域效应的镍基SBA-15催化剂制备及CO2甲烷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有序介孔分子筛 |
1.2.1 分子筛合成机理 |
1.2.2 分子筛合成方法 |
1.2.3 分子筛SBA-15结构特征 |
1.2.4 SBA-15的改性 |
1.2.5 改性分子筛SBA-15的应用 |
1.3 分子筛限域效应研究进展 |
1.4 CO_2加氢甲烷化反应现状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化学原料及仪器 |
2.1.1 主要实验原料 |
2.1.2 实验仪器 |
2.2 SBA-15及催化剂的制备 |
2.2.1 分子筛SBA-15的制备 |
2.2.2 催化剂的制备 |
2.3 分子筛SBA-15及催化剂表征 |
2.3.1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2.3.2 热重分析(TG) |
2.3.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2.3.4 扫描电镜(SEM) |
2.3.5 比表面及孔径结构分析(BET) |
2.3.6 程序升温还原(TPR) |
2.4 催化剂评价体系 |
2.4.1 催化剂活性评价装置 |
2.4.2 催化剂活性评价方法 |
第三章 分子筛SBA-15的制备 |
3.1 引言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不同酸对SBA-15的结构影响 |
3.2.2 HCL用量的分析 |
3.2.3 HCl用量的SEM分析 |
3.2.4 HNO_3用量的影响 |
3.2.5 HCl处理的SBA-15的TEM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限域条件下镍基催化剂的制备及评价方法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含镍催化剂的制备 |
4.2.2 不同镍含量制备Ni/SBA-15催化剂 |
4.2.3 不同溶剂条件下制备 7%Ni/SBA-15催化剂 |
4.2.4 不同酸处理条件下制备 7%Ni/SBA-15催化剂 |
4.3 镍含量对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4.3.1 不同镍含量的XRD分析 |
4.3.2 不同镍含量的BET分析 |
4.3.3 不同镍含量的TPR分析 |
4.4 不同溶剂极性对催化剂的影响 |
4.4.1 不同溶剂极性的催化剂XRD分析 |
4.4.2 不同溶剂极性的催化剂TPR分析 |
4.5 不同酸处理对催化剂的影响 |
4.5.1 不同酸的催化剂XRD分析 |
4.5.2 不同酸的催化剂TG分析 |
4.5.3 不同酸的催化剂TPR分析 |
4.6 催化剂活性评价 |
4.6.1 不同含量镍的催化剂活性 |
4.6.2 不同极性溶剂的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
4.6.3 不同酸处理的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镍纳米颗粒负载催化剂制备及评价 |
5.1 前言 |
5.2 镍纳米颗粒的不同制备方法 |
5.2.1 不同方法制备镍纳米颗粒 |
5.2.2 不同负载方法制备镍负载催化剂 |
5.3 不同制备镍纳米颗粒的XRD分析 |
5.4 限域效应下镍纳米颗粒的TPR分析 |
5.5 淀粉法处理 7%镍催化剂TEM分析 |
5.6 限域效应下镍纳米催化剂活性评价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铜金属掺杂对镍基催化剂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不同铜镍比催化剂的制备 |
6.2.2 催化剂的表征 |
6.3 不同铜镍比催化剂的XRD分析 |
6.4 不同铜镍比催化剂的TPR分析 |
6.5 不同铜镍比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
6.6 本章小结 |
工作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后过渡金属α-二亚胺镍(Ⅱ)配合物的制备及其催化乙烯聚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引言 |
1 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发展 |
1.1 Ziegler-Natta催化剂 |
1.2 茂金属催化剂 |
1.3 后过渡金属催化剂 |
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3 课题研究的内容 |
4 论文的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含溴α-苊二亚胺镍(Ⅱ)配合物的制备及其催化乙烯聚合 |
1 引言 |
2 实验部分 |
