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塔河油田下奥陶统储层中流体包裹体成份(论文文献综述)
韩强[1](2021)在《塔北隆起新和-三道桥地区古潜山构造演化及其控储、控藏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和-三道桥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北地区,雅克拉断凸和沙西凸起的结合部。雅克拉断凸目前表现为古生界隆起与中新生界前缘斜坡的叠加,其古生界是一个长期继承性的古隆起。该区已在前中生界潜山发现桥古1、桥古3及英买32等油气藏,是中石化西北油田增储上产的重点地区。目前该区勘探开发面临以下难题:(1)由于前中生界潜山历经多期构造活动,发育多套火成岩,残留地层时代古老且岩性复杂,致使我们对潜山地层格架和形成演化过程的认识不清;(2)研究区古潜山存在岩浆岩、变质岩及碳酸盐岩等多种类型储层,不同岩石类型储层的发育规律及优质储层的主控因素也不清楚;(3)研究区存在海相和陆相两种不同成因的油气来源,其油气运移路径、聚集成藏受潜山构造演化影响,存在显着差异,有必要理清构造演化对不同来源油气充注和分布的控制作用,明确油气成藏规律,以利于开展勘探开发目标评价。因此,本文以地层学、构造地质学理论为指导,利用U-Pb同位素年龄对前震旦系潜山地层进行时代限定,通过地震资料精细解释查清古潜山地层分布规律;在地层格架建立和断裂研究的基础上,对潜山形成演化进行分析,并结合油气地球化学资料讨论了构造演化对油气充注及聚集成藏的控制作用。论文主要成果认识如下:(1)利用6口钻井7个岩芯样品进行锆石U-Pb同位素测年,对该区前震旦系不同地层的时代进行限定,建立了前震旦系地层发育序列。研究区花岗岩形成于早元古代,在古元古代中晚期(1850~1791Ma)经历过变质作用,在新元古代早期(879±4Ma)经历了岩浆活动。桥古1井区碳酸盐岩地层是沉积在早元古代花岗岩的结晶之上,阿克苏群沉积之前的一套地层,3个碎屑锆石样品的最小谐和年龄为1522±16Ma,表明其沉积或成岩时代应不早于中元古代(1522±16Ma)。星火1井区的变质岩地层相当于阿克苏群,其沉积或成岩年龄不早于776Ma。(2)通过地层划分对比及三维地震综合解释,编制新和-三道桥地区前中生界潜山古地质图。结果表明研究区前中生界潜山是一个北东向抬升的不对称背斜,高部位为前震旦纪基底,向两侧地层依次变新,西南-东南方向震旦系-奥陶系环基底分布,北东方向主要残留震旦系-寒武系。西北部发育二叠系火成岩,星火3井霏细岩年龄为294±10Ma,代表该区二叠纪岩浆喷发的最晚年龄。(3)新和-三道桥地区古潜山经历了复杂的形成演化过程。震旦系-古生代碳酸盐岩沉积建造期为古潜山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加里东晚期至海西早期东南向西北方向的挤压隆升是潜山构造初始格局的形成阶段;海西晚期南北向冲断挤压隆起是潜山格局的主要要形成阶段;印支期-喜马拉雅期,研究区再次沉降接受中新生界沉积,即古潜山埋藏阶段。(4)新和-三道桥地区古潜山存在岩浆岩、变质岩及碳酸盐岩等多种类型储层。碳酸盐岩储层基质孔隙度、渗透率低,优质储层主要受控于后期的岩溶作用,以孔隙、裂缝、溶蚀孔洞为主要储集空间类型,浅变质火成岩裂缝发育,优质储层受古地貌和断裂控制。(5)新和-三道桥地区油气分布受构造演化和地质结构控制,以潜山断凸“屋脊”核部为界,南部为海相油气,断凸脊部及其以北为陆相油气。研究区海、陆相原油在原油物理性质及地球化学与海相原油差异明显。海相原油含蜡量相对较低,含硫量相对较高,Pr/Ph比值相对较低,C19-C21三环萜烷丰度相对较高,以C23为主峰,富含硫芴,Pr/nC17和Ph/nC18相关图反映其形成于还原环境;陆相原油地化指标则相反。(6)受多旋回构造演化控制,新和-三道桥地区地区具有多期充注和晚期成藏的特点,前中生界潜山顶面的成藏期古构造图显示了不同时期油气充注和运聚有利区。对比不同期的古构造形态可以发现古潜山经历过多期构造调整演化,形成了油气充注聚集-破坏调整-晚期定型聚集的复杂过程,潜山古构造的多期调整,既控制了不同类型储层的发育,也对油气运移聚集有着显着的影响。
徐豪,郭小文,曹自成,王斌,刘永立,陈家旭,张旭友,罗涛[2](2021)在《运用方解石中流体包裹体最小均一温度确定塔河油田奥陶系油气成藏时间:来自激光原位方解石U-Pb年龄的证据》文中提出碳酸盐矿物中的同期烃类包裹体共生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变化范围较大,导致采用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结合储层埋藏史和热演化史确定的油气成藏时间具有多解性.以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藏为例,基于方解石脉体中发育的流体包裹体岩相学、荧光分析和显微测温,结合激光原位方解石U-Pb定年结果,提出利用同期烃类包裹体共生盐水包裹体最小均一温度确定油气成藏时间,并确定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油气充注期次和时间.塔河油田奥陶系储层共存在4期油充注,第1期至第3期油充注时间分别与3期方解石脉体形成时间一致,第4期油充注发生于3期方解石脉形成之后.对发育原生烃类包裹体的方解石脉进行激光原位U-Pb同位素绝对定年,结果指示采用同期油包裹体共生盐水包裹体最小均一温度确定的油气充注时间与方解石脉形成时间一致,说明采用同期盐水包裹体最小均一温度确定的油气充注时间更可靠.运用同期油包裹体共生盐水包裹体最小均一温度得到,塔河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藏4期油气充注时间分别对应加里东、海西、印支和燕山构造运动时期.
王斌,杨毅,曹自成,何生,赵永强,郭小文,刘永立,陈家旭,Zhao Jian-xin[3](2021)在《塔河油田中下奥陶统储层裂缝方解石脉U-Pb同位素年龄及油气地质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塔河油田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储层在构造活动的作用下发育多期方解石脉体,为研究储层流体演化和油气成藏过程提供了重要素材.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阴极发光和微区元素分析在塔河油田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储层中识别出3期裂缝方解石脉体,3期脉体在阴极发光颜色、稀土元素、碳氧锶同位素以及形成时间方面都存在差异.采用激光原位方解石U-Pb定年技术确定3期方解石脉形成的绝对年龄分别为466±11 Ma~458.6±8.8 Ma、329.7±1.6 Ma~308.1±4.1 Ma和249.3±2.6 Ma~220.5±7.3 Ma.第2期和第3期方解石成脉流体主要来源于深部地层成岩流体,并伴有成烃流体的影响.第3期方解石脉的成脉流体可能还有壳源锶的输入,导致其87Sr/86Sr比值高于第2期方解石脉.方解石脉体的绝对年龄可以用于约束多旋回叠合盆地断裂活动和油气成藏时间.在塔河油田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储层中识别的3期方解石脉体形成时间分别对应于加里东中期Ⅰ幕、海西中期Ⅰ~Ⅱ幕和海西晚-印支期构造运动造成的断裂活动时间.方解石脉体与烃类流体包裹体的共生关系指示中下奥陶统储层在海西中期Ⅱ幕发生过一期原油充注,在印支期之后又存在两期原油充注.
