栲皮制MDF工艺研究

栲皮制MDF工艺研究

一、黎蒴栲材制中纤板的工艺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付军[1](2019)在《13年生大叶栎人工林生物生产力及其养分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叶栎(Castanopsis fissa)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福建、云南、海南及贵州、湖南、江西南部。具有生长快、萌芽力强,对立地条件要求不高等优点,已成为广西优先发展的速生乡土树种之一。本研究以广西宁明县13年生大叶栎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的方法,对大叶栎人工林生长特性、生物生产力、林木和土壤养分特性等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大叶栎在桂西南具有较强的生长适应性,13年生大叶栎人工林平均胸径、树高和单材积分别达到14.73 cm、15.57 m和0.1326 m3;其胸径和树高生长都以前5年最快,此后随林分年龄增加逐渐下降;材积生长在7年生时进入速生期,此后直至13年生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2)13年生大叶栎人工林林分生物量为109.02 t/hm2,其中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凋落物层生物量依次为100.17、1.02、0.71和7.12 t/hm2,分别占林分生物量的91.88%、0.94%、0.65%和6.53%。乔木层中不同器官生物量以干材最大,占71.85%;其次是树根、树枝和树皮,分别占19.53%、16.05%和13.27%;树叶最小,仅占4.78%。(3)13年生大叶栎人工林乔木层年净生产力为7.70 t/(hm2·a),不同器官净生产力最大为干材(4.43 t/(hm2·a)),其次是树根(1.20 t/(hm2·a))、树枝(0.99 t/(hm2·a))和干皮(0.79 t/(hm2·a)),树叶(0.29 t/(hm2·a)最小。(4)大叶栎人工林不同器官N、P、K、Ca和Mg含量以树叶最高,其次是树皮、树枝和树根,干材最低;林木中不同器官养分元素含量为N>Ca或K>P或Mg;13年生大叶栎人工林养分积累量为1384.30 kg/hm2,其中乔木层养分积累量为1151.49 kg/hm2,占83.18%;凋落物层养分积累量为203.62 kg/hm2,占14.71%,林下植被养分积累量为29.19 kg/hm2,占2.11%。(5)13年生大叶栎人工林乔木层养分年净积累量为89.97 kg/(hm2.a),各器官养分元素年净积累量排序为:干皮>树枝>干材>树根>树叶。大叶栎人工林每积累1t干物质需要养分元素(N,P、K、Ca和Mg)为11.50 kg,其养分元素利用效率低于相近林龄的马尾松和杉木人工林。(6)与原马尾松人工林相比,大叶栎人工林020 cm土层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分别提高14.80%和11.49%,土壤全磷、水解氮、有效磷和有效钾含量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2040 cm土层也呈现相似的变化趋势。综上所述,大叶栎在桂西南具有较强的生态适应性,生长速度较快、生物生产力较高,林分营养元素积累量较大,但养分归还量也较大,土壤主要养分含量也比原马尾松人工林有所提高。因此,在桂西南栽种大叶栎人工林有利于提高土壤养分水平,恢复、维持和提高林地土壤肥力。

