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脑膜瘤端粒酶活性与细胞增殖的关系及临床意义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旭[1](2021)在《HER2/ELK1信号轴通过调控LUC7L3表达促进脑膜瘤增殖的分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课题通过研究脑膜瘤中LUC7L3、HER2和ELK1的表达情况,探讨HER2/ELK1/LUC7L3信号轴促进脑膜瘤增殖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1.在恶性脑膜瘤IOMM-Lee细胞株中,慢病毒转染干扰和过表达LUC7L3基因,将其分为五组:1)空白对照组(Blank);2)干扰LUC7L3组(LUC7L3-sh);3)过表达LUC7L3组(LUC7L3-ox);4)干扰无关序列组(NC-sh);5)过表达无关序列组(NC-ox),用q-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HER2、ELK1、LUC7L3的m RNA表达水平变化。2.体内裸鼠成瘤实验,在裸鼠皮下接种相同数量的各组细胞,绘制恶性脑膜瘤IOMM-Lee细胞株瘤体的生长-时间曲线,计算抑瘤率;并通过免疫组化法以及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瘤体中LUC7L3和Ki-67的蛋白表达情况。3.应用HER2抑制剂Lapatinib(GW-572016)干扰恶性脑膜瘤IOMM-Lee后,q-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HER2、ELK1、p-ELK1、LUC7L3的m RNA和蛋白表达情况。4.双荧光素酶报告检测和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实验来验证LUC7L3启动子与转录因子ELK1之间是否具有结合,以及寻找具体的结合位点。5.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0例脑膜瘤石蜡标本和5例正常蛛网膜组织中HER2和LUC7L3的表达水平,验证HER2与LUC7L3间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1.干扰和过表达恶性脑膜瘤IOMM-Lee细胞株LUC7L3后,用q-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HER2、ELK1、LUC7L3的m RNA表达水平:干扰组表达水平下降约42.2%,过表达组表达水平升高约51.4%,达到实验分组要求。2.裸鼠成瘤实验中,与空白对照组相比,LUC7L3-sh组的裸鼠成瘤的能力减弱,瘤体增殖的速度减慢,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的结果显示LUC7L3、Ki-67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LUC7L3-ox组的裸鼠成瘤的能力增强,瘤体增殖的速度加快以及迁移能力加强,Western 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LUC7L3、Ki-67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3.应用HER2抑制剂Lapatinib(GW-572016)干扰恶性脑膜瘤IOMM-Lee后,恶性脑膜瘤细胞IOMM-Lee细胞株中HER2以及LUC7L3的m RNA的表达量均下降了56.5±7%,ELK1的m RNA的表达量下降了43±6%;HER2、P-ELK1以及LUC7L3的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了73.4±6%,ELK1蛋白表达下降10±2%。4.软件预测分析结果显示:LUC7L3基因启动子区上有15个转录因子ELK1的结合位点。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和染色质免疫沉淀实验结果证实,转录因子ELK1能与LUC7L3启动子区特异性结合,并且有2个稳定的结合位点。5.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正常蛛网膜组织与不同级别脑膜瘤组织中HER2和LUC7L3的蛋白表达,结果表明:脑膜瘤恶性程度越高,HER2蛋白表达越强;LUC7L3在正常蛛网膜组织中也有一定的表达,LUC7L3的蛋白表达与恶性程度无显着差异;HER2与LUC7L3表达呈正相关。结论:1.在恶性脑膜瘤IOMM-Lee细胞株中HER2/ELK1信号轴与LUC7L3存在相关性,LUC7L3为HER2/ELK1信号轴的下游靶基因。2.在脑膜瘤组织中,HER2可能与脑膜瘤的恶性程度有关;LUC7L3与脑膜瘤恶性程度无相关性。
贺靖苑[2](2021)在《LncRNA MALAT1吸附miR-384靶向调节NFKBIA对脑膜瘤细胞凋亡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预测的结果,通过体外实验验证NFKBIA的表达影响脑膜瘤细胞的凋亡。[方法]从NCBI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下载了脑膜瘤相关的数据,使用R语言软件中的limma包筛选脑膜瘤和正常脑膜组织样本中的差异mRNA和差异miRNA;用R语言3.6.2软件中的colorspace包、stringi包、ggplot包、DOSE包、clusterProfiler包、enrichplo包进行差异mRNA的GO富集分析;用Cytoscape3.7.2软件分析有交集的差异mRNA和差异miRNA;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的结果,选取感兴趣的基因NFKBIA和miR-384。