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大改革力度 搞活中小企业(论文文献综述)
徐明[1](2020)在《新三板的改革思路及其未来走向》文中研究表明新三板市场是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中的重要一环,充满着中国特色。自2013年成立以来,新三板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探索,取得了积极的实践效果和宝贵的发展经验。但是,新三板市场的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挂牌公司总数大、平均规模小、股权集中度高;挂牌企业经营业绩两头分化,与沪深证券市场差距大;主动摘牌公司不断增加,融资功能不断下降,市场交易不活跃。应该通过改革和创新来逐步解决新三板市场存在的这些问题。全面深化新三板改革在总体思路上具体体现为四个方面:错位发展、形成特色;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两端搞活、丰富功能;防控风险,稳步推进。新三板改革要坚持按市场规律办事、坚持依法依规推进改革、坚持改革创新与风险防控并重、坚持存量优化与增量改革并重。新三板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设立精选层,落实转板上市机制;优化融资制度;完善交易和投资者准入制度;完善市场各层次差异化监管安排;增加制度供给和司法保障,进一步提高违法成本。新三板作为资本市场服务中小企业的全新实践,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
薛涵予[2](2019)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研究》文中认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既汲取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金融思想的精华,也继承了自中国革命时期至党的十八大前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同时结合现代金融理论,根据新时代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与时俱进地创新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地将它运用到具体的金融工作当中。实践证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是推动新时代中国金融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将原理和现实相结合,使真理和价值相统一,以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强调稳中求进,守正创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以经济为本源,以改革促发展,以市场为机制,以人民为中心,以开放为重点,以治理为手段,以安全为底线,以中国共产党为主体。它以原则,方法,对象,目标等构成了一套完整的指导体系,它融合传统和现代,协调主体和客体,兼顾国内和国际,突出重点和难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主要欲解决金融安全和效率问题。为抵御金融风险,我国金融必须服务实体经济,始终将人民利益摆在第一位,加强对外开放与合作,完善监管与法治;为提高金融效率,我国金融必须深化体制改革,让市场为配置资源起决定性作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本文试图通过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相关内容的阐述和论证,展现一个完整的思想形成过程,并且详细说明根据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需要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指导我国金融工作,解决实际金融问题。我认为,当代世界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极其复杂,中国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国内推行着“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金融工作面临着重大的风险与挑战。在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金融体制也亟待全面深化改革,此时研究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谢世江[3](2019)在《我国商贸流通业的金融支持研究》文中提出在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历程中,虽然流通业对社会经济的贡献度以及在国家产业体系中的重要性逐渐被全社会接受,流通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基础和先导性产业,但当前流通业的发展依然面临不少问题:降低流通成本的任务依然存在,流通效率亟待进一步提高;与发达国家相比,整个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和龙头企业规模依然差距较大等。与此同时,虽然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金融业促进经济发展的能力稳步提升,但在近年经济下行的特殊背景下,金融业本身出现了“脱实向虚”等问题,金融功能的发挥与实体经济的实际需求出现脱节,金融业对实体企业输血造血的能力和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实体经济发展遭遇的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在商贸流通业中也比较普遍,金融支持不足成为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进贸易强国建设”,《国内贸易流通“十三五”发展规划》也指出,到2020年现代流通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与此同时,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已成为当前国家的现实选择,中央明确提出了一系列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指导思想,比如“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本分”等。特别是2019年2月,中央明确提出“金融活,经济活;经济兴,金融兴;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要求“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这些最新的国家政策导向,为我国商贸流通业利用好金融资源实现快速变革发展提供了新机遇。然而,目前学界对金融与商贸流通业相互关系的研究还不多,且现有研究大多以理论探讨为主,量化分析非常稀少,对商贸流通业金融支持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的文献则更少。在此背景下,对我国商贸流通业的金融支持情况进行研究,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较强的现实应用价值。基于以上背景,本文以商贸流通业为研究对象,对我国商贸流通业的金融支持问题开展研究。在系统梳理商贸流通业与金融关系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对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历程和金融支持状况进行了论述,结合商贸流通业的产业特征以及发展阶段对其金融需求情况进行了分析,从功能视角就金融对商贸流通业的作用机理进行论述,对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促进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机理以及在现实经济中的表现进行了比较,从产融结合模式的角度对商贸流通业的主要产融结合模式进行了分析。在以上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从实证的角度对商贸流通业的金融支持水平进行了测度,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对金融支持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进一步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我国商贸流通发展需要金融支持。从行业特征来看,商贸流通业具有轻资产模式、低利润增长、规模经济的竞争方式、以中小企业为主等四方面特点;从产业发展阶段来看,我国商贸流通业在经历了 40年的改革开放历程,目前已进入新一轮的转型升级阶段;从国际竞争力来看,我国商贸流通业无论是面对国内市场的外资竞争还是实施“走出去”战略,均需要大量金融支持。这些情况决定了商贸流通业对金融的巨大需求。研究进一步发现,我国商贸流通业的金融支持不足主要表现在金融政策支持力度不足、金融支持供给规模不足、金融支持结构不合理三个方面。二、从金融深化的角度看,金融业对商贸流通业的作用机理主要表现在金融规模、金融结构、金融效率三方面。从金融功能的角度来看,金融业对商贸流通业的作用机理主要表现在资本形成、风险分散、激励约束以及信息揭示四个方面。不过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作用机理的侧重点存在一定差异,直接金融的作用机理突出体现在资本形成、风险分散以及信息揭示方面,而间接金融的作用机理突出体现在资本形成以及激励约束方面。三、我国金融发展对商贸流通业发展具有正向推动作用,不过金融规模、金融结构以及金融效率三方面对商贸流通业的促进作用存在较大差异。其中,金融规模的作用较大,这说明我国对商贸流通业的金融支持并不存在过度发展的问题,金融业有必要进一步扩大对商贸流通业的资金供给规模;金融结构对商贸流通业也有显着正向冲击作用,但是作用程度小于金融规模;金融效率的作用相对最小。因此,改进对商贸流通业的金融支持,可以把重点放在扩大金融支持规模和提高直接金融占比上,而金融效率则可作为一个长期的方向。此外,国家财政支出也与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呈正相关的关系,启示我们合理利用政府财税收支政策来促进商贸流通业发展。四、从金融支持方式的作用程度来看,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对商贸流通业的推动作用存在显着差异。