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民进党崇尚“通用拼音”的精髓

台湾民进党崇尚“通用拼音”的精髓

一、台湾民进党鼓吹“通用拼音”的实质(论文文献综述)

王梦[1](2020)在《“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研究》文中指出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两岸同胞血脉相通,骨肉相连,共同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但是,甲午战败后,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台湾沦为日本殖民地,并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日本殖民统治时期,这给“台独”的产生提供了土壤。二战后,美国对台野心充分暴露,不断插手台湾问题,成为“台独”背后的重要推手。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历史因素和西方反华势力的纵容、扶持下,“台独”开始滋生,并对两岸关系产生了较大负面影响。“九二共识”以来,为反对“台独”分裂活动,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中国共产党根据不同时期两岸关系特点,审时度势,制定了灵活的政策,开展了大量工作。长期以来,学术界关于这一研究多侧重于时事政治的角度进行考察,而从宏观向度出发,进行历史的、系统地研究较为薄弱。加之,蔡英文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后,民进党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致使两岸关系愈发紧张。2019年是《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2020年是《反分裂国家法》实施15周年,因此,无论是基于学术研究切入点来说,还是从时间节点来看,全面检视“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的实践,总结经验,启示未来,十分必要且意义重大。综上考虑,本文以“台独”作为基本要素和切入点,在承袭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多源搜集和爬梳中国共产党有关此问题的文献、档案馆馆藏档案、代表性党报承载的报道、网络电子图文数据库以及国外的部分史料等,立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综合运用文献分析、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系统分析等研究方法,以历史发展为脉络,系统地考察“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的实践逻辑,总结历史经验,以期为今后反“台独”工作的开展提出浅薄建议。具体而言,本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为绪论。本章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以及理论意义、现实意义。系统地论述了国内外学术界关于“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研究的基本方面,扼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和不足。第二章是有关“台独”的相关概述。本章主要阐释了本研究核心概念的基本方面,从“台独”的产生发展、基本特点及危害三个维度进行了探究。首先,从台湾岛内的社会历史背景、美日为主的早期海外“台独”活动、渐趋猖獗的岛内“台独”活动等方面分析了该问题的产生与发展。其次,在此基础之上,归纳概括了“台独”的基本特点。最后,总结了“台独”对台湾同胞福祉、中国核心利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危害。第三章是“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的依据和基础。本部分主要分析了“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主要以什么为依据,在什么基础上进行反“台独”工作实践的。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国家主权的学说以及中国共产党关于反“台独”的相关论述是本研究的理论依据,有关台湾法律地位的国际法理据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反分裂国家法》等国内法律是反“台独”工作的法律依据。从新中国成立至“九二共识”确立这段时期内,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实践是本研究的实践基础。第四章是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反“台独”工作实践。本部分主要梳理和分析了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反“台独”工作实践。具体而言,该章节较为详细地回顾了“九二共识”的确立以及“汪辜会谈”的进行,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主动打破两岸关系僵局,以进行政治对话和促进两岸经贸人文交流的形式遏制“台独”发展,重点论述了中国共产党与以李登辉为首的“台独”分裂势力的斗争。最后,总结了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取得的成效。第五章是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反“台独”工作实践。本部分主要梳理和分析了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反“台独”工作实践。具体而言,本章主要回顾和论述了新世纪后,中国共产党面对猖獗的“台独”分裂活动所进行的斗争,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的两岸关系形势下,凝聚海内外反“台独”合力进行的反“台独”斗争,总结了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的成效及其对于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意义。第六章是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反“台独”工作实践。本部分主要梳理和分析了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反“台独”工作实践,其与第四章、第五章共同构成了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具体而言,本章系统总结和概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台工作的新理念,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以和平发展思想巩固反“台独”成果的具体措施,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坚决遏制台湾当局谋求“国际空间”的“台独”分裂活动,以及中国共产党坚决反对美国政府和美国国会的涉台行为。最后,本章简要总结了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所取得的成效。第七章是“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的经验与启示。本部分是规律性凝练与前瞻性启示。本章首先从始终坚持原则性问题不动摇、始终坚持反对“台独”不妥协、注重反“台独”工作方式方法、高度重视两岸人民力量作用、充分发挥大陆的主导性作用五个方面总结了“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的基本经验。在此基础之上,结合尚未彻底解决的若干问题,提出了保持大陆自身发展进步势头、继续巩固一个中国原则共识、持续深化两岸各项交流合作、政治措施与军事手段相结合、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大势等建议和启示。总而言之,“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面对风云复杂的国际局势,面对各种“台独”分裂图谋和活动,进行了有理、有力、有节地斗争,有效地遏制了“台独”分裂活动,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因此,系统地梳理与研究“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的实践逻辑,深刻总结经验,以期对未来两岸关系的发展有所裨益。

