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校园e族与网络,face to face(论文文献综述)
陈俊朴[1](2021)在《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活体检测算法研究》文中认为
崔家新[2](2020)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亚文化健康发展研究》文中认为青年亚文化用以指涉青年人特有的,有别于主流文化的边缘性和从属性文化实践形式。改革开放后,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深入,诸如嘻哈、摇滚、朋克等典型的青年亚文化现象在我国青年人的精神生活中广为流行。尤其是网络新媒介的快速发展重塑了青年亚文化,使其展现出抵抗性消弱、娱乐性增强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青年人正将青年亚文化革新为寻求话语空间、展现身份认同、注重精神享乐的精神生活空间。各种新的青年亚文化现象不断涌现,高校已成为青年亚文化传播与发展的主阵地,大学生成为青年亚文化的积极推动者、传播者和创生者。在青年亚文化的影响下,一些青年人以个性张扬自居,过于追求娱乐性精神享受,忽视社会责任,颂扬个人主义价值观,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要求日渐疏离。青年亚文化的健康发展变得更为紧迫,急需获得有力的引领力量。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的重要论断,这为青年亚文化健康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价值观是文化的内核,二者具有紧密的逻辑关联性。在文化的生成发展过程中,价值观也随之生成并展现出形塑文化、维护文化传承的功能性作用。基于这种政策支撑、逻辑关联以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青年亚文化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引领价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亚文化健康发展也具有逻辑可行性、制度可行性和现实可行性。进一步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这一可行性,我们会发现,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理论的科学性、发展性和人民性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力提供了保证;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明晰了青年人的本质特征和青年人的发展方向,指明了青年亚文化健康发展的价值目标;依托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借助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方法有助于全面把握青年亚文化生成发展的基本规律,明晰青年亚文化的积极价值与问题所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青年亚文化健康发展的引领,一方面必须以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青年亚文化的历史演变特征及启示,着眼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亚文化健康发展面临的现实挑战,从总体上明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亚文化健康发展的目标、方向和基本原则;另一方面立足于青年人的生活实践,着力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力。一要强化政策保障,夯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二要推动引领主体的角色转变和青年主体意识的提升,以对问题的回应引发思考和共鸣,引导青年人充分而全面地认识青年亚文化、发展青年亚文化;三要聚焦青年亚文化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帮助青年人明确人生发展方向、弘扬责任与担当,为青年亚文化发展营造和谐的发展空间;四要依托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创新有效的引领方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亚文化健康发展的方法创新上,依托日常生活理论、互动仪式链理论、议程设置理论为基础可以衍生出生活融入法、互动仪式法、议程设置法。同时,基于融合引领主体、引领方法的需要依托协同理念能够提炼出多方协同法。这些方法契合青年亚文化的生成发展规律和青年人的思想行为特点,对于推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亚文化健康发展落地生根、行之有效具有积极价值,是值得尝试的创新性方法。
张亚利,李森,俞国良[3](2020)在《孤独感和手机成瘾的关系:一项元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孤独感与手机成瘾均是当下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现象,诸多研究基于不同的理论视角探讨了两者间的内在联系,但研究结果却存在很大分歧。为明确两者之间的整体关系,以及产生分歧的原因,对检索后获得的121项研究(124个效应值)使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了元分析。结果发现:孤独感与手机成瘾存在中等程度的正相关(r=0.25, 95%CI=[0.23, 0.27]);两者的相关性受被试年龄群体的调节,成年人群体中的相关系数显着高于青少年群体,但两者的相关性不受性别、孤独感和手机成瘾测量工具的影响。结果表明孤独感与手机成瘾关系密切,支持了补偿性网络使用理论和自我调节缺陷模型。未来应加强纵向研究或实验研究进一步揭示孤独感与手机成瘾的作用方向。
郭炎华[4](2020)在《翻转课堂在我国乡村学校的本土化改进研究》文中认为近几年来,我国拟以教育信息化来推动教育的区域均衡化发展以及城乡教育资源的流动和共享。翻转课堂模式是将信息化教学与传统讲授法结合起来,形成线上与线下混合学习的“学本位”模式。这种教与学的翻转模式正好顺应了我国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化的发展需求。在现代化信息社会中,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已闻名全球。我国在以信息化为媒介的翻转课堂研究中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且翻转课堂在城市学校中也广泛开展起来,但我国的乡村学校在信息化教学中无容置疑处于劣势。与城市翻转课堂相比较,能在乡村学校有效实施翻转课堂的意义会更为鲜明:一是乡村(尤其是偏远山村)与城市相比,信息相对闭塞,因此优质的教育资源引进与信息共享,对乡村教学质量的改善与知识视野的开拓有着更鲜明的意义;二是从“先教后学”到“先学后教”中翻转出来的课堂中的“指导、合作讨论”环节,对于乡村留守儿童家庭中“家长缺位”、“辅导缺位”的学生学习成长更为迫切需要,其意义也更深远、重大。