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协整与有条件的异方差自回归——200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研究成果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陈黎明,张智,冮建伟[1](2020)在《迪基、弗勒和佩伦对计量经济学的贡献——科睿唯安“引文桂冠”经济学奖得主学术贡献评介》文中研究说明迪基、弗勒和佩伦是非平稳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领域极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迪基和弗勒提出了时间序列分析中单位根的DF检验和ADF检验等,佩伦在非平稳时间序列统计分析领域的突出贡献则包括PP检验、MIC准则以及结构突变的单位根检验等,这些研究极大地推动了非平稳时间序列的统计建模和分析,被科睿唯安公司授予2020年度经济学领域的"引文桂冠奖",并被预测可能问鼎未来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本文对这三位计量经济学大师在非平稳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领域做出的卓越贡献进行评介。
钱名军[2](2020)在《基于协整理论的铁路运输系统规模测算及协调性研究》文中认为铁路运输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动态、开放、非线性的复杂巨系统。该系统以国民经济大系统运转所产生的客货运输需求量为驱动,通过运输组织管理部门科学调配机车车辆等移动设备资源,将客流、货流合理地组织形成列车流,再依托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铁路网络固定设施,由多部门彼此配合、协同联动共同完成旅客与货物的空间位移。由此可以看出,铁路运输系统的铁路网运营里程、机车车辆保有量只有与客货运输需求量保持规模适度匹配、能力均衡协调,才能充分发挥出铁路运输系统的整体运输服务效能,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为了改善交通运输环境、提高铁路运输服务质量、优化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推动我国铁路运输系统的发展规模和运营质量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迈进,需要运用科学方法理清铁路客货运量规模、铁路网运营里程规模和机车车辆保有量规模三者之间的量化匹配关系,有效评价三者之间的协调匹配效果。从而确保铁路系统整体运输服务能力与国民经济发展需求基本适应,也为铁路交通部门编制铁路网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制定机车车辆购置计划和运用计划等提供决策参考。基于此,本文综合运用复杂系统理论、协整理论等对铁路运输系统的复杂结构与功能进行分析,将其划分为相互关联、彼此协同的运输组织管理子系统、物理网子系统和客货车流子系统三部分;运用协整理论及相关模型分别对反映这三个子系统规模的客货运量规模、铁路网运营里程规模和机车车辆保有量规模等三个表征指标进行建模测算,以期建立三个规模数值之间科学合理的量化计算关系;并基于铁路系统运输能力供需匹配协调性思想对三个子系统间的规模匹配效果和协调发展质量进行量化评价与分析。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铁路运输系统存在多主体、多层级、彼此异构又相互嵌套的复杂结构与功能,将其划分为相互关联、彼此协同的运输组织管理子系统、铁路网子系统和客货车流子系统三部分,便于清晰准确地描述这三个子系统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协同匹配关系。在论述各子系统的复杂特性及其与国民经济大系统之间影响机理的基础上,对铁路运输系统的规模内涵、协调性内涵进行了界定,为后续的研究建模与评价分析做好铺垫。(2)鉴于铁路客货运量规模在铁路运输系统规模问题研究中的基础性地位,综合运用季节模型和波动模型分别对其进行建模预测。先运用季节分解算法或HP滤波对客货运量时间序列的特征分量进行分解、提取,并结合各分量序列所呈现出的趋势性、周期性和随机波动性特征,选用基于协整理论的SARIMA季节时间序列模型进行定阶建模;再对所建立的SARIMA基础模型残差进行ARCH效应检验,确定其存在异方差效应后运用GRACH或ARCH异方差波动模型对残差建模;最后通过算例对所构建的客货运量融合预测模型进行预测精度和测算效果实证检验与对比分析。(3)根据国民经济大系统与铁路运输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综合运用Granger动态因果关系协整检验与NARX非线性自回归动态神经网络对铁路网运营里程的合理规模进行测算。通过Granger检验筛选出国民生产总值GDP、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全社会客货运输量、铁路运输业固定资产投资以及铁路运输系统内部的运营技术和组织效率等7项对铁路网运营里程规模起决定作用的关键影响变量,作为NARX神经网络模型的外部输入变量对铁路网运营里程规模进行测算。并将测算结果与铁路网里程规划值、BP神经网络测算值、NAR无外部输入神经网络测算值等进行综合对比、检验。(4)综合运用Pearson相关系数和逐步回归方法筛选,分别得到影响铁路客货车保有量的关键解释变量。并根据变量序列的单整性特征,分别选用基于Johansen协整检验的ARDL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和VECM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构建铁路客车保有量、铁路货车保有量测算模型,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估计,得到准确可行的客货车保有量测算公式。并对相应模型的测算精度进行验证分析。(5)结合铁路运输系统三个子系统间宏观规模总量上的均衡匹配性以及内部微观分布结构上的彼此协调性,有针对性地将铁路网货车承载系数、铁路系统承认车比例、铁路网区段通过能力负荷系数这三项指标作为铁路系统运输能力的供需规模匹配协调性的量化评价指标。并通过设计相应算例,验证了这三个指标在计算方法上的可行性和评价分析上的有效性。总的来说,本论文将对铁路运输系统的发展建设规划和运营组织效果具有重要影响的客货运量规模、铁路网运营里程规模与机车车辆设备保有量这三方面问题置于统一的系统框架下,运用协整理论、NARX神经网络及其他技术方法,从系统规模匹配协调的角度研究彼此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和影响机理,准确刻画出彼此间的规模匹配关系,并对其匹配协调效果进行科学评价。有助于铁路交通部门制定科学合理的客货运量计划、铁路网发展规划和机车车辆购置计划,使铁路系统的建设规模与发展质量更加适应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切实发挥铁路运输的骨干优势作用,支撑和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