随后应用TargetScan在线工具预测miR-384和NFKBIA是否有结合位点,接着我们使用ENCORI For RNA Interactomes在线工具对miR-384可能结合的lnc RNA进行生物信息学预测;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取得新鲜的脑膜瘤组织,用免疫组化验证其确实是脑膜瘤组织;随后用PCR验证筛选的NFKBIA、miR-384和LncRNA MALAT1在脑膜瘤中的表达;购买脑膜瘤细胞株,进行传代培养;构建NFKBIA的过表达质粒,进行慢病毒包装;用NFKBIA过表达的慢病毒感染人脑膜瘤细胞株,在感染24h,48h和72h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荧光表达情况和细胞的生长状态并拍照,确定最佳的感染复数(MOI)值。实验分为三组:Normal组:不进行任何干预的人脑膜瘤细胞株;NC组:培养空载慢病毒感染后的人脑膜瘤细胞株;NFKBIA-ORF组:培养NFKBIA过表达慢病毒感染后的人脑膜瘤细胞株。慢病毒感染人脑膜瘤细胞72h后,用PCR检测NFKBIA的表达,用CCK8检测细胞的增殖率,用流式细胞术、TUNEL实验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利用生物信息学预测发现共有317个差异表达mRNA,其中上调17个,下调300个;有223个差异表达miRNA,其中上调15个,下调208个;差异mRNA的GO富集分析主要表现在细胞基质结构成分和糖胺多糖结合等分子功能,白细胞迁移,对脂多糖的反应和对细菌来源分子的反应等生物过程,含胶原的细胞外基质,分泌颗粒腔等细胞组成;同时结合查阅文献结果,得到关键mRNA NFKBIA和关键miRNA miR-384直接作用于脑膜瘤;用TargetScan在线工具预测miR-384和NFKBIA可能有结合位点;用ENCORI For RNA Interactomes 在线工具预测得到 miR-384 可能结合 lnc RNA MALAT1;PCR验证发现NFKBIA、miR-384和LncRNA MALAT1在脑膜瘤中有表达;NFKBIA过表达的慢病毒感染脑膜瘤72h后,PCR结果显示NFKBIA表达升高;CCK8检测发现NFKBIA过表达慢病毒感染人脑膜细胞72h后,脑膜瘤细胞的增殖受到抑制;TUNEL实验发现NFKBIA过表达慢病毒感染人脑膜细胞72h后,脑膜瘤细胞的凋亡率升高;为了进一步验证以上结果,做了流式细胞术和免疫荧光染色,结果均发现NFKBIA过表达慢病毒感染人脑膜细胞72h后,脑膜瘤细胞的增值率降低,凋亡率升高。[结论]NFKBIA过表达后,明显地抑制脑了膜瘤细胞的增殖,促进凋亡的发生。此外,NFKBIA促进脑膜瘤细胞的凋亡可能是通过LncRNA MALAT1作为ceRNA吸附miRNA-384进而影响其表达,达到促进凋亡的作用。
刘博[3](2020)在《辅助放射治疗对高级别脑膜瘤患者预后影响的meta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meta分析系统客观的评价辅助放射治疗对高级别脑膜瘤患者预后的影响,为脑膜瘤患者临床治疗方案和未来研究方向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20年2月之前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和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中发表的关于辅助放射治疗对高级别脑膜瘤临床研究的文献。筛选文献后,提取所选文献中的相关数据,通过Review Manager5.3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进而进行meta分析。结果: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最终纳入4篇文献。4篇文献共纳入525例患者,其中暴露组146例接受手术治疗+辅助放射治疗,非暴露组379例行单纯手术治疗。Meta分析结果显示:暴露组与非暴露组之间对于患者的预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0.74,95%CI为0.50-1.08,P=0.12)。亚组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对象的差异不会导致数据的异质性。通过漏斗图主观分析未见明显发表偏倚。放射治疗也同样可导致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但利大于弊。结论:研究分析当前现有的文献,通过提取分析,得知辅助放射治疗不能改善高级别脑膜瘤患者的预后,辅助放射治疗在高级别脑膜瘤中的作用尚不明确,需要更多前瞻性随机试验来探究辅助放射治疗在高级别脑膜瘤中的作用,完善治疗方案。
陈飚[4](2020)在《PHLDB1 rs498872基因多态性与胶质瘤关系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胶质瘤是成人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是一种异质性、侵袭性肿瘤,预后不良。在过去几十年中,中国人群中恶性脑瘤的发病率迅速上升,尤其是在大城市。许多环境和生活方式因素均与胶质瘤的易感性密切相关,例如职业、电离辐射、手机辐射、吸烟和饮食等。同时,遗传因素对胶质瘤的发生起着更为重要的影响。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GWAS)发现一些基因位点的异常与胶质瘤有关,例如5p13.33(TERT),8q24.21(CCDC26),9p21.3(CDKN2A/B),11q23.3(PHLDB1)和20q13.33(RTEL1)等。Pleckstrin同源性结构域B族成员1(pleckstrin homology-like domain family B member 1,PHLDB1)是一种首先在生物信息学屏幕上识别的蛋白质。近年来,大量研究分析了PHLDB1基因多态性与包括胶质瘤在内的多种疾病存在显着关系。其中,位于PHLDB1基因的5’非翻译区的rs498872与胶质瘤关系的研究最多。在神经母细胞瘤中11q23.3区域通常会缺失,这表明该基因在脑肿瘤中的重要作用。本研究将通过人群数据和细胞实验分析PHLDB1基因在胶质瘤发生和进展中的作用,进而为胶质瘤的诊治提供理论依据。