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中世纪基督教对近代科学的主要贡献(论文文献综述)
陈中梅[1](2019)在《秘—逻模式与西方文化基本结构的形成及其展开态势研究续篇——从怀特海教授关于宗教与科学的一段论述谈起》文中认为内容提要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基本结构形态,而这一基本结构形态一经大致形成,就会以其形成本身,在哲学、宗教、法律、政治、语言、文艺和社会等视角以外,提供考察该文化历史发展进程并会旁及上述视角的另一个重要、有时甚至是关键的切入点。有鉴于此,对于研究西方文化的中外学者来说,把它的基本结构揭示出来并赋予其尽可能贴切的概念表达,便是一份不应推辞的责任。在笔者提出的秘(索思)—逻(格斯)理论中,秘索思(■)和逻格斯(■)是构成西方文化基本框架的两个配套的根源性结构要素,也是认知与解析这一基本框架的两个元概念。秘索思和逻格斯既对立冲突,又互补合作,二者都有各自的存在价值和独立品格。纵观历史,我们得知西方文化的秘—逻品质会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主流表现样式。较之其他配套词语和二元模式,秘索思和逻格斯更为贴近西方文化的词源学和古典学根基,具备更强的掌控力、更好的学理对称性和更丰富的学术含量,发挥了前者难以替代的总括性表义功能。在本文提出的概念谱系中,统括性非元概念二元术语的叙事地位有所变动,却依然不可或缺。宗教与科学、信仰与理性、启示与实证、神话与逻辑、文学与科技、诗与哲学、诗性真理与科学真理、唯灵论与机械论、浪漫主义与启蒙精神、耶路撒冷与雅典、狄俄尼索斯与阿波罗、超越的传统与理解的传统、价值理性(或精神和道德因素)与工具理性在现代社会及其人文图谱中的关系和作用,依然是西方主流思想家们极为关注的热门话题。作为其他二元模式理论设计上的包容者和总括性代表,秘—逻模式受益于自身的元概念地位和构成系统性,拥有很强的分辨效能和更精致的解释效力。在该模式的细密爬梳比对下,西方思想和人文脉络的可思辨格局发生了变化,呈现出一种有别于一些西方着名学者所持观点的展开态势,给我们带来了诸多以前不曾有过的智性体验。事实表明,一个对西方文化基本架构以及评判它的一些主要理论成果进行认真梳理与重新评估的重大学术机遇,很可能已经悄然呈现在我们的面前。西方文化崇尚"力",因此也容易造成对立。一部西方思想史既是一部二元冲突的历史,也是一部某种意义上来说不断尝试将对立的双方调和与综合起来的历史。如同帕斯卡尔以降的许多伟大思想家一样,怀特海牢牢抓住了影响近当代西方文化发展进程的宗教与科学这两个基本要素,通过长期和深入细致的研究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在西方乃至全球学界产生了广泛而持续的影响。然而,尽管他很正确地看到了冲突所造成的负面结果,但对它的正面或积极作用却似乎略显估计不足。为了多角度解析西方文化的二元构成,有时亦会有意无意地借此扩展宗教的概念外延,他采用了包括机体论与机械论以及美学与理性在内的各种配套术语,却因为心仪于冲突的化解与事态的终极谐和,而始终未能形成一种周全且层次分明的系统表述。
聂璞[2](2021)在《西方社会工作兴起的观念史考察 ——以“节制”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西方专业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建构过程中,广泛吸纳了西方历史中的观念资源。在社会工作研究中,对社会工作学科历史渊源的回溯一直都是学界关注的研究领域之一。本研究将试图以观念史的研究方法,以“节制”观念为中心,将其放置在西方思想脉络的语境下,结合社会工作发展的思想渊源,重点关注观念对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的影响,探索观念的演进与专业社会工作兴起的关联。本研究将考察西方社会工作兴起之前的思想史三个阶段,分别为古希腊传统、基督教传统与近代哲学时期,并分别对此三个阶段中的“节制”观念进行分析,并将其与社会工作的兴起进行关联。三者分别为古希腊传统的“节制”观念的价值起源,基督教传统中“节制”价值的实践引导与近代哲学传统中“节制”的理性诉求,这三个阶段中“节制”观念的发展成为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思想渊源。本文试图建构起西方历史中“节制”的观念单元,并重点关注“节制”观念的价值属性,阐释这一观念对社会工作价值体系建构的影响。本文期望通过以“节制”为中心,在更大时段的思想旅程之中为社会工作的兴起提供观念史支撑。回溯西方社会工作的历史观念资源,为借鉴本土思想资源推动中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发展提供启示。
次春雷[3](2020)在《从压制到奠基:中世纪基督教之于欧洲体育发展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世纪基督教对欧洲体育发展的影响较为复杂,呈现出矛盾的两面性:一方面窒息了古希腊罗马体育的薪火传承;另一方面又奠基了近现代体育发展的雏形。破解这一“双重效应”谜题的钥匙主要有两把:一是中世纪前后欧洲精神文化发展的自身逻辑运动;二是欧洲近代资本主义发展所带来的社会历史运动。因此,长期以来中世纪基督教对欧洲体育发展的影响倍受学界争议,不仅使之成为一项经典课题,又是一项远未完成的任务。本文立足上述两方面影响,对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的基本思路与线索如下:一、中世纪基督教与体育发展之间关系的形成,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这种关系实际是宗教与体育之间关系的一个特殊阶段或环节。其逻辑形态主要体现为:原始宗教与原始体育之间具有的内在关联;古希腊崇拜健与美的宗教特质成为奥林匹克精神的原型;古罗马宗教的多神形态与角斗竞技文化的形成;基督教国教化之后,迫使古代奥运会、角斗竞技两大体育赛会双双覆灭。二、中世纪基督教对于欧洲古代传统体育具有显性的压制影响。这是上述“双重效应”的第一个方面,也是最为明显的方面,成为了众多研究者的共识。这种压制影响,主要体现在早期基督教的生命观与身体观所确立的灵肉二元分裂的基础性观念;促使中世纪基督教的禁欲主义和禁欲生活对体育活动的全面排斥;从而导致中世纪竞技体育全面衰退、学校体育领域空白、民间体育发展严重受阻的历史现实。三、中世纪基督教对于欧洲近现代体育具有隐性的奠基影响。这是上述“双重效应”的第二个方面,是隐蔽的方面、需要深入考察的方面,也是多数学者未曾系统剖析的方面。基督教的唯灵主义与生命观的超越特质是这一效应的精神基础;中世纪骑士比武大赛隐蔽传承着竞技体育的文化形态;经院哲学与中世纪大学的兴起为体育发展奠定了理性基础;中世纪中后期城乡体育的崛起标志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人文主义思潮促使中世纪体育观念再生。四、中世纪基督教的历史蜕变促进了体育人文价值观的形成。宗教改革形成的“灵肉一致”观根本动摇了禁欲主义身体观;“灵肉一致”观的深化加速了体育人文价值观的形成;宗教改革运动促进了民族意识,并孕育了公民体育权;以及形成的“健康身体”观引导体育回归教育领域。五、中世纪基督教对体育发展的影响,时至今日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灵肉二元分裂与和解构成了中世纪基督教与体育发展关系的历史运动主线;对体育所形成的“双重效应”,有助于我们理解和把握近现代体育形成与发展的社会历史原因,以及揭示宗教和现代体育之间依然普遍存在的现象与联系,这些启示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史鉴意义。