直接金融支持方面,回归结果显示总市值系数为0.55,这意味着当总市值增加1%时,企业总资产将增加0.55%,表明以资本市场为主导的直接金融支持体系对上市商贸企业发展产生较大推动效应。间接金融支持方面,回归结果显示应付利息系数为0.02,以信贷为主的间接金融体系对我国商贸流通发展支持程度明显小于直接金融。五、商贸流通业金融支持的影响因素方面,直接金融支持与间接金融支持的影响因子不一样,具体表现如下:(1)销售净利率对直接金融影响较大,影响系数达到2.69。但是销售净利率对间接金融的影响较小,且呈现负相关关系。(2)流动比率与直接金融支持成正相关,但与间接金融支持为负相关关系。(3)存货周转率与直接金融支持显着正相关,但与间接金融相关性不显着。(4)固定资产周转率对直接金融支持影响为负,近十年来我国经济整体处于下行阶段,固定资产周转率虽然提高,但是对整个直接融资市场的正向作用并未有效发挥。固定资产周转率与间接金融支持显着正相关,不过相关系数较低,仅为0.14%。值得注意的是,间接金融与固定资产装备化水平相关系数高达0.17,说明我国商贸流通业的间接金融存在过度依赖固定资产抵押担保的倾向。(5)营业收入增长率与直接金融支持正相关,与间接金融相关性不显着。(6)技术水平方面,无形资产比率与直接金融支持的相关系数为1.85,商贸企业的技术水平将显着提升直接融资水平。不过金融机构开展信贷业务时较少考虑该类指标,因此技术水平指标与间接金融相关性并不显着。(7)国家政策扶持方面,税费返还对直接金融影响不显着,但税费返还与间接金融正相关性,类似研究也发现政府补贴对企业价值有显着正向调节作用。(8)直接金融支持的影响因素比如技术进步、成长能力等具有长期性和渐进性,而间接金融支持的影响因素比如年度税收惠返还等则具有更多短期性质,商贸流通业的间接金融支持存在短视倾向。六、为提升金融业服务我国商贸流通业的能力和水平,可从五个方面入手:(1)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扩大商贸流通业直接融资占比:(2)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减轻对固定资产抵押担保的依赖;(3)加强国家政策资金的扶持,完善补贴管理机制;(4)建设流通行业信用体系,提升行业信用评级;(5)加强技术创新;(6)加强流通企业供应链建设,发挥好供应链金融作用;(7)加强政策组合拳,提升政策的作用效力。本文成果可为流通主管部门以及金融主管决策部门制定商贸流通业发展政策提供参考,也能为商贸流通企业以及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提供参考。
董大伟[4](2017)在《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研究(1978-2016)》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所称的非公有制经济,界定为我国的个体私营经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发展已经走过了将近四十年的历程。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成分,在我国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仍有发展的必要。抚今追昔,以史为鉴,系统梳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历程,对于今后完善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抛开同类题目开篇即纵论原典理论的范式,秉持以史带论的写作风格,分阶段进行实证论述,最后加以总结,理论从历史而出。虽然每一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所处背景复杂多因,但本文为抓主线叙事,不再赘述前人之思,主要从经济背景入手,探看中共每一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最重要动因,展示各项经济政策的演进与成效,并在分析各阶段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阶层特征的基础上,梳理分析相应的统战政策,从而使文章更加饱满,也为最后的逻辑总结铺设了较为全面的历史基础。本文可分三大部分、九个篇章:第一部分为绪论,独立成篇。主要论述文章的选题初衷与基本价值,界定与说明正文所涉及的重要复杂概念,回顾前人成果,确立本文创新的着力点。第二部分为正文,从第一章到第七章,论述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历程。第一章题目为“在探索中发展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78-1988)”。在具体叙述中分成两阶段,一是“改革开放之初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78-1984)”,二是“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84-1988)”。第二章题目为“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波动与调整(1988-1992)”。主要论述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波动以及党初步调整相关政策的过程,并分析了这一时期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基本特征与待解问题。第三章题目为“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稳定与发展(1992-1997)”。主要论述南方谈话与十四大的非公有制经济有关理论及十四大后的政策发展,分析在政策作用下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走上正轨以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基本特征,然后论述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政策。第四章题目为“非公有制经济政策实现历史性突破(1997-2002)”。主要论述十五大至十六大期间中共将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基本经济制度及其后续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具体政策的历程,在党的政策推动下非公有制经济取得的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此阶段的特征,以及该阶段党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统战政策。第五章题目为“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巩固与深化(2002-2007)”。主要论述十六大到十七大期间中共巩固与深化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及政策的宏观历史过程,在此基础上阐述党的政策支持下非公有制经济取得的新发展以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特征,最后阐述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第六章题目为“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稳步推进(2007-2012)”。主要论述十七大到十八大之间党的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及具体政策的新发展,得益于党的政策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在国际金融危机大环境下不仅逆势增长,而且为我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亮眼表现作出突出贡献,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此期间有了新特征,党对他们的统战政策也有条不紊地推进。第七章题目为“十八大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新进展(2012-2016)”。主要论述十八大及之后党的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和具体政策,在党的政策推动下非公有制经济取得的新进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出现的新变化,以及这一阶段党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统战工作发展。在第二部分,由于历史原因,第一章和第二章的结构与后面几章并不相同,正因如此,更可直观感受到1992年在非公有制经济及其政策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第三部分就是结语章“基于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历程的一些思考”,为史后之论。本章的论述完全是基于前面几章内容自然而出,既是总结,也是提升。主要论述三个问题:一是非公有制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动力系统;二是非公有制经济终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特殊组成部分;三是有关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建议。
