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流电机的直接转矩控制(DTC)计算机仿真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金国义,刘文斌,贺小林,史欧阳[1](2020)在《交流电机直接转矩控制扩速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在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中,电机只能在额定转速以下运行。为了实现电机在额定转速以上运行的方案,解决系统调速范围较窄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直接转矩控制扩速方法。方法结合弱磁升速理论和增磁降速理论,建立了转矩模型和磁链模型,将两个模型加入到直接转矩控制仿真系统。通过新型直接转矩控制扩速系统与传统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理论分析和仿真对比,仿真数据表明,上述方法实现了电机在额定转速以上运行,电机升速和降速响应快,电机转速平滑,说明新方法可以拓宽交流电机的调速范围。
龙泰旭[2](2020)在《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抑制转矩脉动策略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以体积小、调速范围宽、输出转矩大、功率密度高、响应速度快、可靠性高等优点,在工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用直接转矩控制策略(Direct Torque Control,DTC)对电机进行控制,其思想新颖,同时设计出来的控制系统具有响应迅速、鲁棒性强、结构简单等优点,因此获得了大量专家学者的关注。但该控制方式却存在磁链观测误差和转矩脉动大的缺陷。因此,对其开展一定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根据永磁同步电机自身结构方面的特点,在对永磁同步电机进行直接转矩控制的过程中存在的磁链误差与转矩脉动等相关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对永磁同步电机的发展现状及其特有的结构进行了介绍,在分类比较了不同的电机控制策略后引入了各相指标都相对优异的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以其原理为基础并通过MATLAB/SIMULINK软件搭建了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根据仿真结果,在验证了模型有效性的同时对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缺陷即转矩脉动过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其次针对PMSM-DTC控制系统的磁链空间六扇区划分,会导致转矩脉动大以及在扇区分界处存在磁链增量不对称的情况,将传统的六扇区细分为十二扇区以达到优化控制系统。对于电机在低速状态下因定子电阻阻值发生变化而引起转矩与磁链观测值与实际值的偏差,设计了利用电流来实时观测电机定子电阻变化的电阻估计器,减小系统运行中的磁链与转矩误差,达到抑制转矩脉动的目的。最后以传统DTC中的滞环比较器作为切入点,对滞环比较器在控制系统中的作用以及两面性提出了结合空间矢量调制的直接转矩控制。并在此基础上对控制系统进行了变限幅控制转矩角增量以及磁链计算中对积分器补偿的改进,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能够明显减小传统直接转矩控制中的磁链和转矩脉动,并使逆变器工作在恒定的开关频率下。
王士勇[3](2020)在《直升机主旋翼电驱动直接转矩控制策略研究》文中认为直升机主旋翼电驱动控制使用电动机直接驱动主旋翼,相比于内燃机驱动方式,具有低噪声、高可靠性、高效率、操作简单等优点。将永磁同步电机应用在小型直升机主旋翼驱动控制中,根据被控对象的特点,采取直接转矩控制形式,并且根据控制要求对传统直接转矩控制策略进行研究和改进以获取更加优秀的控制效果,本文的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对样例直升机的主旋翼进行气动力建模,计算主旋翼需用功率,在不降低直升机飞行性能的前提下确定主旋翼最优转速,并且根据主旋翼电驱动系统分析确定选取永磁同步电机做驱动,整体阐述了旋翼电驱动系统控制特点。其次,在主旋翼电驱动中,要求电动机输出转速维持恒定,由于永磁同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DTC)存在的基本电压空间矢量选取不均匀、转矩脉动大、逆变器开关频率不恒定等问题,在负载突变条件下,其输出转速与转矩会发生变化,因此融入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控制方法,并设计了SVPWM模块。在Simulink中搭建了永磁同步电机的SVPWM-DTC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控制策略可以大幅降低DTC控制中的磁链与转矩脉动,电动机输出转速误差减小。再次,主旋翼电驱动控制要求系统具有较快的动态响应与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因此针对PMSM的DTC算法的数字实现存在一拍滞后的缺点,将无差拍预测控制算法应用在PMSM控制中,提出一种无差拍磁链和转矩预测的直接转矩控制方法,针对开环电流观测器跟踪效果差问题,加入零阶保持器形成闭环定子电流观测器,并设计电压电流组合模型定子磁链观测器提高磁链观测准确性,仿真结果表明,将无差拍控制算法与空间矢量调制相结合可以大大提高主旋翼电驱动系统的控制性能、减弱系统的抖动,增强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提升了系统的动态响应性能。最后,根据主旋翼电驱动转速控制抗扰动能力差与易受不稳定气流影响,需要研究转速环控制器,针对无差拍直接转矩控制中的速度外环因采用PI控制器带来的转速超调量过大、抗干扰性能差的缺点,采用直接误差计算方式线性化处理自抗扰控制器,重新设计速度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自抗扰控制可降低系统转速超调、提升系统抗干扰、提高对电机参数变化的鲁棒性,验证了理论设计的有效性。