李金华[3](2020)在《现代经济计量学经典方法论的源生、发展及其体系重构》文中研究表明现代经济计量模型和方法均是源生于经济学家所掌握的数据或所面临的问题。经济学研究中,所有模型的构建、计量方法的应用都依赖于数据。经济计量分析中的数据基本可分为截面数据、时间序列数据、面板数据以及通过统计调查获取的微观数据。由这几类数据,源生、发展了一系列经济模型、参数估计方法、模型检验方法等。应依托经济数据,梳理经典的经济计量模型、方法,重构现代经济计量学的方法论体系。
吴中庆[4](2020)在《要素价格扭曲对中国商品出口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国际贸易理论自产生起至今,经典的贸易理论关于贸易动因的解释主要是要素的绝对成本优势、要素的比较成本优势、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产业的规模经济效应或企业的异质性生产率,前三种贸易理论基于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的假设前提,后两种贸易理论基于垄断竞争市场条件下的逻辑建构,其基本经济思想都是贸易品的相对价格竞争优势是引起贸易互动的前提条件。现实经济活动中,发展中国家实施经济赶超战略的一个典型做法,就是通过抑制要素报酬和要素流动的方式,以牺牲本国要素合理收益为代价参与国际分工并开展国际贸易,这也是推动本国产业快速融入全球价值链的一个次优选择。在国际贸易理论和中国贸易实践的基础上,本文从制度因素引致要素价格扭曲的视角,来研究其对贸易产生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为进一步发展和丰富贸易理论与实践提供一个新的见解。要素价格扭曲如何进行刻画?要素价格扭曲一定会带来直觉上的贸易增长吗?不同的要素价格扭曲对贸易增长存在异质性影响吗?要素价格扭曲在不同的国别分组中对贸易增长的影响存在结构性差异吗?要素价格扭曲对于贸易增长影响背后的机理又是什么呢?如果要从要素价格扭曲的视角研究其对贸易增长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上述一系列问题都无法回避。本文遵从“数理逻辑”和“计量实证”这样一个经济学研究范式,尝试建立一个要素价格扭曲对商品出口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运用现代计量方法针对中国场景下的宏观经济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并通过制造业领域微观企业数据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从理论假设和实证检验两个方面对上述问题逐一进行了回答。本文基于总体效应视角的微观企业定价机制和基于中介效应视角的宏观经济传导机制两个理论分析框架,用数学方法演绎了要素价格扭曲对贸易增长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在C-D生产函数法的基础上构造状态空间模型,利用卡尔曼滤波法对要素价格扭曲的动态刻画结果表明,中国资本和劳动要素价格一致表现为负向扭曲,资本要素价格扭曲较劳动要素价格扭曲要来得更为严重;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面板数据计量分析表明,资本和劳动要素价格扭曲对中国商品出口存在异质性影响,资本要素价格扭曲对中国商品出口增长具有“反直觉”的抑制效应,劳动要素价格扭曲对中国商品出口增长具有促进效应;基于Bootstrap方法进行的组间系数差异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资本要素价格扭曲对中国商品出口的抑制效应在全部贸易对象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要贸易伙伴与OECD国家两组国别内表现出相同的形态,但是前组国别的影响程度要强于后组,劳动要素价格扭曲对于中国商品出口的促进效应在各组国别间没有结构性差异;基于中介效应模型实证研究表明,资本要素价格扭曲完全通过抑制投资的中介路径产生对中国商品出口增长的抑制作用,劳动要素价格扭曲部分通过抑制居民消费和扩大收入差距的中介路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81.99%)形成对中国商品出口增长的促进作用;基于Logit模型的企业出口行为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资本和劳动要素价格扭曲的现实表现,以及其对中国商品出口增长的异质性影响在宏观经济数据和微观企业数据中具有一致性。在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最后回归到中国建设“贸易大国”与“贸易强国”的现实问题中,将实证研究的成果运用到规范研究中,有针对性地给出了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人力资本规划与建设、分类挖潜出口增长扩张边际等三个方面的政策启示,为优化中国贸易健康发展的政策路径贡献一个新的洞见。
李金华[5](2016)在《数量经济学在中国的源起、发展及其面临的挑战》文中认为从1980年起至今的30多年里,数量经济学在中国是按两条主线发展的:一是数量经济学的理论方法研究,二是现实经济问题的应用研究。其间,主要的学术纷争有三个,即数量经济学的学科属性,数量经济学的范式,数量经济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迄今,数量经济学的范式没有形成,知识体系框架不清晰,学科发展方向多元化,主要方向不明确;数量模型应用泛化,研究结果常常受到质疑;方法的创新性研究滞后,已有成果中创造发明的少;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许多新问题理论上不能给出答案,方法上没有破解之策。
郑欢[6](2014)在《中国煤炭产量峰值与煤炭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长期稳定的能源供应,是一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保证。我国是世界上能源消费大国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的加速以及相应的重工业化,对能源的需求也处于一个快速增长的阶段。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能源开始供不应求,此后能源供应的缺口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与此同时,能源区域分布不均衡、能源利用率低下等问题也加剧了能源供应的紧张局势,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面临着动力不足的压力。我国的能源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核能等,而煤炭作为我国长期依赖的第一能源,在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具有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多年来,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始终保持在70%左右,尽管近年来,随着天然气、风能等相对绿色清洁能源日趋广泛的使用,煤炭生产和消费所占比重有所下降,但是截至2012年,我国煤炭消费量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依然高达68.5%。