庄佳林[5](2011)在《支持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我国及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均起着战略性的作用。各国经济学家普遍认为,中小企业将是21世纪经济发展的主要推进力量。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的地位和作用更是显得突出和重要。截至2009年,我国注册的中小企业已达1042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中小企业对我国GDP总量的贡献超过60%,对税收的贡献超过50%,提供了75%以上的城乡就业机会。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对于增强我国经济增长活力、拓宽就业渠道、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以及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然而,从世界经济发展过程来看,很多国家的中小企业在增长中都暴露出一些深层次的问题,突出的是技术水平落后,劳动生产率低,市场竞争力较弱,融资渠道不畅等,这些问题给中小企业持续发展带来不同程度的障碍。鉴于中小企业面临的现实环境,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积极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各国政府官员、经济学家和管理学者都将其提升到战略高度给予重视,政府均采取一系列财政等支持政策,促进本国中小企业的成长和发展。我国是近十年来,开始逐步重视中小企业改革与发展的问题。2002年6月,为了改善中小企业经营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扩大城乡就业,发挥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我国制订和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并于2003年1月起施行。这是我国扶持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门法律,对涉及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支持、创业扶持、技术创新、市场开拓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内容做出了具体规定,财政、税收均采取了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支持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该法律对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我国中小企业的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由于中小企业内部因素等原因,以及“市场失灵”的外部环境,中小企业的发展还存在很多的制约因素,我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政策还不完善。国内对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研究中,对支持中小企业财政政策体系的研究成果也较少。研究和探索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机制的规律性,采用财政政策促进其健康成长,在新时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财政政策作为政府扶持和引导中小企业发展的经济政策,是实现我国中小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如何运用财税手段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良性发展,已成为目前理论界研究的重要课题。全文紧密围绕我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政策,支持中小企业的动因、背景、政策指向和路径选择的研究框架,将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理念贯穿于各个章节。在研究的过程中,综合运用所掌握的财政、税收理论,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国际经验与我国国情相结合,借助于数据分析、图形、表格、案例等,力求理论和实践相统一,达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在这个框架下,本文分析了发展我国中小企业对于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就业的重要作用,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战略地位,政府对发展中小企业的引导作用和采取财政政策支持的必要性。通过分析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趋势、发展机遇和主要障碍,回顾和分析我国促进中小企业的相关政策,借鉴其他国家支持中小企业财政政策经验,结合我国具体国情,针对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障碍和现行财政政策存在的不足,提出支持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政策建议。通过本文研究分析,构建与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财政政策体系应从以下方面采取措施:首先,构建我国中小企业的财政支持政策。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的公共服务体系的财政投入,完善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加大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财政补贴;支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和政策性中小企业银行的建立,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完善支持中小企业的政府采购政策。其次,完善我国中小企业的税收支持政策。针对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和产业中各个环节特点,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现行增值税、所得税等中小企业税收政策。最后,在构建中小企业财政政策体系的同时,需要完善和加强我国中小企业的其他配套政策。在财政政策体系和相关配套政策的协调作用机制下,产生政策作用的合力,共同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本论文力图从财政政策支持中小企业的新视角,研究如何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提出调整中小企业标准界定等建议,并进一步分析财政政策手段对中小企业投资等方面的促进作用。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提出了构建和完善支持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政策总体框架,为完善我国现行中小企业财政政策提供了理论指导,并且使得这些政策建议具有一定的实践参考价值。
李强[6](2009)在《我国“以工补农”效果及其主体互动整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日益严峻的三农问题受到了全社会前所未有的关注,中央出台了一系列诸如免除农业税、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等试图彻底改变三农状况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支农补农政策。但是,新时期三农问题形势依然严峻,破解三农问题非一日之功,怎样进行“以工补农”也还处在初步的探索之中。面对形势严峻的三农问题,在中央不断加大“以工补农”的力度背景下,本研究从“补农”主体互动整合的角度探讨新时期如何提升“以工补农”的效果。为此,本研究从“以工补农”概念及相关基本问题分析入手,在梳理“以工补农”现有研究和借鉴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明确“以工补农”的概念和基本范畴,然后通过对三农问题现状以及“以工补农”运行效果的解析,探讨“以工补农”各主体互动整合状况对运行效果的制约、揭示“以工补农”各主体互动中存在的问题及深层次原因,并以此为基础,研究和设计新时期“以工补农”主体互动整合的基本模式及其实现路径。(1)探讨和规范“以工补农”的概念及其基本范畴。根据中央政策精神和三农问题的现实状况,结合现有研究和相关理论,对“以工补农”的内涵进行规范。并进一步从什么是“以工补农”,为什么“以工补农”,怎样“以工补农”的角度,对“以工补农”的依据、任务、主体、方法、渠道和主体互动关系等基本范畴进行理论探讨,以奠定全文研究的理论基础。(2)探讨“以工补农”的基本任务和主要渠道。“以工补农”的基本任务是评价现阶段“以工补农”运行效果的准绳,也是未来继续实施“以工补农”的中心问题。考虑到“以工补农”提出的大背景是三农问题的凸显,论文从三农问题的主要表现入手,解析三农问题的实质,并结合三农问题的严峻形势,探讨“以工补农”的基本任务。在此基础上,根据市场经济中相关行为主体的关联关系,对现阶段“以工补农”的主要渠道进行探讨和梳理,以此为评价“以工补农”运行效果确立基础。(3)分析现有“以工补农”的运行情况,并评价其实际效果。在对现阶段“以工补农”的主要渠道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将“以工补农”分为政府主导财政直接支农和政府引导市场主体支农,并主要从具体渠道、实施主体、实施方式和具体措施等方面具体分析的每种渠道的运行情况,然后评价其对“以工补农”基本任务所产生的实际效果。(4)探讨和揭示现阶段“以工补农”主体互动整合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根据现阶段“以工补农”运行效果分析的结果,探讨“以工补农”主体互动整合状况对“补农”效果的制约,并进一步对现阶段“以工补农”主体互动整合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解析,然后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5)研究和设计新时期“以工补农”主体互动整合的基本模式和实现路径。在解析现阶段“以工补农”主体互动整合存在问题及其原因的基础上,根据新时期以及三农问题的特点,在进一步界定新时期“以工补农”的基本思路和应当坚持的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对新时期“以工补农”主体互动整合的基本模式进行研究和设计,并根据所设计的基本模式,提出整合各方面力量、实现各主体良性互动的基本路径。(1)政府主导财政直接支农对增加农民收入效果不明显,而对提高具有农业资源优势的传统农业大省的农业产出有较明显的效果,农村社会发展、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没有得到足够的支持。研究中运用普通最小二乘回归估计、岭回归估计和主成份估计的方法对财政支农支出和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财政支农与农民收入之间呈负的偏相关关系,即剔除其他影响农村居民收入要素的影响之后,国家财政用于农业支出基本没有起到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效果。运用DEA评价方法对全国不同地区财政支农对农业产出效率的分析,结果表明在传统的农业大省,财政支农的效率相对较高,而农业生产资源匮乏地区,财政支农的效率相对而言也比较低。