潘振宁[4](2019)在《BBO算法在电主轴谐波及转矩脉动抑制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数控机床是国家装备制造业战略性产业,电主轴是数控机床的关键功能部件。电主轴控制系统性能影响数控机床的加工质量,改善其控制性能具有现实的意义。电主轴输出转矩脉动强弱和逆变器输出电流谐波大小对其控制性能有重要的影响。当定子电阻的辨识结果有偏差时,定子磁链轨迹就会发生畸变,使电主轴输出转矩脉动;电主轴采用逆变器供电,当电源中含有电流谐波时,会形成谐波效应,产生电磁谐波损耗。本文在深入研究生物地理优化(BBO)算法、转矩脉动和电流谐波抑制的基础上,实现电主轴控制系统性能的改善。开展的主要研究工作及创新性成果概括如下:基于电主轴动静态数学模型、逆变器数学模型以及直接转矩控制(DTC)的原理,建立了电主轴DTC系统仿真模型,揭示了 DTC中电主轴转矩脉动产生的机理,通过仿真说明定子电阻的变化对转矩脉动的影响。采用特定谐波消除技术(SHEPWM)分析电主轴控制系统中电流谐波的存在,揭示电流谐波产生的机理,通过仿真说明开关角对逆变器电流谐波的影响。基于DTC下电主轴谐波损耗和转矩脉动的仿真分析,揭示了 DTC系统中逆变器输出电流谐波和电主轴输出转矩脉动的机理。提出了DTC中BBO算法的应用策略。定子电阻、开关角和电压矢量作用时间的初始值,影响到BBO算法的探索能力和收敛速度,使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其优化;改进后的BPBBO算法通过优化算法中的概率值,获得更好的收敛速度。提出了基于BPBBO算法抑制逆变器电流谐波的策略。研究电流谐波最小PWM(CHMPWM)中开关角的影响因素;基于CHMPWM模型使用BPBBO算法对开关角进行优化,通过仿真与实验验证CHMPWM调制方法对逆变器电流谐波的抑制效果;通过仿真与实验验证BPBBO算法优化CHMPWM中开关角可以减小电流的总体谐波畸变(THD),实现抑制逆变器电流谐波的目的,从而减少因电流谐波引起的电主轴电磁损耗。提出了基于BPBBO算法抑制电主轴转矩脉动的策略。研究DTC中转矩脉动最小PWM(TRMPWM)可以起到抑制电主轴转矩脉动的效果。基于TRMPWM模型使用BPBBO优化电压矢量的作用时间;在分析定子电阻影响因素的的基础上,使用BPBBO算法对定子电阻进行进行在线辨识;通过仿真与实验验证BPBBO算法可以提高定子电阻辨识精度和BPBBO算法可以优化电压矢量的作用时间,实现抑制电主轴转矩脉动的目的,从而改善电主轴控制系统的性能。本文基于BPBBO算法对定子电阻辨识、开关角优化和电压矢量作用时间细分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逆变器电流谐波抑制和电主轴转矩脉动抑制的有效方法,为BBO算法在电主轴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王颂帅[5](2019)在《永磁同步电机三电平直接转矩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永磁同步电机是一种比较成熟、综合性能优异的电机,其在各种调速系统中的应用比例日益增加。直接转矩控制是一种于上个世纪末被国外学者提出的先进控制方法,其应用于永磁同步电机的控制系统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重点。目前,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方案主要采用的是两电平逆变器,相关的研究成果也主要集中于此。基于三电平逆变器的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研究成果较少。基于三电平逆变器相比于两电平逆变器的优点,希望使用三电平逆变器代替两电平逆变器,在以往永磁同步电机三电平直接转矩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电压空间矢量合成方法,对原有的系统方案做出了改进,在新的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转矩与磁链优先级思想的永磁同步电机三电平最优直接转矩控制方案。本文的主要工作概况如下:(1)三电平逆变器相比于两电平逆变器的优点在更丰富的电压矢量选择,这对于正弦波永磁同步电机是有利的。同时,如何在满足三电平逆变器控制要求的前提下去选择性的施加某一个具体的电压空间矢量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在以往三电平直接转矩控制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电压空间矢量合成方法,新的方法是一种闭环的方法,在满足逆变器控制要求下不会带来合成矢量的畸变。(2)在典型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的基础上,基于转矩与磁链优先级的思想,在保证电机安全运行的前提下,提出了一种新的系统控制方案,即永磁同步电机三电平最优直接转矩控制。使用Simulink仿真软件对该控制方案进行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是可行和有效的。通过对新的控制方案下的定子磁链结果分析,可知这种最优直接转矩控制方案在电机重载情况下,其实是直接自控制,即DTC变成了DSC。
Nguyen Truong Sinh[6](2018)在《动力保持型自动变速器试验台实时仿真研究开发》文中研究指明纯电动汽车的传动系统,早期多采用固定速比减速器,现在已开始采用多挡自动变速器。为了满足电动汽车传动系统发展的要求,本课题组正在开发一款用于纯电动汽车的动力保持型两挡AMT。本文以用于纯电动汽车的动力保持型两挡AMT的试验要求为总体目标,对该自动变速器的实时仿真与测试试验台进行研究开发。首先,本文进行建立纯电动汽车用动力保持型两挡AMT的仿真模型。在以动力保持型两挡AMT的试验要求为总体目标时,建立纯电动汽车的整体结构方案,实现主要参数选取包括整车参数和传动系统参数,搭建了一台动力保持型两挡AMT的功能样机;建立纯电动汽车传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采用MATLAB/Simulink搭建变速器的仿真模型和纯电动汽车的实时仿真模型。为了建立试验台的总体结构方案,本文按照新型变速器的“V”型开发流程采用的试验技术来进行对试验台结构分析,建立试验台测控系统与试验台的动力装置。其中,经过对试验台测控系统的要求分析,本文采用MATLAB/Simulink和Simulink Real-Time实时应用工具来创建一种基于PC机的实时仿真机,用于搭建试验台的实时仿真与控制系统。通过对试验台动力装置的要求进行分析,本文进行试验台硬件系统各部件选取与设计,采用具有直接转矩控制技术的电机变频控制器结合三相交流异步电机来建立交流电反馈电封闭式试验台的总体结构方案。为了对试验台实时仿真模型与控制进行研究开发,本文根据台架传动系统的结构,进行简化分析,提出一个台架传动系统的等效动力学模型,并建立台架传动系统的动力学方程。然后在基于车辆动力学方程,进行分析计算出台架负载电机需要提供准确的加载转矩,并对台架的主要连接部件进行分析选择合适的设计参数。在试验台搭建完成时,本文进行实现变速器试验台实时仿真与试验并将试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当变速器功能样机已放在台架上,实现所需要的仿真与试验项目,主要包括变速器换挡控制系统实时试验、车辆行驶循环工况试验等,从而验证试验台的试验功能和动力装置的控制准确度是否达到所设计的要求。