李盛[2](2016)在《大叶栎种源生长与材性遗传变异及选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两个试点9年生不同大叶栎种源为研究对象,对种源保存率、生长性状、木材品质性状进行了测定,采用综合指数法分锯材、纸浆材筛选出了3个优良种源,并采用系统聚类的方法将14个种源分为三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9年生大叶栎种源在南宁市良凤江试点的平均保存率为57.26%,在钦州市灵山试点的平均保存率为56.01%。在良凤江试点生态适应性良好的种源为广西田东种源、广东英德种源,生态适应性较差的种源为广西隆安种源、广东封开种源;在灵山试点生态适应性良好的种源为广西苍梧种源、湖南通道种源,生态适应性较差的种源为广西隆安种源。2、大叶栎在良凤江试点的树高、胸径、干形、材积、木材基本密度、木材纤维长度、木材纤维长宽比等性状种源间存在显着或极显着差异,而木材纤维宽度种源间差异不显着;大叶栎在灵山试验点的树高、胸径、干形、材积、木材基本密度、木材纤维长度、木材纤维宽度、木材纤维长宽比等性状种源间存在极显着差异。两试点问种源各性状差异的显着程度与单点的方差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大叶栎的所有性状均存在极显着的地点效应。3、大叶栎各性状在良凤江试点的种源遗传力范围为0.097~0.599,在灵山试点的种源遗传力范围为0.221~0.859。材积、木材纤维长度、木材纤维长宽比在两个试点的种源遗传力较高,具有较高的遗传改良潜力。4、大叶栎种源的主要性状呈随机变异模式。大叶栎种源树高的早期种源选择不宜过早,而胸径的早期种源选择年龄与地点有关。树高、胸径、材积在表型、遗传相关上两两达到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木材纤维长度与木材纤维长宽比在表型、遗传相关上达到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5、在良凤江试点选择出来的优良锯材种源、纸浆材种源均是广西苍梧、湖南通道、广西平果,其在树高、胸径、干形、材积、木材基本密度、木材纤维长、木材纤维长宽比等性状的平均种源遗传增益为1.13%、7.50%、1.33%、15.24%、0.05%、2.01%、2.74%。在灵山试点选择出来的优良锯材种源为广西田东、广西苍梧、广西蒙山,其在树高、胸径、干形、材积、木材基本密度、木材纤维长、木材纤维长宽比等性状的平均种源遗传增益为3.37%、2.97%、3.93%、12.17%、0.51%、-1.57%、-0.19%。在灵山试点选择出来的优良纸浆材种源为广西北流、广西苍梧、广东韶关,其在树高、胸径、干形、材积、木材基本密度、木材纤维长、木材纤维长宽比等性状的平均种源遗传增益为3.03%、1.32%、-6.39%、9.96%、0.16%、6.13%、4.52%。6、大叶栎种源通过系统聚类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密度优型种源,第二类为综合优良型种源,第三类为干形优型种源。

李盛,梁机[3](2015)在《乡土树种大叶栎遗传改良及繁育技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文章对大叶栎生物学特性、遗传改良、繁育及造林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展开综述,提出今后应加强遗传测定、良种选育、材性改良及森林经营管理等研究,以期有效地开发其潜在价值。

蔡燕灵,连辉明,曾令海,何波祥,张谦,张汉永,黎新宇,肖腊兴,余栋华,丁文恩[4](2010)在《广东省黎蒴局部种源早期选择》文中研究表明根据来自粤北、粤东、粤中、珠江三角洲和潮汕沿海地区的黎蒴半同胞家系子代测定林4年生和5年生树高、胸径等生长性状,分析比较以上5个局部种源的生长差异。方差分析结果表明,4年生时河源东江林场测定林的胸径和梅州梅南林场测定林的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在种源间存在显着差异;5年生时仅梅州试点的胸径和单株材积在种源间存在较显着差异。分地点对参试种源进行评定和选择,结果表明粤东种源在两个地点的早期生长较快且表现稳定,而粤中种源在河源试点也表现良好,通过种源早期选择获得的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的增益分别为1.30%2.28%、2.70%3.57%和5.45%8.35%,对广东省黎蒴局部种源的早期生长作出了初步的比较与评价。

孙丽静,官莉莉,王正,余娜,陈红跃[5](2010)在《不同营养条件对黎蒴栲幼苗根系生长的影响》文中认为对黎蒴栲实生幼苗,研究了不同梯度的N、P、K配比施肥对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N、P、K配比影响根系的生长,在5个处理中,以每株施N0.1125g和K2O0.0500g处理最有利于I级侧根(>5cm)数量和根系活力的增加。(2)在不同的生长时期(9、10、11、12月),根系的活力也不同,各处理根系活力最大值都出现在11月。