第一部分PHLDB1rs498872多态性与胶质瘤易感性的荟萃分析目的:为了更好地了解rs498872多态性变体对胶质瘤风险的影响,我们对所有已发表的病例对照研究进行了荟萃分析,以探讨rs498872多态性与胶质瘤易感性的关联。方法:Pub Med,Web of Science和Embase Pub Med网站上通过以下检索词对纳入的文章进行检索:“pleckstrin homology-like domain family B member 1”,“PHLDB1”,“11q23.3”,“rs498872”,“polymorphism”,“variant”,“variation”,“mutation”,“genotype”,“allele”和“glioma”。检索起始时间为从数据库建库至2018年12月。我们使用纽卡斯-渥太华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来评估合格研究的质量。使用Begger方法绘制漏斗图来检测纳入文献的发表偏移。使用Review Manager 5.3.3版本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共有12项符合条件的研究被纳入分析,12项病例对照研究共包括11482例病例和24782例对照。2.在显性模型(CC与CT+TT)中,CC基因型能显着降低胶质瘤的易感性(P<0.0001,OR=0.81,95%CI为0.76-0.85);在隐性模型中(TT与CC+CT),TT基因型能显着增加胶质瘤的易感性(P<0.0001,OR=1.23,95%CI=1.13-1.34);共显性模型(TT与CC)结果显示,CT基因型能显着增加胶质瘤的易感性(P<0.0001,OR=1.15,95%CI=1.09-1.21)。等位基因C与T比较结果显示,等位基因C能显着降低胶质瘤的易感性(P<0.0001,OR=0.86,95%CI=0.84-0.90)。进一步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亚洲人和高加索人中得出的阳性结果与总的分析结果相似。3.在所有比较中,汇总分析中发现的显着相关性保持不变,这表明我们的发现在统计上是稳定的,总体结果比较稳固和可靠。4.漏斗图的形状在每次比较中都是对称的,这表明我们纳入的文献没有严重的发表偏差。结论:我们的荟萃分析表明,TT基因型能显着增加胶质瘤的易感性,rs498872多态性可能是亚洲人和白种人胶质瘤的潜在遗传生物标志物。第二部分PHLDB1rs498872多态性在胶质瘤患者中的临床意义目的:在人群数据中,分析rs498872多态性与胶质瘤进展和预后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rs498872多态性与主要环境因素和其它胶质瘤相关多态性位点的交互作用。方法: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收集胶质瘤患者400例。同期,在我院收集健康对照480例。在病例收集期间,每天去我院检验科收集初诊为胶质瘤的患者和健康对照人群的血样,保存于4℃冰箱。在医院HIS病例查询系统中,查询患者的初诊时肿瘤大小、肿瘤位置、分期和Ki-67值等病理特征资料。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研究对象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吸烟、饮酒、工作类型、癌症家族史、手机使用频率和放射治疗等。自确诊时起,对所有研究对象定期随访,随访间隔为4周。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连接酶检测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Lipase Detection Reaction,PCR-LDR)检测基因多态性。结果:1.rs498872多态性基因型分为CC、CT和TT三种,病例组CC基因型较多,对照组TT基因型较多。病例组的T等位基因频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相对于CC基因型,TT基因型能显着增加胶质瘤的患病风险(P﹤0.05),TT+CT基因型能显着增加胶质瘤的患病风险(P﹤0.05)。在等位基因的分析结果中,相对于等位基因C,等位基因T能显着增加胶质瘤的患病风险(P﹤0.05)。2.CC基因型在肿瘤小于5cm、Ⅱ+Ⅲ期、Ki-67值≦10、KPS评分≥80的胶质瘤患者中分布频率较高,TT基因型在肿瘤≥5cm、Ⅳ期、Ki-67值﹥10、KPS评分﹤70的胶质瘤患者中分布频率较高。3.TT、CT和CC三种基因型胶质瘤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是23.5、27.3和32.1个月,三组患者的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卡方值=14.86,P=0.001),TT基因型患者的生存期最短、CC基因型患者的生存期最长。分期Ⅳ、肿瘤大小大于5cm、Ki-67值﹥10、KPS评分﹤70、累及多个脑叶、TT基因型是胶质瘤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4.CC、CT和TT三种基因型患者的1年复发率分别是48(34.8%)、54(39.1%)和36(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卡方值=6.18,P﹤0.05)。TT基因型能显着增加胶质瘤患者1年内复发的风险(P﹤0.05)。5.家族史、吸烟、放射治疗史、职业暴露小于10年和职业暴露大于10年均是胶质瘤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s498872和家族史在影响胶质瘤发生中不存在显着交互作用,rs498872和吸烟、放射治疗史、职业暴露史在影响胶质瘤发生中存在显着正向交互作用。6.XRCC1Arg194Trp、XRCC1 Arg399Gln、ERCC1 C8092A、ERCC2 Lys751Gln和MGMT Leu84Phe位点中的突变纯合子均能显着增加胶质瘤的易感性。rs498872和XRCC1Arg194Trp、MGMT Leu84Phe位点在影响胶质瘤易感性中存在正向交互作用。