马晨莲[4](2019)在《《东方杂志》(1904-1948)西学传播若干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学”是晚清以来中国文化思潮中与“中学”相对的一个概念。在近代中国,西学的传播是伴随着西方国家的强势入侵和国人被迫主动学习的过程进行的。这种传播是一种具有侵略性质的文化殖民主义侵入,其影响范围广泛而深入,由表层器物文化层面到中层制度文化层面直至深层精神意识文化层面。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之下,“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主张及“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社会变革运动,成为近代西学传播过程中的始点与拐点。《东方杂志》是中国近代史上首屈一指的大型综合性杂志。从1904年创刊到1948年终刊的近45年间,在不同的重大历史时期,其办刊宗旨和方针始终紧随历史和时代的变迁不断革新变化,从创刊时,以“启导国民,联络东亚”为宗旨,到关注时政与发表言论的“舆论前沿阵地”“舆论的顾问者”,再到“为国难而牺牲”“为文化而奋斗”“求中国智识者的新生”,最终以“阐明学术为主旨”,始终坚持传播世界新知的初心,为改变国家与民族命运而努力探索。《东方杂志》西学传播内容涉及领域广且专。不仅记录和传播20世纪上半叶世界的发展变化与西方科学文化知识,还积极参与中西文化交流,大量述评人文社会思想。通过对《东方杂志》西学传播内容进行量化分析,其西学传播进程总体呈现:初创期(1904-1911)积极与开放;发展期(1912-1926)反思与争鸣;成熟期(1927-1938)构建与传播;衰退期(1939-1948)失色与衰落等阶段性特征;逐渐形成审慎理性,温和渐进;开放自由,兼容并蓄的思想性特征。在西方社会思潮、文化思想与近代中国知识界激烈碰撞的时代。《东方杂志》在西方政治制度和思想、西方新文化、西方新式教育、西方自然科学和西方宗教等各个方面都站在时代最前沿发声,始终是引领风潮,针砭时弊、建言献策的先锋。择取若干问题专题研究,以点为中心全面关照。一方面将《东方杂志》西学传播置于历史背景中纵向分析,另一方面将《东方杂志》西学传播置于时代背景中横向考量,进行历史反思与现代意义思考。对当今中西文化交流和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探寻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复兴路径及增加中国文化的世界话语权和影响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势介入,《东方杂志》站在中西社会性质差异比较的视角上,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以一种理性、客观的态度评判东西文化,认为历史和生存环境不同与社会性质的差异导致文明的差异,东西文明一“动”一“静”,各有所长又各俱不足。主张保守中国“旧”传统文化自身特色,吸纳借鉴西方“新”文化精髓,并进行调和互补,温和改良中国传统文化的弊端,反对盲目激进。认为“新旧”只是一个程度问题,“新旧”相续,以成调和。应根据客观事实“拣择”调和。对传统文化持一种接续主义和保守主义态度。《东方杂志》认为欧西近代文化是一种“物质文化”,而传统文化是一种“精神文化”,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调和统整西方“物质”文化的流弊,是中国增强国力和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将中国“国粹”摒弃而输入西方之“物质文明”,会将东方“精神文明”的根基毁灭无存。如能将西洋文明融合成功,不仅可以改善中国文化,还可以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绳”,统整全世界文化。《东方杂志》调和、协统的文化思想。具体表现为中国文化优越论、精神救国论、新旧调和论、动静调和论、精神物质协力调和论、互助论、第四种文化观等对西方文化的态度和思想主张。在社会政治及思想的传播方面,《东方杂志》不拘泥身份与派别,广纳百家言说,既推崇西方自由主义的思潮和政治实践,也刊译社会主义思潮的言论和主张。以平民色彩的民主思想表现和不偏不倚的政治立场,广泛传播西方社会制度,译介各种社会思想和思潮。它是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学说和社会主义思潮的媒介之一,以客观译介、学理分析、积极传播为特征,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学说及社会主义思潮。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科学社会主义和基尔特社会主义、费边主义等24个社会主义流派都有大量译介和传播,并在传播过程中形成了两个高峰期,客观上为促进马克思主义及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打下了基础。其对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及思潮的传播,起初是心态的自然流露。《东方杂志》创刊人之一张元济曾是“维新变法”参与人,始终坚持“革除弊政”“变法求新”的观点。希望通过“辅助教育为己任”循序渐进启导国民,开化民智,达到国富民强的理想。张元济的变革思想与清末立宪派内的开启民智、和平改革、避免流血的主张正相契合。主办者们一开始就对《东方杂志》寄予了言论救国的政治期待,使之成为晚清立宪派主要的舆论阵地。持一种“立宪救国论”的态度对宪政制度及思想进行译介与“鼓吹”,这也是《东方杂志》办刊期间唯一的一次政治立场激进倾向。然而《东方杂志》对宪政的传播也由“鼓吹”到失望,最终转向批驳和抨击的态度。“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政体,也结束了进行中的君主立宪政体,开创了亚洲的第一个共和政体。前车之鉴与本身理性和审慎的办刊理念,使得《东方杂志》政治传播思想和主张趋于理性和成熟。虽然后来它逐渐成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及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平台,积极传播民主共和制及联邦主义等西方民主制度和思想,但多以学理分析和知识传播为主流。近代史上西方传教士大批量来华进行传教活动,中国社会形成了前所未有的五大宗教并存的社会状态。《东方杂志》创刊于西方基督教在中国迅速发展及因中西观念差异而引起的“晚清教案”频发时期。创刊号上便设置了宗教专栏,对西方基督教和其引起的“晚清教案”问题进行传播与探讨。知识性译介西方宗教概念、历史和文化,学理性探讨和研究西方宗教学术成果,全面客观反映“晚清教案”问题。不仅启蒙了国人对西方宗教及宗教文化的认知,同时也为知识群体提供了发表对宗教问题、社会问题自由言论的平台。尤其关于“晚清教案”问题,《东方杂志》所刊载的文章和言论始终处于社会最前沿。凭借其时代敏感性和客观译介与学理分析的传播思想,引发了国人寻求解决宗教问题,探索中国宗教前途的热议与思考。东方学人用言论和文章传达着对中国宗教命运与前途的深切关注,可谓是当时社会中仅有的传播媒介。《东方杂志》这种临历史风潮变幻而独具的审慎理性、自由开放、兼容并蓄的思想传播态度,以传统文化为根基的温和渐进、借鉴吸收的文化改良主张,值得当今中国文化的发展、创新和文化振兴借鉴与思考。
梁书豪[5](2019)在《托马斯·阿奎那自然神学与近代科学的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托马斯·阿奎那作为十三世纪哲学家和神学家,他的思想不仅影响了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在近代科学兴起的过程中也发挥了积极作用。自然神学作为他的哲学与神学的核心被诸多学者研究与诠释,后世诸多哲学家均以其为理念基础对自己的思想观念进行解读与阐释,在这一过程中也同样促进了自然神学的发展,更多的思想内涵被发掘出来并在中世纪之后继续对西方社会进程产生影响。托马斯·阿奎那传承并发展了亚里士多德学派的思想,对《圣经》从神学、哲学以及伦理学等方面进行了多方的解读。尤其是他对上帝位格的诠释、对人的意志与理性的规范、对创世说的解释为西方哲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这些哲学思想的传播为后来西方哲学发展以及近代自然哲学体系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托马斯·阿奎那自然神学体系建立的先决条件,阐明希伯来神学体系对古希腊哲学的吸取与扬弃。第二部分则是论文主体部分,即是对托马斯·阿奎那的自然神学体系进行论述,通过对其《神学大全》的解读,探究托马斯·阿奎那自然神学的哲学理念,在这一部分说明了阿奎那自然神学中的宇宙论思想以及其认识论,并分析其思想所带来的变革。第三部分是根据托马斯·阿奎那的自然神学思想,探究其对近代科学的产生与发展的影响,通过论述近代科学精神与阿奎那自然神学的联系以及西方近代科学家对其思想的应用,阐释托马斯·阿奎那自然神学体系的重要价值。