陈久伟[7](2018)在《轧制过程中高性能负荷力矩响应的交流电机控制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20年来,轧制工业过程中的电气传动系统已由直流电机控制转向了交流电机控制。特别是大型宽带钢热连轧和冷连轧生产线上,基本都采用了交流电机拖动。原因主要是在于交流电机便于维护,同等功率下体积小、转动惯量小、功率利用率高的优点。对于大型宽带钢连轧生产线,交流电机控制基本是三种类型。其一是轧机主传动设计同步电动机拖动,目的是利用同步电动机工作在过励磁的状态下,使电动机处于容型负载性质,有利于工厂的无功补偿,控制方法基本上是采用空间矢量控制;其二是对于中等功率状态下的拖动系统,例如立辊轧机、卷取机、飞剪等设备的传动控制,目的是利用交流异步电机转动惯量小,便于启动和快速的负荷响应,控制方法基本上是采用磁场定向、电流解耦的矢量控制;其三是对于功率小、电机多的辅助传动系统,例如传输辊道设备的拖动,基本上是采用公共直流母线的变频控制系统。轧制过程中拖动系统具有一种显而易见的共性特点,就是负荷频繁突变,例如主轧机咬钢和抛钢、飞剪的剪切动作、卷取机的咬钢上卷等。由于此特点,也为交流电机应用于轧制过程拖动控制带来了伴随性的缺点。即动态速降不可避免,无论采取何种控制手段,速度的动态调整精度必将受限,而对于连续轧机机组,速度的匹配及动态响应性能要求很高,此项缺点必须要予以解决。由理论分析可知交流电机控制系统属于典型的非线性控制系统,使用经典的控制理论应用于速度、张力(力矩)控制时,动态响应性能也会受到限制,不能与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相媲美。为了利用交流电机拖动系统的优点,克服它自身带来的不足,本文主要研究电气传动系统的外补偿控制方法,达到大型宽带钢连轧机各主要拖动设备控制性能要求,主要创新点及工作如下。提出且设计了一种软测量负荷观测器,从速度给定上给出外补偿控制,在无负荷直接检测装置的前提下,解决了动态速降问题,提高动态速度补偿的精度。由于轧制负荷的突变,虽然有轧制压力的直接检测仪表,而机械和电磁感应原理带来的滞后响应必然存在,会造成外补偿方法达不到预期效果。本文所设计的负荷观测器是基于交流电机自身的电磁力矩突变观测组成,而电机的电磁力矩的变化不仅在于负荷突变时出现,在正常的加减速调整时也会出现,又由于加减速造成的电磁力矩变化是不能由轧制力检测获得,二者之间也无直接的线性关系,故设计软测量负荷观测器,从众多的电磁力矩变化因素中,无滞后地准确获得轧制负荷突变信息,从而给出准确的外补偿控制量。提出且设计了一种卷取张力补偿控制器,在无张力传感器直接检测的前提下,实现了被控对象参数时变时自适应的张力跟踪控制,提高了卷取张力控制精度和自适应性。原因是在轧制过程中,卷取机张力控制精度十分重要,关系到钢卷的卷型、板形质量以及生产的顺行等问题。卷取机在咬钢上卷后,卷径将由小变大连续变化,在不同规格宽度下,转动惯量将产生明显的时变,致使张力控制对象模型时变,此时若采用经典的固定参数线性调节器控制,不能达到全局的张力动态最优化控制,高性能张力响应精度会因此受到限制。本文设计了基于多模型切换自适应控制进行分段补偿;基于自抗扰控制原理的卷取张力跟踪器以及外补偿控制,利用自抗扰理论自身的跟踪性能、扩张状态观测器弱化对象模型参数需求的特点,提高了控制器的自适应性。提出一种无源控制与气隙磁场定向控制相结合的电励磁同步电动机控制策略,提高了调速系统控制品质和减少了功率变换器的容量。首先针对由于负荷突变的电枢反应使电励磁同步电动机磁场定向矢量控制动态过程中,转矩和磁链不能解耦,调速系统的动态品质下降以及定子电压升高、感性功率角变大致使逆变器的电压、容量增加的问题,采取气隙磁场定向与不追求实时解耦的无源控制解决。其次是弱化交流电机模型非线性控制的复杂性,采取定子励磁电流、转矩电流、转子激磁电流混合调整克服由于轧制负荷频繁突变时,功角震荡和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了无源性控制与气隙磁场定向的组合设计方法,从理论上证明了控制器的稳定性,稳定裕度与机械阻尼、定子电阻的关系。无源性控制的优点是直接利用电机能量关系,保留电机的非线性结构,抵消无功力简化控制器设计,实现系统的全局稳定性,无奇异点问题。文中对于所提出的方法均给出了详细的理论描述和分析,进行了仿真研究和结果分析,并给出了有关高性能交流电机控制方法的综述、分析、归纳与总结。
季晨宸,傅金睿,何琳[8](2016)在《电动车交流驱动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动车交流电机控制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己经逐渐替代传统的直流传动技术,应用在国民经济的许多领域。现今的交流电机控制技术主要朝着数字化、智能化、集成化的方向发展,集中在磁场定向控制(FOC)、直接转矩控制(DTC)以及空间电压矢量PWM(SVPWM)等方面的研究展开。DTC作为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型的控制技术,成为了交流电机控制领域的研究热点。
刘登基[9](2016)在《轮毂式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矿用电动轮凭借其高效、运载能力强的特性,在全球各大矿场及超大型工程建设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人们对经济效益的追求及科学技术的推动,电动轮自卸车的性能也得到逐步提高,并且在全球全部运输量中的比重也日益加大。电动轮自卸车调速控制的核心任务是,对其轮毂式异步电机进行高效可靠的变频调速;而高性能变频调速需要综合运用诸多学科知识,如自动化技术、嵌入式理论、电力电子技术等。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内外电动轮的发展现状,并指出研究对象—三相交流异步电机。然后介绍了空间矢量的概念及两种坐标变换,并给出了不同坐标系下异步电机的状态方程。综合比较交流电机调速策略后选择了直接转矩控制技术作为电动轮自卸车的调速方案。普通的PWM型直接转矩控制系统获得的定子磁链轨迹呈正六边形,造成电机低速时转矩脉动大、噪声大、IGBT开关频率不固定、损耗大。如直接应用于电动轮变频调速控制系统会造成电动轮爬坡时打滑、噪声大、动力不足。鉴于此,本文采用电压空间矢量调制(SVPWM)技术,并搭建了转速闭环的SVPWM—DTC模型。同时,直接转矩控制中电机低速运行时,定子磁链观测器会因定子电阻的变化难以准确跟踪定子磁链,造成系统性能差。为解决此难题,本文设计了两种不同的解决方案。方案一:设计了基于对角回归网络(DRNN)的定子电阻辨识方案,技术思路为:首先,推导出一种只受定子电阻变化影响的速度观测器;当定子电阻受热阻值发生改变时,由此转速观测器所得转速与实际转速不一致;采用DRNN从此误差中实时辨识出定子电阻,并对系统中定子电阻进行动态调整。方案二:采用本课题组提出的定子磁链逆模型概念,利用RBF神经网络来构造定子磁链逆模型,设计了一种新型神经网络闭环磁链观测器。该方案中,以实际异步电机作为参考,采用PID调节器对定子磁链进行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仿真实验获得了预期效果,系统低速性能得到良好改善,说明以上方案行之有效。同时,方案一仅能克服定子电阻变化对定子磁链的不利影响,而方案二除此之外,还可以克服其余参数变化对磁链的不利影响。在实验部分介绍了与本课题组成员合作搭建的一个15kw的异步电机调速实验平台,以此模拟电动轮的调速控制,并分别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介绍了整个实验系统的原理和设计流程。最后,在实验平台上验证了SVPWM—DTC算法的正确性并给出了部分实验结果。