能源资源禀赋的限制决定了在短期内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供应和消费格局无法改变。值得注意的是,煤炭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具有可耗竭性。随着经济增长对煤炭资源的不断消耗,煤炭也将由原先丰富的资源逐渐转变成短缺的资源。另一方面,虽然我国煤炭资源储量相对丰富,但储量的丰富并不意味着就能实现资源的有效供给,我国的煤炭资源供给还受到一系列相关制约因素的影响,如煤炭资源赋存条件、生态环境以及运输条件的约束等,正是由于这些制约因素的存在,我国煤炭产量可能将面临一个所谓的“产量峰值”。若这一问题存在的话,既会阻碍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也会给我国的能源安全带来威胁。鉴于此,本文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的理论基础知识,并借鉴现有的研究成果,从煤炭产需两个角度进行思考,对我国煤炭产量峰值以及煤炭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全文共分为九章,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部分。本章主要阐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在综述当前国内外关于煤炭产量峰值、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煤炭需求预测以及煤炭可持续利用等问题的研究现状基础上,提炼出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并确定相应的研究方法,最后提出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章:相关理论基础。本章分别对增长极限理论、化石能源峰值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理论、库兹涅茨曲线理论以及生态足迹理论等相关理论基础进行了扩展性的分析和概括。第三章,中国能源与煤炭供需形势研究。本章从总体上分析了中国能源以及煤炭资源的生产和消费状况,并深入分析了中国能源和煤炭资源生产与消费现状与特征。首先对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总体形势进行了分析,包括中国能源资源禀赋和特点、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能源供求形势以及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状况;其次,对中国的煤炭生产与消费总体形势进行了分析,包括中国煤炭生产与消费总量、煤炭供求形势、煤炭进出口状况、煤炭运输状况以及煤炭价格状况。第四章:中国能源消费、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本章首先分析了中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能源消费强度的历史变化趋势,并通过Johasen协整检验法和Granger因果检验法研究了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间的协整关系与因果关系,结果发现全社会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间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在短期内存在由能源消费到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接着分析了中国煤炭消费弹性系数、煤炭消费强度的历史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间的协整关系与因果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全社会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间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在短期内存在由煤炭消费到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第五章:中国煤炭消费的环境影响研究。本章首先建立了煤炭消费的生态足迹模型对中国煤炭消费的生态可持续性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中国煤炭资源使用具有外部负效应,煤炭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承载力约束日益严峻。接着对中国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经济发展水平、煤炭消费强度、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以及工业结构对中国碳排放强度均有显着影响,其中煤炭消费强度因素具有最为明显的碳减排作用;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以及工业结构对中国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相对较小;经济发展水平与碳排放强度之间存在明显的“倒N型”曲线关系,说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助于中国碳减排目标的实现。第六章: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煤炭需求中长期预测研究。本章采用库兹涅茨曲线模型的分析方法,建立了面板数据非线性模型对中国煤炭需求进行了中长期预测,结果表明中国煤炭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库兹涅茨曲线特征明显,煤炭消费的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假说在我国成立;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推动了中国煤炭需求的快速增长。在低、中、高三种不同经济增长情境下,2020年中国煤炭消费总量将达到48亿吨-50亿吨左右。第七章:中国煤炭产量峰值预测研究。本章首先对煤炭产量峰值理论进行了阐述,接着同时采用线性回归模型与Logistic曲线模型对中国煤炭产量峰值进行了预测,结果发现线性回归模型由于存在的固有缺陷,会导致预测值与实际值偏差较大,是不准确的,因此主要采用Logistic曲线模型的预测结果,即在现有资源和技术条件下,中国煤炭产量将在2018年左右达到峰值,峰值产量为49.66亿吨,之后产量将逐渐下降。第八章:中国煤炭可持续利用的实施路径与政策建议。本章认为实现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建立煤炭供求平衡的长效调控机制。