我国这些年的城乡义教均衡与乡村振兴战略给乡村教育的创新驱动与有效的教学转型发展创造了良机。然而,城乡学习环境与教学条件有别,国外与国内的乡村环境条件大不相同,因此我国乡村课堂“教”与“学”的转型需要本土化的翻转模式与实施路径。本研究拟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改进翻转课堂在我国乡村的本土化教学模式并使其得到有效的实施。主要利用分析法、调查法、比较法与准实验研究方法,在翻转课堂内涵解析的基础上,分析了翻转课堂在我国乡村学校的研究现状与争议,并对林地公园高中与聚奎中学这两所乡村学校的翻转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分析。以前车之鉴进行取长补短,然后以SMCR(source传播者、message信息、channel信道、receiver受众)循环式交流模型为本研究的调研理论框架依据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维度设计,并在样本乡村实施了问卷调查与深入的访谈调研。根据本研究样本乡村调研数据的统计分析与结论,并结合前车之鉴进行取长补短,本研究构建了样本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依据研究的目的与拟解决的问题,建立了研究问题的假设,最后对所构建的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实施教学实验。经过教学实验的前测、中测与后测的终结性评估与形成性评估的数据统计与分析,再结合本研究的后期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得出了本文的实验结论:(1)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没有加剧学优生和学困生的差距;(2)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正向影响乡村学生的学习力;(3)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优先于信息化教学工具显着影响乡村教师水平的发挥;(4)认知前提特征显着影响乡村学生的翻转学习效果;(5)乡村教育信息化无法避免“知识沟”的羁绊。另外,本研究在翻转教学实施过程中还发现了:其一、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实施后学生的成绩是呈曲线式进程;其二、内外部学习环境的优劣显着影响翻转模式层级的高低;其三、翻转课堂乡村本土化亟待特需的专门化培训路径。本研究的结论解答了聚奎中学与林地公园高中翻转课堂遗留的两个疑问,也就是说翻转模式本身是促进学生学习成绩提升的主要原因,还是教学信息化起主要的作用?学生成绩的提升主要是因为使用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原因,还是不同教师任教的原因?并从实证角度为华南贫困乡村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探索本土化的改进路径,揭示了教育信息化在我国乡村与“知识沟”的艰难博弈,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教育扶贫提供“软实力”发展路径等方面做出了一定的研究贡献与实践参考。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改进了翻转课堂的乡村本土化模式,并在模式构建与实践运行中添加了乡村特色元素;二是建立了翻转课堂乡村本土化准实验研究的干预模型;三是构建了城乡有别的乡村专门化师资培训路径。最后,在分析本文的研究不足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后续研究策略与展望。时至今日,虽然翻转课堂在聚奎中学与本研究的实验样本学校的本土化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国乡村翻转课堂尚未形成规模,还在尝试与探索中。本文的实验也还只是本研究的一个探索阶段。在我国义教均衡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环境与机遇中,乡村翻转课堂的本土化创新模式有望得到更大范围与更深入的研究与发展。
牛青[5](2020)在《政府回应过程中的基层干群关系研究 ——以2018年寿光市T镇洪灾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公共关系的学科视角来看,政府虽然是政府公共关系的主体,但基层干部才是与群众进行沟通、交流、劝说的直接行动者。干群关系是一对相互依存、共同进步的政治关系,在与群众维系和谐关系的互动过程中,政府回应承担着对外信息发布的责任,无疑发挥着“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关键作用。近年来,随着政府需要作出舆情回应的各种事件类型的增多,回应效果得到高度关注,其中公共安全事件与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基层干部在回应过后深入基层时与群众面对面交流,更是在动态检验着政府回应对基层干群关系的影响。因此,本文旨在从政府回应的大背景出发,集中探讨基层干群关系是否受到波及,对目前干群关系现状和群众心理活动进行分析,为全方位塑造干部亲民、担当的形象,提升政府公信力和政府信任提供参考。本研究以格鲁尼格关系策略模型为理论基础,以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以2018年寿光洪灾事件为线索,选取T镇作为研究对象,在对此次政府回应和后续干群关系现状整理后,从公共关系视角入手展开分析。换句话说,此文主要的研究问题是政府回应状况的好坏、群众得知回应过后的系列反应,以及这些因素是否和基层干群关系有必然的关系。基于关系策略模型,结合选题经过策略加工,认为基层干群和谐关系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合法性、回应力、双向沟通、信任。通过问卷和访谈整理,发现基层干群关系总体和谐,政府回应与干群关系并无必然联系,表现为基层群众对干群关系的主观感知和谐度较高、满意度整体较好。但也存在个别疏离情况,“塔西陀陷阱”挑战、群众对政府回应和基层干部的满意度呈现不均衡特征、政府回应不当引发干群双重不满等。经过分析,归因为基层政府公信力弱、风险防范意识和回应能力不足、监督机制存在漏洞,群众观念意识淡薄等。最后,本文认为,干群关系的维系策略应该从政府和干部入手,坚持走群众路线为人民服务、整合社会力量进行信息传播和社会帮扶、开展关系修复工作等,总之,基层干群关系的维系重在主动沟通,不断消弭干群双方错误认识。
陈继为[6](2020)在《父母“低头族”与青少年网络欺负的关系:内化问题的中介作用》文中提出互联网强大而全面的功能正在渐渐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由于网络的匿名性、便捷性以及青少年的易冲动易怒性,使得网络欺负演变为一种在初中生群体中发生率较高的现象。网络欺负是指个体通过电子邮件、短信和微信等信息技术手段多次向他人发送具有攻击性的言语、视频等,来达到使他人尴尬、痛苦等目的。近几年的研究表明,父母低头族对青少年网络使用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而内化问题作为一种常见的心理问题和网络欺负具有很大的相关性,这说明内化问题对网络欺负也可能会产生影响。本研究选择了湖南省1015名初中生作为被试,使用网络欺负问卷、低头族量表、长处与困难问卷进行调查,问卷有效率为98.88%,希望探讨父母低头族与青少年网络欺负的关系,以及青少年内化问题在两者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如下:(1)青少年内化问题在性别上存在显着差异。(2)父母低头族显着正向预测青少年网络欺负、网络受欺负。(3)父母低头族显着正向预测青少年内化问题。(4)青少年内化问题显着正向预测网络欺负、网络受欺负。(5)青少年内化问题在父母低头族与青少年网络欺负、网络受欺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及建议:青少年网络欺负、网络受欺负现象普遍;父母低头族水平越高,青少年内化问题也会越多,也就更容易在网络上实施欺负或遭受欺负。本研究有针对性地从个人、家庭及环境因素出发,提出由家长言传身教、学校与家长紧密配合引导青少年减弱内化问题、社会方面加大对网络欺负的监管力度的三条建议,从而达到降低青少年网络欺负水平的目的。