史今雄[4](2020)在《塔河油田断裂对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储集体控制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受多期构造变形和应力场的影响,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形成多期次、多组系、多尺度断层及其相关裂缝,对岩溶缝洞储集体的形成和分布起明显的控制作用。论文以塔河油田四、六、七区典型单元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野外露头、钻井、岩心、薄片、测井、地震和分析测试等资料,在阐明溶洞分布规律、多尺度断层和裂缝发育特征及其与构造应力场关系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多尺度断层和裂缝对溶洞发育的控制作用,建立了断控岩溶的发育模式。塔河油田经历了加里东早期、加里东中晚期、海西早期、海西晚期、印支─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六期构造应力场作用,在区域上形成有加里东早期、加里东中晚期、海西早期和海西晚期四期断层,其中四、六、七区典型单元奥陶系断层主要在加里东中晚期、海西早期和海西晚期三期形成。断层走向主要有北北东向、北北西向和近东西向三组,以走滑断层为主,兼具逆断层性质,可分为Ⅱ级、Ⅲ-1级、Ⅲ-2级和Ⅲ-3级四种尺度。研究区构造裂缝形成于加里东中晚期、海西早期和海西晚期三期,与断层形成时期一致。构造裂缝以高角度剪切裂缝为主,裂缝方位分为北东向、北西向、近南北向及近东西向四组,在纵向上受岩层力学层控制。断层对其周围岩层中裂缝的形成与分布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不同尺度和不同方位断层相关裂缝发育带的分布存在明显的差异。研究区Ⅱ级、Ⅲ-1级、Ⅲ-2级及Ⅲ-3级断层相关裂缝发育带平均宽度分别为595 m、460 m、390 m和185 m。北北东向和北北西向断层相关裂缝发育带的平均宽度分别为560 m和530 m,而近东西向断层相关裂缝发育带的平均宽度为380 m。不同断层部位的裂缝发育带分布也明显不同,在断层的交汇、叠置和端部等部位断层相关裂缝发育带分布范围更大。多尺度断层─裂缝和岩石力学层共同控制了溶洞在平面和纵向上的分布。断控岩溶主要有断层核型和断层破裂带型两种基本类型,其岩溶的发育程度及规模受不同尺度和不同方向断层的控制。断层的规模越大,其控制的溶洞发育数量越多,分布范围和规模越大,充填程度较低。研究区Ⅱ级断层控制的溶洞平面分布范围为450 m,Ⅲ-1级断层为350 m,Ⅲ-2级断层为250 m,Ⅲ-3级断层为150 m。相比于近东西向断层,北北东向和北北西向断层控制的溶洞更为发育,分布范围较大。溶洞主要分布于距北北东向和北北西向断层350 m范围内,而近东西向断层控制的溶洞平面分布范围通常小于250 m。断层交汇部位、叠置部位及端部为大型溶洞的有利发育部位。建立了塔河油田典型单元奥陶系碳酸盐岩6种不同构造样式的断控岩溶分布模式及其形成演化模式。
吴俊[5](2020)在《碳酸盐岩盖层特征及封盖性能控制因素 ——以塔里木盆地北部奥陶系鹰山组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碳酸盐岩盖层直接决定了油气聚集效率和保存时间,其规模及分布影响油气藏的富集特征。揭示盖层分布特征和封盖性能对碳酸盐岩储层的勘探意义重大。本论文以塔里木盆地北部塔河地区和柯坪露头区奥陶系鹰山组碳酸盐岩盖层为例,通过岩心→岩石薄片→成像测井(FMI)→钻测井逐级标定,建立4类FMI定性判别模式(含块状、含层状、含斑状和含线状)和定量识别标准(RDRS≥1000Ωm且GR≤15 API)。碳酸盐岩盖层岩石类型分为4大类:泥晶灰岩、高度胶结的内碎屑/球粒灰岩、云质灰岩和细粉晶白云岩。鹰山组共发育5套盖层,单层厚度几米至几十米不等。碳酸盐岩盖层具有垂向上相互叠置且侧向上连续性较差的特点。盖层的孔隙类型以微裂缝和粒内孔为主,晶间孔和晶内孔次之。盖层的孔隙结构划分为6种类型。塔河地区盖层孔隙的分形维数随孔隙直径减小而降低,柯坪露头区随孔隙直径减小而增大,但都随着分形维数的增加而盖层封盖性能增强。平均遮盖系数和平均分形维数呈现指数或线性关系。毛管压力封堵控制着盖层的性能,上覆盖层和下伏储层之间的排替压力差≥3 MPa是封盖有效性的临界值。盖层的封盖性能主要受控于大孔的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侧向上连续性好且厚度大的盖层明显地受层序和沉积作用的控制,主要分布在海侵体系域的中上部,对应开阔台地的滩间海与局限台地的泻湖。连续性较差或单层厚度小的盖层主要受后期成岩改造的制约。碳酸盐岩盖层发育6种成岩作用类型:方解石胶结、溶解作用、机械压实、化学压实、白云石化和去白云石化。成岩路径决定塔河地区和柯坪露头区盖层封盖性能的差异性。提高盖层封盖性能的情况分为:(1)在高度胶结的内碎屑/球粒灰岩中胶结作用先于机械压实作用,(2)当内碎屑/球粒灰岩的颗粒尺寸增大,意味着更大比例的粒间孔被胶结,(3)高度胶结的砂屑灰岩的胶结物含量>15%,(4)高丰度的缝合线被残余沥青充填,导致微孔隙和后期流体运移的通道被堵塞,形成油气向上运移的遮挡层。依照岩石类型、盖层厚度、孔隙结构、分形特征和成岩改造,碳酸盐岩盖层的封盖性能划分为4种类型。其中I类碳酸盐岩盖层即高度胶结的内碎屑/球粒灰岩和高度压实的泥晶灰岩的封盖性能最佳。
叶宁[6](2019)在《塔里木盆地奥陶系蓬莱坝组白云岩成因及储层形成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陆上深层碳酸盐岩层系是当前重要的油气勘探领域之一,不同地区地质背景的特殊性决定了深层碳酸盐岩储层的复杂性。塔里木盆地下奥陶统蓬莱坝组碳酸盐岩被广泛白云石化,其平均埋深超过6000m,是未来深部油气勘探的目标之一。本研究收集了13口钻遇下奥陶统蓬莱坝组白云岩储层的岩芯样品,这些样品提供了研究深层白云岩储层成因机理的机会。基于此,本研究以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采用地质、测井及地球化学相结合的方法,深入研究了蓬莱坝组白云岩成因模式及储层形成机理,并对蓬莱坝组白云岩储层进行了有利储层发育带优选。通过详细的岩石学观察确定了三类基质白云岩和两类白云石充填物,包括:非平直它形-平直面半自形,微-粉晶(D1)白云岩;平直面半自形-平直面自形,细-中晶(D2)白云岩;非平直面它形,中-粗晶(D3)白云岩;平直面半自形-自形,中-粗白云石(Cd)充填物;非平直面它形,粗-巨晶鞍形白云石(Sd)充填物。D1白云岩广泛分布在整个研究区域,其δ13C值为-2.4~-0.1‰,δ18O值为-8.1~-4.1‰,87Sr/86Sr比值为0.70899~0.70979;并且它与同时代灰岩相似的REE配分模式相似,表明D1白云岩具有海水成因。D2白云岩被限制在缝合线的一侧发育,δ13C值为-1.8~-0.4‰,δ18O值为-8.3~-3.7‰,87Sr/86Sr比值为0.70871~0.70955,表明D2白云岩是在浅-中埋藏条件下形成,其白云石化流体为地层中残留的海水。