结论:rs498872多态性位点的杂合子和突变纯合子能显着增加胶质瘤的易感性。同时,rs498872多态性位点与胶质瘤的临床特征相关,rs498872多态性位点的TT基因型是胶质瘤预后和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吸烟、放射治疗史、职业暴露、XRCC1Arg194Trp、MGMT Leu84Phe和rs498872多态性在影响胶质瘤易感性方面存在正向交互作用。第三部分PHLDB1蛋白表达对胶质瘤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目的:分析PHLDB1蛋白异常表达对胶质瘤细胞增殖、凋亡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并在胶质瘤细胞中分析其对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人星形胶质细胞HA、人胶质瘤细胞系U251、U87和SHG-44购买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U251和SHG-44细胞分别分为空白组、空载组、PHLDB1抑制组、PHLDB1过表达组。空白组细胞不作处理,空载组、PHLDB1抑制组、PHLDB1过表达组分别转染空载质粒、PHLDB1抑制质粒和PHLDB1过表达质粒。分别使用CCK8法、Transwell实验、流式法和划痕实验检测胶质瘤细胞的增殖能力、侵袭能力、凋亡水平和迁移能力。免疫蛋白印迹方法检测PHLDB1和p-Akt蛋白在胶质瘤细胞中的相对表达水平。RT-PCR检测细胞中PHLDB1 m RNA水平。结果:1.PHLDB1蛋白在人星形胶质细胞HA、人胶质瘤细胞系U251、U87和SHG-44中的相对表达水平分别是0.87±0.24、1.78±0.35、1.83±0.21和2.04?0.32。PHLDB1m RNA在人星形胶质细胞HA、人胶质瘤细胞系U251、U87和SHG-44中的相对表达水平分别是1.08±0.15、2.04±0.51、1.97±0.35和2.41?0.55。Nthy-ori3-1细胞中PHLDB1蛋白和m RNA水平显着低于人胶质瘤细胞系U251、U87和SHG-44(P<0.05)。2.U251和SHG-44细胞中PHLDB1蛋白和m RNA在空白组、空载组、PHLDB1抑制组和PHLDB1过表达组细胞中的相对表达水平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HLDB1抑制组的PHLDB1蛋白和m RNA相对表达水平显着低于空白组和空载组(P<0.05);PHLDB1过表达组的PHLDB1蛋白和m RNA相对表达水平显着高于空白组和空载组(P<0.05)。3.在U251细胞中,空白组、空载组、PHLDB1抑制组和PHLDB1过表达组中细胞增殖倍数分别是4.23±1.02、3.94±1.12、1.81±0.58和7.56±2.01。在SHG-44细胞中,空白组、空载组、PHLDB1抑制组和PHLDB1过表达组中细胞增殖倍数分别是5.51±1.03、5.06±2.14、3.21±1.08和7.53±2.19。PHLDB1抑制组细胞增殖倍数显着低于空白组和空载组,PHLDB1过表达组细胞增殖倍数显着高于空白组和空载组。4.在U251细胞中,空白组、空载组、PHLDB1抑制组和PHLDB1过表达组中穿膜细胞数分别是241±53.6、286±49.3、108±21.6和352±75.2。在SHG-44细胞中,空白组、空载组、PHLDB1抑制组和PHLDB1过表达组中穿膜细胞数分别是305±53.2、296±41.8、207±63.4和396±53.1。PHLDB1抑制组穿膜细胞数显着低于空白组和空载组,PHLDB1过表达组细胞增殖倍数显着高于空白组和空载组。5.在U251细胞中,空白组、空载组、PHLDB1抑制组和PHLDB1过表达组细胞的愈合率分别是12.3±3.29、14.6±4.05、8.12±2.05和26.3±5.23。在SHG-44细胞中,空白组、空载组、PHLDB1抑制组和PHLDB1过表达组细胞的愈合率分别是16.3±2.54、18.5±4.21、9.12±2.41和31.0±5.19。PHLDB1抑制组细胞的愈合率显着低于空白组和空载组,PHLDB1过表达组细胞的愈合率显着高于空白组和空载组。6.在U251细胞中,空白组、空载组、PHLDB1抑制组和PHLDB1过表达组细胞的凋亡率分别是18.9±4.25、20.5±3.96、39.6±8.21和10.3±3.05。在SHG-44细胞中,空白组、空载组、PHLDB1抑制组和PHLDB1过表达组细胞的凋亡率分别是12.6±2.36、13.5±2.15、27.5±3.69和6.34±1.54。PHLDB1抑制组细胞的凋亡率显着高于空白组和空载组,PHLDB1过表达组细胞的凋亡率显着低于空白组和空载组。7.在胶质瘤细胞U251中,p-Akt蛋白在空白组、空载组、PHLDB1抑制组和PHLDB1过表达组中的相对表达水平分别是1.12?0.21、1.05?0.23、0.54?0.15和2.18?0.41。在胶质瘤细胞SHG-44中,p-Akt蛋白在空白组、空载组、PHLDB1抑制组和PHLDB1过表达组中的相对表达水平分别是0.93?0.24、1.14?0.30、0.48?0.11和1.91?0.38。PHLDB1抑制组细胞中的pAkt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显着低于空白组和空载组,PHLDB1过表达组细胞中的p-Akt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显着高于空白组和空载组。结论:PHLDB1基因抑制能抑制胶质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并促进胶质瘤细胞的凋亡,反之,能促进胶质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并抑制胶质瘤细胞的凋亡。PHLDB1基因过表达使p-Akt蛋白表达水平升高,提示PHLDB1对PI3K/Akt信号通路有激活作用。