李睿[10](2015)在《基于微分几何的交流电机非线性控制理论研究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截至到20世纪末,大多数板带钢材卷取生产线采用直流电机作为核心引擎。近十几年来,随着液压传动系统的不断改进和先进的电力电子变频装置的应用,越来越多的交流电动机成为带钢卷取机的主引擎。成品板带材的自动卷取是整个热轧生产过程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保证连续生产线高效率运作的重要环节,所以在国内外钢铁工业中对卷取机的卷动速度和转矩等多个指标的控制都有很高的要求。那么针对卷取机主卷筒内的交流电动机,设计出更先进的非线性控制算法便成为构造此类电力拖动系统的核心任务。这也正是本课题的工程背景:通过研制新型交流电机的非线性控制器,实现对卷取张力的高性能控制,保证整个带钢生产线的高效连续生产,确保良好的带钢产品产量和质量。本文在交流电动机非线性控制的理论研究方面,涉及了当今非线性控制理论的两大分支。一个分支是“模型论”,即以已知被控对象的精确模型为前提,进行控制算法的研究与开发。另一分支是“调节论”,对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依赖程度不高,而是重点关注如何消除受控系统某状态变量反馈值与设定值的误差,以“依偏差消除偏差”的思想为指导,通过动态调节系统的输入量,实现对整个系统输出值的跟踪控制。以下是本课题中的主要理论成果:1)以当前交流电机驱动的卷取机的生产工艺特点为基础,研究含振动因素的带钢卷取张力控制模型,建立与热轧交流电机驱动的卷取机恒张力控制相适应的卷取机转速规程。提出以微分几何非线性控制方法解决高速连续卷取过程中的张力/卷速间接控制问题。对于交流电动机这一类仿射型非线性系统,首次引入输入-状态稳定(Input-State Stability, ISS)的概念证明基于微分几何的电机非线性控制系统稳定性。提出将非线性控制律作用下的仿射非线性系统看作广义互联系统,然后对大系统内的各子系统分别讨论ISS特性,再结合小增益定理推证整个非线性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最后通过仿真测试验证所述理论的正确性。2)在满足热轧带钢卷取张力控制指标的前提下,增加考察交流异步电机的铁芯能耗因素,建立了含铁耗因素的电机能耗模型。基于此模型设计卷取机的张力/速度控制系统,并设计出具体的实验配置及实现方案。重点是对于交流异步电动机的多输入多输出仿射非线性系统,运用精确反馈线性化(Exact Feedback Linearization, EFL)算法设计出系统的非线性控制律和最优控制器。实验数据表明将微分几何非线性控制应用于交流电机驱动的卷取机系统,可以达到多目标优化控制的效果,在铁芯能耗动态可控的约束条件下,实现转速和转矩的解耦控制。3)提出基于自抗扰控制思想的主动转速补偿控制(Active Speed Compensation Control, ASCC)策略,以克服传统交流电机驱动的卷取机中直接转矩控制(Direct Torque Control, DTC)系统的固有缺陷,解决因较大冲击性机械负荷导致的电机转矩脉动和转速降落问题。设计出交流电动机的主动补偿策略,并且在理论上做出非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Extended State Observer, ESO)的稳定性论证。最后以仿真测试验证控制策略的良好性能。4)基于对两类非线性控制方法的研究,本文进一步提出将微分几何非线性控制与自抗扰扩张状态观测器相结合的非线性控制方法。同样以交流异步电动机作为被控对象给出详细的控制算法设计过程,提出并且论证此类非线性控制律存在的理论条件。最后采用一种新颖的仿真技术:基于Saber和Simulink软件平台的联合仿真方法,进行电机控制的仿真研究,验证基于观测器的精确反馈线性化控制(EFL&ESO)方法的有效性。
二、交流电机的直接转矩控制(DTC)计算机仿真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交流电机的直接转矩控制(DTC)计算机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交流电机直接转矩控制扩速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传统的直接转矩控制技术 |
3 SVM-DTC扩速技术研究 |
3.1 基于电压空间矢量调制的直接转矩技术 |
3.2 扩速控制方法研究 |
4 仿真 |
5 结论 |
(2)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抑制转矩脉动策略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永磁同步电机发展历程 |
1.1.2 永磁同步电机的特点 |
1.2 永磁同步电机的不同控制方式 |
1.3 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的特点与发展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永磁同步电机的结构与数学模型 |
2.1 永磁同步电机的结构 |
2.2 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 |
2.2.1 永磁同步电机空间坐标系的建立 |
2.2.2 坐标系之间的相互变换 |
2.2.3 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的描述 |
2.3 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原理 |
2.3.1 空间电压矢量的形成 |
2.3.2 定子磁链控制 |
2.3.3 电磁转矩控制 |
2.4 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转矩脉动原因的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仿真模型的搭建 |
3.1 MATLAB软件简介 |
3.2 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的实现 |