2.1 试剂和仪器 |
2.2 催化剂的制备 |
2.3 乙烯聚合实验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催化剂的表征 |
3.2 催化乙烯聚合反应研究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含溴α-丁二亚胺镍(Ⅱ)配合物的制备及其催化乙烯聚合 |
1 引言 |
2 实验部分 |
2.1 试剂和仪器 |
2.2 催化剂的制备 |
2.3 乙烯聚合实验 |
3 结果讨论 |
3.1 催化剂的表征 |
3.2 催化乙烯聚合反应研究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含萘基α-苊二亚胺镍(Ⅱ)配合物的制备及其催化乙烯聚合 |
1 引言 |
2 实验部分 |
2.1 试剂和仪器 |
2.2 催化剂的制备 |
2.3 乙烯聚合实验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催化剂的表征 |
3.2 催化乙烯聚合反应研究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合成与表征支化聚乙烯用含萘基的α-丁二亚胺镍(Ⅱ)催化剂催化乙烯均相聚合 |
1 引言 |
2 实验部分 |
2.1 试剂和仪器 |
2.2 催化剂的制备 |
2.3 乙烯聚合实验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催化剂的表征 |
3.2 催化乙烯聚合反应研究 |
3.3 聚合物性能的研究 |
3.4 聚合物微观结构的分析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含氯α-丁二亚胺镍(Ⅱ)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配体结构对催化活性和聚合物性能的影响 |
1 引言 |
2 实验部分 |
2.1 仪器和试剂 |
2.2 催化剂的制备 |
2.3 乙烯聚合实验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催化剂的表征 |
3.2 催化乙烯聚合反应研究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件 |
在读期间发表及待发表的论文和专利 |
致谢 |
(10)多孔材料负载烯烃配位聚合催化剂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多孔材料负载Z-N催化剂催化烯烃聚合 |
1.1 载体对配位聚合活性及聚合物性能的影响 |
1.2 催化剂组成对配位聚合活性及聚合物性能的影响 |
2 多孔材料负载茂金属催化剂催化烯烃聚合 |
2.1 载体对配位聚合活性及聚合物性能的影响 |
2.1.1 SiO2负载茂金属催化剂 |
2.1.2 分子筛负载茂金属催化剂 |
2.2 受限空间内烯烃的配位聚合及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 |
2.2.1 受限空间内乙烯均聚、乙烯-α-烯烃共聚及聚烯烃链的结构与性能 |
2.2.2 受限空间内丙烯配位聚合及PP链的结构与性能 |
3 多孔材料负载后过渡金属催化剂催化烯烃聚合 |
4 结语 |
四、介孔分子筛SBA-15负载的双亚胺镍催化剂的合成及乙烯聚合(论文参考文献)
- [1]一维介孔材料MCM-41的合成及其在烯烃低聚中的应用[D]. 周存慧. 上海大学, 2021
- [2]新型α-二亚胺镍催化剂在制备支化聚乙烯中的应用[D]. 崔咪咪. 河北工业大学, 2019(06)
- [3]新型α-二亚胺镍催化剂和茂金属催化剂的制备[D]. 孟浩. 天津工业大学, 2019(07)
- [4]α-二亚胺镍系催化剂的负载化及催化乙烯聚合研究[D]. 李向柳.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7)
- [5]介孔分子筛孔道内乙烯、丙烯聚合反应研究进展[J]. 郭存悦,张明革,义建军. 石油化工, 2017(06)
- [6]分子筛负载铬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乙烯齐聚反应特性的研究[D]. 宋立武. 天津科技大学, 2017(03)
- [7]基于限域效应的镍基SBA-15催化剂制备及CO2甲烷化性能研究[D]. 卢恒. 广州大学, 2016(03)
- [8]SBA-15负载二氯二茂锆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乙烯聚合反应[J]. 谢光勇,雷禄,郭宏磊,张翔.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2)
- [9]后过渡金属α-二亚胺镍(Ⅱ)配合物的制备及其催化乙烯聚合的研究[D]. 梅铜简. 西北师范大学, 2011(01)
- [10]多孔材料负载烯烃配位聚合催化剂的研究进展[J]. 王佳,张瑛,张鹏飞,贺飒飒,葛超,窦涛. 石油化工,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