D3白云岩被解释为在深埋藏条件下较高温度中形成的,基于它的晶体结构和较高的δ18O值(-9.0~-6.8‰)。尽管两种白云石充填物具有不同的晶体结构,基于它们相似的产状及地球化学特征,Cd白云石和Sd白云石被解释为相同热液白云石化事件中不同阶段的产物。此外,根据D1白云岩的分布特征,岩石学特征以及地球化学特征,提出用中盐度-近咸化海水的渗透回流白云石化模式解释D1白云岩的大规模成因。系统阐述了成岩作用对研究区白云岩储层的改造,认为对白云岩储层发育有利的成岩作用包括溶蚀作用以及破裂作用等;而胶结作用、压实压溶作用、过度白云石化和充填作用对储集空间的发育起破坏作用。岩石学和扫描电镜的观察表明存在四种孔隙类型,包括溶洞、晶间孔、晶间溶孔和裂缝。基于上述观察,建立了成岩演化序列和成岩孔隙演化模式。研究认为表生岩溶作用局限在塔中东南部发育,其中海西早期岩溶作用对蓬莱坝组碳酸盐岩储层影响明显,具有明显的岩溶分带结构。通过对白云岩面孔率、结构类型、储集空间特征以及白云岩形成环境的综合分析,系统总结了白云石化作用与孔隙发育之间的关系。研究认为回流和埋藏白云石化不能有效地增强孔隙发育,并且在热液进入地层之前,破坏性成岩作用在早-中成岩阶段已导致了岩石的致密化,热液作用对早期孔隙的继承不明显。由于白云石充填物的Mg2+主要来源于寒武-奥陶系围岩,热液进入地层后,尽管对围岩不饱和,但由于热液与围岩作用较为缓慢且需要一定的时间,因而流体中镁离子浓度相对较低;这导致了白云石充填物较低的丰度和大量残余的溶蚀孔洞。热液作用显着地提高了储层物性,净增加了孔隙度。通过白云岩成因及成岩作用分析,对白云岩孔隙成因机理进行总结,建立了一套热液横向迁移模型来解释塔里木蓬莱坝组白云岩储层成因,认为中下奥陶统致密的灰岩和白云岩地层作为封闭层阻挡了热液的上涌,致使逐渐冷却的热液流体将从侧面流入孔隙度和渗透性更高的地层,从而远离断裂带,并形成一系列近水平状的孔洞。最后结合该区的石油地质条件,指出了有利勘探方向。
尚培[7](2019)在《塔里木盆地北部塔河地区奥陶系成岩流体演化与油气成藏的耦合关系》文中研究说明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典型的多旋回叠合盆地,油气勘探潜力巨大。塔河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沙雅隆起中段南翼的阿克库勒凸起之上,受盆地多个构造时期的差异构造演化影响,阿克库勒凸起内的构造高部位发生了多次迁移,导致了塔河内不同地区的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储层发育、盖层分布和断裂发育的的差异性。因此,研究区奥陶系发育多期油气充注和调整改造,油气物理化学性质和油藏成藏期次平面分布存在较强非均质性。论文基于前人对塔河地区奥陶系岩石学、储层特征和油气成藏期次的研究,从成岩观察、碳酸盐矿物碳氧同位素和流体包裹体系统分析入手,识别和判断于奇西、艾丁、塔河主体区和托普台地区不同时期成岩流体的类型和来源,探究大气淡水、地层水和热液流体等成岩流体对储层的改造机制;从原油地球化学性质、流体包裹体分析参数厘定油气成藏期次和多期断裂活动特征,对比和总结上述地区内成藏要素差异性,厘定研究区成藏主控因素和成藏模式。本次研究在岩芯和薄片岩石学观察基础上,在于奇西地区识别出了溶缝充填的方解石胶结物(DFC),该溶缝充填有沥青;早期裂缝充填的方解石胶结物(FC1);压溶缝合线(Sty),其错断FC1;早期溶洞充填的方解石胶结物(VC1);细晶白云石(Dol),大量白云石沿缝合线发育,少量发育于VC1边缘;垮塌角砾岩中的方解石胶结物(CC3);去白云石化作用(Dedol),白云石晶体有明显的港湾状,经茜素红浸染方解石胶结物呈红色;石英颗粒(Q),部分溶洞中充填暗河沉积物;缝洞中充填的方解石胶结物(CC4),疑似与暗河沉积物同期;晚期裂缝中充填的方解石胶结物(FC5),该裂缝中充填有大量沥青。艾丁地区识别出早期溶洞充填方解石(VC1),并见示顶底构造,早期裂缝充填方解石(FC1),晚期裂缝充填方解石(FC2)切割示顶底构造和FC1,压溶缝合线(Sty)切割FC1但与FC2无交切关系,晚期溶洞充填方解石(VC2)分布于缝合线附近,推测为缝合线扩溶形成。塔河主体区识别出早期近地表环境渗流带形成早期溶洞充填方解石(VC1),第二期溶洞充填方解石(VC2)错段第一期裂缝充填方解石(FC1),然FC1与VC1关系不明,FC1与VC2被压溶缝合线(Sty)切割,同时沿压溶缝合线发生白云石化作用(Dol),第二期裂缝充填方解石(FC2)切割缝合线及白云石,第三期裂缝充填方解石(FC3)亦切割缝合线及白云石,最晚一期裂缝充填方解石(FC4)发育于方解石粗脉FC3中央。托普台地区识别出早期方解石脉(FC1),而后被压溶缝合线(Sty)所错段,沿压溶缝合线发育白云石(Dol),之后发生硅化作用使白云石呈破碎状分布于隐晶硅质中,并于硅质中心发育溶洞充填方解石(VC1),方解石脉(FC2)切割隐晶硅质,VC1和FC2均晚于硅化作用但两者相对顺序暂不明确,FC2和方解石脉(FC3)在白云岩段中发育,FC3呈橘黄色阴极光晚于FC2,重晶石(B)发育在FC3中心为最晚期成岩事件。在成岩作用类型和成岩序次观察基础上,结合各期次成岩矿物阴极发光特征、流体包裹体系统分析和碳氧同位素分析,识别出塔河地区成岩流体主要有同期海水、大气淡水、地层水、深部热流体。其中,于奇西地区大气淡水对奥陶系储层改造贡献最多,塔河主体区大气淡水和地层水对储层改造贡献最为明显,托普台地区奥陶系储层接受大气淡水和深部热流体改造最为明显,为油气提供了更多储集空间。在成岩序次的基础上,通过对研究区奥陶系流体包裹体的岩石学观察和荧光观察,对油包裹体及其同期盐水包裹体进行显微测温,利用包裹体均一温度—埋藏史投影法,厘定研究区油气充注年龄,结果表明于奇西地区主要存在三期油成藏,依次为加里东晚期(452.5-447.8Ma)、燕山期(150.2-100.2Ma)和喜山期(19.8-1.4Ma);艾丁地区主要存在两期油成藏,依次为加里东晚期(435.2-426.6Ma)和海西晚期(289.5Ma);塔河主体区主要存在三期油成藏,依次为加里东晚期(454.8Ma)、印支燕山(259-95Ma)和喜山期(20.4-5.3Ma);托普台地区主要存在三期油成藏一期天然气成藏,依次为加里东晚期(433.7-420.5Ma)、印支-燕山期(249.4-110Ma)和喜山期(20.1-12.1Ma)。基于研究区原油物理化学性质以及油气成藏期次平面图,塔河地区奥陶系原油均存在的较强空间非均质性。YQX1和YQX101井原油饱和烃气相色谱图同时具备完整的正构烷烃系列和UCM“鼓包”的现象,说明于奇西地区至少存在两期油气充注,与流体包裹体系统分析厘定该井区油气充注期次,YQX1井发育三期油气充注,两者的结果是一致的。虽然YQX2等井同样检测到了第三期油气充注的证据,但因晚期油气充注量较少未能改变其重质油藏的现状,而YQX1井奥陶系接受大量轻质油充注从而形成中—轻质油藏。说明研究区主要受输导体系和局部盖层因素影响,有效输导能够保证第三期油气充注到该井区,同时有效盖层的存在保证了第三期油气充注到奥陶系有效聚集。全区第一期和第二期充注油受控于古隆起-古斜坡构造枢纽带和构造脊以及潜山岩溶储集体,原油金刚烷与原油气相色谱显示于奇西艾丁塔河主体第一期油在后续构造抬升过程中发生了生物降解而稠油化,而托普台地区由于盖层存在而保存了轻质油藏,第三期发育轻质油充注并与早期重质油藏发生混合改造。T74、T50和T24界面断裂平面分布图显示研究区在加里东晚、海西晚、喜山期断裂活跃,T81界面相干属性沿层切片显示NE向断裂为重要的沟源断裂,整体具有“断接式”输导体系、统一的海相烃源灶供烃和晚期沿NW、NNE向张扭性断裂带复式聚集规律。