3.2.1 磁链和转矩的计算 |
3.2.2 滞环比较器与电压矢量选择表 |
3.3 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与结果分析 |
3.3.1 仿真模型建立 |
3.3.2 仿真结果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十二扇区和定子电阻估计的直接转矩控制系统 |
4.1 电压矢量对定子磁链和电磁转矩的作用 |
4.2 传统直接转矩控制六扇区缺陷的分析 |
4.3 十二扇区细分控制性能分析 |
4.4 定子电阻估计单元 |
4.4.1 定子电阻的变化对系统的影响 |
4.4.2 定子电阻估计器的设计 |
4.5 基于十二扇区和定子电阻估计控制系统的仿真实现 |
4.5.1 系统的整体结构框图 |
4.5.2 控制系统仿真模型的搭建 |
4.5.3 稳态控制性能分析 |
4.5.4 动态控制性能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改进的空间矢量调制直接转矩控制系统 |
5.1 传统DTC滞环控制的缺陷 |
5.2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技术的直接转矩控制原理 |
5.2.1 定子磁链坐标系下的PMSM数学模型 |
5.2.2 空间矢量调制的直接转矩控制系统 |
5.2.3 空间电压矢量的调制 |
5.3 变限幅控制转矩角增量的SVPWM-DTC |
5.3.1 PI控制器对系统的影响 |
5.3.2 变限幅控制单元 |
5.4 改进型幅值限定补偿积分器的SVPWM-DTC |
5.5 仿真研究 |
5.5.1 传统PMSM-DTC与 SVPWM-DTC仿真对比 |
5.5.2 改进的SVPWM-DTC仿真对比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直升机主旋翼电驱动直接转矩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主旋翼电驱动控制技术的发展 |
1.3 主旋翼电驱动用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技术的发展 |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5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小型无人直升机旋翼系统建模 |
2.1 样例无人直升机及其参数 |
2.2 常用坐标系介绍 |
2.3 主旋翼气动力模型 |
2.3.1 旋翼入流模型 |
2.3.2 旋翼挥舞运动模型 |
2.3.3 主旋翼拉力计算 |
2.4 旋翼需用功率计算 |
2.5 样例无人直升机性能分析 |
2.6 永磁同步电机参数选择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直升机主旋翼电驱动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技术研究 |
3.1 主旋翼电驱动直接转矩控制技术研究 |
3.2 主旋翼电驱动SVPWM-DCT技术研究 |
3.2.1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技术 |
3.2.2 基于SVPWM-DTC控制结构图 |
3.3 主旋翼电驱动PMSM DTC系统仿真实现 |
3.3.1 系统仿真模型搭建 |
3.3.2 仿真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主旋翼电驱动PMSM无差拍控制技术研究 |
4.1 无差拍预测控制技术 |
4.2 无差拍预测直接转矩控制电流观测器设计 |
4.3 无差拍预测直接转矩控制磁链观测器设计 |
4.3.1 开环电压模型定子磁链观测器 |
4.3.2 开环电流模型定子磁链观测器 |
4.3.3 电压-电流模型定子磁链观测器 |
4.4 主旋翼电驱动PMSM无差拍预测控制系统仿真实现 |
4.4.1 无差拍直接转矩控制原理图 |
4.4.2 仿真模型的搭建 |
4.4.3 仿真结果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LADRC的主旋翼电驱动PMSM控制技术研究 |
5.1 非线性自抗扰控制 |
5.1.1 跟踪微分器 |
5.1.2 扩张状态观测器 |
5.1.3 非线性误差反馈 |
5.2 ADRC速度控制器设计 |
5.3 线性化ADRC速度控制器设计 |
5.4 基于ADRC的主旋翼电驱动直接转矩控制系统 |
5.5 仿真结果分析 |
5.5.1 NLADRC无差拍DTC控制仿真分析 |
5.5.2 LADRC无差拍DTC控制仿真分析 |
5.5.3 ADRC无差拍直接转矩控制对可变负载的响应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总结 |
6.2 本文研究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BBO算法在电主轴谐波及转矩脉动抑制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电主轴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1.2.1 电主轴驱动控制技术 |
1.2.2 直接转矩控制的研究现状 |
1.3 直接转矩控制下逆变器电流谐波抑制研究现状 |
1.3.1 电流谐波分析技术 |
1.3.2 适用于逆变器电流谐波的PWM技术研究现状 |
1.4 直接转矩控制下电主轴转矩脉动抑制研究现状 |
1.4.1 电主轴转矩脉动抑制技术研究现状 |
1.4.2 定子电阻辨识方法研究现状 |
1.5 工程领域中BBO算法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
1.5.1 BBO算法原理 |
1.5.2 BBO算法研究现状 |
1.6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1.6.1 直接转矩控制下逆变器电流谐波抑制存在的问题 |
1.6.2 直接转矩控制下电主轴转矩脉动抑制存在的问题 |
1.6.3 基于BBO算法解决问题的方案 |
1.7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直接转矩控制下逆变器电流谐波及电主轴转矩脉动分析 |
2.1 电主轴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建模及分析 |
2.1.1 电主轴仿真模型及分析 |
2.1.2 逆变器仿真模型及分析 |
2.1.3 电主轴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仿真模型及分析 |
2.2 电主轴直接转矩控制系统模型验证 |
2.2.1 基于仿真模型的验证实验平台搭建 |