董锋[5](2019)在《PRMT2通过介导组蛋白H3R8me2a参与胶质母细胞瘤中原癌基因激活与肿瘤形成》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胶质母细胞瘤是最常见、也是恶性程度最高的一种星型细胞瘤,平均生存期为15个月。转录调控异常在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中起着重要作用,基于表观遗传修饰的可逆性,寻找关键的表观遗传调控因子对进一步开发靶向治疗策略显得尤为重要。组蛋白赖氨酸甲基化和赖氨酸甲基转移酶的功能及作用机制已经有了深入了解,但是与之相比,蛋白精氨酸甲基转移酶PRMTs家族作为表观遗传因子在肿瘤中的作用还不清楚。本研究拟鉴定在胶质母细胞瘤中起关键作用的PRMT,并系统研究其表观遗传调控机制。研究方法1、通过临床样本的大数据分析(TCGA,CGGA等),明确蛋白精氨酸甲基转移酶PRMTs与胶质瘤恶性程度、与病人生存期相关性,同时结合临床肿瘤样本染色结果和细胞增殖实验,进一步明确研究目的蛋白为PRMT2。2、利用细胞增殖实验和限度稀释实验,明确PRMT2对胶质母细胞瘤细胞增殖和维持肿瘤干细胞自我更新能力意义;同时构建颅内原位成瘤模型,利用Luciferase成像技术检测敲低PRMT2对肿瘤的生长和荷瘤小鼠生存期的影响。3、利用RNA-seq分析,明确PRMT2降低导致表达下降的基因富集情况,并通过Western Blot和实时定量PCR验证相关的靶基因表达。4、利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seq分析,表明H3R8me2a在染色质的分布情况;同时联合RNA-seq分析和ChIP-seq分析,明确H3R8me2a与基因转录关系。最后结合调控区域相关组蛋白修饰变化,阐明H3R8me2a调控基因表达的机制。结果我们首次报道PRMT2在胶质母细胞瘤中高表达,并且与病人预后差相关。敲低或者失活PRMT2能够在体外有效抑制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生长和胶质母细胞瘤肿瘤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在体内可以抑制原位颅内肿瘤生长。敲低或者失活PRMT2主要下调细胞周期进程和肿瘤相关信号通路基因。PRMT2负责催化组蛋白H3R8me2a,该修饰广泛富集在基因启动子和增强子区域,并且对已知的转录激活相关的组蛋白修饰在相应区域的维持不可或缺,共同参与维持靶基因的转录水平。结论在胶质母细胞瘤发病机理中PRMT2充当转录共激活因子,通过介导组蛋白H3R8me2a激活原癌基因表达,为靶向恶性神经胶质细胞瘤中PRMT2提供了理论依据。
黄丽芳[6](2019)在《TMEM106B影响恶性脑膜瘤增殖和血管生成的体内实验及分子机制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体内实验验证TMEM106B对恶性脑膜瘤细胞增殖和血管生成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分子机制。方法:1.干扰恶性脑膜瘤IOMM-Lee和CH157两种细胞株TMEM106B基因,每组细胞株分为三组:干扰TMEM106B为实验组(TMEM106B-sh),转染无关序列慢病毒为阴性对照组(NC-sh),空白对照组(Blank),使用q-PCR、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细胞TMEM106B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2.体内裸鼠成瘤实验绘制IOMM-LEE、CH157两种恶性脑膜瘤细胞株瘤体生长-时间曲线,计算抑瘤率,并且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瘤体中ki-67和VEGF的表达情况,并通过标记CD34来计算其微血管密度(MVD),比较各组细胞增殖和血管生成能力。3.通用软件预测分析TMEM106B基因启动子与转录因子JUN之间的结合位点,并构建TMEM106B报告基因野生型、突变型质粒及转录因子JUN的过表达质粒,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转录因子JUN是否能与TMEM106B启动子特异性结合。4.染色质免疫沉淀(CHIP)实验进一步验证TMEM106B基因启动子与转录因子JUN之间是否有特异性的结合。结果:1.通过慢病毒转染干扰TMEM106B基因的表达后,q-PCR、Western blot检测发现恶性脑膜瘤细胞株中TMEM106B的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达到分组要求。2.裸鼠成瘤实验中,在TMEM106B-sh组,裸鼠成瘤的能力减弱,瘤体增殖的速度减慢,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TMEM106B、ki-67、VEGF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标记各组CD34的表达水平分析各组的微血管密度(MVD),结果显示干扰TMEM106B后,MVD降低。3.软件预测分析结果显示:TMEM106B基因启动子区上有7个转录因子JUN的结合位点,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显示,转录因子JUN能与TMEM106B启动子区特异性结合。4.染色质免疫沉淀(CHIP)实验结果显示TMEM106B启动子能与转录因子JUN结合。结论:1.干扰TMEM106B后可以抑制恶性脑膜瘤的增殖和血管生成;2.MEM106B启动子区存在与转录因子JUN结合的特异性位点,说明TMEM106B可能受JUN的调控影响恶性脑膜瘤的增殖与血管生成。
刘厚杰,万经海[7](2018)在《脑膜瘤恶性进展的分子机制》文中研究表明非典型及恶性脑膜瘤具有高侵袭性和易局部复发的特点,手术及放化疗等传统治疗手段效果有限。近年来,随着对脑膜瘤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发现一些新的生物学标志物在脑膜瘤的发生和恶性进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因素是脑膜瘤恶性进展的重要因素,其中遗传学因素包括细胞增殖异常、细胞侵袭性增强、新生血管形成、细胞凋亡抑制、端粒酶活性改变等多个表型的改变。生物学标志物的发现可为更合理地针对高级别脑膜瘤进行早期诊断、分子靶向治疗及更精确地评估预后提供参考。