张钰[6](2019)在《吴经熊的中西法律思想研究及其创见》文中研究说明吴经熊(John C.H.Wu,1899-1986),是二十世纪中国着名的法学家。他自幼接受私塾启蒙,浸润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在1920年东吴大学法科毕业后,他又留学欧美,结识霍姆斯、施塔姆勒、庞德、惹尼等西方法学名家,与西方法学界展开对话交流。他学贯中西,具有中西法学双重背景,对中西法律思想都作了精辟的研究。他主要对中国古代法律思想的有关史料进行了翻译和诠释,对中国法律思想之进程进行了研究,对中国古代儒家与法家、新旧法律思想进行了比较研究。并且,他还批判了中国法律思想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道德化的法律思想、以及息事宁人的人生观。他对西方法律思想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对西方思想名家,如霍姆斯、施塔姆勒、庞德、奥斯丁、卡多佐、威尔逊与阿奎那的法律思想进行了研究,以及对西方法律思想传统如自然法、普通法的研究。他还批判西方近代法律思想的一元论法学、机械论法学与个人主义法学。在批判并汲取中西法律思想精华的基础上,他提出了以下五点法律思想的创见:一是超越法律“个观”与“概观”的法律认识论;二是综合分析“法律概念”与“司法过程”的新分析法学;三是贯通“恒常”与“无常”的新自然法论;四是追求“真、善、美”的法律艺术论;五是朝向“人格主义”的天主教法哲学思想。从吴经熊的这些法律思想创见中,我们可以得知他擅长融会相反相成的法律思想,注重法律本源与目的之研究,注重“法美学”的研究,以及法律与宗教的研究。吴经熊的一生都在为法律寻找一个坚实的基础,最后他以自然法沟通了法律与宗教,在基督天主教那里找到了法律的永恒根基。因此,他的法律思想也经历了从“新分析法学”到“天主教法哲学”的转变,认为法律之目的是正义,比正义更高是爱,爱即法律之实现。
方方[7](2019)在《基督教与道教体育观之比较研究(从中古到近代)》文中研究表明在比较宗教领域,体育较少作为一个维度被纳入其中。然而在实际生活中,体育却与宗教关系密切。基督教对于近现代体育的勃发和国际传播作用突出,而中国传统养生体育无论在形态还是理论上都深受道教影响。从中古到近代,基督教、道教与体育活动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直接影响了体育的历史走向。对其变化的原因进行解读与比较,不仅有助于解决近代的体育问题,还将为基督教和道教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本文以唯物主义史观作为认识论基础,以宗教比较作为主要方法,试图从基督教与道教的历史演变中,去探寻两者之于体育的关系,以期对宗教学术研究有所禆益。全文分上下两编,共计六章。上编内容集中于中古时期,即前三章内容。下编内容集中于近代时期,即后三章内容。现将每章主要内容介绍如下:第一章中古时期基督教、道教视域中的体育。首先本章探讨了中世纪基督教与骑士体育、民间体育活动之间若即若离的张力关系。尽管中世纪各种体育活动不被正统教义与教会所认可,但却长期存在。这是因为教会出于现实需要而采取的模糊与暧昧的态度,同时,中世纪基督教义与现实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张力与解释空间;其次分析了养生体育与道教关系,道教养生体育活动的兴盛,最根本的原因是由于养生体育实质上是道教的一种宗教修炼活动;最后对二者进行比较,理论层面两大宗教关于体育活动认知的根本区别是身体观的差异,实践层面关涉到两大宗教与世俗世界的关系问题。第二章中古时期两大宗教身体观及其对体育的影响。首先基督教身体观非常复杂,受希腊和希伯来文化的双重影响,教会对体育活动的敌视态度出发点并非敌视人的身体,而是敌视“肉身的欲望”;其次道教修炼活动发展出的养生体育活动,是建立在道教自身的身体观念之上,即高度重视“肉身”的存在,并将肉身与精神视为一个和谐的整体;最后对二者进行比较,指出道教的身体观理论与实践表现出自身高度完整性与内部的自洽性,促使养生体育活动在自身内部发展。而基督教在身体观念上充满了内在的分歧,使基督教在整体上对身体运动采取了一种矛盾的功利主义态度。第三章中古时期两大宗教体育观所折射出的神圣与世俗关系。首先指出中世纪基督教在理论上对世俗世界所存在肯定与否定并存的复杂态度,这种态度与基督教重视实践的传统结合,造成了它对体育活动否定与利用并存的复杂现实关系;其次由于道教养生体育是道教沟通神圣与世俗的重要载体,反映出道教神圣与世俗世界之间关系密切;最后对二者进行比较,基督教和体育复杂的关系显示出自身对世俗世界的适应性与自我调节能力,道教与养生体育的和谐关系则折射出道教在对待圣俗关系方面理论与实践的一致性,但正是这一点也导致了对异于自身教义之事物的封闭性。第四章近代两大宗教与体育活动关系的变化。首先指出“强身基督徒”思想出现及其体育实践,标志着近代基督教开始接受体育活动,反映出近代基督教自身发生改变;其次近代道教养生体育开始接受近代科学以适应时代变化,但与此同时道教自身却无法突破传统束缚,导致了养生体育和道教走上了分裂道路;最后对比二者,基督教的内在灵活性与注重实践之传统,形成了对待新事物的开放性,使得体育运动与近代基督教发生了内在融通。而道教养生体育在接受近代科学时破坏了自古形成的养生体育与道教宗教理论之间的一致性与和谐性,导致了道教与养生体育的分离,传统道教内在封闭性是导致此结果的要因。第五章近代两大宗教身体观的变化。进入近代后,尽管仍存敌视体育运动和肉身的保守基督教派别,但在众多接受体育运动的新教派别中,肉身获得了合法地位,中古时代灵魂与肉体的紧张关系得到化解;随着养生体育与道教的分离,道教身体观发生了分裂,表现为世俗化的养生体育所代表的“世俗身体”和固守传统的修仙术为代表的“神性肉身”;对比二者,这种差异反映出两大宗教对于近代新环境与新元素的吸收与处理能力,即是否具有开放性。此外,近代体育是建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上的,能否接纳与吸收体育科学,也反映出两大宗教身体观的理性化程度。第六章近代两大宗教体育活动折射出的神圣与世俗关系。首先近代英美基督教对体育运动的提倡体现了世俗化发展趋势,但仍主要服务于个人与社会的精神拯救,而且也有其时代的特殊性,它是近代基督教根据世俗世界变化而进行自身调整的一种手段;其次近代道教与养生体育的分离折射出了道教传统上的神圣与世俗世界的割裂;最后对比二者,基督教接纳体育运动是其成功适应世俗世界变化的结果,在新教对中世纪天主教思想的改造过程中,基督教内在世俗化与理性化因素起到重要作用;相对而言,由于道教传统与世俗世界过于接近,一旦世俗世界发生巨变,宗教目标往往难以做出有效调整,养生体育亦丧失了沟通神圣与世俗的功能。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提出本研究的现代启示。
程利伟[8](2018)在《圣维克多的休史学思想研究》文中指出12世纪是拉丁西方走向全面复兴的时代,这一时期在思想文化方面一个显着现象是人们的历史意识增强,历史学家开始在《圣经》框架内对“历史”和“时间”进行重新思考。当时杰出的神学家圣维克多的休(Hugh of St.Victor,约1096—1141年)作为一名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从事教学与研究,他不仅在释经学、神学阐释、个人宗教体验和人文学科教育等方面颇有建树,而且其对历史的理解与阐释亦独树一帜。休的历史思想涉及到历史之本质、历史之演进、历史之认识论等方面,可谓广泛而系统。也正因如此,他深得后世学者的高度赞誉,被称为“12世纪杰出历史思想家的代表”。本文通过梳理和解读休的历史思想,凸显其对12世纪史学发展的贡献以及其在中世纪史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并借此揭示处于变革时期拉丁西方的史学特征、乃至整个中世纪的史学特征。本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构成。绪论中主要阐明选题缘由,国内外研究状况,论文写作思路以及史料基础。