2.2.2 验证模型实验数据分析 |
2.3 电主轴直接转矩控制系统性能分析 |
2.3.1 直接转矩控制下逆变器电流谐波分析 |
2.3.2 直接转矩控制下电主轴谐波损耗分析 |
2.3.3 直接转矩控制下电主轴转矩脉动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BPBBO算法抑制逆变器电流谐波 |
3.1 适用于电主轴控制系统的BBO算法改进 |
3.1.1 BBO算法中算子优化 |
3.1.2 基于BPBBO算法改进电主轴中参数初始值 |
3.1.3 电主轴控制系统中BPBBO算法应用实现 |
3.2 基于BPBBO算法抑制逆变器电流谐波策略 |
3.2.1 电流谐波最小PWM调制 |
3.2.2 基于BPBBO算法计算CHMPWM中开关角 |
3.3 电主轴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中逆变器电流谐波抑制仿真与实验 |
3.3.1 基于CHMPWM抑制逆变器电流谐波仿真与实验 |
3.3.2 基于BPBBO-CHMPWM抑制逆变器电流谐波仿真与实验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BPBBO算法抑制电主轴转矩脉动 |
4.1 BPBBO算法抑制电主轴转矩脉动策略 |
4.1.1 转矩脉动最小PWM调制 |
4.1.2 电主轴定子电阻辨识方法 |
4.1.3 定子电阻测试与辨识 |
4.2 基于BPBBO-TRMPWM下电主轴定子磁链和定子电流仿真与实验 |
4.2.1 电主轴定子磁链轨迹仿真与实验 |
4.2.2 电主轴定子电流波形仿真与实验 |
4.2.3 定子电阻变化对转矩脉动的影响 |
4.3 基于BPBBO抑制电主轴转矩脉动仿真 |
4.3.1 基于TRMPWM抑制电主轴转矩脉动仿真 |
4.3.2 基于BPBBO-TRMPWM抑制电主轴转矩脉动仿真 |
4.4 本章小结 |
5 直接转矩控制下电主轴谐波损耗仿真与实验 |
5.1 基于BPBBO下电主轴谐波损耗仿真 |
5.2 基于BPBBO下电主轴电磁振动实验 |
5.3 基于BPBBO下电主轴电源谐波实验 |
5.4 基于BPBBO下电主轴磁场漏磁实验 |
5.5 基于BPBBO下电主轴输出转矩仿真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永磁同步电机三电平直接转矩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永磁同步电机概论 |
1.2.1 永磁同步电机的发展 |
1.2.2 永磁同步电机的特点和应用 |
1.2.3 永磁同步电机的发展趋势 |
1.3 永磁同步电机转矩脉动研究现状 |
1.4 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研究现状 |
1.5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永磁同步电机系统组成和电机数学模型 |
2.1 永磁同步电机系统的组成 |
2.1.1 永磁同步电机的本体 |
2.1.2 电力电子逆变器 |
2.1.3 控制器 |
2.2 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 |
2.2.1 几种坐标系和坐标变换 |
2.2.2 电压平衡方程 |
2.2.3 转矩方程 |
2.2.4 运动方程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二极管箝位型三电平逆变器基本原理及电压空间矢量合成 |
3.1 多电平逆变器 |
3.1.1 多电平逆变器的发展 |
3.1.2 多电平逆变器的原理 |
3.1.3 多电平逆变器的PWM控制 |
3.1.4 多电平逆变器的功率开关器件 |
3.2 二极管箝位型三电平逆变器基本原理 |
3.2.1 二极管箝位型三电平逆变器的电路结构 |
3.2.2 二极管箝位型三电平逆变器空间电压矢量 |
3.3 中点平衡问题 |
3.3.1 中点漂移分析 |
3.3.2 中点漂移抑制 |
3.3.3 电压空间矢量合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原理及三电平最优直接转矩控制 |
4.1 永磁同步电机转矩脉动分析 |
4.1.1 齿槽转矩 |
4.1.2 非理想反电势 |
4.1.3 不合理的控制策略 |
4.1.4 控制器件性能的限制 |
4.2 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介绍 |
4.2.1 直接转矩控制的发展、特点和应用 |
4.2.2 直接转矩控制的基本思想和基本结构 |
4.2.3 永磁同步电机典型直接转矩控制 |
4.3 永磁同步电机三电平最优直接转矩控制 |
4.3.1 永磁同步电机三电平最优DTC电压矢量选择 |
4.3.2 仿真验证 |
4.3.3 仿真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动力保持型自动变速器试验台实时仿真研究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纯电动汽车自动变速器的研究现状 |
1.1.1 纯电动汽车发展现状 |
1.1.2 纯电动汽车传动系统多挡化分析 |
1.1.3 纯电动汽车动力保持型自动变速器的研究现状 |
1.2 自动变速器试验台试验技术概述 |
1.2.1 自动变速器试验技术分析与试验台的基本类型 |
1.2.2 自动变速器试验台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选题意义和主要的研究内容 |
1.3.1 论文选题意义 |
1.3.2 主要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动力保持型自动变速器结构设计与动力学分析 |
2.1 纯电动汽车用动力保持型自动变速器的结构分析 |
2.1.1 纯电动汽车动力传动系统总体结构方案 |
2.1.2 动力保持型自动两挡变速器的工作原理 |
2.1.3 纯电动车用动力保持型的基本参数选择 |
2.1.4 纯电动汽车动力传动系统参数匹配 |
2.2 纯电动汽车动力传动系统动力学分析 |
2.2.1 驱动电机和变速器输入轴的动力学方程 |
2.2.2 动力保持型自动两挡变速器动力学分析 |
2.2.3 纯电动汽车传动系统动力学方程 |
2.3 变速器功能样机与换挡控制方案设计 |
2.3.1 变速器功能样机设计 |
2.3.2 换挡控制规律分析与换挡控制器设计 |
2.4 纯电动车用动力保持型自动两挡变速器的整车模型建立 |
2.5 整车模型仿真与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试验台的结构分析及硬件系统设计 |
3.1 试验台的功能要求与原理结构分析 |
3.1.1 纯电动车自动变速器开发流程与试验台的功能要求分析 |
3.1.2 试验台的总体结构分析 |
3.1.3 试验台的工作原理 |
3.2 试验台动力装置系统分析与选型 |
3.2.1 试验台驱动电机和负载电机的分析与选型 |