从对具体投入和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分析,表明农村社会发展、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没有得到足够的支持。(2)政府引导市场主体支农在培育相关市场主体、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尽管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还远不能为三农持续稳定发展提供长效平台,其受益面也受到相当的制约。根据政府具体的扶持和引导措施、涉农金融机构发展和涉农业务开展情况,以及金融机构具体的支农方式和三农的受益情况的分析,表明政府引导金融机构支农在支持粮食收购、大型农业开发项目建设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具体对增加农民收入方面的效果不明显。根据政府具体的扶持和引导措施、涉农企业的发展,以及涉农企业具体的支农方式和三农的受益情况的分析,表明政府引导企业支农,在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和繁荣农村经济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绩,但主要的问题是企业与三农之间的关系还比较脆弱,存在企业损害三农利益的情况,三农持续发展的长效平台还没有搭建,同时整个的受益面还相当有限。(3)现阶段“以工补农”主体互动状况从协作缺失和分工偏误两个方面制约了“补农”的总体效果。“以工补农”作为一项涉及众多主体的庞大系统工程,除了投入力度外,由谁来投,通过什么渠道来投,投到什么地方,各类主体在“补农”过程中如何分工、如何配合,即“补农”主体互动的问题也是非常关键的问题。各主体协作缺失制约了三农问题恶性循环的破除,导致了三农利益严重隐性流失,造成城乡差距扩大趋势难以根本扭转。各主体分工偏误导致瓶颈问题得不到解决,有限投入得不到合理配置,以及现有投入难以充分发挥作用。从协作缺失和分工偏误的具体表现来看,在各主体的协作方面,偏重于财政直接支农,对引导市场主体支农重视不够;偏重于引导银行信贷支农,对引导保险支农重视不够;偏重于引导农业产业化企业支农,对引导乡镇企业和中小企业支农重视不够。在各主体的分工方面农业问题较为重视,而农民和农村问题往往被忽视;重视短期和直接问题解决,不重视长期和基础问题解决,重视显性支持,不重视隐性流失问题的解决;在具体的支持对象上,某些对象被过度投入,某些对象被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与支农多头管理体制与政府偏好有直接的关系。(4)“以工补农”主体互动整合依赖于对政府和市场主体应当扮演得角色合理定位,而要实现“补农”主体良性互动,就必须完善涉农市场制度以构建互动平台,改革支农管理体制以构建互动关系,规范政府支农行为以确保良性互动。“以工补农”主体互动整合就是根据各主体不同的性质,明确各主体的角色和分工,促进“补农”过程中各主体的良性互动,以实现全社会“补农”力量的整合。政府作为“补农”的责任主体、实施主体、激励和监督主体;主要任务是完善制度、提供公共品、调节外部性、提升农民素质和平抑市场价格剧烈波动。金融机构作为“补农”的实施主体,同时又是市场经营主体,其主要功能是在“补农”过程中提供信贷、保险支持和其他金融服务。企业作为“补农”的实施主体,同时也是市场经营主体,其主要功能是通过商品和要素交易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提升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水平。要实现“补农”主体互动整合需要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户籍制度和完善农民就业与社会保障制度以构建“补农”主体互动的平台;通过改革政府内部门与部门之间,各级政府之间,政府与市场主体之间的关系以构建互动关系;通过程序化和制度化政府行为以确保“补农”主体良性互动。(1)概念界定创新。主要是对“以工补农”的内涵提出新的看法。尽管现阶段的“以工补农”与“以农补工”和发达国家的农业支持有重要的联系,但由于“以工补农”和“以农补工”体制背景不同,以及发达国家和我国国情的区别,简单的将“以工补农”视为工业对农业的反哺,视为我国对发达国家农业支持的学习,不符合当前正在实施的“以工补农”的具体情况,也不利于新时期“以工补农”的科学实施。为此,本研究将在评述现有研究和借鉴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根据“以工补农”所面临的任务和特殊的体制背景,对“以工补农”做出新的界定。本文认为“以工补农”是三农问题日益严峻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显着下降的背景下,基于单纯市场机制无法解决三农问题,政府通过市场干预手段和再分配手段,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促使和推动非农对三农进行的支持和帮助,以促进三农发展。(2)研究视角创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视角创新。第一,本研究从整合“补农”主体互动关系的角度探讨现阶段“以工补农”存在的问题,并从这一角度提出提升“以工补农”效果的政策措施。而一般的研究主要从如何加大“补农”的力度,以及怎样投入的角度入手。本研究则着眼于怎样整合“补农”主体互动关系,以使得投入的资源尽可能发挥最大的作用,产生最好的效果。第二,本研究将现阶段“以工补农”划分为政府主导财政直接支农和政府引导市场主体支农两种渠道进行分析。“以工补农”是一个极其复杂而又庞大的实践问题,用什么方法能够全面系统地反映正在进行的“以工补农”实践,是一个新问题。由于“以工补农”实践的庞杂性,容易导致概括的片面性,本研究从政府是“以工补农”第一主体,但又不是唯一实施主体的思路出发,根据政府作用实施渠道将“以工补农”划分为政府直接补农和引导市场主体补农,具有一定的新意。(3)观点创新。论文的观点主要可能有三个方面的创新。第一,对三农问题的实质,以及“以工补农”的基本任务提出新的观点。对三农问题的正确认识是明确“以工补农”基本任务的前提。三农问题看似简单的概念,由于其问题表现过于庞杂,容易形成片面的认识:或强调农业现代化问题,或强调粮食安全问题,或强调农民收入问题,或强调农村落后问题等等不一而足。本研究立足于三农问题的整体性,从相互关联和相互制约的角度对三农问题进行剖析,从而也将“以工补农”的基本任务定位为一个系统工程,这也为整合全社会“补农”力量提出必要性。第二,对现行“以工补农”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新的观点。由于本研究是从“补农”主体互动整合的角度来研究“以工补农”的实践,不同于传统的从“补农”力度和如何投入的研究角度,因此对“以工补农”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有一些新的观点和结论。第三,对未来怎样提升“以工补农”效果提出新的观点。同样基于研究角度的不同,本研究从如何协调各“补农”主体关系,整合各主体力量,实现各主体良性互动的角度提出提升“以工补农”效果的对策措施。由于“以工补农”是我国当前正在全面展开和不断深入的伟大社会实践,在本研究的进行过程中和完成之际,新的问题不断产生,新的政策措施不断出台,对于这些新的问题和新的政策措施,本研究未能很好的反映和深入研究,这需要在后续的研究中进一步探讨。
吴弋[7](2009)在《浙江各地全力以赴保增长》文中研究表明杭州保增长做"加减乘除"文章面对金融危机,经济困难,杭州保增长要做"加减乘除"。加法,就是要增加经济总量、提升企业实力、发展新型业态、加大民生投入、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居民收入;减法,就是要帮助企业减负解困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信息中心课题组,张苏平,齐援军[8](2007)在《2006年中国宏观经济大事辑要(下)》文中研究表明
山西省人民政府[9](2006)在《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2006-2007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文中研究指明晋政发[2006]39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近年来,省委、省人民政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突出成绩,经济体制改革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实践表明,改革滞后、体制机制束缚仍然是影响我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
吉林省人民政府[10](2006)在《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吉林省“十一五”重点专项规划的通知》文中认为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按照省人大十届四次会议审计通过的《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及《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意见》(吉政发[2005]35号)精神,省政府将陆续下发全省“十一五”各项重点专项规划,请认真贯彻落实。各项重点规划作为本通知的附件,另行印发。
二、加大改革力度 搞活中小企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大改革力度 搞活中小企业(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三板的改革思路及其未来走向(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三板的由来及其内涵界定 |
(一)新三板的由来 |
(二)新三板的含义界定 |
二、新三板的运行情况及其存在的问题 |
(一)新三板运行的总体概况 |
(二)新三板的成绩 |
1. 服务实体经济方面 |
2. 市场风险控制方面 |
3. 资本市场改革探索方面 |
(三)新三板存在的问题 |
三、新三板改革的总体思路和基本内容 |
(一)新三板改革的总体思路 |
1. 错位发展、形成特色 |
2. 能上能下、能进能出 |
3. 两端搞活、丰富功能 |
4. 防控风险,稳步推进 |
(二)新三板改革的基本原则 |
1. 坚持按市场规律办事 |
2. 坚持依法依规推进改革 |
3. 坚持改革创新与风险防控并重 |
4. 坚持存量优化与增量改革并重 |
(三)新三板改革的主要内容 |
1. 设立精选层,落实转板上市机制 |
2. 优化融资制度 |
3. 完善交易和投资者准人制度 |
4. 完善市场各层次差异化监管安排 |
5. 增加制度供给和司法保障,进一步提高违法成本 |
四、新三板发展的未来走向 |
(一)新三板的市场化 |
1. 市场化的相对性 |
2. 市场化的内容 |
(二)新三板的法治化 |
1. 法治对资本市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