孔立[2](2018)在《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台湾“文化台独”思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中国大陆日益增强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已为世界所瞩目。中国大陆对台湾的统一态势已形成绝对性优势。“台独”势力没有能力也不敢公然宣布“台湾独立”,便把“台独”活动转向相对隐蔽的文化领域,大搞“文化台独”,企图以“文化台独”这种隐蔽柔性的手段实现其“台湾独立建国”的政治野心。台湾地区自李登辉掌权以来,“文化台独”现象愈演愈烈,新世纪以来,“文化台独”思潮在陈水扁当局和蔡英文当局的推动下,已经在台湾广泛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并被“台独”势力完成收割。对此,我们对“文化台独”思潮决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流,要高度重视“文化台独”思潮在岛内的深远影响及其对祖国和平统一民族复兴大业的严重危害。因此本文从“文化台独”思潮的内涵及成因、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文化台独”思潮表现、特征及实质、危害及对策三个部分进行论述与分析,旨在揭露“台独”势力险恶的政治目的,以利于消除“文化台独”思潮的危害,为促进两岸交流繁荣统一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齐钢[3](2016)在《文化视阈中的台湾青春成长电影(1982~2012)》文中研究指明台湾电影从1980年代开始衰退,青释成长电影却在低迷的台湾电影市场一技独秀,长期受到观众欢迎,这与台湾电影年轻的创作群体、以年轻人为主的人口结构、不够健全的电影工业和文化怀旧的社会心理相关。在分析青春成长电影流行台湾社会原因的基础上,论文从1982年新电影的青春成长片切入,以台湾电影三十年历史发展为纵轴,把台湾青春成长电影按时间顺序依次归类为80年代新电影、90年代新新电影和新世纪后新电影,研究台湾青春成长电影与社会的关系,以文化视角挖掘青春成长电影隐含的文化现象,分析台湾地区在不同世代社会政治体制、意识形态语境下影片的文化意蕴以及电影对社会的引导作用。在国民党专制统治下新电影借用青少年个体的自我成长以及伴随自我意识觉醒而崛起的女性主义暗示了80年代台湾社会正在形成的反对国民党威权统治、追求民主自由的社会主体性。这种不断生成的社会主体性让台湾民众开始刘国民党宣传的大中华身份认同表示怀疑,本土意识和反对美日新殖民的民族主义有所显现。由于独立的主体意识的追求和反感西方新殖民主义,新电影有意与现代文化保持距离,这使它在审美旨趣上偏向于传统的东方主义美学,然而难以回避的现代文明又让新电影徘徊于现代与传统的矛盾之间。1980年代末期台湾社会发生巨大变化。一方而现代负而文化颠覆了传统价值体系和道德伦理观念,社会变得唯利是图、世风日下;另一方面台湾解严后政治体制的转变使台湾社会的秩序遭到破坏,社会陷入政经混乱。新新电影着重表现乱象纷呈下的台湾都市青少年的犯罪、暴力等越轨行为,关注他们在威权崩溃、家国解体的语境中青少年个体颓废、迷茫的精神世界以及无处逃遁的囚徒困境。新新电影的这种“反成长”叙事虽然终结了经典成长电影给人的正面引导,但并不意味教育意义的消亡。影片中时间的压缩停滞、空间的变形以及青少年被社会机器撕裂的命运昭示了影片在哲学层而叩问了人的存在本质和生命的本真,赋予影片另一层面的成长意义。然而新新电影缺少对青少年越轨等偏差行为背后人性方面的深入剖析,留下艺术缺陷,而且它过度的自我重复和强烈的作者论风格把自己带入了死胡同。新世纪后本土主义势力不断强大,台湾社会表现出“去中国化”迹象。本土主义抬头与台湾民众盲目热爱本土岛屿影响了后新电影的创作。后新电影通过影片画面木土符号(地理、人文景观)视觉元素的呈现、切割与中国大陆的联系和塑造标志台湾在地人身份的“台客’人物,寄寓意欲政治独立的意识形态。此外后新电影通过叙述青年人在台湾这片土地上的自强不息、奋发拼搏,再次把青年人的成长与在地意识的台湾精神联系起来,这种排斥大陆强调本土的台湾意识与台独主张不无耦合。同时以多元文化为借口,后新电影描写台湾社会的亲日媚日以及原住民、同性恋等亚文化现象,其实质前者恰好反映了台湾的后殖民心结和企图在政治上拉拢日本对抗中国的目的,后者因为回避了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对抗,使亚文化只成了多元文化的补充;或者把亚文化转化成消费元素,让亚文化难以充分传达出颠覆与解构的力量,青少年的成长意味有所淡化。总之,台湾青春成长电影一方面和现实社会、意识形态保持了联结,另一方而却回避一些社会敏感问题,不敢直面现实矛盾,而且越往后越丧失残酷青春物语,导致电影由轻浅滑向浪漫唯美。台湾电影应放下形塑“国家”形象的政治文化包袱,放宽视野制作更多类型、更多题材面向大陆、东南亚国家的影片,而不是充满本上主义倾向的在地化电影,这才是台湾电影的未来之路。

刘权[4](2015)在《整合与分化—从华文教育看曼德勒华人社会的内部关系》文中提出缅甸是中国的重要邻邦,中缅两国友谊源远流长。据史书记载,早在秦汉时期就有汉人进入今缅甸地域经商;在元代,缅甸最早的华人社会已经形成;至明清,缅甸华人社会臻于成熟,出现了“大明街”、“唐人街”等着名的华人社区。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大约有100万华人居住在缅甸全国的各个地区,成为缅甸国内的一个重要族群。缅甸华人因此也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而其中许多研究都涉及缅甸华人社会的内部关系这一问题。关于缅甸华人社会的内部关系,学术界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诸多学者认为缅甸华人社会高度整合,紧密团结;而另一些学者认为缅甸华人社会高度分化,矛盾重重。这两种不同观点留下的问题,正是本研究试图回答的问题。本研究运用人类学的方法,集中关注缅甸华人社会中的一个个案——曼德勒华人社会,试图通过对一个社区的深入调查来透视缅甸华人内部关系的问题。经过长期的田野调查发现,通过对曼德勒华文教育的考察可以管窥曼德勒华人社会的内部关系这一问题。曼德勒的华文教育不仅是汉语与中华文化的传播平台,还是曼德勒华人加强社会整合的黏合剂。他们在华文教育的舞台上通过母语教学的方式、对校园语言生活的规训、举行与华文教育相关的节庆与仪式以及借助外部力量等手段来加强社会的整合,促使曼德勒华文教育成为曼德勒华人构建熟人社会——“华人圈”的重要工具。但与此同时,在曼德勒华人内部的相互交往中,在处理曼德勒华人内部的关系时,曼德勒华文教育又成为一种分化的因素。首先,这种分化表现为地缘分化,虽然同为华人,但曼德勒华文教育中还是彰显着不同的祖籍地认同(主要是云南与福建);第二,这种分化还表现为政治认同的差异,一部分华人通过华文教育塑造着“亲台湾”的政治认同,另一部分华人则努力在华文教育中加强“亲大陆”的认同;第三,曼德勒华文教育中也上演着经济利益争夺战。本研究试图证明,华文教育中所体现的曼德勒华人社会这种既整合又分化的内部关系都是一种能动性的实践,曼德勒华人以此来对抗对自身不利的外部环境。在缅甸,华人作为“下等公民”,无法享有完整的公民权利,处于社会与政治的边缘。一方面,曼德勒华人通过在华文教育中的能动性实践加强内部整合,用一种一致对外的团结方式来维护边缘群体的生存与发展;另一方面,曼德勒华人通过华文教育促进群体内部的分化,以此作为一种无权者争夺权力的政治实践。最终,本文提出“紧箍咒效应”这一全新的概念,指出曼德勒华人在华文教育中进行的能动性实践并没有致使其外部结构朝着对自身有利的方向变迁,而是导致了自身地位的进一步边缘化。