正文分为四章,兹将各章内容摘要如下:第一章通过对休所生活的12世纪拉丁基督教世界、圣维克多修道院和学校,以及其个人生平等方面的阐述,表明在考察与解析休之历史思想时,必须首先对他的生活环境、宗教信仰和学术圈有明确认识,以呈现一个更加客观立体的人物形象。第二章从历史本体论出发,首先探析在12世纪基督教思想的高压下,休打破中世纪早期把历史作为“上帝在世间活动记录”的惯性思维,明确指出“历史之本质是客观事实”的观点,复兴了古典时期客观主义的历史传统,并将从可见世界对历史的阐发融入到不可见世界对历史的论说中;其次考量在学科门类下,休对中世纪初期形成的“历史从属于语法”和“历史作为神学的婢女”观念的突破,言明其在世俗与神圣学问中对历史地位分别作出的更动和更新;再次省察休之历史编纂实践中,历史叙事由时间进程向事件进程的转变以及其从理论上对历史编撰的思考;最后洞悉休之历史教学实践对奥古斯丁历史教学体系的突破,彰显他对过去权威的继承、反抗与超越,并展现一个历史学家的现实关怀。第三章从基督教线性时间观念入手,探究休之历史发展观。重点论说休通过历史叙事的连续性作为遮蔽手段,掩盖其将理性应用到神学阐释时,所确立的以“创世和恢复”为中心的历史哲学;尝试剖析休基于对时间与地点连续性的思考,所构建的六种历史演进路径,即“六个阶段”、“三个时代”、“两种工作”、“两种军队”、“四帝国说”和“从地狱到天堂”;并透过休对每种历史演进路径思辨的解释,体味其背后隐含的历史进步意识、乐观主义史学观念以及发展系统化神学的新方法。第四章在12世纪理性与信仰由排斥转向结合的视角下,言明休认识历史之方式。着重陈说作为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休对理性与信仰关系的调和,分析休认识历史过程中寓意解经法、神秘沉思法、经验归纳法以及演绎推导法等各自发挥的作用,言明休历史认识论中所存在的缺陷和不足。结语将休的历史思想置于中世纪人文主义视野之下,全面检视其历史思想中所表现的在古典文化复兴与外来文化冲击下,人的自主意识觉醒,并阐发历史思想对休整个思想体系的形成以及中世纪史学与神学发展产生的影响。
宋丽[9](2016)在《17世纪意大利山猫学会(Accademia dei Lincei) 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选择1603年成立于意大利罗马的山猫学会作为考察对象,从学会的发展历程、主要贡献、学术传统、与耶稣会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学会对于近代科学的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选择这一切入方向,主要是基于以下两点考虑:首先,为国内对于科学学会的研究增添一个有意义的补充对象;其次,近年来随着对山猫学会的有关资料的发现以及大量新研究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对该学会进一步分析和考察的条件。本论文的研究思路主要围绕以下三条线索:1)17世纪山猫学会的发展历程。17世纪的山猫学会通常被认为以1657年学会的最后一位赞助人波佐的去世为截止点。这一时期学会的历史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603年到1610年,以波尔塔的入会作为重要的转折点;第二阶段从1611年到1630年,这一阶段是学会最为鼎盛的时期,不仅见证了伽利略对于山猫学会的重要贡献,同时也反映出17世纪早期罗马的科学与宗教之间的复杂关系;第三阶段从1630年到1657年,此时学会不再作为一种有组织的机构存在,而是以一种分散的形式继续从事关于科学研究的活动,并且最终于1651年完成了关于博物学的集体性研究着作——《墨西哥词典》。2)学术传统的发展以及学会在各个时期所取得的重要成就。相关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学会初期以波尔塔的自然法术传统为主导;学会后期是以伽利略的近代科学传统为主导。我们可以从山猫的科学研究活动中发现,学会的科学研究经常伴随着占星术和炼金术等超自然的解释,而伽利略提倡的近代科学传统为学会学术传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3)山猫学会与耶稣会的关系研究。山猫学会作为意大利科学学会的典型,很大程度上在于它所处的时期,即通常所谓的“科学革命”时期。本文通过分析以伽利略为代表的山猫学会与当时以耶稣会为代表的宗教团体之间关于天文学的论争,阐释山猫学会与罗马天主教廷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学会最终衰落的根源所在,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科学的社会属性在17世纪发生的深刻变化。本论文共分八章,各章内容如下:第一章提出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分析国内外关于山猫学会的研究现状,以此为基础,说明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结构内容。第二章探讨山猫学会产生的历史条件和背景,时间跨度到13世纪至17世纪,分别从经济、政治、宗教文化等背景进行讨论;与此同时,考察16、17世纪欧洲大学中科学发展的特点,以及山猫学会产生于意大利罗马的重要契机。第三章阐述了山猫学会的发展历程,以及切西创立学会的最初构想,并且在此基础上论述由切西提倡并制定的学会章程。第四章考察学会在不同时期所取得的重要成就,主要从天文学和博物学两个方面进行论述。就天文学而言,侧重于切西和埃克留斯的宇宙观、天文学的论争以及由此引发的学会分裂问题;就博物学而言,侧重于学会在动植物方面做出的研究,以及学会在显微镜对于微生物的观察等。此外,本章还重点突出山猫学会注重望远镜、显微镜等科学仪器在研究中的辅助作用。第五章以学术传统的发展为切入点,分析学会“秘密传统”的成因,比较讨论了波尔塔和伽利略二者不同的学会传统,以此为基础,分析山猫学会在自然法术传统向近代科学传统发展过程中的促进作用。第六章以山猫学会和耶稣会二者之间的关系为出发点展开论述,探讨个人兴趣对于知识选择的影响,例如施莱克加入耶稣会;进一步分析伽利略与耶稣会关于新的天文发现的论争,以及在论争中山猫学会给予伽利略的重要支持;最后对山猫学会与耶稣会二者科学知识传播模式进行比较。第七章侧重于考察山猫学会对于近代科学的影响。本章首先探讨山猫学会组织模式存在的不足,继而说明了学会的传播模式对于后世科学传播模式的历史启示;在此基础上,分析山猫学会这一独特的科学团体对于科学建制和科学精神产生的重要影响。第八章对全文进行总结,阐述本文的主旨,提出本文的创新点,并且在此基础之上思考本文下一步的研究计划。以上考察内容对于山猫学会研究呈现了较为清晰的发展脉络,从中也可以看出17世纪山猫学会的特点以及演变过程。首先,学会成立初期,大多数人对这一科学团体持怀疑态度,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种是基于对学会研究方法、内容以及目的的质疑;另一种是对学会本身科学研究方案可行性的质疑。但是,山猫学会开创了崇尚自由地探索自然科学的科学理念,标志着科学发展进入了一种新式科学知识生产的关键时期,并且较为成功地将个人的兴趣转换为一种共同的、系统的科学观念,为推动科学发展和科学组织化奠定了基础。后世将山猫学会称之为欧洲第一所科学学会,这不仅是后世对学会在特殊历史时期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的肯定,同时也标志着意大利乃至整个欧洲的科学态度所发生的重大转变。其次,山猫学会的兴起促进了意大利知识传播方式的变化,成为17世纪意大利科学发展的重要一环;与此同时,它也反映了近代早期意大利社会思潮与社会实践、知识与社会、知识与权力等关系的变化和发展。山猫学会不仅成为考察17世纪科学社团的一个典型事例,同时,对于这一主题的考察也使得我们有机会注重对于这种罗马式科学团体的研究。学会兴起于拥有一种复杂的政治和宗教背景的罗马,其科学研究不仅得益于当时科学与宗教二者的相互促进,同时也得益于热衷科学研究的学者和知识分子的共同努力。