这一调控机制包括对国际煤炭市场的调控和对国内煤炭供需总量的调控。对国际煤炭市场的调控包括鼓励进口,充分利用国外煤炭资源和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合理开发国外煤炭资源两个方面。对国内煤炭供需总量的调控主要是从煤炭消费端和供给端两个方面来实现,从煤炭消费端实现对煤炭需求的总量控制,可以分为直接调控和间接调控,直接调控是根据直接确定合理的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控制煤炭需求总量,而间接调控主要就从调整产业结构、改善能源结构以及提高能源利用率等方面入手,减少对煤炭资源的需求;从煤炭供给端实现对煤炭产量的总量控制,通过加大对煤炭生产的宏观调控,提前布局总量控制的各项保障工作,确保控制煤炭生产总量后国内煤炭的有效供给以及满足经济发展合理的煤炭需求。第九章:结论及展望。对论文的主要结论和创新点进行了总结,同时指出了论文进一步研究和努力的方向。本文主要创新点:创新点1:关于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研究目前在我国国内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经济学研究体系。而作为本论文研究对象的煤炭资源在我国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具有非常特殊的双重作用。一方面,本论文肯定了煤炭资源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作用;另一方面,本论文又从生态足迹原理研究了我国煤炭资源生态可持续利用问题,结果发现在1988年到2011年间我国煤炭资源使用的生态承载力明显小于生态足迹,煤炭资源使用具有外部负效应,煤炭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承载力约束日益严峻。创新点2: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理论引入经济发展与煤炭消费关系的研究领域,并参照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模型原理,建立经济发展与煤炭消费的非线性面板数据的库兹涅茨曲线模型,同时将工业化、城市化作为两个重要控制变量纳入模型中进行综合考虑,并对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我国中长期煤炭需求进行了预测,得到结论我国煤炭消费的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假说在我国成立;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推动了煤炭需求的快速增长,在低、中、高三种不同经济增长情境下,2020年我国煤炭消费总量将达到48亿吨-50亿吨左右。采用环境库兹涅茨假说的原理来研究煤炭问题,目前在我国国内还很少。创新点3:中国煤炭产量峰值问题研究。关于煤炭产量峰值的分析国外研究的较多,而国内相关研究较少,本论文通过Logistic曲线增长模型对中国以及山西、陕西和内蒙古三个地区的煤炭产量峰值进行了研究。以中国为例,到2018年,如果依然按照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和经济发展速度消耗煤炭的话,随着我国煤炭储量消耗殆尽,我国将面临着完全依赖煤炭进口来满足自身经济发展需求的境地,这一方面对我国的自身发展是一个非常大的约束,另一方面也将对国际煤炭市场造成巨大的压力。煤炭产量峰值预测研究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着重大意义。
冉从敬,王一[7](2014)在《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学术文献可视化分析看计量经济学的演进》文中研究表明本文运用可视化分析软件,对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学术文献进行分析,总结了他们的发文特点、引文特点以及被引文献的特点,分析了计量经济学的演进历程,展现了计量经济学的发展脉络。
李子奈,刘亚清[8](2010)在《现代计量经济学模型体系解析》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对现代计量经济学模型体系进行了系统的解析,指出了现代计量经济学的各个分支是以问题为导向,在经典计量经济学模型理论的基础上,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模型理论体系,包括基于研究对象和数据特征而发展的微观计量经济学、基于充分利用数据信息而发展的面板数据计量经济学、基于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数学基础而发展的现代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基于非设定的模型结构而发展的非参数计量经济学,并对每个分支进行了扼要的描述。最后在"交叉与综合"的方向上提出了现代计量经济学模型理论的研究前沿领域。
曹妍[9](2007)在《200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成果述评》文中认为200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恩格尔和英国经济学家克莱夫·格兰杰在金融数据的波动性的计量经济学分析和时间序列的协整研究等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本文对其提出的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协整理论、格兰杰定理等作了简要介绍与评述,讨论了这些理论对我国经济研究的启示以及在经济活动中的应用。
陈炳福[10](2006)在《中国的国防支出需求和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如何在国防部门与民用经济部门合理配置资源,是世界各国政府都必须考虑的重大现实政策问题。本文的主题是研究大国框架下的中国国防支出需求及其政策决定。期望通过对中国国防支出需求和国防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对国家财政资源的国防领域分配提供理论和实证的借鉴意义。本研究以福利效用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为基础,通过理论模型和计量经济分析探讨中国国防支出的需求和经济效应。主要内容有:(1)中国国防支出的重新测度。通过国防支出定义的国际比较,重新测算了中国国防支出的实际供给数量;(2)中国国防支出的需求研究。讨论了中国国防支出需求总量和适度防务负担问题;(3)国防支出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基于我国国家安全环境,讨论了中国国防支出的经济效应;(4)中国国防支出的政策研究。讨论中国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政策。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1)构建了中国国防支出需求的完整理论体系。