2. 新三板未来法治建设 |
(三)新三板的国际化 |
1. 新三板国际化的意义 |
2. 新三板国际化的主要内容 |
(2)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的缘由 |
(二)研究的理论意义 |
(三)研究的实际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综述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三)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逻辑推理论证法 |
(三)定性分析法 |
(四)比较分析法 |
五、研究重点和创新点 |
(一)本文的研究重点 |
(二)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的金融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根本依据 |
一、马克思的金融思想 |
二、恩格斯的金融思想 |
三、列宁的金融思想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历史发展构成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历史资源 |
一、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1925-1949) |
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1949-1978) |
三、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1978—1992) |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的金融思想(1992-2002) |
五、进入二十一世纪初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2002 年—2012 年) |
第三节 现代金融理论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重要的理论借鉴 |
一、货币基础理论 |
二、信用理论 |
三、利息与利率理论 |
四、货币均衡论 |
五、货币政策理论 |
六、开放金融理论 |
七、金融危机理论 |
八、金融创新理论 |
第二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金融工作 |
一、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工作(1925-1927 年) |
二、井冈山斗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工作(1928-1934 年) |
三、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工作(1937-1945 年) |
四、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工作(1945-1949 年)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党的金融工作 |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 年)党的金融工作 |
二、社会主义改造至改革开放前(1953-1978 年)党的金融工作 |
第三节 改革开放至十八大以前党的金融工作 |
一、金融体制的初步改革和金融业务的初步改组 |
二、金融体系的加强和巩固 |
三、金融行业进一步发展和壮大 |
第四节 十八大以来党的主要金融工作 |
一、深化金融市场化改革 |
二、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
三、加大金融开放程度 |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形成的国内背景 |
一、经济结构亟待转型升级 |
二、金融业“脱实向虚”问题日益严重 |
三、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三大攻坚战 |
四、为实现金融强国梦需做好战略规划 |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形成的国际背景 |
一、20 世纪80 年代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 |
二、美元霸权局面仍然持续 |
三、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 |
四、国际金融体系现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 |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 |
第一节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关于我国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 |
一、关于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论述 |
二、关于发展普惠金融的论述 |
三、关于发展绿色金融的论述 |
四、关于发展科技金融的论述 |
五、关于金融安全的论述 |
六、关于深化金融改革的论述 |
七、关于国际金融的论述 |
八、关于必须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的论述 |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金融要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思想 |
二、全面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思想 |
三、正确处理市场调节和政府宏观调控的关系的思想 |
四、积极发展普惠金融的思想 |
五、扩大金融对外开放的思想 |
六、完善全球金融治理的思想 |
七、维护金融安全的思想 |
八、必须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的思想 |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主要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基本特征和重要价值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基本特征 |
一、金融宏观与微观相配合 |
二、金融以经济为基础,以政治为导向 |
三、金融以实体经济为主,虚拟经济为辅 |
四、金融改革与开放相结合 |
五、金融供给与需求相平衡 |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重要价值 |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理论价值 |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实践价值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的有关研究积累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3)我国商贸流通业的金融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2.1 商贸流通业的界定 |
1.2.2 金融支持相关概念 |
1.3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
1.3.1 研究目标与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框架 |
1.3.4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主要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 |
2.1.2 金融发展与商贸流通发展 |
2.1.3 金融支持与产业生命周期 |
2.2 文献综述 |
2.2.1 国外文献 |
2.2.2 国内文献 |
2.2.3 文献评价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商贸流通业金融支持现状分析 |
3.1 商贸流通业发展历程及金融支持概况 |
3.1.1 现代流通起步阶段与金融支持 |
3.1.2 现代流通快速发展阶段与金融支持 |
3.1.3 现代流通转型升级阶段与金融支持 |
3.2 商贸流通业的金融需求分析 |
3.2.1 商贸流通业产业特征与金融需求 |
3.2.2 商贸流通业发展阶段与金融需求 |
3.2.3 商贸流通业国际竞争力与金融需求 |
3.3 金融支持商贸流通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3.3.1 金融支持政策力度不足 |
3.3.2 金融支持规模不足 |
3.3.3 金融支持结构不合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金融支持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机理分析 |
4.1 分析金融作用机理的不同视角 |
4.1.1 投入产出视角 |
4.1.2 供需视角 |
4.1.3 金融深化视角 |
4.1.4 金融功能视角 |
4.2 金融支持商贸流通业发展的作用机理 |
4.2.1 直接金融支持商贸流通业发展的作用机理 |
4.2.2 间接金融支持商贸流通业发展的作用机理 |
4.2.3 直接金融支持与间接金融支持作用机理比较 |
4.3 金融支持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机理分析框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商贸流通业产融结合模式分析 |
5.1 产融结合相关概念 |
5.2 产融结合的理论基础 |
5.3 产融结合模式及其分类 |
5.4 我国商贸流通业产融结合模式 |
5.4.1 类金融模式 |
5.4.2 服务型模式 |
5.4.3 股权型模式 |
5.4.4 金控平台模式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金融支持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
6.1 研究设计 |
6.1.1 研究方法 |
6.1.2 变量选择与模型构建 |
6.1.3 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
6.2 实证结果及分析 |
6.2.1 描述性统计 |