李海龙[10](2016)在《大学为何兴起于西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常人们认为大学兴起在西方是一个既成事实,其生命从公元11世纪之后展开。表面上看大学的历史就是一部独立的学术机构史,知识与学者是这部历史的主体,除此之外就没有更多对大学兴起的解释方式了。然而,相对于我们今天所熟悉的大学理念、制度、机构、仪式和运作体系而言,最初的大学为什么诞生自西方的中世纪,又如何兴起并传遍世界?西欧的大学是怎样实现“中世纪的凯旋”,又如何成为全世界高等学府效仿的对象?这些问题我们并不清楚。大学的历史不是一部单纯的机构史或组织史,而是一部西方文明史的缩影,需要从更深的理论层面去探寻其兴起过程。由此,大学的兴起不能仅从中世纪的历史断层中寻找,而是应该将其置于西方历史演进的大背景中,从文明的根源去探究大学的兴起。从文明的视角寻找大学为何兴起在西方,需要从文明的源头寻找依据,从西方智识生活的开展方式去梳理大学何以诞生的脉络,最终与中世纪诞生的大学实现联通。只有将大学何以兴起的原因在西方文明演变的过程找到,大学的轮廓才是清晰的。大学兴起在西方是文明的宿命,西方文明深藏着推动大学破土而出的理性基因,但其产生又是一种历史的偶然,大学出现在12世纪而不是其他时间,诞生在某个城市而不是另一个城市带有一定的随机性。此外,大学产生后的命运也是不稳定的,随着经院哲学的兴衰,大学也经历了高峰与低谷。在教派纷争的时代大批学府陨落,走向了“冰河时期”。论文的主体部分由4章组成。第1章分析古希腊精神与大学兴起的历史渊源,从西方文明的起点古希腊开始,梳理智识生活的起点,研究古希腊哲学对西方认识论传统形成的意义,并且从古希腊学园中探究大学的源头。第2章是古罗马文明对大学的孕育,探讨从古希腊到罗马的文明转型与融合,罗马帝国的崛起与基督教普及如何左右西方智识生活的演进,以及古希腊—罗马文明如何融合在一起,为大学提供知识生产和教育上的基础。第3章研究中世纪大学如何诞生与扩散,从人们对中世纪历史黑暗和盛世的两个层面分析大学诞生前的历史环境,深入分析12世纪文艺复兴是如何同翻译运动、教皇革命结合起来影响大学产生的。中世纪时经院哲学对大学的影响也不应忽视,经院哲学作为西方知识史的方法论革命造就了大学的兴起,然而因为其后期的僵化保守也使得大学退化,走向了历史性的衰退。第4章是对大学兴起西方的总体回顾,总结出大学在中世纪凯旋为世界带去了怎样的影响,具体梳理了为什么是西方?为什么是在中世纪诞生大学的具体原因,并探讨了大学的欧洲性和世界性是如何呈现在世人面前,以及大学是怎样成为世界都接纳的普世价值的。作为研究的结论,以1、2、3、4章的历史梳理为基础,论文在结语中阐明了大学为何兴起于西方的原因:(1)大学源于西方智识生活的好奇心与想象力。(2)大学制度是西方社会制度环境的产物。(3)大学的灵魂是个人主义与自由意志。
二、论中世纪基督教对近代科学的主要贡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中世纪基督教对近代科学的主要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1)秘—逻模式与西方文化基本结构的形成及其展开态势研究续篇——从怀特海教授关于宗教与科学的一段论述谈起(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译文 |
评论与阐发(以下简称“评论”) |
(2)西方社会工作兴起的观念史考察 ——以“节制”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意义与价值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文献综述 |
1.5.1 社会工作知识体系研究 |
1.5.2 节制观念研究 |
1.5.3 观念史研究 |
1.5.4 社会工作与观念史的研究 |
1.5.5 文献述评 |
1.6 理论视角与研究框架 |
1.7 研究方法 |
1.6.1 观念史的研究方法 |
1.6.2 社会工作与观念史的关联 |
第2章 古希腊传统的节制道德——价值的起源 |
2.1 古希腊文化前中期——作为道德的节制 |
2.1.1 “节制”道德的个人层面 |
2.1.2 “节制”道德的制度层面 |
2.1.3 “节制”道德的伦理层面 |
2.2 斯多葛学派中的节制——向宗教靠拢 |
2.2.1 由节到禁——从德性走向禁欲 |
2.2.2 由制到信——从理性走向神性 |
2.2.3 节制、内省以走向幸福 |
2.2.4 斯多葛学派观念的宗教转向 |
2.3 古希腊节制观念与专业社会工作价值观 |
2.3.1 作为道德标准——与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对话 |
2.3.2 个体化的节制——以价值要求对话社会工作知识 |
2.3.3 道德的实践——以价值观念对话社会工作实践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督教传统中的禁欲与慈善——“节制”价值的实践取向 |
3.1 基督教的发展与教义 |
3.1.1 信仰的缘起——基督教发展初期 |
3.1.2 教权的膨胀——基督教教会的发展 |
3.1.3 宗教改革后的基督教 |
3.2 中世纪节制的宗教化演进 |
3.2.1 作为禁欲“律条”的节制 |
3.2.2 节制与救赎 |
3.3 宗教慈善思想与行为中的节制思想 |
3.3.1 早期宗教慈善行为——教会的节制回馈 |
3.3.2 以信徒为主体的个体节制慈善——善行与赎罪 |
3.4 基督教节制观念对专业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 |
3.4.1 宗教节制观念与社会工作价值观 |
3.4.2 节制禁欲的宗教性引导 |
3.4.3 节制的人道主义慈善实践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近代哲学传统的节制理性——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发轫 |
4.1 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后的思想变化 |
4.1.1 人本主义 |
4.1.2 实证科学的发展与神学的分离 |
4.1.3 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 |
4.2 理性意志与自由主义引导“节制”价值建构 |
4.2.1 康德的意志自律观念中的理性思想 |
4.2.2 康德的意志自律中的自由主义 |
4.2.3 道德法则建构与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的对话 |
4.3 以“节制”引导社工理论建构 |
4.3.1 洛克的经验主义与社会工作 |
4.3.2 边沁的功利理性与社会工作 |
4.3.3 人文主义与社会工作人本传统 |
4.4 “节制”的社会工作实践与慈善制度 |
4.4.1 社会福利制度——“节制”观念与伊丽莎白济贫法 |
4.4.2 节制的专业实践技巧——里士满实践技巧中的节制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节制”观念的现代意义 |
5.1 作为“社会的价值取向”的节制 |
5.1.1 古希腊“节制”传统的现代意义 |
5.1.2 基督教的禁欲传统的现代意义 |
5.1.3 近代启蒙传统“节制”的现代意义 |
5.2 作为“社会工作的价值取向”的节制 |
5.2.1 个人生活与行为——由“节制”而律己 |
5.2.2 对弱势群体的关怀——由“节制”而利他 |
5.2.3 专业秩序的维护——由“节制”而敬业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6.1节制观念与社会工作价值观 |
6.1.1. “节制”观念的历史演进脉络 |
6.1.2. “节制”观念与专业价值的双向影响 |
6.1.3. “节制”与社会工作价值的关系模型建构 |
6.2 社会工作价值体系建构的文化自觉 |
6.3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从压制到奠基:中世纪基督教之于欧洲体育发展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三、本文的思路与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世纪基督教与体育的相关概念 |
一、中世纪的概说与界定 |
二、中世纪基督教的概念 |
三、体育的概念 |
四、中世纪体育概观 |
第二章 中世纪基督教与体育发展关系形成的历史渊源 |
一、原始宗教与原始体育的发生 |
二、古希腊的宗教特质作为奥林匹克精神的原型 |
三、古罗马宗教的多神形态及其角斗竞技文化的形成 |
四、基督教国教化与古代奥运会——角斗竞技两大体育赛会的覆灭 |
第三章 中世纪基督教对古代传统体育的全面压制 |