韩长城[8](2017)在《塔河油田奥陶系断控岩溶储集体特征及分布规律研究》文中认为碳酸盐岩油藏在油气勘探开发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油气探明储量占全球油气总探明储量的60%,储集体成因分布是碳酸盐岩油藏研究的核心内容,目前对沉积成因的碳酸盐岩储集体研究程度较高,而对于深层岩溶缝洞型碳酸盐岩储集体,由于埋藏深、储集空间类型多样,成因复杂、非均质性强,造成对该类储集体识别预测难度大,岩溶的形成机制和分布规律认识程度较低。塔河油田作为我国典型的深层潜山型岩溶缝洞型碳酸盐岩大油田,对岩溶储集体关注的重点多是与不整合面和潜水面控制的风化壳缝洞体,而对于潜山斜坡区和深层内幕区岩溶储集体的研究较少,这类储集体的形成与分布除了与风化壳岩溶作用有关外,还受到断裂作用及其差异性的控制。因此,本文以塔河油田奥陶系潜山斜坡区碳酸盐岩储集体为研究对象,以碳酸盐岩岩石学及沉积学、岩溶地质学和地貌学、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水文地质学等多学科理论和方法为指导,综合利用地震、测井、岩心、分析测试、生产动态以及相似露头区等资料,以断裂体系差异性和断裂带内部结构对岩溶储集体的控制作用为论文研究重点,探讨了断控岩溶储集体的分布规律和发育模式。论文取得了以下主要研究成果:(1)从控制断控岩溶储集体的断裂因素入手,明确了塔河油田奥陶系断裂体系在断裂组合样式、期次、分级、分段性等方面的差异性;以相似露头区断裂带内部结构为原型模型,提出了四种断裂带内部结构样式,利用测井方法和地震技术,实现了断裂带的识别,指出断裂演化的不同阶段和同一条断裂不同位置其断裂带结构和物性特征存在较大的差异,建立了断裂带演化模式。(2)针对深层岩溶作用发生的流体来源复杂这一问题,本次研究在区域构造演化史研究的基础上,以微观薄片矿物组合分析、碳、氧、锶同位素分析、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分析等为依据,明确了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作用存在大气淡水、热液流体、地层水等三种流体类型,分别探讨了不同流体类型的溶蚀机理,认为大气淡水溶蚀是最主要的岩溶作用,受控于溶有CO2的大气淡水补给条件;火山热液活动可以释放大量的CO2,H2S,SO2等酸性气体和热能,促进热化学硫酸盐还原作用发生,具有一定的溶蚀能力;建立了大气淡水岩溶作用模式和热液流体岩溶作用模式。(3)针对地震反射波场复杂,对缝洞储集体特别是内幕孤立岩溶储集体地震识别和预测难度大这一问题,以岩溶缝洞储集体地质成因为指导,在古地貌恢复和正演模拟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地震波形指示缝洞体反演方法,反演高频成分确定过程充分利用了地震波形的变化,定量识别了不同类型储集体,有效预测了储集体空间展布规律,同时形成了一种基于构造属性处理后地震数据体的缝洞体精细雕刻技术,实现了断控岩溶储集体内部缝洞结构的三维精细刻画。(4)探讨了断控岩溶储集体成储控储机理及发育演化模式。断裂控制岩溶储集体平面分布位置并使垂向发育深度加深,断裂交汇处、Ⅱ级断裂及其伴生的Ⅲ-1级断裂控制着岩溶储集体发育的有利部位,断裂带内部结构和构造样式的差异性控制着岩溶储集体的发育规模;综合考虑塔河油田构造演化、断裂体系差异性、岩溶流体类型以及断裂与流体的耦合关系,建立了加里东中期、海西早期和海西晚期三个重要时期的断控岩溶演化模式,其中,海西早期地表大气淡水沿断裂带向下运移,是断控岩溶储集层形成的最主要时期;海西晚期深部热液流体在“地震泵”作用下流向断裂带,是热液岩溶作用发育主要时期。(5)根据断裂及其他影响岩溶储集体发育因素,建立了断裂-暗河型、断控孤立溶洞型、断裂-古地貌-古地表水系耦合、断裂-台内滩相耦合型型等4种断控岩溶储集体发育模式,并揭示了不同类型断控岩溶储集体的分布规律。论文研究成果丰富和深化了碳酸盐岩缝洞储集体成因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同时对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油藏向深部勘探与开发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吴悠[9](2013)在《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奥陶系差异构造演化与油气充注耦合关系研究》文中指出塔里木盆地是我国西部一个经历了多期构造旋回的叠合复合盆地,盆地油气资源勘探潜力巨大。塔河油田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沙雅隆起中段南翼的阿克库勒凸起之上,受盆地多期构造运动特别是不同构造时期的差异构造演化影响,古构造脊发生了多期迁移,由此导致了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储层发育在不同地区的差异性,以及多期油气充注成藏和油气藏调整改造的差异性,油气成藏历史极其复杂。论文以构造地质学、沉积学、岩石学、油气地质学、油藏地球化学等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地质、钻井、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资料,以流体包裹体系统分析技术为主要手段,以古流体研究为切入点,通过对塔河油田不同地区奥陶系流体包裹体系统分析研究,确定油气充注幕次和成藏时期;同时结合研究区古构造特征和构造演化过程,以及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储层发育特征,分析古构造脊迁移变化对古岩溶发育的控制作用以及对油气充注成藏的控制作用,重点分析塔河艾丁地区、于奇地区及塔河主体区油气成藏过程,初步阐述三个不同地区在油气成藏过程中的差异性。结合典型油气藏的解剖和流体包裹体进行的油气运移路径追踪,分析油气藏的充注和调整改造过程,总结了塔河油田不同地区油气成藏模式。流体包裹体系统分析显示塔河油田奥陶系油气分布规律复杂,总体上表现为多期充注、多期不连续成藏,早期成熟-高成熟油充注、晚期高成熟油气充注。受构造演化和岩溶储层发育差异性的控制,不同地区油气藏成藏特征存在一定的差异:艾丁地区存在四幕两期油成藏和一期天然气成藏,两期油成藏分别发生在433.3-420.2Ma和18.8-6.8Ma,成藏持续时间短;于奇地区发生五幕三期油成藏和一期天然气成藏,三期油成藏分别发生在463.2-452Ma、132-94.9Ma和22-7.9Ma,成藏时间较早,且存在一期较弱的燕山期油成藏;塔河主体区存在五幕两期油成藏和一期天然气成藏,两期油成藏分别发生在449-411.3Ma和22.5-4.8Ma,成藏时间相对较晚,但成藏持续时间较长,以第一期持续时间较长的油充注为主。