杨琳莉[7](2020)在《中职旅游专业《地方导游基础知识》混合式教学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国家发布了许多与信息技术和课程教学相关的政策。中职教师积极尝试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实际课堂教学中,将信息化要素融入课前、课后的却很少。故本文研究针对中职旅游专业《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教学内容多、细且偏理论化,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教师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等问题,教师在课前和课后将“晓黑板”教学平台应用于《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的混合式教学,一定程度上解决目前混合式教学研究中较少涉及到课前、课后辅助教学的问题。“晓黑板”教学平台是由毕业于国内外重点大学的四位高知爸爸研究得之,使师生互动变得更加便捷。“晓黑板”教学平台具备的教育功能不仅带给学生全新的学习体验,还促进中职教师有的放矢地教学,提高《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堂教学效率。技术和理论作为支持与前提条件,为教师应用混合式教学提供实践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基于此,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行动研究法,研究教师将混合式教学应用于《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目的是佐证教师设计的混合式教学应用于《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中的有效性与价值,并推广至中职旅游专业的其他课程中。具体研究过程如下: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阐述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研究问题、研究思路与方法,为本文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为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探析。主要界定了混合式教学、《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和“晓黑板”教学平台等概念,分析混合式教学实施的理论基础,进一步为本文研究提供理论保障。第三部分为中职旅游专业《地方导游基础知识》混合式教学现状调查。以发放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对学生问卷调查,了解和分析中职学生对混合式教学的认识和其偏好与需求、中职学生对《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的认知和混合式教学的影响因素;对教师访谈,了解他们对原有上课模式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看法;对旅行社管理人员访谈,了解旅行社的岗位设置和人才需求,为本文研究的混合式教学设计提供依据。第四部分为中职旅游专业《地方导游基础知识》混合式教学的设计。根据已有典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和设计原则的基础上,教师设计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主要分为前端分析、教学资源设计、教学活动设计和教学评价设计四个部分,详细阐述每个部分的组成要素。第五部分为中职旅游专业《地方导游基础知识》混合式教学的应用。结合《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教学特点及教学现状,教师将设计的混合式教学应用于《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通过实施混合式教学后,以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教师和学生的访谈、线下考核成绩、线上学习数据统计和教师混合式教学反思等方式,分析混合式教学的应用效果,佐证教师设计的混合式教学应用于《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的有效性。实践结果证明:混合式教学在《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中应用具有可行性和教师能有效地设计和组织《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混合式教学。
胡超[8](2020)在《国民身份的建构 ——新加坡博物馆的发展历史1965-2015》文中指出本文以新加坡国家博物馆发展的历史作为研究对象,梳理新加坡从殖民地独立建国之后,博物馆体系从规划、建设到展览等各个层面,如何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新加坡对国民身份的表述。新加坡博物馆体系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兴建的新博物馆都反映出当时对国民身份的侧重点。第一个阶段是从1965年到1993年,源自于殖民地官办莱佛士博物馆的国家博物馆,不断探索如何成为真正的“国家”博物馆,并以1985年国家博物馆“新加坡历史”展览为标志,参与建构“新加坡人身份”;第二个阶段是从1993年到2015年,这期间亚洲文明博物馆建成开幕,体现了“亚洲价值观”主导下的文化政策,反映出新加坡的“亚洲身份”;第三个阶段从2015年国家美术馆落成至今,作为建设“世界都市”的文化机构,国家美术馆反映了新加坡的“世界身份”。本文由此提出,新加坡这些身份的“想象”,与它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殖民历史相关。在这种框架下,虽然有“新加坡人”身份、“亚洲身份”、“世界身份”这三种不同身份,但它们互相关联,本质上都反映着殖民帝国体系发展而来、并由西方主导的世界政治经济与文化体系。对博物馆和国民身份之间的关系,现有研究通常聚焦在单个博物馆或收藏。本文则首次将一个国家跨越50年的博物馆发展历史作为研究对象,从中梳理出不同阶段的博物馆建设,对应着不同时代建构国民身份的侧重。另外,目前对亚洲价值观和世界都市等新加坡国策的讨论,往往强调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等原因,本文通过对国民身份在博物馆里的体现,首次论述这些国家政策的提出,也是新加坡国民身份建设的需要,反映着国民身份认同建设对国家政策的驱动。本文这两个创新点,以及整体上对博物馆和国民身份建设关系的讨论,或许可以丰富博物馆学的研究。在全球化人口流动越来越频繁的今天,对如何发挥博物馆(美术馆)的作用,促使人们理解不同的身份,增进文化互信,也可能具有现实意义。