6.2.2 回归结果及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支持商贸流通业的比较分析 |
7.1 研究设计 |
7.1.1 研究方法 |
7.1.2 变量选择与模型构建 |
7.1.3 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
7.2 实证结果及分析 |
7.2.1 描述性统计 |
7.2.2 模型检验与模型类型的选择 |
7.2.3 回归结果及分析 |
7.2.4 稳健性检验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商贸流通业金融支持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8.1 研究设计 |
8.1.1 研究方法 |
8.1.2 变量选择 |
8.1.3 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
8.2 实证结果及分析 |
8.2.1 描述性统计 |
8.2.2 模型检验与模型类型的选择 |
8.2.3 回归结果及分析 |
8.2.4 稳健性检验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研究结论、对策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对策建议 |
9.2.1 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扩大商贸流通业直接融资占比 |
9.2.2 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减轻对固定资产抵押担保的依赖 |
9.2.3 加强国家政策资金的扶持,完善补贴管理机制 |
9.2.4 建设强大信用支撑体系,提升商贸流通业的信用评级 |
9.2.5 加强技术创新,提升流通企业融资水平 |
9.2.6 加强流通企业供应链建设,发挥好供应链金融作用 |
9.2.7 加强政策组合拳,提升政策作用的效力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2017商贸流通业上市公司样本名单 |
附录B 2008-2017商贸流通业上市公司样本名单 |
附录C 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实证分析的单位根检验 |
附录D 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实证分析的协整检验 |
附录E 金融支持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的单位根检验 |
附录F 金融支持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的协整检验 |
附录G 金融支持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结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研究(1978-201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选题意义 |
二、概念界定及说明 |
(一) 非公有制经济 |
(二)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 |
(三) 对概念处理的说明 |
三、研究现状 |
(一) 总体概况 |
(二) 基本观点 |
(三) 研究的不足 |
四、创新点、难点与研究方法 |
(一) 创新点 |
(二) 难点 |
(三)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在探索中发展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78-1988)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之初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78-1984) |
一、严峻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问题 |
二、城乡改革起步与个体经济萌芽 |
三、支持个体户发展的基本政策 |
四、个体户发展面临的主客观问题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84-1988) |
一、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的个体经济政策 |
二、个体户发展的基本情况 |
三、党对个体户政治整合的继续探索 |
四、推进个体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五、突出问题与相关应对 |
第二章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波动与调整(1988-1992) |
第一节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波动 |
一、治理整顿的背景 |
二、政治风波前治理整顿中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
三、政治风波后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收紧从严 |
四、政治风波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政治上处境困难 |
第二节 初步调整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
一、延续并稳定基本理论判断 |
二、调整经济政策 |
三、调整政治政策 |
第三节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基本特征与待解问题 |
一、在经济上,非合理高收入和非健康高消费特征明显 |
二、在政治上,参政意识提升,参政目的单一,参政实践无序 |
三、在心理上,积极与消极并存,自卑与忧虑为主 |
第三章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稳定与发展(1992-1997) |
第一节 深化改革开放,稳定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
一、南方谈话与十四大提供新机遇 |
二、十四大后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
第二节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步入正轨 |
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与贡献 |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征 |
第三节 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走上正轨 |
一、丰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参与的制度性安排 |
二、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调查研究,加强积极分子队伍建设 |
三、重视并吸纳工商联调研意见,为制定相关政策奠定基础 |
四、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系统化 |
第四章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实现历史性突破(1997-2002) |
第一节 将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基本经济制度 |
一、背景:新的争论与挑战 |
二、十五大将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基本经济制度 |
三、落实十五大非公有制经济新理论的具体政策 |
第二节 非公有制经济新变化 |
一、新的发展特点 |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征 |
第三节 党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统战政策 |
一、党的执政理论系统阐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身份 |
二、拓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制度性参政议政渠道 |
三、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 |
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提上日程 |
第五章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巩固与深化(2002-2007) |
第一节 巩固与深化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及政策 |
一、基本背景 |
二、十六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理论的新发展 |
三、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大政方针 |
第二节 非公有制经济的非稳定增长及社会贡献持续提升 |
一、非公有制经济相关数据变化 |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征 |
第三节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 |
一、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理论 |
二、在原有渠道内创新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制度性政治参与 |
三、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渠道更加广泛 |
四、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 |
第六章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稳步推进(2007-2012) |
第一节 国际金融危机环境下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
一、基本背景 |
二、党的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和政策 |
第二节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 |