曹伟[5](2013)在《反新疆分裂斗争中的意识形态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分裂主义是国际政治中一种普遍而又特殊的现象,它一般并不以国家历史传统、政治制度和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为转移。分裂主义不仅对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安全与稳定构成严重的危害,而且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形成威胁。我国是世界上受分裂主义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对我国形成威胁的各种分裂主义中尤以新疆分裂主义为甚。新疆分裂主义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它不仅严重危害着新疆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而且对我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构成威胁。反对新疆分裂主义,既是新疆各族群众的根本利益之所在,也是我国国家最高利益之所在。新疆分裂主义产生于边疆地区绝非偶然,地理环境的封闭、文化差异的存在、中央政府权威的衰落和外部势力的介入为其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而国家认同的弱化是其产生的根本原因。从新疆分裂主义意识形态产生和发展的历程来看,境外社会思潮的渗透蔓延,既为新疆分裂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也为境内外的分裂势力进行社会动员和开展政治活动提供了指导思想,更严重的是其对我国的既有国家认同形成严重冲击。19世纪末20世纪初,泛突厥主义和泛伊斯兰主义(“双泛”)两股思潮的渗透直接刺激了新疆分裂主义的产生,而极端民族主义、伊斯兰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等社会思潮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经过一百余年的发展,新疆分裂主义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意识形态体系,并以维吾尔民族主义为核心,以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为支撑,包括以“东突厥斯坦国”为核心的国家观、泛突厥主义的民族观、泛伊斯兰主义的宗教观、唯心主义的历史观和“共同突厥文化论”为基本特征的文化观。新疆分裂主义的这套意识形态对我国的国家认同形成了强烈的冲击,这是新疆分裂主义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长期以来,在反对新疆分裂主义的斗争中都存在着两个战场、两种类型的斗争,其中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分裂斗争既是整个反对新疆分裂主义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长期以来未得到足够重视的一个领域。民国时期,新疆分裂主义思想不仅在意识形态领域大肆泛滥,而且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政治后果——“东突厥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和“东突厥斯坦共和国”的建立。尽管新中国成立以后,新疆分裂主义的发展势头受到有效遏制,其主导的分裂思想也受到有效的清理。但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国内外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受极端民族主义、伊斯兰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的影响,新疆分裂主义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对我国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危害日益增大。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也为分裂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蔓延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并使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分裂斗争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局面。鉴于分裂主义是国家认同弱化的必然产物,而其产生之后又会进一步否定和排斥国家认同,为分裂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分裂斗争应当围绕国家认同来进行,不仅要加强对分裂主义意识形态的打击与遏制,更需要以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强化国家认同建设。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是国家认同的两根支柱,强化国家认同建设也须从强化文化认同和政治认同两方面着手,二者对于国家认同的稳固缺一不可。在反对新疆分裂的斗争中,我们必须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分裂斗争,而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分裂斗争不仅应立足于对新疆分裂主义意识形态的打击与遏制,而且更需要强化和巩固我国的国家认同,这是反对新疆分裂主义的治本之策。近代以来,我国的国家认同遭遇了严重的危机,在重建和强化国家认同的过程中,民族主义(中华民族主义)和共产主义(马列主义)曾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经过不懈的努力,我国的国家认同已经得到了很大巩固,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缺陷,主要表现在国家认同的文化基础仍有待加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反对新疆分裂主义斗争更应在国家认同建设方面有新的探索与建树,主要应以中华民族认同为核心,从强化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两个方面夯实国家认同的文化和政治基础。在文化认同建设方面,要在尊重各族文化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中华文化建设,并以中华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强化中华民族认同;在政治认同建设方面,大力倡导公民社会建设,树立公民意识,推动公民国家建设。

杨立宪[6](2011)在《台湾社会对中华文化的态度探析》文中研究指明台湾社会对待中华文化的态度具有歧异:以国民党为代表的泛蓝阵营认为台湾文化属于中华文化的范畴(仅在李登辉主政时期出现过混乱);以民进党为代表的泛绿阵营则认为台湾文化已超越中华文化的范畴,"中华文化只是台湾文化众多组成元素之一";"台独"顽固分子甚至故意抹杀台湾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内在联系,认为台湾文化是"新生文化";另有一些人认为,文化与政治、与民族认同是两回事,认同中华文化不等于认同"中国"、"中国人",更不等于认同"一中原则"和"两岸统一"。总体来看,国民党、民进党都对台湾文化有"自身特色"和"优越性"不持异义,但在总体认知上还是南辕北辙。

张高杰[7](2011)在《“文化台独”历史与现状评析》文中研究表明"文化台独"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思潮,其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反日阶段"、"反西化阶段"、"去中国化阶段",表现出广泛性、软性、断根性、媚日性的特征。针对此种思潮,首先应该历史地考察它的来龙去脉和表现形式,揭露它的实质、意图和危害;其次根据岛内"文化台独"的现状,应从文化的角度积极思考应对的策略。