宋雪[9](2020)在《亲子科技干扰对青少年智能手机成瘾的影响机制及其干预》文中研究表明智能手机成瘾是指由于对智能手机的过度使用且对该种使用行为无法控制而导致其社会功能受损、并带来心理和行为问题的一种新型的行为成瘾。已有研究表明,亲子科技干扰正向预测青少年智能手机成瘾。科技干扰(technoference)是指由于数字和移动技术设备而导致的日常人际交往或在一起的时间的中断或者侵扰。家庭中,由于数字和移动技术设备而导致亲子互动的干扰、中断,被称为亲子科技干扰。但是关于亲子科技干扰对青少年智能手机成瘾影响的内在机制还不是很清楚。尤其在信息时代下,同样作为科技产品(如手机、平板)持有者的青少年,由于他们自己使用科技产品导致的青少年科技干扰会不会对自身智能手机成瘾存在影响以及内在机制是怎样的。且先前研究表明,亲子冲突和网络满足优势都与智能手机成瘾有密切关系。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亲子科技干扰对青少年智能手机成瘾的影响机制及其干预。研究一使用《智能手机成瘾量表》、《亲子科技干扰量表》、《亲子冲突量表》和《网络满足优势量表》对某初中800名学生进行了关于智能手机成瘾、亲子科技干扰、亲子冲突和网络满足优势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七年级学生的智能手机成瘾水平最高。因此,研究二从七年级学生从选出30名智能手机成瘾得分高的学生,在保证性别平衡的条件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团体辅导,为期九周,对照组为空白对照,以此来探讨该团辅方案对智能手机成瘾者干预的有效性。结果发现:(1)父母科技干扰、青少年科技干扰分别正向预测青少年智能手机成瘾;(2)亲子冲突在亲子科技干扰与青少年智能手机成瘾之间起中介作用;(3)网络满足优势在亲子科技干扰与青少年智能手机成瘾之间起中介作用;(4)亲子冲突和网络满足优势在亲子科技干扰与青少年智能手机成瘾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5)七年级学生团辅干预的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网络满足优势得分下降,且智能手机成瘾得分明显降低。这说明该团辅方案对智能手机成瘾行为的干预是有一定效果的。本研究结果揭示了亲子科技干扰对青少年智能手机成瘾的影响及亲子冲突和网络满足优势在其中的作用机制,并为初中生智能手机成瘾的预防干预提供了一套可行的干预方案。
韦显阳[10](2020)在《少数民族地区高中思想政治课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 ——以广西河池市为例》文中指出课程改革后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强调生活化、实践性的价值导向,更多的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出发,关注学生生活实际,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之中,使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起来。而这一价值取向的实现,需要丰富的课程资源作为支撑。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作为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源于当地师生的日常生活,贴近实际,可操作性与实践性强,符合新的思想政治课程理念,同时在教学实践中也能起到提高思想政治课课堂的有效性与趣味性、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与民族向心力的作用。广西河池市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少数民族人口众多,拥有内容丰富而又极具地方特色少数民族文化,但另一方面,河池市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存着这诸多困难与问题,教育主管部门管理失位、教师缺乏积极性、学生主体参与性不高等问题都亟需解决。针对这一现状,如何将本地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与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有效结合起来,是当地教育主管部门与思想政治课教师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增强开发与利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有效性,需要从开发利用的原则和策略两方面进行努力。在原则上,要遵循科学性、本土性、协同性、多样化和目的性相结合的原则,在策略上,不仅要发挥教育主管部门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外部支持,还要发挥学校与教师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主体作用,更要坚持学生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主体作用。
二、校园e族与网络,face to face(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校园e族与网络,face to face(论文提纲范文)
(2)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亚文化健康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文献评析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青年亚文化的逻辑关联 |
2.1 文化与价值观的逻辑关联 |
2.2 青年亚文化的概念辨析与价值观表现 |
2.3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亚文化健康发展的价值性和可行性 |
3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亚文化健康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 |
3.1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理论奠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力基础 |
3.2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明晰了青年亚文化健康发展的目标指向 |
3.3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澄清了青年亚文化发展的规律、价值及其不足 |
4 我国青年亚文化的历史演变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现实挑战 |
4.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青年亚文化的历史演变 |