阿克库勒凸起差异构造演化特征分析表明塔河油田古构造脊发生了多次迁移,导致不同地区构造演化特征和古岩溶发育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加里东中期,艾丁地区处于古构造脊的高部位,于奇和塔河主体区处于古构造脊的斜坡-盆地部位,艾丁-于奇西地区发育加里东中期古岩溶,而在于奇东地区和塔河主体区该期古岩溶发育较弱;海西早期,古构造脊开始发生迁移,古构造脊的高部位由艾丁地区向于奇地区迁移,艾丁和塔河主体区处于古构造脊的斜坡部位,古岩溶在于奇和塔河主体区较发育,在艾丁地区发育较弱;海西晚期,古构造脊进一步由于奇地区向塔河主体区迁移,艾丁地区位于古构造脊的斜坡-盆地部位,于奇地区位于构造脊的斜坡部位,塔河主体区位于古构造脊的高部位;印支-燕山期至喜山期,古构造脊未发生大的改变,塔河主体区仍位于古构造脊的高部位,艾丁和于奇地区位于古构造脊的斜坡部位。油气源对比和油包裹体荧光光谱参数分析表明,塔河油田油气主要来源于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在不同区块也表现较为一致;研究区差异构造演化、岩溶储层发育和流体包裹体系统运移路径追踪等综合分析表明,塔河油田奥陶系油气输导体系主要由断裂系统、构造裂隙以及多个不整合面构成。根据典型油气藏剖面解剖和流体包裹体所揭示的油气充注微观信息表明,受古构造脊多期迁移影响,塔河油田艾丁地区奥陶系油气藏经历了加里东中晚期充注成藏、海西早期构造破坏改造调整、喜山期充注定型的油气成藏模式;于奇地区奥陶系油气藏经历了加里东中晚期充注成藏、海西早期初次破坏、海西晚期调整改造、印支-燕山期微弱充注调整、喜山期再次充注重建的油气成藏模式;塔河主体区加里东中晚期-海西早期持续时间较长的油气充注成藏期、海西晚期的破坏改造、印支-燕山期的成藏间歇、喜山期的叠加充注定型油气成藏模式。艾丁-于奇地区奥陶系油气充注成藏时间相对较早,但成藏持续时间较短,加里东中晚期形成的油藏因海西早期构造抬升,奥陶系油藏遭受大气淡水冲洗和生物降解改造强烈,早期正常原油油藏转变为稠油油藏,大量古油藏被破坏形成残留沥青。塔河主体区奥陶系油气充注成藏时间相对较晚,但成藏持续时间长,海西早期的构造抬升由北往南逐渐减弱,奥陶系油藏改造程度逐渐减弱,由此造成了奥陶系油气成藏改造的差异性。本论文主要创新点:(1)、主要用含烃地质流体的微观证据来揭示古构造脊迁移对近地表岩溶和油气充注的控制作用;(2)、从宏观和微观,地质综合分析和实验相结合,建立塔河奥陶系油气成藏过程和具有预测功能的油气成藏模式。
李开开,蔡春芳,蔡镏璐,姜磊,向雷[10](2013)在《塔河地区中下奥陶统储层硫化物成因分析》文中提出研究表明塔河地区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储层后期受到了大气淡水和深部热卤水的成岩改造作用。这些储层天然气中含有高达8.3%H2S气体,裂缝与孔洞充填方解石流体包裹体中气相组分含有高达11%的H2S。这些方解石的均一化温度以110.2~198.9℃为主,而且,H2S气体、原油和黄铁矿集合体δ34S值主要介于18‰~22‰,这些特征显示,硫化物形成于相对高温条件下热化学硫酸盐还原-有机质氧化作用(TSR)。有机质被氧化的证据包括高温方解石具有轻δ13C特征(δ13C为-4.3‰~-8.3‰)以及现今地层水具有轻δ13CHCO3-值(-6.0‰~-13.8‰)。现今油气藏中TSR成因H2S浓度低于流体包裹体,应该与H2S沉淀为黄铁矿、合并入原油中而导致富硫原油产生有关。一些黄铁矿具有很轻的δ34S值,可轻达-26‰,为微生物硫酸盐还原成因,但是其分布比较局限。
二、塔河油田下奥陶统储层中流体包裹体成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塔河油田下奥陶统储层中流体包裹体成份(论文提纲范文)
(1)塔北隆起新和-三道桥地区古潜山构造演化及其控储、控藏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基础、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课题基础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古潜山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2 叠合盆地油气成藏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 主要研究成果和工作量及创新点 |
1.4.1 主要研究成果 |
1.4.2 主要工作量 |
1.4.3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构造位置及勘探现状 |
2.2 区域构造背景和构造区划 |
2.2.1 南天山造山带 |
2.2.2 库车坳陷 |
2.2.3 沙雅隆起 |
2.3 地层发育特征 |
2.3.1 前震旦系基底组成 |
2.3.2 沉积盖层地层特征 |
2.3.3 不整合与构造运动特征 |
2.4 烃源条件 |
2.4.1 库车陆相烃源岩 |
2.4.2 南部海相源岩烃源岩 |
第三章 潜山地层特征与划分对比 |
3.1 基底地层特征与时代限定 |
3.1.1 岩浆岩特征 |
3.1.2 沉积岩特征 |
3.1.3 变质岩特征 |
3.1.4 锆石U-Pb年代学分析 |
3.2 震旦系地层特征与对比 |
3.3 寒武系地层特征及对比 |
3.4 二叠纪火成岩特征与锆石年龄 |
3.5 前中生界潜山结构与地层展布特征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古潜山构造特征及形成演化 |
4.1 构造层划分及地质结构 |
4.2 断裂构造特征 |
4.2.1 断裂剖面组合样式 |
4.2.2 断裂平面展布 |
4.2.3 断裂级别与期次 |
4.2.4 断裂形成机制 |
4.3 古潜山形成演化过程 |
4.3.1 埋藏-沉降史分析 |
4.3.2 平衡剖面恢复 |
4.3.3 构造形成演化过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潜山储层与盖层特征研究 |
5.1 碳酸盐岩储层特征 |
5.1.1 震旦系储层 |
5.1.2 下寒武统储层 |
5.1.3 上寒武统储层 |
5.1.4 碳酸盐岩优质储层主控因素 |
5.2 前震旦系岩浆岩储层特征 |
5.3 有利储层发育带 |
5.4 潜山盖层条件 |
5.4.1 盖层分布特征 |
5.4.2 盖层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潜山成藏特征与有利聚集区带 |
6.1 早期构造演化控制了潜山圈闭类型与分布 |
6.2 下构造层构造格架控制了油气藏类型 |
6.2.1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
6.2.2 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
6.2.3 海、陆相油气平面分布 |
6.3 构造幕式演化造成潜山多期油气充注与聚集 |