赵洪[8](2008)在《民进党执政以来的“去中国化”问题研究》文中认为2000年3月,台湾地区领导人换届选举,民进党候选人陈水扁以微弱优势当选,并于5月20日上台执政。在党纲中明确主张“台独”的民进党上台与国民党下台,标志着台湾政治生态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民进党自执政以来,出于“台独”的需要,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外交”等各个领域大力推行“去中国化”,希冀割断台湾与中国的脐带,逐步实现其“台独建国”的主张。正文分为四部分,对民进党执政以来的“去中国化”政策进行论述和分析。第一部分从“台独”理念的滋生与民进党“台独”路线的确立,分析民进党“去中国化”的政策缘起,进一步说明民进党推行“去中国化”是有着其“台独”渊源的。第二部分论述了民进党推行“去中国化”的理论依据和现实需要。民进党为了“去中国化”,将“台湾民族论”、“台湾文化多元论”、“台湾文化异于中国文化”作为其理论根据,并从其巩固执政地位的现实需要出发,全方位推行“去中国化”。第三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对民进党“去中国化”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外交”各个方面的表现作了全面的梳理与分析。第四部分论述了民进党“去中国化”对台湾社会和两岸关系的影响与未来走势。民进党“去中国化”的实质就是“渐进式台独”,对台湾岛内政局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及两岸关系的进程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但“去中国化”的主张违背全体中国人民和台湾人民的根本意志,它终究改变不了两岸文化渊源。海峡两岸经济一体化是不可阻挡的趋势,两岸的统一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去中国化”的最后结果只能是民进党为此而丢掉执政权。

郭海文,秦宗仓,张小荣[9](2008)在《用文化软实力遏制文化台独》文中指出在反"台独"斗争中,文化软实力愈发显示出其强大的力量。主要表现在:文化教育的推动力,语言文字的凝聚力,传播媒介的吸引力,科技文化的震慑力,民族情感的亲和力,法律的约束力。

樊家和[10](2008)在《台湾民主进步党的社会基础和政治地位变迁研究》文中认为孙中山先生领导革命,创立兴中会,经历同盟会、国民党、中华革命党,致力推翻满清政府,以至于先期的中国国民党创立了中华民国并居于执政地位,并在1946年制订「中华民国宪法」之前,当时国内的政党计有“中国共产党”、“中国国民党”、“中国青年党”、“中国民主社会党”(中国国家社会党、中国民主宪政党合并后更名)、“中国民主同盟”。1949年10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新政权成立,在中国的领土上,再一次的政党政权转换,由中国共产党合法掌握执政地位。现今中国在中国共产党体制执政下的八个参政党派:“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九二学社”、“中国致公党”、“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与多党合作的体制下,国家还有希望地带领着人民迈向自由、民主、富强的康庄大道;而中国国民党1950年,在台湾地区实施戒严,进入动员戡乱时期,仅有跟随中国国民党到达台湾的中国青年党及中国民主社会党,三个政党。直至1986年9月28日,仍处于戒严下的台湾地区,在130多位社会人士发起组织的「民主进步党」在台北市圆山大饭店宣布正式成立。1989年1月,台湾立法院修正「动员戡乱时期人民团体法」,增列「政治团体」一章,规定政党与政治团体之成立要件;自此,台湾人民可以依法组党,文录(2006年10月)为止,已向台湾地区内政部申请核(获)准备案之合法政党有120个,政治团体有41个。民进党在发展过程中,一直高举着“清廉”、“民主”、“本土”的旗帜进行政治动员。但是二十年的党务发展历程展现出与民进党道德宣誓截然不同的结果。民进党的各个核心价值经常因派系的冲突、事务官职卡位元战及政治利益分配不均的种种因素而不断地流失,过程中不断出现相当大程度的异化。民进党的民主诉求也已经和民主的终极价值与关怀变得南辕北辙。民进党组党初期,其诉求主要是反对国民党的专制统治,改变“本省人”在整个权力分配体制中边缘化的局面,所以其民主诉求在当时尚具有普遍关怀的意涵。2000年民进党上台后,局面就产生了很大的改变,而大权在握的民进党并没有将“价值民主”向“实践民主”转化,即实践选举时的政见承诺,加强对“人民”的关照,却反而利用“民主”维护党的自主权力。最典型的例子是:最近民间因陈水扁的贪腐问题而要求其下台的呼声甚高,但阿扁却坚持一定要做到底,并以“阿扁是台湾过半数人选出来的总统”作为挡箭牌。2000年以前,民进党鼓吹“政治清廉”最为卖力,只因持有未曾执政过的记述来对台湾选民与国民党大放厥辞,其在2000年的“总统大选”中更是将“反黑金”作为竞选文宣的主打议题,极力突显“清廉改革”的形象以清新政党压制性的比较方式打击国民党传统老旧又腐败的刻板印象。但是在民进党上台后的短短几年时间内,阿扁当局的“黑金化”程度比起国民党时期也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贪官污吏腐败的速度则远远超过了国民党。从近期爆出的弊案来看,所牵涉的金额颇令人触目惊心,显示民进党政府所谓的“清廉”诉求已经完全破产,其所蕴含的道德约束力在陈水扁及其一妻二秘三师与家庭成员身上也已经荡然无存。民进党的另外两个核心价值“民主”和“本土”则纠结在一起,以异化的方式表现出来。民进党一贯以“本土政党”自居,族群动员、乡里动员是其政治动员的主要手段之一。为了达到胜选的目的,民进党割裂台湾社会划清两岸民族关系,扩大膨胀原本并不明显的族群隔阂,挑衅外省人、本省人族群仇恨,区隔客家人、原住民的族群诱发力,鼓噪工人、农人的抗争性,不停制造族群的对立与对抗。结果,本土化的价值被狭隘的族群意识所取代,成为打击异己的工具。民进党核心价值的流失在客观上对民进党形成了筛选机制,一批坚持基本价值的核心人物,如许信良、施明德、林义雄等先后退出民进党,从而凸显了民进党异己腐化的速度及民主价值远离了早期组党时的诉求宗旨。这一趋势又反向加速了民进党的核心价值流失。派系共治局面的形成是由民进党内的政治生态所凝定的。民进党刚组建时,仅是一个反国民党统治的约盟之众,内部各种政治观点交错杂陈,即使是同一政治思潮,也会导致不同路线的争执。另外,民进党内部的政治势力从党外时代发展而成为山头派系林立,需要一个能够缓冲矛盾的机制,派系共治结构由此产生,才能发挥一点一滴的段落式整合功能。民进党经过“本土性建构”之长期的、有差别的价值观念引导,台湾社会的历史记忆已经被刻意地筛选和过滤。同时,经过无数次选举的政治社会分化作用,岛内人民,特别是泛绿民众对若干政治问题已经造成不懂反省的刻板认知。于是在民进党与基本支持者之间形成了互相绑架的局面,进而形成了共犯结构。对泛绿阵营而言,陈水扁已经不单纯是一个执政者,而是本土政治的一个先驱领导者,也是已经超越了政治道德而必须维护的政治图腾。这种结构是影响民进党自身反省和内部政治生态调整的最大阻碍力量。然而,民主进步党能够在短短十四年间,运用民主选举制度,推翻了执政五十年的中国国民党,于2000年在多数民意的选票支持下,以及能在军、宪、警的政治中立体制下,和平转移台湾政权,取得执政地位,其成长过程与党内外的形成力量,是不容忽视,应该有足够理由以实现理性的研究态度,深入加以探讨。本文主体是以台湾民主进步党的草创期、在野期、执政期及重回到在野立命的可能性,作为主要研究目标,从党内派系、党外关系、社会动脉的关键性其它政党的冲击比较,再则从街头运动至竞选参政至地方政府执政进而成为执政党,分析该党的未来趋势及带动或影响到台湾的民主问题及国际地位的优劣环境,两岸的关系又是否因为该党的本土主张与台独意识而牵动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假像共识。并以实际发生的政党政治题材作研究对象,追查真人真事、实质采访记录,取材于各党派以当代发生的实事求是的政局发展或变化加以探讨分析。