4.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青年亚文化的演变特征与启示 |
4.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亚文化面临的现实挑战 |
5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亚文化健康发展的总体视野 |
5.1 确立青年亚文化健康发展和青年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双重目标 |
5.2 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亚文化健康发展的三个方向 |
5.3 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亚文化健康发展的四重原则 |
6 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青年亚文化健康发展引领力的对策 |
6.1 夯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 |
6.2 促进引领主体的角色转变 |
6.3 强化引领的问题导向 |
6.4 创新引领的有效方法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孤独感和手机成瘾的关系:一项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1.1 孤独感和手机成瘾的概念与测量 |
1.2 孤独感与手机成瘾的关系 |
1.3 孤独感与手机成瘾关系的调节变量 |
2 研究方法 |
2.1 文献检索与筛选 |
2.2 文献编码 |
2.3 发表偏差控制与检验 |
2.4 模型选择 |
2.5 数据处理 |
3 研究结果 |
3.1 发表偏差检验 |
3.2 异质性检验 |
3.3 主效应检验 |
3.4 调节效应检验 |
4 讨论 |
4.1 孤独感与手机成瘾的关系 |
4.2 调节效应分析 |
4.3 研究意义与展望 |
5 研究结论 |
(4)翻转课堂在我国乡村学校的本土化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1.选题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1.有关翻转课堂的研究 |
2.有关翻转课堂本土化的研究 |
3.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设计 |
1.研究问题 |
2.研究目的 |
3.理论依据 |
4.研究方法 |
5.研究内容 |
6.研究路线 |
一、翻转课堂的由来及内涵解析 |
(一)翻转课堂的由来 |
1.翻转课堂的起源 |
2.翻转课堂的兴起与发展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1.翻转课堂 |
2.乡村与乡村学校 |
3.本土化 |
4.学习力 |
5.学优生与学困生 |
6.知识沟 |
(三)内涵解析 |
1.翻转课堂的本质 |
2.翻转课堂本土化的目标导向 |
3.翻转课堂本土化的目标解读 |
二、乡村翻转课堂现状与翻转模式的比较分析 |
(一)翻转课堂在我国乡村学校的现状与争议 |
1.我国乡村学校“教”与“学”翻转的本土模式 |
2.翻转课堂引进在我国乡村本土化的研究现状与争议 |
(二)林地公园高中与聚奎中学的翻转模式对比解析 |
1.比较之目的 |
2.方法与依据 |
3.翻转模式对比解析 |
4.比较研究启示 |
(三)本研究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构建与实施目的 |
1.翻转之取长补短 |
2.以前车之鉴为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铺路 |
3.解析乡村翻转课堂的争议 |
三、模式构建前样本乡村学校的需求度与接受度调查分析 |
(一)调研设计 |
1.调研对象 |
2.理论模型依据 |
3.量表维度设计 |
(二)调研实施 |
1.问卷 |
2.访谈 |
(三)数据统计与分析 |
1.教学传播者分析 |
2.学生分析 |
3.翻转课堂信息内容与信道需求分析 |
4.调研结论 |
四、翻转课堂的乡村本土化改进模式 |
(一)以往翻转模式经验总结与吸收 |
1.乡村翻转课堂的鲜明意义 |
2.以往翻转模式的教训总结 |
3.以往翻转模式的经验吸收 |
(二)乡村翻转模式实施与理论研究的遗留问题 |
1.疑问1——主要归功于翻转模式亦或是信息化教学的作用 |
2.疑问2——主要归功于翻转模式亦或是教师水平的影响 |
3.疑问源——聚奎中学与林地公园高中留存的研究空白 |
(四)本土化翻转模式构架与解析 |
1.翻转课堂的乡村本土化模式 |
2.实验班级操作模式 |
3.翻转学习干预模型 |
4.教学评价模式 |
五、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的实验过程与数据分析 |
(一)实验设计 |
1.研究问题假设 |
2.研究样本 |
3.变量控制 |
(二)实验前期工作 |
1.实验科目的选择 |
2.翻转课堂师资培训 |
3.微课的制作 |
(三)实验过程 |
1.实验班的产生及前测 |
2.翻转课堂操作过程 |
3.数据收集 |
(四)数据统计与分析 |
1.终结性评估分析 |
2.形成性评估分析 |
六、研究结论与反思 |
(一)实验结论与反思 |
1.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没有加剧学优生和学困生的差距 |
2.乡村本土化翻转模式正向影响乡村学生的学习力 |
3.翻转模式优先于信息化教学工具显着影响乡村教师水平的发挥 |
4.认知前提特征显着影响乡村学生的翻转学习效果 |
5.乡村教育信息化无法避免“知识沟”的羁绊 |
(二)研究发现与反思 |
1.内外部学习环境的优劣显着影响翻转模式层级的高低 |
2.翻转课堂乡村本土化亟待特需的专门化培训路径 |
3.本土化翻转模式实施后乡村学生的成绩呈曲线式进程 |
(三)研究创新 |
1.改进了翻转课堂的乡村本土化模式 |
2.建立了翻转课堂乡村本土化准实验研究的干预模型 |
3.构建了城乡有别的乡村专门化师资培训路径 |
(四)研究呈献 |
1.为我国乡村探索翻转课堂的本土化改进路径 |
2.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教育扶贫提供“软实力”发展路径参考 |
3.揭示了教育信息化与“知识沟”的艰难博弈 |
七、研究不足与后续解决策略 |
(一)研究不足 |
1.研究条件造成的局限 |
2.研究样本的局限 |
3.研究时段的局限 |
4.本研究的代表性范围 |
(二)后续研究策略与展望 |
1.翻转课堂乡村本土化的特需路径 |
2.弥合“知识沟”的策略与愿景 |
3.后续研究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5)政府回应过程中的基层干群关系研究 ——以2018年寿光市T镇洪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关于政府回应的研究 |
二、关于基层干群关系的研究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三节 本文的理论基础 |
一、关系管理理论的渊源与发展 |
二、格鲁尼格“关系策略模型”的核心内容 |
三、关系策略模型在本文的应用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概述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政府回应的内涵 |
二、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概念界定 |