6.3.1 海相油气成藏期次 |
6.3.2 陆相油气成藏期次 |
6.3.3 潜山成藏期古构造分析与油气运聚有利区带 |
6.4 有利区评价与目标建议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2)运用方解石中流体包裹体最小均一温度确定塔河油田奥陶系油气成藏时间:来自激光原位方解石U-Pb年龄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
2 样品与实验 |
3 实验结果 |
3.1 方解石脉体阴极发光特征 |
3.2 流体包裹体特征 |
3.3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 |
3.4 原位微量元素 |
3.5 方解石脉体年龄 |
4 讨论 |
4.1 油气成藏期次 |
4.2 油气成藏时间 |
5 结论 |
(3)塔河油田中下奥陶统储层裂缝方解石脉U-Pb同位素年龄及油气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
2 样品和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方解石脉体岩石学特征 |
3.2方解石脉体微区原位元素特征 |
3.3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3.4 方解石脉体同位素特征 |
3.5 方解石脉U-Pb同位素年龄 |
4 讨论 |
4.1 方解石成脉流体性质 |
4.2 不同期次方解石脉的绝对年龄及油气地质意义 |
5 结论 |
(4)塔河油田断裂对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储集体控制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研究现状 |
1.2.2 断裂对缝洞型储层的影响研究现状 |
1.2.3 研究区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1.5 取得的主要成果 |
第2章 塔河油田地质概况 |
2.1 构造特征 |
2.1.1 构造位置 |
2.1.2 构造演化 |
2.2 地层特征 |
2.3 沉积特征 |
2.4 储层特征 |
2.4.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2.4.2 储集空间类型 |
2.4.3 储层类型 |
第3章 碳酸盐岩储层溶洞发育规律 |
3.1 溶洞综合识别方法 |
3.1.1 钻录井识别方法 |
3.1.2 测井识别方法 |
3.1.3 地震识别方法 |
3.2 溶洞发育特征 |
3.2.1 溶洞规模 |
3.2.2 充填特征 |
3.2.3 充填序列 |
3.3 溶洞分布规律 |
3.3.1 纵向分布规律 |
3.3.2 平面分布规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碳酸盐岩储层多尺度断层与裂缝发育特征 |
4.1 断层发育特征 |
4.1.1 断层性质 |
4.1.2 断层级次 |
4.1.3 断层组合样式 |
4.2 裂缝发育特征 |
4.2.1 裂缝成因类型 |
4.2.2 裂缝发育特征 |
4.2.3 裂缝发育的控制因素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碳酸盐岩储层构造应力场、断层与裂缝的相互关系 |
5.1 构造及应力场演化特征 |
5.2 应力场与断层及裂缝形成的关系 |
5.2.1 断层形成与演化特征 |
5.2.2 裂缝形成期次及时间 |
5.3 断层与裂缝的关系 |
5.3.1 断裂带结构特征 |
5.3.2 断层相关裂缝发育带定量刻画 |
5.3.3 断层对裂缝的控制作用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多尺度断层─裂缝对碳酸盐岩储层岩溶发育的控制作用 |
6.1 断层─裂缝与岩溶形成时期的匹配关系 |
6.2 多尺度断层─裂缝与溶洞分布的关系 |
6.2.1 断层─裂缝对溶洞平面分布的影响 |
6.2.2 断层─裂缝对溶洞发育深度的影响 |
6.2.3 断层─裂缝对溶洞规模的影响 |
6.2.4 断层─裂缝对溶洞充填的影响 |
6.3 断控岩溶发育模式 |
6.3.1 断控岩溶基本类型 |
6.3.2 不同构造样式断控岩溶分布模式 |
6.3.3 断控岩溶形成演化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碳酸盐岩盖层特征及封盖性能控制因素 ——以塔里木盆地北部奥陶系鹰山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盖层的识别与分类 |
1.2.2 孔隙结构表征和分形理论应用 |
1.2.3 盖层封盖性能研究 |
1.2.4 盖层封盖性能的控制因素 |
1.2.5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实物工作量 |
1.5 主要创新点及研究成果 |
1.5.1 研究方法的创新性 |
1.5.2 创新性认识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理位置 |
2.2 区域构造运动及演化 |
2.3 地层分布与沉积特征 |
3 碳酸盐岩盖层识别与分布 |
3.1 岩石学特征 |
3.1.1 泥晶灰岩 |
3.1.2 高度胶结的内碎屑/球粒灰岩 |
3.1.3 云质灰岩 |
3.1.4 粉细晶白云岩 |
3.2 碳酸盐岩盖层识别 |
3.2.1 钻井及岩心识别 |
3.2.2 成像测井识别 |
3.2.3 岩心和成像测井标定 |
3.2.4 岩心和常规测井标定 |
3.2.5 地震识别 |
3.3 分布特征 |
3.3.1 单井分析 |
3.3.2 连井展布 |
4 碳酸盐岩盖层孔隙结构与封盖性能 |
4.1 孔隙类型 |
4.1.1 微裂缝 |
4.1.2 粒内孔 |
4.1.3 晶间孔 |
4.1.4 晶内孔 |
4.2 孔隙结构特征 |
4.2.1 塔河地区 |
4.2.2 柯坪露头 |
4.2.3 两者的共性和差异性 |
4.3 孔隙结构分形特征 |
4.3.1 分形维数计算 |
4.3.2 分形特征对比 |
4.4 孔隙度和渗透率特征 |
4.5 封盖性能 |
4.5.1 封盖性能对比 |
4.5.2 封盖机制 |
4.5.3 封盖有效性 |
4.6 孔隙分形特征和封盖性能关系 |
4.6.1 分形特征与孔隙度关系 |
4.6.2 分形特征与孔隙结构类型的关系 |
4.6.3 不同分形维数与遮盖系数的关系 |
4.6.4 平均分形维数和平均遮盖系数的关系 |
4.6.5 孔隙直径比例与遮盖系数的关系 |
4.6.6 分形维数与实际产量的关系 |
5 碳酸盐岩盖层封盖性能控制因素 |
5.1 层序与沉积 |
5.2 成岩路径对比 |
5.2.1 成岩事件相似性 |
5.2.2 成岩阶段差异性 |
5.3 提高封盖性能的成岩要素 |
5.3.1 胶结和压实次序 |
5.3.2 胶结作用强度 |
5.3.3 缝合线、白云石化和焦性沥青联合 |
5.4 破坏封盖性能的成岩因素 |