孙丽静,陈海军,余娜,王正,陈红跃[6](2010)在《不同营养条件对黎蒴栲幼苗形态指标的影响》文中指出采用均匀设计对黎蒴栲实生幼苗进行不同梯度的N、P、K配比施肥试验,探讨不同营养条件对黎蒴栲幼苗苗高、地径、冠幅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营养条件对黎蒴栲幼苗的形态指标有很明显的影响。T5(N:0.075 0 g/株、P2O5:0.350 0 g/株)施肥处理的苗高、地径、冠幅较大,其次为T4(N:0.112 5 g/株、K2O:0.050 0 g/株)、T3(P2O5:0.175 0 g/株、K2O:0.100 0 g/株)施肥处理,T1(N:0.150 0 g/株、P2O5:0.262 5 g/株、K2O:0.150 0 g/株)、T2(N:0.037 5 g/株、P2O5:0.087 5 g/株、K2O:0.200 0 g/株)施肥处理和对照则较差。2)N、P、K对黎蒴栲幼苗生长的影响效应各不相同。氮肥可促进黎蒴栲幼苗的生长,但过多的钾肥则不利于黎蒴栲幼苗的生长。

梁文汇[7](2007)在《大叶栎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选用一种快速、简便、可靠的分子标记——ISSR技术,探讨广西区内的大叶栎居群的遗传多样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大叶栎总DNA的两种提取方法进行对比研究,发现,无论从外观、产量、纯度还是电泳检查,改良CTAB法均优于硅珠吸附法。2、建立了适于大叶栎ISSR扩增的反应体系:总体积20μL,DNA模板60ng、10×buffer 2.0μL,底物0.25μmol/L,引物0.3μmol/L,Taq DNA聚合酶1U。扩增反应的程序:预变性,94℃5min;变性,94℃45s;退火,51.2℃~54℃45s;延伸,72℃1.5min,45个循环;完全延伸,72℃7min;4℃保存。3、从10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11条带清晰、多态性丰富的引物用于大叶栎DNA模板的扩增,它们分别是810、811、834、836、840、841、842、843、844、857和864。4、采用ISSR分子标记对六堡、高基、灵川、古谭、田东和垌中六个居群(每个居群30个样本)的大叶栎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研究。11条引物扩增得到151个清晰的条带,其中多态带132个,多态带百分率(PPB)为78.12%。POP Gene(Version 1.31)软件分析结果表明,高基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最高(PPB=68.87,He=0.2216,I=0.3333),居群的遗传结构分析表明,总的遗传变异有81.54%存在于居群内,而居群间的遗传变异占总变异的18.46%。UPGMA聚类分析可知,六个群体分为两支:其中一支中六堡和高基居群的遗传距离最小,先聚类在一起,然后和灵川居群聚合;在另外的一支中,古谭和田东聚类在一起再和垌中居群聚合,这两支才最后聚合到一起。5、提出了广西大叶栎种质资源的保存、利用策略。

李凯夫,谢桂军,彭万喜,张李平,丁明清[8](2004)在《黎蒴栲材制中纤板的工艺研究》文中认为采用二次旋转组合设计试验方案和成熟的热压工艺,探索黎蒴栲纤维与新西兰速生材辐射松纤维的复合比、施胶量、成板密度对黎蒴栲材制造中纤板的影响,旨在为黎蒴栲应用于中纤板生产提供实验依据。结果表明,比较理想的黎蒴栲/辐射松纤维复合比为3∶7,施胶量为11%,成板密度为0.8g/cm3;在其条件下制成的中纤板质量符合GB/T11718-1999的要求。