王珊珊[8](2016)在《恶性脑膜瘤细胞对HER2靶向药物敏感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HER2靶向药物对HER2阳性的人恶性脑膜瘤细胞增殖、侵袭及凋亡的影响,以期为脑膜瘤个体化靶向治疗提供实验依据,对治疗复发性及手术难以彻底切除的恶性脑膜瘤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实验对象为经q PCR检验的HER2阳性表达的人恶性脑膜瘤细胞株IOMM-Lee和CH157-MN细胞株;其中前者为中度表达,后者为弱表达。将实验分为五组:空白对照组、IOMM-Lee细胞组、IOMM-Lee-Tra用药组、CH157-MN细胞组和CH157-MN-Tra用药组。对比HER2靶向药物(曲妥珠单抗)作用前后恶性脑膜瘤细胞在体内、外增殖、侵袭及凋亡的变化;采用MTT检测各组细胞增殖及体外药物敏感性;transwell侵袭小室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PARP在药物作用前后表达的变化;裸鼠成瘤实验,观察成瘤情况,并对比药物作用前后瘤体体积的变化。结果:1、HER2靶向药物作用后:a、IOMM-Lee-Tra组在体外的增殖力及侵袭力均较IOMM-Lee组降低,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CH157-MN-Tra组较CH157-MN组降低不明显;b、IOMM-Lee-Tra组细胞凋亡率较IOMM-Lee组高,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H157-MN-Tra组与CH157-MN组对比凋亡率差异无具有统计学意义;2、Western Blot检测药物作用后,PARP及Caspase-3蛋白在IOMM-Lee-Tra组表达均高于IOMM-Lee组,而HER2蛋白表达在IOMM-Lee-Tra组表达低于IOMM-Lee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H157-MN-Tra组与CH157-MN组比较,PARP、Caspase-3及HER2蛋白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裸鼠体内成瘤实验发现,IOMM-Lee-Tra组瘤体体积较IOMM-Lee组缩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H157-MN-Tra组与CH157-MN组变化不明显。结论:1、中度表达HER2的恶性脑膜瘤细胞IOMM-Lee对曲妥珠单抗具一定敏感性。而曲妥珠单抗作用于弱表达HER2的恶性脑膜瘤细胞CH157-MN的效果不明显。2、曲妥珠单抗可能是通过增加PARP、Caspase-3蛋白表达,降低HER2蛋白水平,从而对HER2阳性脑膜瘤细胞产生抑瘤作用。该实验数据可能为恶性脑膜瘤的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孔祥溢,关健,刘阳,杨义,李永宁,马文斌,王任直[9](2015)在《与恶性脑膜瘤预后相关的生物学标记及其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WHO Ⅱ、Ⅲ级脑膜瘤又被称为恶性脑膜瘤,以高侵袭性、迅速复发性和非典型性为突出特点。目前有研究发现某些染色体异常(如1p缺失、17q23扩增等)、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异常与其恶性程度有关,但具体分子生物学机制仍不明。恶性脑膜瘤预后因素包括手术切除程度、是否接受放疗、Ki-67/MIB-1指数、P53表达程度和端粒酶活性等。本文综述了近几年与恶性脑膜瘤预后相关的生物学标记及其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并简要探讨其机制,为今后更深入的探索提供参考。
赵国明[10](2014)在《颅底中央区脑膜瘤术后复发影响因素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颅底中央区脑膜瘤的临床特点,探讨显微手术治疗后肿瘤复发的影响因素。资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外科1993年12月至2013年9月由袁贤瑞教授主刀手术的414例颅底中央区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研究。主要包括:一般资料、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手术资料、病理结果、有无复发等。对可能影响患者肿瘤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414例患者首次手术全切336例,其中男性108例,女性228例,男女比例1:2.11,首次发病年龄6-79岁,平均47.50岁,首次发病病程1天-20年,中位数5.9月。临床表现以颅高压起病患者147例,以癫痫起病40例,以局部压迫症状起病的182例,以精神改变或智力下降起病的患者28例。首次手术术中行Simpson Ⅰ级切除患者77例,术中行Simpson Ⅱ级切除患者259例。病理等级为WHO Ⅰ级患者319例,WHO Ⅱ级患者12例,WHO Ⅲ级患者5例。鞍结节及鞍隔脑膜瘤组共有患者150例,前床突及蝶骨嵴内侧脑膜瘤组114例,岩斜坡及岩斜蝶脑膜瘤组62例,海绵窦组10例。结果:首次手术肿瘤全切除患者336例,全切除后复发39例,占11.6%。术中行Simpson Ⅰ级切除患者肿瘤复发率(2.6%)低于术中行Simpson Ⅱ级患者复发率(14.3%);肿瘤病理等级越高,患者复发率越高;肿瘤基底起源于海绵窦或和海绵窦关系密切的肿瘤患者术后复发率较高。有骨质破坏、有瘤内坏死的颅底中央区脑膜瘤复发率较高。结论:1.颅底中央区脑膜瘤复发的高危因素包括:患者发病年龄、术中切除程度、肿瘤病理等级、肿瘤位置、肿瘤形态、骨质变化、瘤周水肿、瘤内坏死。2.对于脑膜瘤复发高危人群,术中应尽可能彻底切除肿瘤及受累及硬脑膜,可降低肿瘤复发率。