三、基层干群关系的多学科解释 |
第二节 基层干群关系维护中政府回应的角色定位 |
一、政务信息的整合者 |
二、事件真相的还原者 |
三、社会情绪的稳定者 |
四、政民关系的沟通者 |
第三节 从关系策略模型解构政府回应下的基层干群关系 |
一、合法性:政府的合法性是回应群众期待的政治基础 |
二、回应力:努力加强政府回应主客体能力建设和平台载体建设 |
三、双向沟通:信息对称是缓解干群紧张关系的润滑剂 |
四、信任:政治信任是实现基层干群关系和谐的终极目标 |
第三章 寿光市T镇洪灾中政府回应下基层干群关系的个案分析 |
第一节 寿光市T镇的基本情况简介 |
一、蔬菜基地T镇的基本镇情 |
二、T镇经济迅速发展的成熟模式 |
第二节 2018 年寿光洪灾中的政务舆情回应 |
一、寿光洪灾引发的舆情事件回溯 |
二、相关基层政府舆情回应的主要措施 |
第三节 寿光T镇田野调查基本情况 |
一、调研数据来源 |
二、田野调研问卷的基本情况统计 |
第四节 寿光T镇洪灾期间政府回应对基层干群关系的影响分析 |
一、政府回应不当引发干群对利益诉求表达不畅的双重不满 |
二、受灾村民对上级政府回应和基层干部的满意度呈现不均衡特征 |
三、基层政府全力救援是干群和谐关系达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四章 政府回应中的基层干群关系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基层干群关系和谐共生的整体情况和促成因素 |
一、群众对基层干群关系主观感知和谐程度整体较高 |
二、群众对基层政府合法性的认可度整体较高 |
三、群众对灾后重建和其他善后举措的期望与认知的落差较小 |
四、基层干群之间的沟通效果比较好 |
五、基层干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攻坚克难赢得群众信任 |
第二节 政府回应过程出现个别基层干群关系疏离现象 |
一、基层干群信任关系面临“塔西佗陷阱”挑战 |
二、个别基层干部下乡慰问走过场疏离干群关系 |
三、群众的从众心理和情绪感染增加了关系修复的难度 |
第三节 基层干群关系“亮红灯”的原因分析 |
一、“央强地弱”差序政府信任格局下基层政府公信力缺失 |
二、基层政府风险防范意识和舆情应对能力不足 |
三、部分基层政府部门监督机制存在漏洞 |
四、个别基层干部群众观念淡薄存在思想认知偏差 |
第五章 政府回应过程中基层干群关系的维持策略 |
第一节 坚持政府工作合法性的价值理念 |
一、毫不动摇坚持增强政府治理能力的信念 |
二、完善有利于公民参与的制度和形式 |
三、强化服务型政府理念 |
第二节 建立并不断完善政务舆情动态回应机制 |
一、前期:加强政府舆情监测预警能力的建设 |
二、中期:完善政府各部门、各层级联动机制 |
三、后期:采取正向激励、失信惩罚原则规范的追责机制 |
第三节 政府回应中立足基层干群关系的整合重在双向沟通 |
一、着力提高基层政府的政务信息公开度和透明度 |
二、“民意兼容”多样化畅通民意收集和回应渠道 |
三、基层干部走访慰问群众需强化心理疏导和情感沟通 |
四、多渠道营造有利于建构基层干群和谐关系的社会氛围 |
第四节 在日常性回应中增进政府信任和基层干群关系修复 |
一、迅速、主动取得与群众的联系 |
二、寻找干群“共同关心”作出适度承诺 |
三、直面多元主体意见以求平等对话达成共识 |
四、对工作失误进行合理归因并担当责任 |
五、多管齐下整合社会力量助力群众重建工作 |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关于寿光市政府回应中基层干群关系的调查问卷 |
附录二:半结构化访谈提纲 |
作者在学期间所取得科研成果 |
致谢 |
(6)父母“低头族”与青少年网络欺负的关系:内化问题的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网络欺负 |
2.1.1 网络欺负的界定 |
2.1.2 网络欺负与传统欺负的比较 |
2.1.3 网络欺负的影响因素 |
2.1.4 网络欺负的相关研究 |
2.2 低头族 |
2.2.1 低头族的界定 |
2.2.2 技术侵扰与低头族的比较 |
2.2.3 低头族的相关研究 |
2.3 内化问题 |
2.3.1 内化问题的界定 |
2.3.2 内化问题的相关研究 |
2.4 问题提出 |
2.4.1 对现有问题的思考 |
2.4.2 研究目的 |
2.4.3 研究假设 |
3 研究方法 |
3.1 研究工具 |
3.1.1 低头族量表 |
3.1.2 长处与困难问卷 |
3.1.3 网络欺负量表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程序 |
3.4 数据处理 |
4 研究结果 |
4.1 共同方法偏差分析 |
4.2 网络欺负行为的发生率 |
4.3 青少年网络欺负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检验 |
4.3.1 青少年网络欺负的性别、城乡差异 |
4.3.2 青少年网络欺负的年级差异 |
4.4 父母低头族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检验 |
4.4.1 父母低头族的性别、城乡差异 |
4.4.2 父母低头族的年级差异 |
4.5 青少年内化问题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检验 |
4.5.1 青少年内化问题的性别、城乡差异 |
4.5.2 青少年内化问题的年级差异 |
4.6 父母低头族、内化问题、网络欺负、网络受欺负偏相关分析 |
4.7 父母低头族、内化问题、网络欺负、网络受欺负回归分析 |
4.7.1 父母低头族对网络欺负、网络受欺负的预测 |
4.7.2 父母低头族对内化问题的预测 |
4.7.3 内化问题对网络欺负、网络受欺负的预测 |
4.8 青少年内化问题在父母低头族和网络欺负之间的中介作用 |
4.8.1 青少年内化问题在父母低头族和网络欺负之间的中介作用 |
4.8.2 青少年内化问题在父母低头族和网络受欺负之间的中介作用 |
5 讨论 |
5.1 青少年网络欺负、受欺负、内化问题、父母低头族的特点分析 |
5.1.1 青少年网络欺负、受欺负的基本特点分析 |
5.1.2 青少年内化问题的基本特点分析 |
5.1.3 父母低头族的基本特点分析 |
5.2 父母低头族、青少年内化行为与网络欺负、受欺负的关系讨论 |
5.2.1 父母低头族与青少年网络欺负的关系 |
5.2.2 父母低头族与青少年内化问题的关系 |
5.2.3 青少年内化问题与网络欺负的关系 |
5.2.4 青少年内化问题在父母低头族与网络欺负之间的中介作用分析 |
6 教育启示 |
6.1 个人方面 |
6.2 家庭方面 |
6.3 社会方面 |
7 研究结果 |
8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中职旅游专业《地方导游基础知识》混合式教学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1.国家政策的导向 |
2.教育实践的驱动 |
3.中职旅游专业《地方导游基础知识》教学改革的需要 |
4.中职混合式教学的优势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混合式教学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3.现状评述 |
(四)研究问题 |
1.理论层面的问题 |
2.实践层面的问题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六)论文结构 |
二、混合式教学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一)混合式教学相关概念界定 |
1.混合式教学 |