二、黎蒴栲材制中纤板的工艺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黎蒴栲材制中纤板的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13年生大叶栎人工林生物生产力及其养分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大叶栎研究和发展概况
        1.1.1 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
        1.1.2 家系与优树选择研究
        1.1.3 繁殖技术研究
        1.1.4 造林技术研究
        1.1.5 生长特性研究
        1.1.6 土壤性质研究
        1.1.7 木材综合利用研究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自然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地设置与林分调查
        2.2.2 解析木测定
        2.2.3 林分生物量测定
        2.2.4 植物和土壤样品的采集与测量
        2.2.5 大叶栎人工林生产力测定
    2.3 数据处理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大叶栎人工林生长特性分析
        3.1.1 胸径生长特性
        3.1.2 树高生长特性
        3.1.3 材积生长特性
    3.2 大叶栎人工林生物量与生产力
        3.2.1 生物量及其分配
        3.2.2 乔木层净生产力估算
    3.3 大叶栎人工林养分特性
        3.3.1 养分元素含量
        3.3.2 养分积累与分配
        3.3.3 养分年净积累量
        3.3.4 养分元素利用效率
    3.4 大叶栎人工林土壤养分特性
        3.4.1 土壤pH值
        3.4.2 土壤有机质含量
        3.4.3 土壤氮素含量
        3.4.4 土壤磷素含量
        3.4.5 土壤钾素含量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2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2)大叶栎种源生长与材性遗传变异及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林木生长及材性变异研究进展
    1.2 林木种源选择研究进展
    1.3 大叶栎研究进展综述
        1.3.1 生长特性研究
        1.3.2 生物量研究
        1.3.3 种群研究
        1.3.4 林地土壤研究
        1.3.5 经营管理研究
        1.3.6 遗传改良研究
        1.3.7 繁殖技术研究
        1.3.8 分子技术研究
        1.3.9 综合利用研究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来源
    2.2 试验地概况
    2.3 造林方法
    2.4 抚育方法
    2.5 试验方法
        2.5.1 种源保存率测定
        2.5.2 生长性状测定
        2.5.3 木材材性测定
        2.5.4 数据统计方法
        2.5.5 优良种源选择方法
        2.5.6 种源聚类方法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种源保存率分析
    3.2 性状变异规律分析
        3.2.1 性状变异基本情况
        3.2.2 各性状方差分析
        3.2.3 各性状遗传力估算
        3.2.4 性状与地点交互作用分析
    3.3 性状间相关性分析
        3.3.1 各性状与原产地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3.3.2 树高与胸径年度间相关性分析
        3.3.3 各性状间的表型、遗传及环境相关性分析
    3.4 优良种源选择
        3.4.1 锯材优良种源选择
        3.4.2 纸浆材优良种源选择
    3.5 种源聚类分析
        3.5.1 南宁市良凤江试点聚类分析
        3.5.2 钦州市灵山试点聚类分析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大叶栎种源的保存率
    4.2 大叶栎种源的性状变异情况
    4.3 大叶栎种源各性状遗传力
    4.4 大叶栎种源相关关系
    4.5 大叶栎优良种源选择
    4.6 大叶栎种源聚类分析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3)乡土树种大叶栎遗传改良及繁育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生物学特性
2 遗传改良研究
3 繁育及造林技术
4 展望

(4)广东省黎蒴局部种源早期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材料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种源生长差异性分析
    2.2 优良种源筛选与遗传增益
3 结论与讨论

(5)不同营养条件对黎蒴栲幼苗根系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试验观测与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营养条件对I级侧根数的影响
    2.2 不同营养条件对幼苗根系活力的影响
3 讨论与结论

(6)不同营养条件对黎蒴栲幼苗形态指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育苗方法
        1.2.2 试验设计
    1.3 试验观测与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营养条件对幼苗苗高的影响
    2.2 不同营养条件对幼苗地径的影响
    2.3 不同营养条件对幼苗冠幅的影响
    2.4 黎蒴栲幼苗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探讨
3 结论与讨论
    3.1 黎蒴栲幼苗最佳施肥配方
    3.2 育苗基质与本试验结果的关系探讨