以中国国防建设“适度国防支出”为主题,从中国国防支出的实际供给数量出发,融合国防支出总量需求、相对需求以及国家安全、国防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大国框架下系统研究中国国防支出的需求问题,使中国国防支出需求分析有一完整而又系统的理论体系和分析框架;(2)较准确地重新估算了中国国防支出实际供给数量,推进了国内外对中国军费估算的研究。西方国家对中国政府官方公布的国防支出数据多有疑虑,因此,重新估算中国国防支出数额成为国际学术界研究中国问题的重要课题。本文以SIPRI的国防支出定义为基础,对建国以来的中国国防支出数额进行了重新估算,这是国内学者首次对中国国防支出实际供给数额的较为准确的重新测算,这一估算,解决了横亘在国际学术界因中国国防支出数据障碍而很少涉足中国问题研究的难题;(3)理论模型中引入内生增长理论,首次采用国防战略、国家安全环境以及中国经济转型等重要变量,较为完美地解决了现有理论难以解释的重大社会变革对中国国防支出需求和经济效应的影响问题。这一创新为中国国防经济理论研究和国家国防支出宏观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理论和方法上的依据。
二、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协整与有条件的异方差自回归——200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研究成果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协整与有条件的异方差自回归——200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研究成果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迪基、弗勒和佩伦对计量经济学的贡献——科睿唯安“引文桂冠”经济学奖得主学术贡献评介(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非平稳过程与单位根 |
(一)非平稳过程的产生情形 |
1.确定性趋势。 |
2.随机趋势。 |
3.单位根过程。 |
(二)单位根带来的问题 |
(三)主流单位根检验方法 |
1.原假设为非平稳时间序列: |
(1)DF检验和ADF检验。 |
(2)PP检验: |
2.原假设为平稳时间序列——KPSS检验。 |
三、迪基和弗勒对非平稳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的贡献 |
(一)单位根检验思想的形成 |
(二)单位根检验的运用 |
1.基于未知阶数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的单位根检验。 |
2.基于多元自回归模型的单位根平稳性检验。 |
3.单位根时间序列的周期图的分布和检验。 |
4.基于无条件极大似然估计的自回归移动平均的单位根检验。 |
(三)单位根检验的改进与推广 |
1.ADF检验。 |
2.运用SAS软件进行时间序列平稳性分析。 |
3.协整检验。 |
四、佩伦对非平稳时间序列统计分析的贡献 |
(一)传统单位根检验的补充与发展 |
1.PP检验的提出与改进。 |
2.单位根检验中滞后长度的选择。 |
(二)数据采样频率对检验功效的影响 |
(三)结构突变情形的单位根检验理论 |
1.结构突变单位根检验的外生框架的确立。 |
2.从外生假设到内生假设的扩展。 |
五、结语 |
(2)基于协整理论的铁路运输系统规模测算及协调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铁路系统发展规模问题研究现状 |
1.2.2 铁路系统协调发展问题研究现状 |
1.2.3 协整理论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1.3.2 论文章节及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2 铁路运输系统的复杂特性分析 |
2.1 铁路运输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复杂性分析 |
2.1.1 铁路运输组织管理子系统的复杂性 |
2.1.2 铁路网子系统的复杂性 |
2.1.3 铁路客货车流子系统的复杂性 |
2.2 铁路运输系统的规模及协调性内涵分析 |
2.2.1 铁路运输系统的规模内涵 |
2.2.2 铁路运输系统协调性内涵 |
2.2.3 铁路运输系统规模及协调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基于季节模型与波动模型的铁路客货运量预测研究 |
3.1 预测模型与方法 |
3.1.1 SARIMA季节时间序列模型 |
3.1.2 ARCH(q)波动模型 |
3.1.3 GARCH(1,1)波动模型 |
3.1.4 季节分解算法 |
3.1.5 HP滤波方法 |
3.2 基于季节分解和SARIMA-GARCH融合模型的铁路客运量预测 |
3.2.1 铁路客运量序列季节分解及特征分析 |
3.2.2 SARIMA-GARCH预测模型构建 |
3.2.3 SARIMA-GARCH模型稳定性检验 |
3.2.4 预测精度对比及性能评价 |
3.3 基于HP滤波和AR-SARIMA-ARCH融合模型的铁路货运量预测 |
3.3.1 铁路货运量序列HP滤波及特征分析 |
3.3.2 波动分量SARIMA-ARCH预测模型构建 |
3.3.3 SARIMA-ARCH模型稳定性检验 |
3.3.4 趋势分量AR预测模型构建 |
3.3.5 预测精度对比及性能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Granger协整检验和NARX动态神经网络的铁路网规模测算研究 |
4.1 影响铁路网规模的特征变量筛选 |
4.1.1 铁路网规模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 |
4.1.2 影响因素的互信息值筛选 |
4.1.3 影响因素的Granger动态相关性检验 |
4.2 基于NARX动态神经网络的铁路网规模测算模型构建 |
4.2.1 NARX动态神经网络原理 |
4.2.2 NARX神经网络结构参数确定 |
4.3 铁路网规模测算实例 |
4.3.1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
4.3.2 NARX网络训练与效果分析 |
4.3.3 模型测算性能检验与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多变量协整关系模型的铁路客货车保有量测算研究 |
5.1 基于多变量协整和ARDL模型的铁路客车保有量测算 |
5.1.1 客车保有量测算模型自变量筛选 |
5.1.2 基于多变量协整的ARDL预测模型 |
5.1.3 铁路客车保有量测算模型构建 |
5.1.4 模型测算性能评价及结果验证 |
5.2 基于多变量协整和ECM模型的铁路货车保有量测算 |
5.2.1 货车保有量测算模型自变量筛选 |
5.2.2 基于多变量协整的ECM预测模型 |
5.2.3 铁路货车保有量测算模型构建 |
5.2.4 模型测算性能评价及结果验证 |
5.3 本章小结 |
6 铁路运输系统规模匹配协调性研究 |
6.1 铁路系统规模匹配协调关系分析 |
6.2 铁路系统规模匹配协调性评价指标 |
6.2.1 铁路网货车承载系数 |
6.2.2 承认车比例 |
6.2.3 铁路网区段通过能力负荷系数 |
6.3 算例 |
6.3.1 铁路网结构及相关数据说明 |