二、脑膜瘤端粒酶活性与细胞增殖的关系及临床意义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脑膜瘤端粒酶活性与细胞增殖的关系及临床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HER2/ELK1信号轴通过调控LUC7L3表达促进脑膜瘤增殖的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体内实验检测干扰LUC7L3 基因对恶性脑膜瘤IOMM-Lee细胞株增殖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1.3 恶性脑膜瘤细胞株培养及慢病毒感染 |
2.1.4 q-PCR检测恶性脑膜瘤细胞株中的 LUC7L3的m RNA表达 |
2.1.5 裸鼠成瘤实验检测干扰LUC7L3 基因对恶性脑膜瘤IOMM-Lee细胞株增殖的影响 |
2.1.6 数据处理、统计学分析 |
2.2 结果 |
2.2.1 q-PCR检测恶性脑膜瘤细胞株中的 LUC7L3的m RNA表达 |
2.2.2 裸鼠成瘤实验检测干扰LUC7L3 基因对恶性脑膜瘤IOMM-Lee细胞株增殖的影响 |
第3章 LUC7L3 促进恶性脑膜瘤增殖的初步分子机制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试剂 |
3.1.2 实验仪器 |
3.1.3 HER2 抑制剂Lapatinib(GW-572016)处理恶性脑膜瘤细胞 |
3.1.4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 |
3.1.5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 |
3.1.6 免疫组化检测脑膜瘤组织标本 |
3.1.7 数据处理、统计学分析 |
3.2 结果 |
3.2.1 HER2 抑制剂Lapatinib(GW-572016)处理恶性脑膜瘤细胞 |
3.2.2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 |
3.2.3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 |
3.2.4 免疫组化检测脑膜瘤组织标本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脑膜瘤发生、发展相关分子生物学机制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2)LncRNA MALAT1吸附miR-384靶向调节NFKBIA对脑膜瘤细胞凋亡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脑膜瘤的分子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辅助放射治疗对高级别脑膜瘤患者预后影响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综述 |
2.1 脑膜瘤的简介 |
2.2 脑膜瘤的肿瘤病理学 |
2.3 脑膜瘤的发病机制 |
2.4 脑膜瘤的治疗 |
2.4.1 观察与对症治疗 |
2.4.2 外科手术治疗 |
2.4.3 分子生物学 |
2.4.4 放射学 |
2.4.5 放射治疗作为一线治疗 |
2.4.6 辅助治疗 |
第3章 资料与方法 |
3.1 纳入标准 |
3.2 排除标准 |
3.3 检索策略 |
3.4 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估 |
3.5 数据的提取和统计学处理 |
第4章 结果 |
4.1 文献入选情况 |
4.2 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 |
4.3 手术治疗联合辅助放射治疗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
4.4 异质性分析和亚组分析 |
4.5 发表偏移分析 |
第5章 讨论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PHLDB1 rs498872基因多态性与胶质瘤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PHLDB1rs498872 多态性与胶质瘤易感性的荟萃分析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PHLDB1rs498872 多态性在胶质瘤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PHLDB1蛋白表达对胶质瘤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综述 胶质瘤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攻读学位期间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PRMT2通过介导组蛋白H3R8me2a参与胶质母细胞瘤中原癌基因激活与肿瘤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探索蛋白精氨酸甲基转移酶PRMTs与胶质瘤恶性程度、病人生存期相关性 |
1.1 材料和方法 |
1.1.1 试剂与仪器 |
1.1.2 实验方法 |
1.2 结果 |
1.2.1 利用TCGA数据库分析蛋白精氨酸甲基转移酶家族成员在神经胶质细胞瘤中表达情况及与病人生存期的关系 |
1.2.2 明确蛋白精氨酸甲基转移酶家族成员对胶质母细胞瘤增殖的影响… |
1.2.3 通过对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生存分析和临床组织染色结果明确研究对象PRMT2 |
1.3 讨论 |
1.4 小结 |
二、探究PRMT2对胶质母细胞瘤生长的作用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试剂与仪器 |
2.1.2 实验方法 |
2.2 结果 |
2.2.1 PRMT2敲低效率验证 |
2.2.2 利用细胞增殖实验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PRMT2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