(7)大叶栎遗传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大叶栎的研究概况
        1.1.1 大叶栎的特性
        1.1.2 大叶栎的利用研究
    1.2 遗传多样性的理论研究、方法和应用
        1.2.1 遗传多样性的概念及表现形式
        1.2.2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意义
        1.2.3 遗传多样性的检测方法
        1.2.3.1 形态学水平的检测方法
        1.2.3.2 染色体水平的检测方法
        1.2.3.3 等位酶水平的检测方法
        1.2.3.4 DNA水平的测定方法
        1.2.4 评价遗传多样性的指标参数
    1.3 林木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展
    1.4 本研究的出发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采样点情况
        2.1.2 采样方法
    2.2 试剂与仪器来源
        2.2.1 试剂
        2.2.2 仪器
    2.3 植物总DNA模板的提取和检测
        2.3.1 植物总DNA模板的提取方法
        2.3.2 植物总DNA模板的检测
        2.3.2.1 外观
        2.3.2.2 核酸蛋白测定仪测定
        2.3.2.3 琼脂糖电泳检查
        2.3.2.4 ISSR扩增
    2.4 ISSR分析
        2.4.1 ISSR条件优化
        2.4.1.1 Taq酶的用量
        2.4.1.2 10×buffer用量优化
        2.4.1.3 模板浓度
        2.4.1.4 引物浓度
        2.4.1.5 dNTP浓度
        2.4.1.6 其他
        2.4.2 ISSR引物的筛选及退火温度的确定
        2.4.3 PCR扩增
        2.4.4 电泳、拍照
    2.5 数据分析
        2.5.1 数据矩阵建立
        2.5.2 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两种方法提取的DNA模板的比较
        3.1.1 外观分析
        3.1.2 核酸测定仪测定
        3.1.3 电泳检测大叶栎总DNA
        3.1.4 两种方法所提取的总DNA模板ISSR扩增对比
        3.1.5 大叶栎两种DNA提取方法总结
    3.2 大叶栎ISSR扩增反应体系的建立
        3.2.1 Taq酶用量对扩增的影响
        3.2.2 10×buffer浓度的优化
        3.2.3 DNA模板用量的优化
        3.2.4 引物浓度的优化
        3.2.5 底物dNTP的优化
        3.2.6 有无去离子甲酰氨的对比
        3.2.7 最终确定的ISSR反应体系
    3.3 ISSR引物的筛选
    3.4 利用ISSR标记分析大叶栎遗传多样性
        3.4.1 ISSR扩增结果
        3.4.2 大叶栎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3.4.2.1 多态位点百分比
        3.4.2.2 大叶栎DNA水平的遗传变异
        3.4.3 大叶栎群体的遗传结构分析
        3.4.4 大叶栎群体遗传一致度及遗传距离分析
        3.4.5 大叶栎群体间遗传关系的UPGMA聚类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DNA提取方法的改良
    4.2 关于ISSR-PCR试验的探索
        4.2.1 ISSR-PCR的反应体系及实验稳定性探讨
        4.2.2 ISSR-PCR引物的退火温度及引物在不同物种间的通用性
    4.3 关于大叶栎遗传多样性
    4.4 关于大叶栎遗传结构和基因流
        4.4.1 地理分布与遗传分化
        4.4.2 基因流
        4.4.3 地理距离与遗传距离
    4.5 关于大叶栎资源的保护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8)黎蒴栲材制中纤板的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纤维复合比对中纤板的影响
    2.2 施胶量对中纤板的影响
    2.3 成板密度比对中纤板的影响
    2.4 优化试验
3 结论

四、黎蒴栲材制中纤板的工艺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13年生大叶栎人工林生物生产力及其养分特性研究[D]. 付军. 广西大学, 2019(06)
  • [2]大叶栎种源生长与材性遗传变异及选择研究[D]. 李盛. 广西大学, 2016(02)
  • [3]乡土树种大叶栎遗传改良及繁育技术研究进展[J]. 李盛,梁机. 安徽农业科学, 2015(03)
  • [4]广东省黎蒴局部种源早期选择[J]. 蔡燕灵,连辉明,曾令海,何波祥,张谦,张汉永,黎新宇,肖腊兴,余栋华,丁文恩. 广东林业科技, 2010(05)
  • [5]不同营养条件对黎蒴栲幼苗根系生长的影响[J]. 孙丽静,官莉莉,王正,余娜,陈红跃. 广东园林, 2010(03)
  • [6]不同营养条件对黎蒴栲幼苗形态指标的影响[J]. 孙丽静,陈海军,余娜,王正,陈红跃. 广东林业科技, 2010(02)
  • [7]大叶栎遗传多样性研究[D]. 梁文汇. 广西大学, 2007(05)
  • [8]黎蒴栲材制中纤板的工艺研究[J]. 李凯夫,谢桂军,彭万喜,张李平,丁明清. 木材加工机械, 2004(06)

标签:;  ;  ;  ;  ;  

栲皮制MDF工艺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