5.4.1 与构造相关的溶蚀作用 |
5.4.2 微裂缝密度 |
5.5 多种因素叠加控制岩石封盖性 |
6 碳酸盐岩盖层演化综合地质模型 |
6.1 碳酸盐岩盖层封盖性能的分类 |
6.2 盖层孔隙结构和封盖性能演化模型 |
6.2.1 阶段1:同生阶段 |
6.2.2 阶段2:第1 次浅-深埋藏阶段 |
6.2.3 阶段3:表生暴露阶段 |
6.2.4 阶段4:第2 次浅-深埋藏阶段 |
6.3 碳酸盐岩盖层演化地质模型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塔里木盆地奥陶系蓬莱坝组白云岩成因及储层形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
1.2.1 白云岩成因 |
1.2.2 白云岩储层 |
1.2.3 塔里木盆地寒武-奥陶系白云岩储层研究现状 |
1.2.4 存在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 完成工作量 |
1.6 主要成果认识与创新点 |
1.6.1 主要成果认识 |
1.6.2 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特征 |
2.1 盆地构造特征及演化 |
2.1.1 构造划分 |
2.1.2 构造演化特征 |
2.2 区域断裂特征 |
2.2.1 区域断裂分级 |
2.2.2 断裂构造样式及活动期次 |
2.3 奥陶系地层发育特征 |
2.4 沉积特征 |
2.5 地层埋藏史 |
第3章 岩石学特征 |
3.1 白云岩分类方案 |
3.2 白云岩岩相及分布特征 |
3.2.1 基质白云岩 |
3.2.2 白云石充填物 |
3.2.3 白云岩分布特征 |
3.3 成岩作用特征 |
3.3.1 泥晶化作用 |
3.3.2 胶结作用 |
3.3.3 压实、压溶作用 |
3.3.4 过度白云石化作用 |
3.3.5 硅化作用 |
3.3.6 破裂作用 |
3.3.7 自生矿物 |
3.3.8 白云石化作用 |
3.3.9 溶蚀作用 |
3.4 成岩阶段与演化序列 |
3.5 小结 |
第4章 白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
4.1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4.2 稀土元素特征 |
4.3 流体包裹体特征 |
4.4 白云岩及充填物成因机理讨论 |
4.4.1 D1白云岩成因 |
4.4.2 D2白云岩成因 |
4.4.3 D3白云岩成因 |
4.4.4 Cd及Sd白云石成因 |
4.4.5 晚期充填物成因 |
4.5 小结 |
第5章 储层特征 |
5.1 储集空间类型 |
5.2 储层物性特征 |
5.2.1 不同区域储层的物性特征 |
5.2.2 不同类型白云岩储层的物性特征 |
5.3 储层类型 |
5.4 储层分布规律 |
5.4.1 玉北地区 |
5.4.2 巴楚隆起 |
5.4.3 塔中-顺南-古城地区 |
5.4.4 塔河地区 |
5.5 小结 |
第6章 白云岩储层成因 |
6.1 与白云石化有关的孔隙成因 |
6.2 成岩作用对孔隙发育的影响 |
6.2.1 破坏性成岩作用对孔隙发育的制约 |
6.2.2 与岩溶作用有关的储层成因 |
6.2.3 与热液溶蚀有关的储层成因 |
6.3 断控-热液型储层的概念模型 |
第7章 有利储层发育带优选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 |
(7)塔里木盆地北部塔河地区奥陶系成岩流体演化与油气成藏的耦合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的来源、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1 成岩流体研究现状与趋势 |
1.2.2 研究区研究现状与趋势 |
1.3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
1.4 完成工作量及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地理和构造位置 |
2.2 研究区地质背景 |
2.2.1 研究区构造演化特征 |
2.2.2 研究区沉积特征 |
2.3 研究区油气地质条件 |
2.3.1 研究区烃源岩分布 |
2.3.2 研究区储盖特征 |
2.3.3 研究区断裂发育特征 |
第三章 岩石学和成岩作用研究 |
3.1 岩石学特征 |
3.2 成岩作用 |
3.2.1 于奇西地区成岩作用及成岩序次 |
3.2.2 艾丁地区成岩作用及成岩序次 |
3.2.3 塔河主体区成岩作用及成岩序次 |
3.2.4 托普台区成岩作用及成岩序次 |
第四章 流体包裹体系统分析 |
4.1 流体包裹体岩石学 |
4.1.1 流体包裹体类型 |
4.1.2 流体包裹体产状 |
4.1.3 不同成岩矿物中的流体包裹体类型和产状 |
4.2 油包裹体显微荧光特征 |
4.3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 |
4.4 流体包裹体PVTx模拟 |
4.5 流体包裹体激光拉曼测试 |
4.6 油气充注年龄和成藏期次 |
第五章 成岩流体类型 |
5.1 碳酸盐岩矿物碳氧同位素 |
5.2 成岩流体类型及特征 |
第六章 研究区原油特征 |
6.1 原油物理化学性质 |
6.2 原油饱和烃气相色谱 |
6.3 原油金刚烷特征 |
第七章 成岩流体演化与油气成藏的耦合关系 |
7.1 成岩流体对储层的影响 |
7.2 成岩流体演化与油气成藏 |
7.3 油气输导体系 |
7.4 油气成藏过程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塔河油田奥陶系断控岩溶储集体特征及分布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断控岩溶作用研究现状 |
1.2.2 岩溶缝洞储集体地震预测技术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及主要研究内容 |
1.3.1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采用的技术路线 |
1.5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塔河油田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构造位置 |
2.2 奥陶系地层特征 |
2.3 构造演化特征 |
2.4 沉积特征 |
第三章 储集体类型及特征 |
3.1 储集岩岩石学特征 |
3.1.1 颗粒灰岩 |
3.1.2 泥微晶灰岩 |
3.1.3 生物灰岩 |
3.1.4 云质灰岩 |
3.2 储集空间类型及特征 |
3.2.1 岩溶洞穴 |
3.2.2 溶蚀孔隙 |
3.2.3 裂缝 |
3.3 储集体类型及特征 |
3.3.1 溶蚀洞穴型储集体 |
3.3.2 溶蚀裂缝-孔洞型储集体 |
3.3.3 裂缝型储集体 |
第四章 断裂体系差异性及断裂带特征研究 |