6.3.2 规模匹配协调性指标计算与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内容总结 |
7.2 研究特色与创新 |
7.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现代经济计量学经典方法论的源生、发展及其体系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由截面数据源生的模型和方法 |
(一)经典理论模型 |
(二)求解模型参数的经典方法 |
1. 最小平方法。 |
2. 最大似然估计法。 |
3. 矩估计法。 |
4. 工具变量法。 |
(三)违背经典假设的处置方法 |
1. 异方差处置。 |
2. 序列相关处置。 |
3. 多重共线性处置。 |
4. 随机变量处置。 |
三、由时间序列数据源生的模型和方法 |
(一)源生的经典模型 |
1. 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 |
2. 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 |
3. 误差修正模型。 |
(二)源生的经典方法 |
1. 平稳性检验与协整检验。 |
2. 模型识别与参数估计。 |
四、由面板数据源生的模型和方法 |
(一)源生的经典模型 |
1. 固定效应模型与随机效应模型(2)。 |
2. 静态面板与动态面板模型。 |
(二)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 |
1. LL法和LLC法。 |
2. AJ法和SUR-DF法。 |
3. 面板数据协整检验。 |
4. Hausman检验。 |
(三)参数估计方法 |
五、由其他类型数据源生的模型和方法 |
(一)经典模型 |
1. 离散选择模型与计数数据模型。 |
2. 选择性样本数据模型与持续性时间数据模型。 |
(二)参数估计方法 |
六、由各类数据拓展研究的模型和方法 |
(一)拓展研究的模型 |
1. 联立方程模型。 |
2. 向量自回归模型(VAR)。 |
3. 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ARCH)。 |
(二)拓展研究的参数估计方法 |
(三)经典理论 |
1. 哈维尔漠革命。 |
2. 格兰杰因果关系。 |
七、方法论体系的重构 |
(4)要素价格扭曲对中国商品出口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的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基本框架 |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要素价格扭曲与商品出口的文献综述 |
第一节 要素价格扭曲的相关文献综述 |
一、要素价格扭曲的内涵 |
二、要素价格扭曲的测度 |
三、要素价格扭曲的经济社会影响 |
第二节 要素价格扭曲与商品出口的相关文献综述 |
一、要素价格扭曲与贸易动因 |
二、要素价格扭曲与贸易结构 |
三、要素价格扭曲与贸易结果 |
第三节 简要评述 |
第三章 中国要素价格与商品出口的历史考察 |
第一节 资本要素价格状况的历史考察 |
一、资本要素价格的决定因素理论 |
二、中国资本要素价格状况的历史演进 |
三、中国资本要素价格演化的特征分析 |
第二节 劳动要素价格状况的历史考察 |
一、劳动要素价格的决定因素理论 |
二、中国劳动要素价格状况的历史演进 |
三、中国劳动要素价格演化的特征分析 |
第三节 中国商品出口状况的历史考察 |
一、商品出口的决定因素理论 |
二、中国商品出口状况的历史考察 |
三、中国商品出口规模扩张的成因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要素价格扭曲对商品出口影响机制的理论框架 |
第一节 微观企业定价机制分析:一个总体效应视角 |
第二节 宏观经济传导机制分析:一个中介效应视角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要素价格扭曲的测度研究 |
第一节 模型设定 |
第二节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三节 数据检验 |
一、平稳性检验 |
二、协整检验 |
第四节 实证结果分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要素价格扭曲对商品出口的影响效应研究 |
第一节 模型设定 |
第二节 变量选取与数据处理 |
第三节 数据检验 |
一、平稳性检验 |
二、协整检验 |
第四节 实证结果分析 |
一、模型筛选 |
二、全样本面板分析 |
三、子样本面板分析 |
四、稳健性检验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要素价格扭曲对商品出口的作用机制研究 |
第一节 资本要素价格扭曲对投资率的作用机制分析 |
一、模型设定 |
二、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三、平稳性检验 |
四、诊断性检验 |
五、格兰杰因果检验 |
六、脉冲响应分析 |
第二节 劳动要素价格扭曲对居民消费率的作用机制分析 |
一、模型设定 |
二、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三、平稳性检验 |
四、协整检验 |
五、诊断性检验 |
六、格兰杰因果检验 |
七、脉冲响应分析 |
第三节 要素价格扭曲对商品出口的中介效应分析 |
一、模型设定 |
二、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三、平稳性检验 |
四、实证结果分析 |
第四节 基于微观企业数据的稳健性检验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启示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三节 政策启示 |
一、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二、加强人力资本规划与建设 |
三、挖潜商品出口增长的扩张边际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5)数量经济学在中国的源起、发展及其面临的挑战(论文提纲范文)
一、数量经济学在中国的源起 |
二、理论方法研究在中国的发展 |
(一)关于数量经济学的教科书和译作 |
(二)关于数量经济学的学术论文 |
三、应用研究在中国的发展 |
四、数量经济学的学术纷争 |
(一)数量经济学的学科属性 |
(二)数量经济学的学科范式 |
(三)与相关学科的逻辑关系 |
五、挑战与前景 |
(一)困境与挑战 |
(二)前景研判 |
(6)中国煤炭产量峰值与煤炭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煤炭产量峰值问题研究 |
1.3.2 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
1.3.3 煤炭需求预测研究 |
1.3.4 煤炭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研究 |
1.4 研究方法和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与文章框架 |