一、中世纪基督教的生命观与身体观 |
二、基督教禁欲主义与中世纪禁欲生活 |
三、中世纪基督教迫使竞技体育全面衰退 |
四、中世纪基督教导致学校体育领域空白 |
五、中世纪民间体育的艰难萌生与发展受阻 |
第四章 中世纪基督教对近现代体育发展的隐性奠基 |
一、基督教的唯灵主义与生命观的超越特质 |
二、经院哲学与中世纪大学的兴起为体育发展奠定了理性基础 |
三、骑士比武大赛对竞技体育的隐蔽传承 |
四、中世纪中后期民间体育的发展及其历史背景 |
五、文艺复兴时期的体育人文主义思潮 |
第五章 中世纪基督教历史蜕变与体育人文价值观的形成 |
一、“灵肉一致”观对禁欲主义身体观的根本动摇 |
二、“灵肉一致”观的深化与体育人文价值观的形成 |
三、宗教改革对民族意识及其公民体育权的孕育 |
四、宗教改革形成的“健康身体”观引导体育回归教育领域 |
第六章 中世纪基督教对体育发展双重影响的启示及其现代延续 |
一、中世纪基督教灵肉二元分裂与和解 |
二、基督教形而上学对顾拜旦奥林匹克思想的影响 |
三、基督教与体育发展关联的现代延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在学期间参与课题情况 |
(4)《东方杂志》(1904-1948)西学传播若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东方杂志》与西学传播的不解之缘 |
1.1 西学在中国传播的发展脉络及历史嬗变 |
1.1.1 西学释义 |
1.1.2 西学传播的阶段性特征及文化变迁 |
1.2 西学传播过程中《东方杂志》的发展历程及其变化 |
1.2.1 “清末新政”促生《东方杂志》较早创刊 |
1.2.2 西学传播过程中《东方杂志》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化 |
第二章 《东方杂志》西学传播内容量化分析及特征 |
2.1 《东方杂志》西学传播内容量化分析 |
2.1.1 研究设计与方法 |
2.1.2 《东方杂志》西学传播内容量化分析 |
2.2 《东方杂志》西学传播特征 |
2.2.1 《东方杂志》西学传播阶段性特征 |
2.2.2 《东方杂志》西学传播思想性特征 |
第三章 《东方杂志》对西方文化的态度和主张 |
3.1 相对的传统文化保守主义 |
3.1.1 传统文化“优越”论 |
3.1.2 东方保守文化派与新文化派的文化论争 |
3.2 调和与渐进的文化改良主义 |
3.2.1 “新”与“旧”调和论 |
3.2.2 “动”与“静”调和论 |
3.2.3 “精神”与“物质”协力调和论 |
3.2.4 互助文化观与第四种文化 |
第四章 《东方杂志》马克思主义学说及社会主义思潮的传播 |
4.1 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学说及社会主义思潮的媒体之一 |
4.1.1 《东方杂志》马克思主义学说及社会主义思潮传播的第一个高峰期 |
4.1.2 《东方杂志》马克思主义学说及社会主义思潮传播的第二个高峰期 |
4.2 《东方杂志》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客观介译及推进 |
4.2.1 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传播 |
4.2.2 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传播 |
4.3 《东方杂志》关于非马克思派社会主义流派的传播 |
4.3.1 对基尔特(行会)社会主义的传播 |
4.3.2 对法屛(费边)社会主义的传播 |
4.3.3 对于无政府主义的传播 |
4.3.4 对法学的社会主义的传播 |
4.3.5 对于其它社会主义流派的传播 |
第五章 《东方杂志》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与思潮的传播 |
5.1 晚清立宪改良派的主要舆论阵地 |
5.1.1 君主立宪救国论 |
5.1.2 《东方杂志》对于宪政制度与思想的介译 |
5.1.3 由“鼓吹”——失望——批驳——抨击的态度转向 |
5.2 “不偏于政论之一方”的民主共和制及联邦主义的传播 |
第六章 《东方杂志》对西方基督教及“晚清教案”的传播 |
6.1 《东方杂志》西方宗教传播特征 |
6.2 全面关注与传播“晚清教案”的媒介 |
6.2.1 对“晚清教案”事件的客观呈现 |
6.2.2 引发了近代学人对中国宗教前途与命运的思考 |
第七章 《东方杂志》西学传播启示 |
7.1 西学传播过程中传统文化的“失语”之殇 |
7.1.1 清初以前中西文化的平等交流 |
7.1.2 清末以后中西文化激烈交锋中话语地位的逐渐衰落与式微 |
7.2 《东方杂志》西学传播的“得义”之鉴 |
7.2.1 “审慎与自由主义,兼容并蓄”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多元化发展 |
7.2.2 “调和中庸,温和改良”利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5)托马斯·阿奎那自然神学与近代科学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学术界研究现状 |
0.2 选题意义 |
0.3 研究方法 |
0.4 论文的创新点 |
1 托马斯·阿奎那自然神学的历史渊源 |
1.1 基督教与古希腊哲学的初见 |
1.2 奥古斯丁对希腊哲学的进一步融合 |
1.3 《圣经》体系对古希腊哲学的转变 |
2 托马斯·阿奎那的自然神学 |
2.1 阿奎那自然神学的宇宙观 |
2.1.1 阿奎那对圣道的论述 |
2.1.2 阿奎那对被造物的阐释 |
2.1.3 阿奎那的五路证明 |
2.2 阿奎那自然神学的认识论 |
2.2.1 阿奎那对位格的解释 |
2.2.2 阿奎那论人的意志与追求 |
2.2.3 阿奎那对理性与信仰的划界 |
3 托马斯·阿奎那自然神学对近代科学兴起的影响 |
3.1 托马斯·阿奎那自然神学体系与近代科学的关系 |
3.1.1 近代科学与科学精神 |
3.1.2 阿奎那自然神学与近代科学精神 |
3.1.3 阿奎那自然神学与近代科学体系的建立 |
3.2 托马斯·阿奎那自然神学在近代科学家中的延续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吴经熊的中西法律思想研究及其创见(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原因、意义与目的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
三、研究方法、文献与框架 |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吴经熊的生平经历 |
第一节 乡风家世 |
第二节 求学教育 |
第三节 事业功绩 |
第四节 宗教信仰 |
本章小结:吴经熊的人生经历对其法律思想之影响 |
第二章 中法溯源:吴经熊对中国法律思想的译介与研究 |
第一节 吴经熊对中国法律思想资料之译介与诠释 |
一、译介之原因 |
二、译介之基本内容 |
三、译介之评析 |
第二节 吴经熊对中国法律思想史发展之进程研究 |
一、中国法律思想史发展进程之回顾 |
二、道德与法律:分期之标准 |
三、对吴经熊的中国法律思想史分期之评析 |
第三节 吴经熊对儒家与法家法律思想之比较研究 |
一、孔、孟儒家法律思想之研究 |
二、道、法两家法律思想之研究 |
三、儒法“人治”与“法治”之争的比较研究 |
第四节 吴经熊对中国新旧法律思想之比较研究 |
一、中国新旧法制的“哲学基础”之比较研究 |
二、中国新旧法律传统中的“个人地位”之比较研究 |
本章小结:对吴经熊的中国法律思想研究之初步评估 |
第三章 西法研深:吴经熊对西方法律思想的研究与批判 |
第一节 吴经熊对西方法学名家的法律思想之研究 |
一、霍姆斯、施塔姆勒和庞德法律思想之研究 |
二、奥斯丁、卡多佐和威尔逊法律思想之研究 |
三、托马斯·阿奎那法律思想之研究 |
第二节 吴经熊对西方法律思想传统之研究 |
一、自然法思想之研究 |
二、普通法传统之研究 |
三、自然法、普通法与基督教之关系研究 |
第三节 吴经熊对西方法律思想之批判 |
一、批判西方法学中的“一元论” |
二、批判西方“机械化”的法学 |
三、批判西方“个人主义”法学 |
本章小结:对吴经熊的西方法律思想研究之初步评估 |
第四章 超越中与西:吴经熊的法律思想之创见 |