2.《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 |
3.“晓黑板”教学平台 |
(二)混合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
1.掌握学习理论 |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3.自组织学习理论 |
4.学习金字塔理论 |
三、中职旅游专业《地方导游基础知识》混合式教学现状调查 |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 |
1.问卷目的 |
2.问卷对象 |
3.问卷维度分析 |
4.调查内容 |
(二)调查数据分析 |
1.混合式教学的影响因素 |
2.学生的偏好与需求 |
3.学生对《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的认知 |
4.学生对混合式教学的认识程度 |
(三)调查结果分析 |
1.对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 |
2.对教师的访谈分析 |
3.对旅行社管理人员的访谈分析 |
四、中职旅游专业《地方导游基础知识》混合式教学的设计 |
(一)混合式教学设计原则 |
1.发展性原则 |
2.针对性原则 |
3.教师和学生双主体原则 |
(二)混合式教学的设计 |
1.前端分析 |
2.教学资源设计 |
3.教学活动设计 |
4.教学评价设计 |
五、中职旅游专业《地方导游基础知识》混合式教学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
(一)混合式教学应用的前端分析 |
1.教学对象分析 |
2.教学目标分析 |
3.教学内容分析 |
4.教学环境分析 |
5.教学策略分析 |
(二)混合式教学资源设计 |
1.移动教学资源设计 |
2.文本教学资源设计 |
3.多媒体教学资源设计 |
(三)混合式教学的案例应用 |
1.教学前期分析 |
2.教学活动过程实施方案 |
(四)混合式教学的评价 |
1.教学过程评价 |
2.课堂活动评价 |
3.课程考核评价 |
(五)混合式教学应用效果分析 |
1.混合式教学问卷调查分析 |
2.学生访谈分析 |
3.教师访谈分析 |
4.线下成绩考核分析 |
5.线上成绩考核分析 |
6.教师混合式教学应用的教学反思分析 |
六、研究总结与展望 |
(一)研究总结 |
(二)研究不足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中职学生对混合式教学的认知问卷 |
附录二:混合式教学实施前对教师的访谈提纲 |
附录三:对旅行社管理人员的访谈提纲 |
附录四:混合式教学使用者态度调查问卷 |
附录五:针对学生关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学习满意度访谈提纲 |
附录六:针对教师关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满意度访谈提纲 |
附录七:期中考核评分表 |
附录八:线下课堂学习成绩 |
附录九:线上“晓黑板”学习成绩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8)国民身份的建构 ——新加坡博物馆的发展历史1965-201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缘起、内容和意义 |
1.2. 现有研究梳理 |
1.3. 研究方法、概念和范围的界定 |
第二章 新加坡博物馆的“前史”:1887-1965 |
2.1. 国家博物馆前身-–莱佛士博物馆(1887-1965) |
2.2. 莱佛士博物馆的身份信息:“殖民地臣民(colonial subject)” |
2.3. 殖民地身份的影响和讨论 |
第三章“新加坡人”身份:1965-1993 |
3.1. 建国初期国家博物馆的定位探索 |
3.2. “新加坡历史”展览:新身份的视觉呈现 |
3.3. 开幕系列展中的“新加坡人”身份 |
3.4. “海峡华人”展厅:新加坡人身份vs.华人身份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亚洲身份(1993–2015) |
4.1. “亚洲价值观”背后的“亚洲身份” |
4.2. 博物馆体系的开创与亚洲身份 |
4.3. 亚洲文明博物馆:相隔15年的两个开幕展 |
4.4. 土生文化馆馆址的符号意义:道南学校 |
4.5. 土生文化馆的身份象征:种族和文化的“混杂”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世界都市(Global City)”身份(2015--) |
5.1. “世界都市(Global City)”叙事和身份建构 |
5.1.1. “世界都市”的国家定位和文化政策 |
5.1.2. “世界都市”的身份意识 |
5.2. 国家美术馆的外在身份:建筑、历史和规划 |
5.3. 国家美术馆开幕系列大展:三重身份的世界属性 |
5.3.1. 本土身份:新加坡艺术史展“你叫什么名字?” |
5.3.2. 独立的本地华人身份:蔡逸溪vs.吴冠中 |
5.3.3. 东南亚身份:“东南亚艺术”展的寓意与困境 |
5.3.4. “世界都市”的艺术中心:“艺术家与帝国”展览 |
5.4. 美术馆的“世界都市”身份:寓意与融合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9)亲子科技干扰对青少年智能手机成瘾的影响机制及其干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际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智能手机成瘾 |
2.1.1 概念界定 |
2.1.2 相关研究 |
2.2 亲子科技干扰 |
2.2.1 概念界定 |
2.2.2 相关研究 |
2.2.3 亲子科技干扰与智能手机成瘾 |
2.3 亲子冲突在亲子科技干扰与智能手机成瘾之间的中介作用 |
2.3.1 亲子冲突概念界定 |
2.3.2 亲子冲突相关研究 |
2.3.3 亲子冲突中介作用 |
2.4 网络满足优势在亲子科技干扰与智能手机成瘾之间的中介作用 |
2.4.1 网络满足优势概念界定 |
2.4.2 网络满足优势相关研究 |
2.4.3 网络满足优势的中介作用 |
2.5 亲子冲突和网络满足优势的链式中介效应 |
2.6 智能手机成瘾的干预研究 |
2.6.1 智能手机成瘾的个体辅导干预 |
2.6.2 智能手机成瘾的团体辅导干预 |
2.6.3 智能手机成瘾的其他干预方式 |
2.7 以往研究的不足与问题提出 |
3 研究一 亲子科技干扰对青少年智能手机成瘾的影响机制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假设 |
3.3 研究方法 |
3.3.1 研究对象 |
3.3.2 测量工具 |
3.3.3 施测过程 |
3.3.4 共同方法控制与检验 |
3.4 结果分析 |
3.4.1 智能手机成瘾程度的人口学变量分布情况 |
3.4.2 描述统计和相关分析 |
3.4.3 各研究变量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检验 |
3.4.4 父母科技干扰对智能手机成瘾的链式中介效应 |
3.4.5 青少年科技干扰对智能手机成瘾的链式中介效应 |
3.5 讨论 |
3.5.1 人口学差异 |
3.5.2 科技干扰、亲子冲突、网络满足优势和智能手机之间的关系 |
3.6 研究启示与教育意义 |
4 研究二 初中生智能手机成瘾的团体辅导干预研究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对象 |
4.3 团体辅导实施过程 |
4.4 团体辅导方案 |
4.5 结果与分析 |