二、台湾民进党鼓吹“通用拼音”的实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台湾民进党鼓吹“通用拼音”的实质(论文提纲范文)

(1)“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创新
        1.4.2 研究不足
第二章 “台独”问题的相关概述
    2.1 “台独”的产生及发展
        2.1.1 “台独”产生的社会历史因素
        2.1.2 早期“台独”活动的海外萌芽
        2.1.3 岛内“台独”活动的渐趋猖獗
    2.2 “台独”的基本特点
        2.2.1 影响因素多元性
        2.2.2 “理论”内容荒谬性
        2.2.3 极具高度敏感性
    2.3 “台独”的危害
        2.3.1 危害台湾同胞福祉
        2.3.2 损害中国核心利益
        2.3.3 阻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第三章 “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的依据和基础.
    3.1 理论依据
        3.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国家主权的学说
        3.1.2 中国共产党关于反“台独”工作的论述
    3.2 法律依据
        3.2.1 关于台湾法律地位的国际法依据
        3.2.2 关于反“台独”工作的国内法依据
    3.3 实践基础
        3.3.1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的反“台独”工作
        3.3.2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反“台独”工作
        3.3.3 “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反“台独”工作
        3.3.4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的反“台独”工作
第四章 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反“台独”工作
    4.1 推动开展两岸对话谈判
        4.1.1 确立“九二共识”建立互信基础
        4.1.2 促成“汪辜会谈”架起沟通桥梁
        4.1.3 开启政治对话遏制“台独”发展
    4.2 促进两岸经贸人文交流
        4.2.1 促进两岸经济贸易关系新发展
        4.2.2 推动两岸人员往来和文化交流
    4.3 坚决反对一切“台独”分裂活动
        4.3.1 提出“八项主张”打击“台独”
        4.3.2 反对李登辉“台独”分裂活动
        4.3.3 反对美台勾结的“台独”分裂活动
    小结
第五章 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反“台独”工作
    5.1 反对民进党主导的“台独”分裂活动
        5.1.1 反对陈水扁“台独”分裂活动
        5.1.2 提出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
        5.1.3 制定出台《反分裂国家法》
    5.2 努力营造反“台独”的域外环境
        5.2.1 敦促美国信守承诺反对“台独”
        5.2.2 争取国际社会支持反对“台独”
    5.3 推进两岸关系走向和平发展
        5.3.1 开创两岸政党交流崭新局面
        5.3.2 推动实现全面直接双向“三通”
        5.3.3 提出“六点意见”促进和平发展
    小结
第六章 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反“台独”工作
    6.1 提出新理念深化两岸和平发展
        6.1.1 提出“两岸一家亲”理念
        6.1.2 携手共建“两岸命运共同体”
        6.1.3 团结台湾同胞共圆中国梦
    6.2 以两岸和平发展巩固反“台独”成果
        6.2.1 强调两岸基本原则共识
        6.2.2 举行两岸高层领导会晤
        6.2.3 推进两岸走向融合发展
    6.3 坚决遏制“台独”分裂活动
        6.3.1 强调“台独”分裂行径零容忍立场
        6.3.2 全面封堵台湾当局所谓“国际空间”
        6.3.3 反对美国政府及国会的涉台行为
    小结
第七章 “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经验与启示
    7.1 “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的经验
        7.1.1 始终坚持原则性问题不动摇
        7.1.2 始终坚持反对“台独”不妥协
        7.1.3 注重反“台独”工作方式方法
        7.1.4 高度重视两岸人民力量作用
        7.1.5 充分发挥大陆的主导性作用
    7.2 “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的启示
        7.2.1 保持大陆自身发展进步势头
        7.2.2 继续巩固一个中国原则共识
        7.2.3 持续深化两岸各项交流合作
        7.2.4 政治措施与军事手段相结合
        7.2.5 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大势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成果
致谢