1.5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5.1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1.5.2 论文的不足之处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增长极限理论 |
2.1.1 增长极限理论提出的背景 |
2.1.2 增长极限理论的主要内容 |
2.1.3 围绕“增长极限论”的争论 |
2.2 化石能源峰值理论 |
2.2.1 化石能源峰值论概述 |
2.2.2 主要化石能源峰值论 |
2.3 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理论 |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2 不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2.3.3 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理论 |
2.4 库兹涅茨曲线理论 |
2.4.1 收入分配的库兹涅茨曲线理论 |
2.4.2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 |
2.5 生态足迹理论 |
2.5.1 生态足迹理论的基本假设 |
2.5.2 生态足迹理论的基本概念及计算公式 |
2.5.3 生态足迹的理论基础 |
2.6 本章小结 |
3. 中国能源与煤炭供需形势研究 |
3.1 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总体形势分析 |
3.1.1 中国能源资源禀赋及特点 |
3.1.2 中国能源生产情况 |
3.1.3 中国能源消费情况 |
3.1.4 中国能源供求形势 |
3.1.5 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 |
3.2 中国煤炭生产与消费总体形势分析 |
3.2.1 中国煤炭生产情况 |
3.2.2 中国煤炭消费情况 |
3.2.3 中国煤炭供求形势 |
3.2.4 中国煤炭进出口状况 |
3.2.5 中国煤炭运输状况 |
3.2.6 中国煤炭价格状况 |
3.3 本章小结 |
4. 中国能源消费、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
4.1 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
4.1.1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分析 |
4.1.2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性与因果关系研究 |
4.2 中国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
4.2.1 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分析 |
4.2.2 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性与因果关系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5. 中国煤炭消费的环境影响研究 |
5.1 中国煤炭资源消费的生态可持续性评价 |
5.1.1 煤炭资源生态足迹计算模型 |
5.1.2 中国煤炭资源生态足迹分析 |
5.2 中国碳排放强度影响因素研究 |
5.2.1 煤炭消费对环境的影响 |
5.2.2 碳排放强度影响因素研究-基于EKC理论的实证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煤炭需求中长期预测研究 |
6.1 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人均煤炭消费的实证分析 |
6.1.1 煤炭消费的库兹涅茨曲线模型构建 |
6.1.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1.3 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煤炭需求预测 |
6.2 煤炭需求量增长极限的讨论 |
6.2.1 交通运输的制约 |
6.2.2 水资源的制约 |
6.2.3 大气环境的制约 |
6.2.4 地质灾害的制约 |
6.3 本章小结 |
7. 中国煤炭产量峰值预测研究 |
7.1 煤炭产量峰值概念 |
7.2 煤炭峰值预测模型 |
7.2.1 线性回归模型 |
7.2.2 Logistic增长曲线模型 |
7.3 煤炭峰值的影响因素分析 |
7.3.1 煤炭资源储量因素 |
7.3.2 相关政策因素 |
7.4 本章小结 |
8. 中国煤炭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实施路径与政策建议 |
8.1 对国际煤炭市场的调控 |
8.1.1 利用国际煤炭资源调节国内煤炭供求的可能性 |
8.1.2 加强国际煤炭市场调控的具体措施及建议 |
8.2 对国内煤炭产需总量的调控 |
8.2.1 从消费端对煤炭需求实行总量控制 |
8.2.2 从供给端对煤炭产量实行总量控制 |
8.3 本章小结 |
9. 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目录 |
(7)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学术文献可视化分析看计量经济学的演进(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研究方法 |
2.1 数据采集法 |
2.2 文献计量法 |
2.3 可视化分析法 |
3 计量经济学领域诺贝尔奖得主的总体特征 |
4 计量经济学领域诺贝尔奖得主的文献分析 |
4.1 发表文献分析 |
4.2 引用文献分析 |
4.3 被引文献分析 |
4.3.1 引文指标分析 |
4.3.2 施引文献分析 |
5 结论 |
(10)中国的国防支出需求和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原由 |
1.1.1 国防支出:政府无奈的选择 |
1.1.2 中国国防资源配置面临的问题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防支出需求行为与决定因素 |
1.2.2 国防支出与经济增长 |
1.2.3 中国国防支出需求与经济增长关系 |
1.2.4 国内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框架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本文的结构框架 |
1.4 论文的主要创新 |
1.4.1 构建了中国国防支出需求的完整理论体系 |
1.4.2 推进了国内外对中国军费估算的研究 |
1.4.3 修正了现有理论对中国国防支出需求行为理论的解释 |
1.5 几点说明 |
1.5.1 资料的来源、质量与使用说明 |
1.5.2 国防支出与军费支出称谓的说明 第二章 中国国防支出的重新测算 |
2.1 国防支出的界定、计量和分类 |
2.1.1 国防支出的基本定义 |
2.1.2 主要国际组织的标准定义 |
2.1.3 军事部门的预算外收入 |
2.1.4 政府预算口径的国防支出 |
2.1.5 国防支出的计量与分类 |