4.5.1 实验组前测与对照组前测的差异分析 |
4.5.2 实验组后测与对照组后测的差异分析 |
4.5.3 对照组前测和后测的差异分析 |
4.5.4 实验组前测和后测的差异分析 |
4.6 讨论 |
4.6.1 团体辅导干预的效果 |
4.6.2 干预有效的原因分析 |
4.6.3 团体成员的反馈及感受 |
4.6.4 领导者的观察评估 |
5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5.1 研究一的局限及展望 |
5.2 研究二的局限及展望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智能手机成瘾量表 |
附录二 亲子科技干扰量表 |
附录三 亲子冲突量表 |
附录四 网络满足优势量表 |
致谢 |
(10)少数民族地区高中思想政治课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 ——以广西河池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三) 研究综述 |
1. 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的研究 |
2. 关于“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的研究 |
3. 关于“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相关研究 |
(四)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方法 |
3. 特色与创新之处 |
一、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及其在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
(一) 河池市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类型 |
1. 风俗习惯资源 |
2. 艺术文化资源 |
3. 民族节日资源 |
4. 其他类少数民族文化资源 |
(二) 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
1. 有利于丰富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
2. 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 |
3. 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
4. 有利于校本课程和地区特色课程的开发 |
5. 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
二、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现状 |
(一) 调查的组织和实施阶段 |
(二) 调查数据的整理 |
1. 对学生的调查数据 |
2. 对教师的调查数据 |
(三) 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取得的成效 |
1. 高中政治教师逐渐树立开发意识 |
2. 高中政治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利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 |
(四) 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1. 高中政治教师责任意识不强,缺乏开发主动性 |
2. 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途径单一 |
3. 学生主体缺乏积极性 |
4. 缺乏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外部支持 |
(五) 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相关问题的原因分析 |
1. 部分高中政治教师存在职业倦怠,责任意识不足 |
2. 部分高中政治教师创新意识与专业素养不足 |
3. 学生主体升学压力大、对政治课重视程度不足 |
4. 学校缺乏办学条件,相关制度尚待完善 |
三、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对策 |
(一) 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
1. 科学性原则 |
2. 本土性原则 |
3. 协同性原则 |
4. 多样化原则 |
5. 目的性原则 |
(二) 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
1. 发挥高中政治教师教师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主体作用 |
2. 拓展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应用于思想政治教学的途径 |
3. 发挥学生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主体作用 |
4. 完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外部支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件1 |
附件2 |
致谢 |
四、校园e族与网络,face to face(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活体检测算法研究[D]. 陈俊朴. 重庆邮电大学, 2021
- [2]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亚文化健康发展研究[D]. 崔家新.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3]孤独感和手机成瘾的关系:一项元分析[J]. 张亚利,李森,俞国良. 心理科学进展, 2020(11)
- [4]翻转课堂在我国乡村学校的本土化改进研究[D]. 郭炎华.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5)
- [5]政府回应过程中的基层干群关系研究 ——以2018年寿光市T镇洪灾为例[D]. 牛青.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6]父母“低头族”与青少年网络欺负的关系:内化问题的中介作用[D]. 陈继为.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7]中职旅游专业《地方导游基础知识》混合式教学应用研究[D]. 杨琳莉.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8]国民身份的建构 ——新加坡博物馆的发展历史1965-2015[D]. 胡超. 中央美术学院, 2020(07)
- [9]亲子科技干扰对青少年智能手机成瘾的影响机制及其干预[D]. 宋雪.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10]少数民族地区高中思想政治课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 ——以广西河池市为例[D]. 韦显阳.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