(2)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台湾“文化台独”思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文化台独”思潮的内涵及成因分析
    1.1 “文化台独”思潮的内涵
    1.2 “文化台独”思潮的成因分析
        1.2.1 “文化台独”思潮形成的历史因素
        1.2.2 “文化台独”思潮形成的现实因素
2 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台湾“文化台独”思潮的事实考察
    2.1 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台湾“文化台独”思潮的进程
        2.1.1 李登辉、陈水扁掌权时期的“文化台独”
        2.1.2 中国国民党重新上台时期的“文化台独”
        2.1.3 蔡英文当局上台以来的“文化台独”
    2.2 “文化台独”思潮的特征
3 “文化台独”思潮对两岸和平统一大业的危害及对策研究
    3.1 “文化台独”思潮对两岸和平统一大业的危害
        3.1.1 冲击两岸和平统一的基础与前提
        3.1.2 削减两岸统一的精神动力和信仰基础
        3.1.3 为外国势力插手台湾事务、干涉中国内政提供“借口”
        3.1.4 阻碍并弱化岛内中华文化传承发展和国族认同
        3.1.5 严重撕裂台湾社会,导致台湾社会发展前景堪忧
        3.1.6 加深岛内民众崇美媚日的情结和依附意识
    3.2 遏制“文化台独”思潮的对策
        3.2.1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国家统一目标是根本之策
        3.2.2 以中华文化为根基增强两岸之间的文化交流合作
        3.2.3 以雄厚的经济实力为支撑促进两岸文化融合
        3.2.4 加强与地区国家间协调,遏制“台独”势力的活动空间
        3.2.5 加强国家军事实力建设,强化军事遏制“台独”战略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3)文化视阈中的台湾青春成长电影(1982~201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二、台湾电影研究述评
    三、研究方法与框架结构
第一章 台湾青春成长电影的嬗变和青春片流行探析
    第一节 台湾青春成长电影的嬗变与社会时代特征
        一、80 年代新电影与台湾社会的主体性生成
        二、90 年代新新电影和台湾社会的主体性破碎
        三、新世纪后新电影与台湾主体意识的建构
    第二节 台湾青春成长电影流行探析
        一、年轻的创作群体
        二、以年轻人为主的人口结构与台湾电影观众
        三、不够健全的台湾电影工业
        四、文化怀旧与青春追忆
第二章 青少年成长与社会主体性的生成
    第一节 个体意识的觉醒和青少年的成长
        一、身体的呈现
        二、规训与反叛
        三、出走与闯入
    第二节 浮出历史地表:女性主义的崛起
        一、传统女性:赞美抑或批判?
        二、男女银幕形象的翻转
        三、新女性:女性的自我独立和性别意识的凸显
        四、性欲政治和女性欲望
    第三节 台湾社会主体性的生成
        一、台语VS国语
        二、乡土/本土意识的呈现与台湾身份的认同
        三、去殖民的民族主义
        四、在传统与现代之间
第三章 威权崩溃下都市青少年的反成长
    第一节 威权的崩溃和父亲、家国的解构
        一、父亲的缺席/式微
        二、家国的崩解
        三、父亲/家国解构的文化再审视
    第二节 都市青少年的另一种成长:台湾青春电影的反成长叙事
        一、都市青少年的犯罪
        二、性放纵:怎一个“性”字了得
        三、越轨:青少年的偏差行为和社会失范
    第三节 成长并未终结:台湾青春电影的存在论
        一、叙事时间:破碎、倒转和停滞
        二、都市空间:人类的生存困境
        三、人物死亡:一种存在方式
第四章 台湾本土文化建构与青少年亚文化
    第一节 视觉元素中的台湾本土文化建构与去中国化
        一、从台北都市到地方乡村
        二、在地人文景观的商业、政治选择
        三、消失的眷村和活跃的台客
    第二节 后殖民图景里的台湾意识
        一、后殖民世代台湾的日本想象
        二、作为修辞的殖民历史言说
        三、过客心态与台湾意识
    第三节 缺少抵抗的青年亚文化:原住民和同性恋
        一、原住民:从他者到自我
        二、浪漫、喜剧与被消费的同性恋
结语 有待成长的台湾青春成长电影
参考文献
附录 台湾电影不完全目录(1982~2012)
攻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攻读博士期间主持的项目
致谢

(4)整合与分化—从华文教育看曼德勒华人社会的内部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海外华文教育研究
        (二) 缅甸华文教育研究
        (三) 其他相关的缅甸华人研究
        (四) 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概述
    三、田野调查经过及田野点介绍
        (一) 田野进入及调查经过
        (二) 田野点介绍
第一章 缅甸华人的社会地位及缅甸华文教育发展史
    第一节 缅甸华人的社会地位
        一、缅甸独立前华人的社会地位
        二、缅甸独立后华人的社会地位
    第二节 缅甸华文教育发展史及曼德勒华文教育概况
        一、缅甸华文教育发展史
        二、曼德勒华文教育概况
    第三节 小结
第二章 曼德勒华文教育与曼德勒华人的社会整合
    第一节 曼德勒华文教育中的语言传承与社会整合
        一、母语教学与社会整合
        二、华文教育中的语言生活与社会整合
    第二节 曼德勒华文教育中的节庆、仪式与社会整合
        一、春节与社会整合
        二、孔圣诞与社会整合
        三、优等生颁奖会与社会整合
        四、缅北华文学校运动会与社会整合
    第三节 外部因素的影响
        一、外部力量的历史转变
        二、外部力量的整合方式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曼德勒华文教育与曼德勒华人的社会分化
    第一节 曼德勒华文教育与曼德勒华人社会的地缘分化
        一、曼德勒华文教育中的云南人与福建人
        二、地缘分化的原因分析
    第二节 曼德勒华文教育与曼德勒华人的政治认同分化
        一、教材的差异
        二、字体及拼音的差异
        三.其他政治认同分化的符号
        四、政治认同分化的历史渊源
    第三节 曼德勒华文教育与曼德勒华人基于经济因素的社会分化
        一、曼德勒华文教育中的公益学校与贵族学校
        二、经济分化的原因分析
    第四节 追寻权力与社会分化
        一、机构设置与权力生产
        二、分化与权力再生产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作为能动性实践的整合与分化——理论分析的尝试
    第一节 结构和能动性的对立与调和
        一、结构与能动性之争
        二、结构与能动性的调和
    第二节 社会与文化——结构的二重性
        一、从社会维度看结构
        二、从文化维度看结构
    第三节 整合与分化——曼德勒华人的能动性实践
        一、作为能动性实践的整合
        二、作为能动性实践的分化
    第四节 结构的再生产——对“紧箍咒效应”的分析
        一、何谓“紧箍咒效应”
        二、“紧箍咒效应”的原因解析
    第五节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关于曼德勒华人身份认同的调查问卷
附录2:关于曼德勒华文教育中教材使用问题的调查问卷
附录3:缅甸北部华文学校一览表
附录4:《曼德勒明德学校章则》
附录5:中国大陆汉语拼音与台湾注音对照表
附录6:曼德勒孔教学校校训与校歌
附录7:曼德勒孔教学校近七学期学生人数变化
附录8:曼德勒孔教学校校长聘约
附录9:曼德勒孔教学校校长聘书
附录10:曼德勒云华师范学院招生广告
附录11:曼德勒福庆学校李校长与曼德勒孔教学校王校长关于缅甸华人政治认同的论战
致谢
攻读傅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主持课题