2.2 西方国家对中国国防支出的测算 |
2.2.1 中国国防支出的界定 |
2.2.2 西方国家对中国国防支出的测算 |
2.2.3 中国国防支出估算缺口产生的原因 |
2.3 中国国防支出总额的重新测算与调整 |
2.3.1 中国国防支出口径的重新核定 |
2.3.2 中国国防支出总额的测算 |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国防支出总量需求 |
3.1 国防支出需求的理论模型 |
3.1.1 福利效用最大化理论 |
3.1.2 官僚政治决定理论 |
3.1.3 组织反应理论 |
3.1.4 防务联合产出理论 |
3.2 中国国防支出运行 |
3.2.1 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 |
3.2.2 中国国防支出结构 |
3.2.3 中国国防支出的增长 |
3.2.4 中国国防支出波动 |
3.3 中国国防支出需求的决定因素:理论分析 |
3.3.1 国家安全预期 |
3.3.2 国家安全预期对中国国防支出的影响 |
3.3.3 军事技术进步 |
3.3.4 经济因素 |
3.4 中国国防支出总量需求:实证模型 |
3.4.1 概述 |
3.4.2 理论模型 |
3.4.3 实证结果和分析 |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的防务负担 |
4.1 国防支出成为负担的原因 |
4.1.1 资源稀缺性和国防资源配置 |
4.1.2 “黄油与大炮”的替代 |
4.2 防务负担的衡量 |
4.2.1 国防支出占GDP(GNP)的比重 |
4.2.2 国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
4.2.3 国防支出占中央财政支出的比重 |
4.3 大国的防务负担 |
4.3.1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的世界防务负担演变趋势 |
4.3.2 冷战前后主要大国的防务负担 |
4.3.3 大国崛起过程中的防务负担 |
4.4 中国防务负担的演进 |
4.4.1 中国防务负担的变化趋势 |
4.4.2 中国适度防务负担的讨论 |
4.4.3 按国际口径计算的中国防务负担 |
4.5 大国框架下中国适度防务负担的测度 |
4.5.1 中国和平崛起的理论分析 |
4.5.2 适度防务负担的实证分析 |
4.5.3 样本单位的选择与说明 |
4.5.4 实证结果与解释 |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国防支出与经济增长 |
5.1 国防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5.1.1 国防支出对经济影响的传导过程 |
5.1.2 国防支出的经济增长效应 |
5.1.3 Benoit 的国防支出与经济增长理论 |
5.1.4 国防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
5.2 国防支出与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 |
5.2.1 国防支出一经济增长的需求模型 |
5.2.2 国防支出—经济增长的供给与需求模型 |
5.2.3 国防支出的外生效应模型 |
5.3 国防支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
5.3.1 文献综述 |
5.3.2 国防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内生增长模型 |
5.3.3 实证模型与变量选择 |
5.3.4 单位根、协整检验 |
5.3.5 国防支出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 |
5.3.6 国防支出与经济增长的短期波动 |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国防支出政策研究 |
6.1 中国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 |
6.1.1 经济发展与国防建设的关系 |
6.1.2 适度滞后的国防支出发展战略 |
6.1.3 担负大国的责任,承担必要的防务负担 |
6.1.4 适应世界新军事变革,调整国防支出结构 |
6.2 新军事变革对中国产业发展的影响 |
6.2.1 世界新军事变革的主要特征 |
6.2.2 世界新军事变革对主要大国国防支出政策的影响 |
6.2.3 世界新军事变革对中国军事的影响 |
6.2.4 中国特色新军事变革对中国产业发展的影响 |
6.3 军民两用:中国两部门经济结合的最优选择 |
6.3.1 国防经济与民用经济联系的三种模型 |
6.3.2 军民两用:大国两部门经济结合的最优模式 |
6.3.3 中国两部门经济的战略选择 全文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
四、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协整与有条件的异方差自回归——200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研究成果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迪基、弗勒和佩伦对计量经济学的贡献——科睿唯安“引文桂冠”经济学奖得主学术贡献评介[J]. 陈黎明,张智,冮建伟. 经济学动态, 2020(11)
- [2]基于协整理论的铁路运输系统规模测算及协调性研究[D]. 钱名军.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3]现代经济计量学经典方法论的源生、发展及其体系重构[J]. 李金华.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4)
- [4]要素价格扭曲对中国商品出口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D]. 吴中庆.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0(12)
- [5]数量经济学在中国的源起、发展及其面临的挑战[J]. 李金华. 经济学动态, 2016(03)
- [6]中国煤炭产量峰值与煤炭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研究[D]. 郑欢. 西南财经大学, 2014(12)
- [7]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学术文献可视化分析看计量经济学的演进[J]. 冉从敬,王一.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 2014(01)
- [8]现代计量经济学模型体系解析[J]. 李子奈,刘亚清. 经济学动态, 2010(05)
- [9]200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成果述评[J]. 曹妍.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6)
- [10]中国的国防支出需求和政策研究[D]. 陈炳福. 天津大学, 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