4.1 断裂体系差异性 |
4.1.1 组合样式 |
4.1.2 分期性 |
4.1.3 继承性 |
4.1.4 断裂分级 |
4.1.5 平面分段性 |
4.1.6 分层性和分区性 |
4.2 断裂带结构特征 |
4.2.1 断裂带内部结构特征 |
4.2.2 断裂带分类 |
4.3 断裂带识别及分布特征 |
4.3.1 断裂带测井识别 |
4.3.2 断裂带地震识别 |
4.3.3 断裂带的分布特征 |
4.4 断裂带差异性 |
4.4.1 断裂带物性特征 |
4.4.2 断裂带演化 |
第五章 岩溶作用流体类型及溶蚀机理研究 |
5.1 地球化学特征 |
5.1.1 样品和方法 |
5.1.2 分析测试结果 |
5.1.3 岩溶作用流体类型 |
5.2 岩溶作用流体溶蚀机理 |
5.2.1 大气淡水溶蚀作用 |
5.2.2 热液流体溶蚀作用 |
5.2.3 地层水溶蚀作用 |
5.2.4 混合溶蚀作用 |
5.3 主要成岩作用及特征 |
5.3.1 破坏性成岩作用 |
5.3.2 建设性成岩作用 |
5.4 不同类型流体岩溶作用模式 |
5.4.1 大气淡水作用模式 |
5.4.2 热液流体作用模式 |
第六章 岩溶缝洞储集体预测技术研究 |
6.1 岩溶古地貌特征 |
6.1.1 岩溶古地貌恢复 |
6.1.2 古地貌类型划分及特征 |
6.2 缝洞型储集体模型正演模拟 |
6.2.1 缝洞体数值模拟方法 |
6.2.2 “串珠状”反射正演模拟 |
6.2.3 非“串珠状”反射正演模拟 |
6.3 缝洞储集体精细预测技术 |
6.3.1 地震属性技术 |
6.3.2 波阻抗反演技术 |
6.3.3 基于地震波形指示反演方法 |
6.3.4 断控岩溶储集体精细雕刻技术 |
第七章 断控岩溶储集体分布规律及岩溶演化研究 |
7.1 岩溶储集体宏观分布特征 |
7.1.1 剥蚀区储集体分布特征 |
7.1.2 过渡区和覆盖区储集体分布特征 |
7.2 断裂对岩溶储集体的控制作用 |
7.2.1 断裂活动导致碳酸盐岩裂缝发育 |
7.2.2 断裂差异性控制岩溶储集体的分布 |
7.3 其他控制因素对断控岩溶储集的影响 |
7.3.1 断裂与流体活动匹配关系对岩溶储集体的影响 |
7.3.2 古地貌对岩溶储集体的影响 |
7.3.3 古地表水系对岩溶储集体的影响 |
7.3.4 沉积相对岩溶储集体的影响 |
7.4 基于模式的断控岩溶储集体分布规律 |
7.4.1 断控岩溶储集体发育模式 |
7.4.2 断控岩溶演化 |
7.4.3 断控岩溶储集体分布规律 |
7.5 潜力区预测 |
认识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奥陶系差异构造演化与油气充注耦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的来源、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1 古构造研究现状与趋势 |
1.2.2 流体包裹体技术理论研究现状与趋势 |
1.2.3 研究区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塔河油田地理和构造位置 |
§2.2 区域构造与演化特征 |
§2.3 盆地地层和沉积充填特征 |
§2.4 塔河油田油气地质条件 |
2.4.1 烃源岩 |
2.4.2 储盖特征 |
2.4.3 输导体系 |
第三章 塔河油田奥陶系差异构造演化分析 |
§3.1 古构造特征分析 |
3.1.1 加里东期古构造特征 |
3.1.2 海西期古构造特征 |
3.1.3 印支-燕山期古构造特征 |
3.1.4 喜马拉雅期古构造特征 |
§3.2 阿克库勒凸起构造演化及古构造脊迁移 |
3.2.1 阿克库勒凸起构造演化 |
3.2.2 古构造脊迁移特征 |
第四章 流体包裹体分析 |
§4.1 流体包裹体系统分析思路 |
§4.2 成岩作用特征及成岩序次观察 |
§4.3 有机包裹体荧光特征 |
4.3.1 艾丁地区流体包裹体荧光观察 |
4.3.2 于奇地区流体包裹体荧光观察 |
4.3.4 塔河主体地区流体包裹体荧光观察 |
§4.4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分析 |
§4.5 油气成藏期次和时期确定 |
第五章 塔河油田奥陶系差异构造演化与油气充注耦合关系分析 |
§5.1 油源对比及生排烃史 |
§5.2 差异构造演化对奥陶系岩溶储层发育的控制作用 |
5.2.1 加里东中期岩溶作用 |
5.2.2 海西期岩溶作用 |
5.2.3 差异构造演化对岩溶储层的控制作用 |
§5.3 油气输导体系 |
5.3.1 断裂输导体系 |
5.3.2 不整合面输导体系 |
§5.4 油气成藏过程 |
5.4.1 差异构造演化与油气充注耦合关系 |
5.4.2 油气成藏历史 |
5.4.3 油气成藏模式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塔河油田下奥陶统储层中流体包裹体成份(论文参考文献)
- [1]塔北隆起新和-三道桥地区古潜山构造演化及其控储、控藏作用研究[D]. 韩强. 西北大学, 2021(10)
- [2]运用方解石中流体包裹体最小均一温度确定塔河油田奥陶系油气成藏时间:来自激光原位方解石U-Pb年龄的证据[J]. 徐豪,郭小文,曹自成,王斌,刘永立,陈家旭,张旭友,罗涛. 地球科学, 2021(10)
- [3]塔河油田中下奥陶统储层裂缝方解石脉U-Pb同位素年龄及油气地质意义[J]. 王斌,杨毅,曹自成,何生,赵永强,郭小文,刘永立,陈家旭,Zhao Jian-xin. 地球科学, 2021(09)
- [4]塔河油田断裂对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储集体控制作用研究[D]. 史今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
- [5]碳酸盐岩盖层特征及封盖性能控制因素 ——以塔里木盆地北部奥陶系鹰山组为例[D]. 吴俊.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6]塔里木盆地奥陶系蓬莱坝组白云岩成因及储层形成机理研究[D]. 叶宁. 成都理工大学, 2019
- [7]塔里木盆地北部塔河地区奥陶系成岩流体演化与油气成藏的耦合关系[D]. 尚培. 中国地质大学, 2019
- [8]塔河油田奥陶系断控岩溶储集体特征及分布规律研究[D]. 韩长城.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7)
- [9]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奥陶系差异构造演化与油气充注耦合关系研究[D]. 吴悠. 中国地质大学, 2013(04)
- [10]塔河地区中下奥陶统储层硫化物成因分析[A]. 李开开,蔡春芳,蔡镏璐,姜磊,向雷.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2年度(第12届)学术论文汇编——油气资源研究室,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