3.2.2 试验台动力电机变频控制的分析与选择 |
3.3 试验台测控系统的分析与选型 |
3.3.1 采用dSPACE实时仿真与控制平台的方案 |
3.3.2 采用NI实时仿真与控制平台的方案 |
3.3.3 采用MathWorks公司提供的实时仿真与控制平台方案 |
3.3.4 试验台测控系统选型与设计 |
3.4 试验台硬件系统建立及实际布置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试验台实时仿真的研究开发 |
4.1 试验台传动系统动力学分析 |
4.1.1 试验台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 |
4.1.2 试验台的负载电机进行加载分析 |
4.1.3 台架传动系统和目标车型仿真模型中采用的主要参数选择 |
4.2 试验台实时仿真模型开发 |
4.2.1 试验台实时仿真模型的工作原理 |
4.2.2 试验台实时仿真模型与驱动电机变频器之间的数据接口 |
4.2.3 试验台实时仿真模型与负载电机变频器之间的数据接口 |
4.2.4 试验台实时仿真模型与转速转矩传感器之间的数据接口 |
4.2.5 试验台实时仿真模型与变速器TCU之间的数据接口 |
4.3 试验台实时仿真模型自动代码生成的设置、优化与检查分析 |
4.3.1 试验台实时仿真模型自动代码生成流程与设置分析 |
4.3.2 试验台实时仿真模型自动代码生成优化和检查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变速器试验台仿真与试验结果分析 |
5.1 动力保持型自动两挡变速器快速仿真试验分析 |
5.2 变速器换挡过程试验台实时试验结果分析 |
5.2.1 试验台提供恒动力转速和转矩的变速器换挡试验 |
5.2.2 试验台动力电机协调控制的变速器换挡试验 |
5.3 试验台在车辆循环工况下实时仿真与控制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研究总结 |
6.2 需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轧制过程中高性能负荷力矩响应的交流电机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1.3 课题研究工作的重点 |
1.4 本章小结 |
2 相关研究工作 |
2.1 概述 |
2.2 标量控制 |
2.3 矢量控制 |
2.4 直接转矩控制 |
2.5 感应电机的非线性控制 |
2.5.1 基于状态反馈解耦和完全(精确)线性化的交流电动机控制 |
2.5.2 基于反步法的交流电动机非线控制 |
2.5.3 基于滑模变结构控制的交流电动机非线性控制 |
2.5.4 基于无源性的交流电动机非线性控制 |
2.5.5 自抗扰技术的交流电动机非线性控制 |
2.6 定子磁链的计算和观测 |
2.6.1 开环的计算方法 |
2.6.2 观测器方法 |
2.7 感应电机DTC系统的磁链与转矩控制 |
2.8 感应电机的负荷观测器 |
2.9 本章小结 |
3 交流电动机数学模型 |
3.1 交流异步电动机基本动态数学模型 |
3.1.1 交流异步电动机三相静止ABC坐标系基本动态数学模型 |
3.1.2 交流异步电动机二相静止DQ坐标系基本动态数学模型 |
3.1.3 交流异步电动机二相同步旋转MT坐标系基本动态数学模型 |
3.2 考虑铁损耗的交流异步电机非线性模型 |
3.3 电励磁同步电机基本数学模型 |
3.3.1 同步电动机三相静止坐标系中的数学模型 |
3.3.2 同步电动机两相旋转dq坐标系下数学模型 |
4 电励磁同步电机气隙磁场定向无源性控制研究 |
4.1 问题的提出 |
4.2 无源控制理论基础 |
4.2.1 无源性的概念 |
4.2.2 系统的无源性和稳定性 |
4.3 电励磁同步电动机数学模型 |
4.3.1 欧拉-拉格朗日(Euler-lagrange)模型定义 |
4.3.2 电励磁同步电动机电气-机械EL数学建模 |
4.3.3 电励磁同步电动机电气系统EL数学建模 |
4.4 电励磁同步机气隙磁场定向无源控制策略 |
4.4.1 基于全阶EL模型的电励磁同步机气隙磁场定向PBC策略 |
4.4.2 基于电气EL模型的交流电机控制策略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软测量负荷观测器直接转矩控制策略的研究 |
5.1 问题的提出 |
5.2 交流电机直接转矩控制基本原理 |
5.2.1 感应电机直接转矩控制主要特点 |
5.2.2 直接转矩控制中电磁转矩控制 |
5.2.3 直接转矩控制中定子磁链控制 |
5.2.4 直接转矩控制系统 |
5.2.5 直接转矩控制分析 |
5.3 软测量的负荷观测器设计和前馈补偿控制应用研究 |
5.3.1 负荷突变DTC系统速度响应分析 |
5.3.2 软测量负荷观测器的设计与前馈速度补偿控制 |
5.3.3 无活套轧制系统实现和实验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卷取机间接张力直接转矩控制策略的研究 |
6.1 问题的提出 |
6.2 自抗扰ADRC基本理论 |
6.3 卷取机DTC张力系统 |
6.3.1 热连轧带钢卷取张力模型 |
6.3.2 间接型张力控制方法 |
6.4 基于软测量负荷观测器的多模型切换自适应控制策略 |
6.4.1 多模型切换自适应设计 |
6.4.2 基于软测量观测器的多模型切换与自适应设计 |
6.4.3 仿真分析与实验结果 |
6.5 负荷观测器设计与速度补偿自抗扰控制研究 |
6.5.1 观测器设计 |
6.5.2 转速补偿控制器的设计 |
6.6 卷取机张力控制实验与分析 |
6.6.1 实验设备规格及说明 |
6.6.2 实验数据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电动车交流驱动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 控制方法 |
2. 磁链观测 |
3. 参数辨识 |
4. 现代控制与智能控制 |
5. 工程化 |
6. 结语 |
(9)轮毂式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电动轮的发展近况及趋势 |
1.2.1 电动轮发展现状 |
1.2.2 电动轮发展趋势 |
1.3 课题来源及全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异步电机的数学模型分析及仿真建模 |
2.1 坐标变换 |
2.1.1 静止坐标变换(3s/2s) |
2.1.2 Park变换原理 |
2.2 三相异步电机的仿真建模 |
2.2.1 (d-q)坐标系下异步电机状态方程 |
2.2.2 (α-β)坐标系下以 - -ssi ? ?为状态变量的异步电机模型 |
2.2.3 异步电机仿真模型的搭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研究 |
3.1 异步电机调速控制策略现状 |
3.1.1 矢量控制技术 |
3.1.2 直接转矩控制技术简述 |
3.2 直接转矩控制原理分析 |