(5)反新疆分裂斗争中的意识形态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及研究成果综述
        一、研究的理论意义
        二、研究的现实意义
        三、国内外关于分裂主义研究的现状
        四、国内外关于新疆分裂主义研究的现状
    第二节 逻辑思路及研究方法
        一、本文的逻辑思路
        二、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 本文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分裂主义(secessionism)
        二、“民族”与“族群”
第一章 意识形态与分裂主义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形态的论述
        一、“意识形态”概念及其社会功能
        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学说
        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学说在实践中的发展
    第二节 意识形态与分裂主义的关系
        一、国家认同是国家存在与发展的社会基石
        二、分裂主义否定和排斥国家认同
    小结
第二章 新疆分裂主义产生的条件及根源
    第一节 新疆分裂主义产生的前提条件
        一、新疆的突厥化与伊斯兰化
        二、近代中国在新疆的统治危机
    第二节 新疆分裂主义产生的根源
        一、清朝在新疆的军政隔离制度
        二、近代新疆的国家认同危机
    小结
第三章 民国时期反对新疆分裂斗争中的意识形态问题
    第一节 “双泛”思潮在新疆的渗透及后果
        一、何谓“双泛”思潮?
        二、“双泛”思潮的渗透及本土化
        三、短命的“东突厥斯坦伊斯兰共和国”
    第二节 苏联对新疆的干涉及意识形态渗透
        一、杨增新时期苏联的新疆政策
        二、盛世才主新前期苏联对新疆的渗透
        三、苏联控制下的“东突厥斯坦共和国”
        四、国民党统治新疆后期苏联对新疆的干涉计划
    第三节 民国年间新疆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
        一、打击和遏制新疆分裂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蔓延
        二、国民党在新疆强化国家认同的努力
    小结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反对新疆分裂斗争中的意识形态问题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分裂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
        一、改革开放前新疆分裂主义意识形态的衰微
        二、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分裂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
    第二节 当前新疆分裂主义意识形态的特征及分析
        一、伊斯兰极端主义思潮的渗透与蔓延
        二、极端民族主义的渗透与蔓延
        三、恐怖主义的渗透与蔓延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述评
        一、改革开放以前新疆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
        二、改革开放以来新疆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
    小结
第五章 反新疆分裂斗争中意识形态问题对策研究
    第一节 新疆分裂主义意识形态发展演变的特点及影响
        一、新疆分裂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方式及对象
        二、新疆分裂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演变及特征
        三、新疆分裂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及危害
    第二节 近代以来强化国家认同的努力
        一、民国时期强化国家认同的努力及不足
        二、新中国时期强化国家认同的努力及不足
    第三节 关于当前加强国家认同的对策建议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国家认同建设
        二、以中华民族认同巩固国家认同
        三、关于加强新疆民众国家认同的建议
    小结
结论
    一、新疆分裂主义意识形态的产生与发展
    二、意识形态领域反对新疆分裂斗争的历程
    三、当前反对新疆分裂斗争中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不足及对策
    四、本文的创新及不足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台湾社会对中华文化的态度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民党及泛蓝阵营的态度
    (一) 蒋氏父子统治时期, 一直以“中华文化的正统代表”自居
    (二) 李登辉主政时期有前后两阶段的变化
    (三) 2000年后, 开始回归国民党的正统路线
    (四) 马英九执政后, 继续推动中华文化发展
二、民进党及泛绿阵营的态度
    (一) 民进党执政前致力于宣传、催生“独立的台湾国民意识”
    (二) 民进党执政后致力于形塑、巩固“台独意识”
    (三) 大部分绿营民众将文化与政治相区别
三、结语

(7)“文化台独”历史与现状评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化台独”理论的形成及特征
    1.广泛性
    2.软性
    3.断根性
    4.媚日性
二、“文化台独”的表现形式
    1.教育领域
    2.社会文化领域
    3.传播媒体领域
    4.宗教领域
    5.文学领域
三、 马英九执政以来“文化台独”现状

(8)民进党执政以来的“去中国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二、相关研究动态
    三、本文研究方法、重点、难点和新意
    四、重要概念的界定
一、民进党执政当局推行“去中国化”的缘起
    1.1 “台独”理念的确立与发展
        1.1.1 “台独”思潮的滋生
        1.1.2 李登辉时期凸显“台独”意识
    1.2 民进党“台独”路线的确立
        1.2.1 民进党党纲鼓吹“台独”理念
        1.2.2 利用执政推行“台独”路线
二、民进党执政以来推行“去中国化”的依据
    2.1 民进党推行“去中国化”的托辞
        2.1.1 “台湾民族论”
        2.1.2 “台湾文化多元论”
        2.1.3 台湾文化异于中国文化
    2.2 民进党推行“去中国化”的现实需要
        2.2.1 迎合美日,巩固执政的需要
        2.2.2 满足“本省人”的诉求
        2.2.3 巩固“台独”基本盘
三、民进党执政当局推行“去中国化”的实践
    3.1 政治上顽固坚持“台独”立场
        3.1.1 否认“九二共识”,鼓吹“一边一国”
        3.1.2 利用“公投”进行分裂
        3.1.3 实行“制宪”、“废统”,挑战两岸关系
    3.2 经济上阻挠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发展
        3.2.1 构建台湾经济发展的“全球布局战略”
        3.2.2 严格限制台商赴大陆投资
        3.2.3 重启“南向政策”,分散台商西进潮
        3.2.4 设置重重障碍阻挠“三通”
    3.3 文化上淡化“中国认同”,鼓吹“台湾意识”
        3.3.1 教学语言“去中国化”
        3.3.2 学校教育“台湾化”
        3.3.3 社会文化“台湾化”
    3.4 军事上企图“以武拒统、以武谋独”
        3.4.1 用“分裂”意识对军队进行政战教育
        3.4.2 在军中大搞“去中国化”活动
        3.4.3 提出“决战境外”战略,加强同美国军事合作
    3.5 全方位推行“台独外交”
        3.5.1 重点极力提升与美国、日本、欧盟的“实质关系”
        3.5.2 竭力谋求挤入国际组织,提高“国际能见度”
        3.5.3 在国际社会推动“台湾正名”,加速在“外交”领域“脱中国化”
四、民进党执政当局“去中国化”的影响及未来走势
    4.1 民进党执政当局“去中国化”的影响
        4.1.1 “去中国化”是“渐进式台独”的重要步骤
        4.1.2 “去中国化”影响台湾经济发展
        4.1.3 “去中国化”严重危害两岸关系
    4.2 民进党执政当局“去中国化”的未来走势
        4.2.1 两岸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不可抗拒的趋势
        4.2.2 任何力量也割不断两岸文化的融合
        4.2.3 两岸统一最符合两岸人民利益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及书目