第一节 超越法律“个观”与“概观”的法律认识论 |
一、“个观”与“概观”之争 |
二、法律的存在:吴经熊的法律认识论 |
三、法律个观与概观问题之再探讨 |
第二节 综合分析“法律概念”与“司法过程”的新分析法学 |
一、法理学范围之重新界定 |
二、法律概念之实在性分析 |
三、司法过程中的科学方法论 |
第三节 贯通“恒常”与“无常”的新自然法论 |
一、吴经熊的自然法思想之转变 |
二、“在进化中的自然法”:吴经熊的自然法思想 |
三、自然与恩典:自然法的认知方法 |
第四节 追求“真、善、美”的法律艺术论 |
一、吴经熊的法律艺术论之转变 |
二、正义与法律之真、善、美 |
三、审美直觉与法律正义 |
第五节 朝向“人格主义”的天主教法哲学思想 |
一、天主教法哲学:吴经熊后期法律思想之性质定位 |
二、“人格主义”与“集体主义”、“个人主义”之区别 |
三、人格主义与上帝之爱 |
本章小结:对吴经熊的法律思想创见之初步评估 |
第五章 吴经熊的中西法律思想研究及其创见总体评估 |
第一节 吴经熊关于中西法律思想研究的特征 |
一、注重比较与历史研究方法之运用 |
二、注重对中西法律思想的批判研究 |
三、儒学与基督教:注重中西法律思想哲学基础的研究 |
四、从批判到弘扬:吴经熊对儒家思想之评价发生了改变 |
五、普通法与自然法:注重对西方“衡平”法律思想的研究 |
第二节 吴经熊法律思想之创见的特征 |
一、从法律认识论、新分析法学到天主教法哲学 |
二、融会“相反相成”两极:吴经熊法律思想的综合之道 |
三、“法律的存在”与正义:吴经熊注重法律之本源与目的研究 |
四、将法律艺术化:吴经熊注重“法美学”的研究 |
第三节 吴经熊法律思想创见取得之成因探讨 |
一、从思想上而言:美国实用主义法学和阿奎那法律思想之影响 |
二、从方法上而言:吴经熊的“直觉”思维方法之影响 |
三、从文化上而言: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基督教文化之共同影响 |
第四节 吴经熊法律思想之创见的时代影响与借鉴意义 |
一、吴经熊法律思想之创见的时代影响 |
二、吴经熊法律思想之创见的借鉴意义 |
结语爱:即法律之实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基督教与道教体育观之比较研究(从中古到近代)(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上篇 |
第一章 两大宗教视域中的体育活动 |
第一节 基督教视域中的体育活动 |
一、基督教视域中体育活动的界定 |
二、基督教与中古骑士体育 |
三、基督教与中古民间体育活动 |
第二节 道教视域中的体育活动 |
一、道教视域中养生体育活动的界定 |
二、养生体育活动及其特点 |
三、古代道教养生体育的宗教性质 |
第三节 比较与探讨 |
一、理论层面的比较与探讨 |
二、实践层面的比较与探讨 |
第二章 两大宗教身体观及对体育观念影响 |
第一节 中古基督教身体观及其理论渊源 |
一、中古基督教体育观念所体现出的身体观 |
二、中古基督教身体观的历史渊源 |
三、中古基督教身体观的争议 |
第二节 古代道教的身体观及其理论渊源 |
一、古代道教养生体育中的身体观念 |
二、道教身体观的中国传统文化渊源 |
第三节 比较与探讨 |
一、理论层面的比较与探讨 |
二、实践层面的比较与探讨 |
第三章 两大宗教体育观所折射出的神圣与世俗关系 |
第一节 中古基督教体育观与世俗世界关系 |
一、中古基督教视域中的世俗世界 |
二、体育观所折射出圣与俗的复杂关系 |
第二节 古代道教体育观与世俗世界关系 |
一、道教视域中的世俗世界及养生体育的地位 |
二、道教的世俗化与养生体育的特殊角色 |
第三节 比较与探讨 |
一、理论层面的比较探讨 |
二、实践层面的比较探讨 |
古代部分小节 |
下篇 |
第四章 近代两大宗教与体育活动关系的变化 |
第一节 近代基督教与体育活动关系的变化 |
一、近代基督教新体育观念的出现 |
二、近代英美基督教体育活动的开展状况 |
三、近代基督教与体育运动关系变化的特征 |
第二节 近代道教养生体育的变化及与道教关系的改变 |
一、近代道教养生体育科学化思想的出现 |
二、近代道教养生体育开展状况与困境 |
第三节 比较与探讨 |
一、两大宗教与体育关系的变化 |
二、影响两大宗教与体育关系变化因素的比较 |
第五章 近代两大宗教身体观的变化 |
第一节 近代基督教身体观的变化 |
一、近代基督教身体观变化的主要体现 |
二、近代基督教身体观变化特点及原因 |
第二节 近代道教身体观念的变化 |
一、近代道教身体观变化的主要体现 |
二、近代道教身体观变化的特征及原因 |
第三节 比较与探讨 |
一、两大宗教身体观变化的比较 |
二、两大宗教身体观变化原因的比较 |
第六章 近代两大宗教体育活动折射出的神圣与世俗关系 |
第一节 近代基督教体育活动与世俗世界关系的变化 |
一、世俗世界关系变化的背景 |
二、与世俗世界关系变化的体现 |
三、与世俗世界关系变化的主要特征 |
第二节 近代道教体育活动与世俗世界关系的变化 |
一、与世俗世界关系变化的背景 |
二、与世俗世界关系的变化的体现 |
三、与世俗世界变化的主要特征 |
第三节 比较与探讨 |
一、理论层面之比较 |
二、实践层面之比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8)圣维克多的休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
三、论文的研究重点、难点、旨趣和大纲框架 |
四、论文的史料基础和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圣维克多的休与他所处的时代 |
第一节 12 世纪的拉丁基督教世界 |
第二节 圣维克多修道院和学校 |
第三节 圣维克多的休其人其事 |
第二章 休的历史本体论 |
第一节 历史是什么——休的认识 |
第二节 历史在休知识体系中的地位 |
第三节 休的历史编纂理论与实践 |
第四节 休的历史教学思想与实践 |
第三章 休的历史发展观 |
第一节 基督教线性时间观 |
第二节 时间与休的历史演进之路径 |
第三节 地点与休的历史演进之路径 |
第四节 休的历史演进思想之评介 |
第四章 休的历史认识及其方法 |
第一节 神学阐释下休认识历史之途径 |
第二节 理性分析下休认识历史之方法 |
结语:中世纪人文主义与休的历史观念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17世纪意大利山猫学会(Accademia dei Lincei) 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方法和结构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结构内容 |
第2章 山猫学会成立的历史条件 |
2.1 意大利科学中心的兴起 |
2.1.1 13-15世纪的意大利成为欧洲经济中心 |
2.1.2 古希腊科学遗产的吸收 |
2.1.3 文艺复兴的思想解放作用 |
2.1.4 意大利科学中心的兴起 |
2.2 基督教对实用知识的需求 |
2.2.1 宗教改革——新教的科学政策 |
2.2.2 基督教人文主义的影响 |
2.2.3 乌托邦理念的兴起 |
2.3 科学学会的兴起 |
2.3.1 处于边缘领域的大学科学 |
2.3.2 从大学到学会——意大利科学组织模式的转变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山猫学会的历史沿革和切西的建会初衷 |
3.1 学会的历史 |
3.1.1 成立期(1603-1604) |
3.1.2 发展期(1604-1610) |
3.1.3 鼎盛期(1611-1630) |
3.1.4 衰落期(1630-1657) |
3.1.5 学会的复兴——意大利山猫科学院和罗马教宗科学院 |
3.2 费德里科·切西(Federico Cesi)的建会初衷 |
3.2.1 17世纪的翁布里亚对切西的影响 |
3.2.2 创立学会的最初构想 |
3.2.3 对亚里士多德主义的驳斥 |
3.2.4 山猫章程(Lynceographum)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山猫学会的科学研究——以天文学和博物学为中心 |
4.1 科学仪器与近代早期科学的兴起 |
4.2 天文学研究 |
4.2.0 伽利略与望远镜 |
4.2.1 切西和埃克留斯的宇宙观 |
4.2.2 鹰派与鸽派之争——对于《圣经》的不同解释 |