3.2.1 三相电压的空间矢量表示 |
3.2.2 逆变电路原理分析 |
3.2.3 滞环比较器与最佳电压矢量的关系 |
3.2.4 定子磁链观测方案 |
3.2.5 定子磁链中电压矢量的选择 |
3.3 SVPWM原理及实现过程分析 |
3.3.1 SVPWM理论分析 |
3.3.2 SVPWM算法在DSP中的具体实施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直接转矩控制中异步电机的定子电阻辨识策略 |
4.1 神经网络简介 |
4.1.1 人工神经元模型 |
4.1.2 几类常用的神经网络 |
4.2 定子电阻变化对电机参数影响的定性分析 |
4.3 基于DRNN的定子电阻辨识策略研究 |
4.3.1 转速观测器的设计 |
4.3.2 用于电阻辨识的对角递归神经网络结构设计 |
4.3.3 DRNN网络在线训练算法 |
4.4 仿真分析 |
4.5 本章小节 |
第5章 直接转矩控制中异步电机定子磁链观测的研究 |
5.1 神经网络定子磁链逆模型原理分析 |
5.2 定子磁链逆模型的实现分析 |
5.2.1 RBF神经网络结构 |
5.2.2 RBF神经网络在线调整算法 |
5.3 神经网络自适应闭环磁链观测器 |
5.4 自适应控制器的设计 |
5.5 仿真实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实验设计与分析 |
6.1 实验平台硬件设计 |
6.1.1 实验平台概述 |
6.1.2 各主要硬件电路设计 |
6.2 实验平台软件设计 |
6.2.1 主程序设计流程图 |
6.2.2 周期中断的设计流程图 |
6.2.3 SVPWM软件算法设计流程图 |
6.3 实验分析 |
6.3.1 SVPWM算法验证实验 |
6.3.2 样本数据采集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本文内容总结与展望 |
7.1 工作内容总结 |
7.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及学术成果 |
(10)基于微分几何的交流电机非线性控制理论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清单 |
1 绪论 |
1.1 课题的工程背景 |
1.2 非线性控制理论综述 |
1.2.1 非线性控制理论分为两大分支 |
1.2.2 微分几何非线性控制理论的发展 |
1.2.3 非线性控制理论的不足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
2 交流电机驱动的卷取机生产工艺及数学模型 |
引言 |
2.1 热连轧带钢卷取工艺 |
2.2 卷取速度规程计算模型 |
2.2.1 卷取机各工作时段的卷径计算 |
2.2.2 卷筒旋转速度及角加速度计算 |
2.3 卷取张力控制模型 |
2.3.1 间接型卷取张力控制方法 |
2.3.2 卷取机的直接转矩调节器原理 |
2.3.3 交流电机驱动的卷取机模型 |
2.3.4 交流异步电动机转矩控制分析 |
2.4 交流电机驱动的卷取机的控制系统仿真 |
小结 |
3 基于微分几何的非线性控制及稳定性分析 |
引言 |
3.1 微分几何非线性控制理论基础 |
3.2 非线性系统精确反馈线性化原理 |
3.2.1 相对阶等于系统的维数的情况 |
3.2.2 相对阶不等于系统的维数的情况 |
3.3 精确反馈线性化控制的稳定性论证 |
3.3.1 ISS稳定性理论 |
3.3.2 电动机子系统的ISS稳定性证明 |
3.3.3 级联型EFL控制系统的ISS稳定性 |
3.4 交流异步电动机的非线性控制器仿真 |
小结 |
4 微分几何非线性控制在交流电机驱动的卷取机中的应用 |
引言 |
4.1 交流异步电机的能耗效率模型 |
4.2 交流电机系统的精确反馈线性化 |
4.3 非线性鲁棒控制器设计 |
4.4 交流电机驱动的卷取机能耗效率控制仿真测试 |
4.5 交流电机驱动的卷取机控制系统实验 |
小结 |
5 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主动转速补偿控制 |
引言 |
5.1 自抗扰控制理论在DTC控制系统的应用 |
5.2 交流异步电动机的扩张观测器设计 |
5.2.1 非线性扩张观测器模型 |
5.2.2 交流电动机转速扩张观测器的设计 |
5.3 基于ESO的主动速度补偿控制 |
5.4 高阶非线性观测器的稳定性证明 |
5.5 基于ASCC的卷取机DTC系统仿真分析 |
小结 |
6 基于扩张观测器的精确反馈线性化控制 |
引言 |
6.1 结合主动补偿控制的精确反馈线性化策略 |
6.2 异步电机系统的自抗扰精确反馈线性化设计 |
6.3 基于ESO的非线性控制律存在性证明 |
6.4 SaberRD Simulink联合仿真方法 |
6.5 仿真测试与结果分析 |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论文的总结与思考 |
7.2 后续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交流电机的直接转矩控制(DTC)计算机仿真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交流电机直接转矩控制扩速技术研究[J]. 金国义,刘文斌,贺小林,史欧阳. 计算机仿真, 2020(09)
- [2]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抑制转矩脉动策略的研究[D]. 龙泰旭. 大连交通大学, 2020(06)
- [3]直升机主旋翼电驱动直接转矩控制策略研究[D]. 王士勇.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4]BBO算法在电主轴谐波及转矩脉动抑制中的应用研究[D]. 潘振宁.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8)
- [5]永磁同步电机三电平直接转矩控制研究[D]. 王颂帅.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2)
- [6]动力保持型自动变速器试验台实时仿真研究开发[D]. Nguyen Truong Sinh. 清华大学, 2018(06)
- [7]轧制过程中高性能负荷力矩响应的交流电机控制方法研究[D]. 陈久伟. 北京科技大学, 2018(08)
- [8]电动车交流驱动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J]. 季晨宸,傅金睿,何琳. 电动自行车, 2016(09)
- [9]轮毂式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研究[D]. 刘登基. 湘潭大学, 2016(03)
- [10]基于微分几何的交流电机非线性控制理论研究与应用[D]. 李睿. 北京科技大学, 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