一、非公有制经济数量增长及经济贡献 |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征 |
第三节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 |
一、新形势下关于工商联工作与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理论发展 |
二、平稳推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制度内政治安排 |
三、思想政治工作稳中有进 |
第七章 十八大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新进展(2012-2016) |
第一节 十八大以来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新理论和新政策 |
一、十八大前非公有制经济面临的基本形势与问题 |
二、十八大以来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新理论 |
三、十八大以来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基本政策 |
第二节 十八大以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
一、非公有制经济平稳发展 |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点 |
第三节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政策 |
一、统战理论新发展 |
二、丰富多彩、持续深入的理想信念教育活动 |
三、光彩事业新发展 |
四、先进表彰活动新发展 |
五、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政议政 |
六、开辟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新局面 |
结语 基于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历程的一些思考 |
一、非公有制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动力系统 |
二、非公有制经济终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特殊组成部分 |
三、有关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支持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中小企业——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
1.1.2 中小企业——改革发展的实践者 |
1.1.3 中小企业——成长发展中的困境 |
1.1.4 中小企业——政府的责任 |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3.1 影响中小企业发展的因素及界定 |
1.3.2 财政支持政策体系及其构成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外中小企业发展及政策研究 |
1.4.2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及政策研究 |
1.5 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 |
1.5.1 主要研究内容和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1.6.1 论文主要创新点 |
1.6.2 论文不足 |
2. 中小企业及财政政策相关理论 |
2.1 企业一般理论 |
2.1.1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企业理论 |
2.1.2 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 |
2.2 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理论 |
2.2.1 经济进化论 |
2.2.2 不完全市场论 |
2.2.3 规模经济论 |
2.2.4 产业(或部门)分工论 |
2.2.5 生产力促进论 |
2.2.6 中小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
2.2.7 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理论评述 |
2.3 公共财政与市场失灵相关理论 |
2.3.1 市场失灵及表现形式 |
2.3.3 公共财政与市场失灵 |
2.3.4 公共财政特点和内涵 |
2.3.5 公共财政政策职能与效应 |
2.4 政府政策支持中小企业相关理论 |
2.4.1 政府与市场关系综述 |
2.4.2 新制度经济学的政区竞争理论 |
2.4.3 政府干预经济理论 |
2.4.4 政府与中小企业博弈论 |
2.5 本章小结 |
3. 中小企业界定及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状况 |
3.1 中小企业界定 |
3.1.1 中小企业定性界定 |
3.1.2 中小企业定量界定 |
3.1.3 我国中小企业划分标准 |
3.1.4 对我国中小企业划分标准分析 |
3.2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沿革 |
3.2.1 改革开放前发展情况 |
3.2.2 改革开放后发展状况 |
3.3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
3.3.1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数量情况 |
3.3.2 中小企业产业、行业和区域分布情况 |
3.4 我国中小企业的主要特点 |
3.4.1 数量众多、分布广泛 |
3.4.2 规模小、经营机制灵活 |
3.4.3 所有制结构多元化 |
3.4.4 生产专业化、产品种类丰富 |
3.4.5 科技水平差别较大 |
3.4.6 生产要素缺失、生存脆弱 |
3.4.7 各地区发展水平不平衡 |
3.5 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
3.5.1 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
3.5.2 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渠道 |
3.5.3 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
3.5.4 推动国民经济科技创新 |
3.5.5 经济体制改革促进者 |
3.5.6 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 |
3.6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主要困境与问题 |
3.6.1 中小企业管理水平差别大 |
3.6.2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
3.6.3 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
3.6.4 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缺失 |
3.6.5 中小企业粗放式发展现象严重 |
3.7 本章小结 |
4. 我国中小企业支持政策演进与存在问题 |
4.1 改革开放初始阶段中小企业支持政策与评价 |
4.2 改革开放推进阶段中小企业支持政策与评价 |
4.3 改革开放新阶段中小企业支持政策与评价 |
4.3.1 经济体制改革与政策完善 |
4.3.2 中小企业的财政、税收支持政策 |
4.4 近十年来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财政政策与分析 |
4.4.1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财政政策 |
4.4.2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税收政策 |
4.5 现行中小企业财政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
4.5.1 财政资金规模小、政策效果不强 |
4.5.2 财政政策综合协调性不足 |
4.5.3 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支持政策仍需完善 |
4.5.4 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政策力度不够 |
4.5.5 中小企业税收政策存在问题 |
4.6 本章小结 |
5. 财政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
5.1 美国支持中小企业的政策及分析 |
5.1.1 美国小企业的发展状况及特点 |
5.1.2 财政资金直接支持小企业 |
5.1.3 拓展小企业融资政策 |
5.1.4 扶持小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 |
5.1.5 政府采购政策支持小企业发展 |
5.2 法国支持中小企业的政策及分析 |
5.2.1 法国中小企业发展状况及特点 |
5.2.2 法国中小企业财税支持政策 |
5.3 英国支持中小企业的政策及分析 |
5.3.1 英国中小企业发展状况及特点 |
5.3.2 英国支持中小企业财税政策 |
5.4 日本支持中小企业的政策及分析 |
5.4.1 日本中小企业发展状况及特点 |
5.4.2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政策 |
5.4.3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 |
5.5 韩国支持中小企业的政策及分析 |
5.5.1 韩国中小企业发展状况与特点 |
5.5.2 支持中小企业的财政政策 |
5.5.3 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
5.5.4 支持中小企业的政府采购政策 |
5.6 国外政府支持中小企业政策综述与启示 |
5.6.1 支持中小企业制度体系健全 |
5.6.2 支持中小企业政策系统化 |
5.6.3 以市场化为基础的支持方式 |
5.6.4 政府在支持体系中发挥巨大作用 |
5.6.5 多种渠道支持中小企业融资需求 |
5.6.6 注重对科技创新和就业方面的支持 |
5.7 本章小结 |
6. 财政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必要性及总体思路 |
6.1 财政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必要性 |