4.2.3 卢卡·瓦莱里奥事件 |
4.3 博物学研究 |
4.3.1 显微镜的发明和运用 |
4.3.2 植物学研究和《墨西哥词典》 |
4.3.3 蜜蜂的研究及其象征意义 |
4.3.4 科学革命中的博物学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山猫学会学术传统的发展研究——从自然法术到近代科学 |
5.1“秘密”的传统和波尔塔的自然法术传统 |
5.1.1 “秘密”传统的形成 |
5.1.2 实验传统与革新——波尔塔的自然法术 |
5.1.3 自然法术传统下的科学研究 |
5.2 近代科学传统的确立——伽利略的数学—实验传统 |
5.2.1 科学研究方法的主要特点 |
5.2.2 科学精神实践——对学会科学研究的影响 |
5.3 “自然的祛魅”:学术传统的发展及多重意义解读 |
5.3.1 自然法术的“双重性”及其对近代科学传统的促进 |
5.3.2 山猫学会促进自然法术传统向近代科学传统发展的作用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山猫学会和耶稣会 |
6.1 知识的选择:施莱克加入耶稣会 |
6.2 伽利略与施莱克 |
6.3 山猫学会与耶稣会的论争 |
6.3.1 伽利略论《圣经》与地球运动 |
6.3.2 山猫学会对伽利略的支持 |
6.3.3 科学与宗教的分离?——关于论争的一些初步思考 |
6.4 山猫学会与耶稣会科学知识传播之比较 |
6.4.1 传播者的身份 |
6.4.2 受众目的与需求 |
6.4.3 科学与宗教的关系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山猫学会对近代科学的影响 |
7.1 学会建制模式的局限性 |
7.1.1 组织模式——相对封闭的上层社会组织 |
7.1.2 赞助模式——个人的兴趣 |
7.1.3 研究模式——学科研究的混杂性 |
7.2 对科学传播模式的历史启示 |
7.2.1 科学会议 |
7.2.2 通信网络 |
7.2.3 出版物 |
7.3 对科学建制的影响 |
7.4 学会的精神传承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本研究的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参与17世纪山猫学会活动的主要成员 |
附录2 17世纪山猫学会着作列表 |
附录3 外文人名译名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大学为何兴起于西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 文明的宿命:大学兴起于西方的必然性 |
(二) 历史的偶然:大学兴起于西方的随机性 |
二、研究现状 |
(一) 关于西方高等教育哲学的研究 |
(二) 对于中世纪大学组织的研究 |
(三) 对于科学史的研究 |
(四) 宗教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研究 |
三、相关概念界定与辨析 |
四、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一) 研究目标 |
(二) 研究内容 |
(三)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五、方法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一) 方法论基础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古希腊精神与大学的源始 |
第一节 古希腊智识生活的历史考察 |
一、走上起跑线:古希腊智识生活的历史与地理基础 |
二、借鉴与融合:古希腊对东方文明智识成果的引入 |
三、从地理到心灵的通约:古希腊智识活动的萌芽 |
四、城邦政制:古典教育发源与延续的场所 |
第二节 古希腊哲学与西方认识论传统 |
一、古希腊知识的认知内涵 |
二、怀疑论中的精神世界革命 |
三、教育哲学的发源及其延续 |
四、古希腊哲学对历史的启蒙 |
第三节 柏拉图学园与中世纪大学的精神纽带 |
一、学园的源起与历史影响 |
二、学园对科学的启蒙与制度化影响 |
三、柏拉图学园与人文气质的传承 |
四、从学园到大学的精神轮回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古罗马文明与大学的孕育 |
第一节 大转型——从古希腊到古罗马 |
一、文明继承与转向:从希腊化到罗马化 |
二、理念转型:知识的革命性发展 |
三、教育的转型:专业教育的诞生 |
第二节 罗马帝国的兴衰与基督教的普及 |
一、罗马帝国的崛起与智识文化的传承 |
二、罗马帝国的衰落与智识生活的动荡 |
三、基督教的兴起与文明火种的保存 |
四、基督教的普及:信仰与理性的交融 |
第三节 古罗马文明与中世纪大学的知识准备 |
一、法律传统与法学知识的积累 |
二、翻译运动与知识回流 |
三、罗马-基督教知识制度的演进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世纪大学的诞生与扩散 |
第一节 中世纪:黑暗世纪抑或中古盛世 |
一、格局纷乱的西欧大地 |
二、拜占庭帝国的文化兴衰 |
三、西欧文明的复苏与重建 |
第二节 12世纪文艺复兴与大学的产生 |
一、制度与理念碰撞下的复兴 |
二、全面复兴下大学的生存环境 |
三、最早的中世纪大学的诞生 |
四、早期中世纪大学的制度化 |
第三节 经院哲学与中世纪大学的兴衰 |
一、大学的知识演进与规范化 |
二、经院哲学推动下的知识革命 |
三、中世纪大学演进的转折 |
四、中世纪大学的衰落与近代大学的复兴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欧洲大学的凯旋及其世界意义 |
第一节 为什么是西方?为什么是中世纪? |
一、自由与制度:地域经纬线上的大学 |
二、渐进与突变:时间状态中的大学 |
三、浮士德现象:宗教与城市张力中的大学 |
第二节 大学的欧洲性与世界性 |
一、大学的欧洲性格 |
二、世界文明浇灌下的大学 |
三、欧洲大学的世界传播 |
第三节 作为普世价值的大学文明 |
一、大学文明的历史根基 |
二、科学与社会交汇中的大学文明 |
三、作为精神寄托的大学文明 |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一、大学源于西方智识生活的好奇心与想象力 |
二、大学制度是西方社会制度环境的产物 |
三、大学的灵魂是个人主义与自由意志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论中世纪基督教对近代科学的主要贡献(论文参考文献)
- [1]秘—逻模式与西方文化基本结构的形成及其展开态势研究续篇——从怀特海教授关于宗教与科学的一段论述谈起[J]. 陈中梅. 文学, 2019(02)
- [2]西方社会工作兴起的观念史考察 ——以“节制”为中心[D]. 聂璞.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3]从压制到奠基:中世纪基督教之于欧洲体育发展的影响研究[D]. 次春雷.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4]《东方杂志》(1904-1948)西学传播若干问题研究[D]. 马晨莲. 河北大学, 2019(04)
- [5]托马斯·阿奎那自然神学与近代科学的关系研究[D]. 梁书豪. 辽宁大学, 2019(01)
- [6]吴经熊的中西法律思想研究及其创见[D]. 张钰. 西南政法大学, 2019(08)
- [7]基督教与道教体育观之比较研究(从中古到近代)[D]. 方方.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8]圣维克多的休史学思想研究[D]. 程利伟.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9]17世纪意大利山猫学会(Accademia dei Lincei) 研究[D]. 宋丽.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8)
- [10]大学为何兴起于西方[D]. 李海龙.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