(9)用文化软实力遏制文化台独(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化教育的推动力
二、语言文字的凝聚力
三、传播媒介的吸引力
四、科技文化的震慑力
五、民族情感的亲和力
六、法律的约束力

(10)台湾民主进步党的社会基础和政治地位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序言
第壹章 台湾民进党创立及其社会背景
    第一节 台湾民进党创立时的国际背景
    第二节 台湾民进党创立时的两岸关系
        一、两岸政治互动
        二、两岸民间交流
    第三节 台湾民进党创立时岛内政治生态
        一、岛内政治制度嬗变
        二、岛内政党关系变化
        三、民进党内派系关系发展
第贰章 民进党初创时期的社会经济基础
    第一节 经济发展的阶段特点
    第二节 社会基础
        一、社团关系
        二、劳工关系
        三、政商关系
        四、海外关系
    第三节 经济基础
        一、农业方面
        二、城市制造业方面
        三、工商金融业方面
第叁章 民进党初创时期的政治策略和政治地位的变迁
    第一节 民进党街头政治运动社会反应
    第二节 谋取政党竞选优势的基本政治策略
        一、选战实力发展
        二、党员人数稳步上升
        三、政党认同度起伏不定
    第三节 民进党的政治优势和政治地位变迁
第肆章 民进党政治地位变迁后台湾政党关系新特点
    第一节 民进党执政后台湾政党关系的新特点
        一、民进党执政的三个阶段
        二、民进党对于台湾民主之路的影响
        三、民进党执政后的政治评估
    第二节 民进党内派系争斗新动向
        一、民进党内现阶段的政治争斗具有选举文化的某些特征
        二、民进党选前协调共治候选期党内势力整合与抗衡
        三、民进党在防范内部分裂的机制设计
        四、陈水扁的权力欲望
    第三节 民进党与在野党的关系
        一、"国会"内的竞争关系
        二、地方政府中的政党关系
        三、在社会舆论上的竞争关系
        四、民间团体内的对峙关系
    第四节 泛蓝阵营的基本构成和政党基本主张
    第五节 泛绿阵营的基本构成和政党基本主张
第伍章 民进党执政后政府公共政策的基本特点与政绩评估
    第一节 政府再造计划的提出
    第二节 民进党执政后政府公共政策的基本特点
        一、意识形态下摇摆不定的公共政策
        二、文官体系与专业人员的公共政策
        三、缺乏稳定的财经政策
        四、僵化的两岸政策
    第三节 民进党拓展国际空间的基本路径与特点
        一、务实"外交"
        二、南向政策
        打开南向政策的最后一扇大门—缅甸
        三、荣邦专案
    第四节 民进党处理两岸关系的思维与策略
    第五节 台湾社会的新问题
    第六节 民进党政绩评估
    第七节 值得关注的政局个案分析
        一、民进党2004年"二二八事件资料勘对"
        二、陈水扁"机要费"司法审判结果
        三、2008年"立委"和"台湾总统"大选选情
第陆章 民进党的历史价值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第一节 "台湾民主意识"的演变
        一、两蒋政权时代(1949~1988年)
        二、李登辉时代(1988~2000年)
        三、陈水扁时代(2000年~至今)
    第二节 台湾民主政治建设的路径依赖评估
        一、两岸市场经济规律化
        二、大陆扩大两岸交流的优惠政策与措施
        三、两岸经济政策被迫性调整
    第三节 台湾地位边缘化与民进党的历史价值评估
    第四节 民进党社会基础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一、选战结果与民进党社会基础
        二、褪色的"民主"、"改革"光环与民进党社会基础
        三、台独意识形态的结构与民进党思想基础
        四、难以维护的清廉形象与民进党政治基础
        五、公共政策的实施结果与民进党的执政能力
结论:台湾政局的"共治"蕴含了"权力分享"、"权力共享"
附件一
附件二
附件三
参考文献
    中文参考文献
    英文参考文献
后记

四、台湾民进党鼓吹“通用拼音”的实质(论文参考文献)

  • [1]“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研究[D]. 王梦. 吉林大学, 2020(01)
  • [2]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台湾“文化台独”思潮研究[D]. 孔立. 辽宁大学, 2018(01)
  • [3]文化视阈中的台湾青春成长电影(1982~2012)[D]. 齐钢. 上海大学, 2016(04)
  • [4]整合与分化—从华文教育看曼德勒华人社会的内部关系[D]. 刘权. 云南大学, 2015(09)
  • [5]反新疆分裂斗争中的意识形态问题研究[D]. 曹伟. 兰州大学, 2013(10)
  • [6]台湾社会对中华文化的态度探析[J]. 杨立宪.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04)
  • [7]“文化台独”历史与现状评析[J]. 张高杰.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2)
  • [8]民进党执政以来的“去中国化”问题研究[D]. 赵洪. 首都师范大学, 2008(02)
  • [9]用文化软实力遏制文化台独[J]. 郭海文,秦宗仓,张小荣.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 2008(03)
  • [10]台湾民主进步党的社会基础和政治地位变迁研究[D]. 樊家和. 华东师范大学, 2008(11)

标签:;  ;  ;  ;  ;  

台湾民进党崇尚“通用拼音”的精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