6.1.1 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市场失灵 |
6.1.2 发挥财政促进经济稳定发展职能 |
6.1.3 财政支持中小企业为各国通行规则与成功经验 |
6.2 财政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原则 |
6.2.1 市场化原则 |
6.2.2 结构性原则 |
6.2.3 协同性原则 |
6.2.4 可持续发展原则 |
6.3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财政政策目标 |
6.4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财政政策工具 |
6.4.1 财政支出政策工具 |
6.4.2 税收政策工具 |
6.5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财政政策作用机理 |
6.5.1 财政支出政策作用机理 |
6.5.2 税收政策作用机理 |
6.6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政策策略 |
6.6.1 一般性政策支持方式 |
6.6.2 选择性政策支持方式 |
6.7 本章小结 |
7. 支持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政策建议 |
7.1 调整中小企业界定标准及统一各类政策 |
7.1.1 调整中小企业界定标准并完善相关法规 |
7.1.7 统一中小企业各类财政政策 |
7.2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支出政策 |
7.2.1 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各项发展基金作用 |
7.2.2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财政补贴政策 |
7.2.3 中小企业政府采购政策 |
7.2.4 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扶持政策 |
7.2.5 支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财政政策 |
7.2.6 财政出资设立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 |
7.2.7 财政重点支持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活动 |
7.2.8 财政促进中小企业绿色生产方式 |
7.3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 |
7.3.1 支持中小企业税收优惠政策 |
7.3.2 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税收政策 |
7.3.3 引导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税收政策 |
7.3.4 支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税收政策 |
7.3.5 加强服务、减轻中小企业税费负担 |
7.4 其他配套的政策与措施 |
7.4.1 完善我国中小企业法律支持体系 |
7.4.2 设立统一的中小企业管理部门 |
7.4.3 规范政府经济职能 |
7.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后记 |
(6)我国“以工补农”效果及其主体互动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0.1 研究背景与问题界定 |
0.2 研究目的与研究思路 |
0.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0.4 可能的创新点 |
第1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规范 |
1.1 文献综述 |
1.1.1 关于“以工补农”概念与任务的研究 |
1.1.2 关于“以工补农”原因和时机的研究 |
1.1.3 关于“以工补农”实施主体和渠道的研究 |
1.1.4 关于“以工补农”具体方式的研究 |
1.2 “以工补农”相关理论借鉴 |
1.2.1 经济发展阶段与“以工补农” |
1.2.2 三农地位演变与“以工补农” |
1.2.3 政府职能定位与“以工补农” |
1.3 “以工补农”的概念界定与基本范畴 |
1.3.1 “以工补农”的认识误区 |
1.3.2 “以工补农”的概念界定 |
1.3.3 “以工补农”的基本范畴 |
第2章 三农问题的严峻形势与“以工补农”的基本任务 |
2.1 三农问题的实质及其严峻形势 |
2.1.1 三农问题的实质及其基本问题 |
2.1.2 三农问题引起的社会经济问题 |
2.2 “以工补农”的基本任务与现实条件 |
2.2.1 “以工补农”的基本任务 |
2.2.2 “以工补农”的现实条件 |
第3章 相关行为主体关联关系与“以工补农”的主要渠道 |
3.1 相关行为主体及其关联关系 |
3.1.1 相关行为主体及其行为 |
3.1.2 相关行为主体之间的关联关系及其特征 |
3.2 支持性机制的基本要求与实现路径 |
3.2.1 支持性机制的基本特征与基本要求 |
3.2.2 市场机制的基本特征 |
3.2.3 在市场机制基础上构建支持性机制的路径 |
3.3 现阶段“以工补农”的主要渠道 |
3.3.1 政府主导财政直接支农及其运作机制 |
3.3.2 政府引导市场主体支农及其运作机制 |
第4章 政府主导财政直接支农及其效果 |
4.1 财政直接支农计算口径与规模演变 |
4.1.1 财政支农的不同计算口径 |
4.1.2 财政直接支农规模演变 |
4.2 财政直接支农的主要方向及其支持方式 |
4.2.1 主要针对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的支出及其支持方式 |
4.2.2 主要针对增加农民收入的支出及其支持方式 |
4.2.3 主要针对改善农村发展环境的支出及其支持方式 |
4.3 政府主导财政直接支农的效果 |
4.3.1 在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方面的效果 |
4.3.2 在增加农民收入方面的效果 |
4.3.3 在改善农村发展环境方面的效果 |
第5章 政府引导市场主体支农及其效果 |
5.1 政府引导市场主体支农的具体运作 |
5.1.1 金融机构支农方式与政府引导措施 |
5.1.2 企业支农主要方式与政府引导措施 |
5.2 政府引导市场主体支农的效果 |
5.2.1 对市场主体产生的效果 |
5.2.2 对带动三农发展的效果 |
第6章 “以工补农”主体互动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
6.1 “以工补农”总体效果问题及其归因 |
6.1.1 “以工补农”的总体效果存在的问题 |
6.1.2 主体互动状况对“以工补农”总体效果的制约 |
6.2 “以工补农”主体互动问题的主要表现 |
6.2.1 “以工补农”主体的任务协作问题 |
6.2.2 “以工补农”主体的任务分工问题 |
6.3 “以工补农”主体互动问题的原因 |
6.3.1 市场制度不完善制约互动平台构建 |
6.3.2 支农管理体制制约互动关系构建 |
6.3.3 政府行为偏好制约互动良性运行 |
第7章 主要工业化国家农业支持与借鉴 |
7.1 主要工业化国家农业政策的演变 |
7.1.1 英国农业政策的演变 |
7.1.2 美国农业政策的演变 |
7.1.3 日本农业政策的演变 |
7.2 工业化国家农业支持基本目标与主体互动模式 |
7.2.1 农业支持的基本目标 |
7.2.2 农业支持主体的互动 |
7.3 工业化国家农业支持正确认识与借鉴 |
7.3.1 工业化国家农业支持的争议 |
7.3.2 正确认识工业化国家农业支持 |
7.3.3 经验借鉴的主要方向 |
第8章 新时期“以工补农”基本思路与主体互动整合模式 |
8.1 新时期“以工补农”基本思路与基本原则 |
8.1.1 “以工补农”的基本思路 |
8.1.2 “以工补农”的基本原则 |
8.2 新时期“以工补农”主体互动整合模式 |
8.2.1 “以工补农”各主体的角色定位与分工 |
8.2.2 “以工补农”各主体在具体任务上互动 |
第9章 新时期“以工补农”主体互动整合的实现路径 |
9.1 通过完善涉农市场制度构建互动平台 |
9.1.1 改革与完善农村土地制度 |
9.1.2 改革与完善户籍制度 |
9.1.3 完善就业与社会保障制度 |
9.2 通过改革支农管理体制构建互动关系 |
9.2.1 以职权整合为中心构建政府内部互动关系 |
9.2.2 以尊重市场为原则构建政府与市场主体互动关系 |
第10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
10.1 研究结论 |
10.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加大改革力度 搞活中小企业(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三板的改革思路及其未来走向[J]. 徐明. 商法界论集, 2020(01)
- [2]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研究[D]. 薛涵予. 兰州大学, 2019(02)
- [3]我国商贸流通业的金融支持研究[D]. 谢世江.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9(03)
- [4]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研究(1978-2016)[D]. 董大伟.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5]支持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D]. 庄佳林.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1(01)
- [6]我国“以工补农”效果及其主体互动整合研究[D]. 李强. 西南大学, 2009(01)
- [7]浙江各地全力以赴保增长[J]. 吴弋. 今日浙江, 2009(01)
- [8]2006年中国宏观经济大事辑要(下)[J].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信息中心课题组,张苏平,齐援军. 经济研究参考, 2007(33)
- [9]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2006-2007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J]. 山西省人民政府. 山西省人民政府公报, 2006(24)
- [10]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吉林省“十一五”重点专项规划的通知[J]. 吉林省人民政府. 吉林政报, 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