2.3 讨论 |
2.4 小结 |
三、明确PRMT2对肿瘤干细胞自我更新和肿瘤形成的影响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试剂与仪器 |
3.1.2 实验方法 |
3.2 结果 |
3.2.1 体外评估敲低PRMT2会如何影响胶质母细胞瘤肿瘤干细胞的自我更新 |
3.2.2 体内实验检测PRMT2敲低对肿瘤形成或生长的影响 |
3.3 讨论 |
3.4 小结 |
四、探究PRMT2对基因转录调控的作用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试剂与仪器 |
4.1.2 实验方法 |
4.2 结果 |
4.3 讨论 |
4.4 小结 |
五、明确PRMT2能否维持组蛋白H3R8me2a水平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试剂与仪器 |
5.1.2 实验方法 |
5.2 结果 |
5.3 讨论 |
5.4 小结 |
六、探索组蛋白H3R8me2as与靶基因转录水平的关系 |
6.1 材料和方法 |
6.1.1 试剂与仪器 |
6.1.2 实验方法 |
6.2 结果 |
七、初步探索组蛋白H3R8me2as的转录调控机制 |
7.1 材料和方法 |
7.1.1 试剂与仪器 |
7.1.2 实验方法 |
7.2 结果 |
7.3 讨论 |
7.4 小结 |
八、明确PRMT2的促癌作用是否依赖酶活性 |
8.1 材料和方法 |
8.1.1 试剂与仪器 |
8.1.2 实验方法 |
8.2 结果 |
8.2.1 组蛋白H3R8me2as水平与神经胶质瘤肿瘤恶性程度关系 |
8.2.2 体外实验检测PRMT2酶失活对肿瘤细胞的增殖和维持肿瘤干细胞自我更新的作用 |
8.2.3 体内实验明确PRMT2酶失活对肿瘤生长的意义 |
8.3 讨论 |
8.4 小结 |
全文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神经胶质瘤遗传学与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TMEM106B影响恶性脑膜瘤增殖和血管生成的体内实验及分子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裸鼠成瘤实验检测干扰TMEM106B基因后对恶性脑膜瘤细胞增殖和血管生成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恶性脑膜瘤细胞株的培养 |
2.1.2 沉默TMEM106B基因慢病毒的构建与转染 |
2.1.3 慢病毒包装与质量检测 |
2.1.4 慢病毒感染 |
2.1.5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恶性脑膜瘤细胞株TMEM106B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 |
2.1.6 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脑膜瘤细胞TMEM106B蛋白表达情况 |
2.1.7 裸鼠成瘤实验检测沉默TMEM106B基因对恶性脑膜瘤细胞株增殖的血管生成的影响 |
2.1.8 数据处理、统计学分析 |
2.2 结果 |
2.2.1 沉默TMEM106B基因测序结果 |
2.2.2 Q-PCR检测恶性脑膜瘤细胞株TMEM106B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 |
2.2.3 Western blot检测恶性脑膜瘤细胞TMEM106B基因蛋白的表达情况 |
2.2.4 裸鼠的生长-时间曲线 |
2.2.5 各组细胞裸鼠的重量情况 |
2.2.6 免疫组化检测各组细胞TMEM106B、ki-67 的表达情况 |
2.2.7 免疫组化检测各组细胞VEGF、CD34 的表达情况 |
第3章 TMEM106B促进恶性脑膜瘤增殖和血管生成分子机制的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 |
3.1.2免疫沉淀实验 |
3.1.3 数据处理、统计学分析 |
3.2 结果 |
3.2.1 TMEM106B启动子与转录因子JUN结合位点的预测以及质粒的合成 |
3.2.2 荧光素酶活性检测的结果 |
3.2.3 免疫沉淀实验结果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
参考文献 |
(8)恶性脑膜瘤细胞对HER2靶向药物敏感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脑膜瘤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 |
1.2 HER2基因与肿瘤发生、进展的相关性研究 |
1.3 PARP与肿瘤的关系 |
1.4 Caspase-3 与肿瘤的关系 |
1.5 脑膜瘤的临床治疗 |
1.6 HER2靶向药物(曲妥珠单抗)的临床应用 |
1.7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人恶性脑膜瘤细胞株 |
2.1.2 裸鼠 |
2.1.3 主要试剂 |
2.1.4 主要试剂的配制 |
2.1.5 主要仪器设备 |
2.2 研究方法 |
2.2.1 细胞培养 |
2.2.2 MTT法检测药物作用前后脑膜瘤细胞增殖活性的变化及体外药物敏感性 |
2.2.3 三磷酸腺苷生物发光法(ATP法)检测体外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 |
2.2.4 HER2 及其靶向药物(曲妥珠单抗)对脑膜瘤细胞体外侵袭力的影响 |
2.2.5 流式细胞术检测药物作用后细胞凋亡的变化 |
2.2.6 Western blot法检测药物作用前后脑膜瘤细胞HER2、PARP、Caspase-3蛋白表达的变化 |
2.2.7 小鼠移植瘤实验 |
2.2.8 免疫组化法检测EMA、Vim蛋白 |
2.2.9 统计学处理 |
第3章 结果 |
3.1 MTT检测各组细胞生长曲线 |
3.1.1 MTT检测不同药物浓度作用于CH157-MN细胞各组生长曲线 |
3.1.2 MTT检测不同药物浓度作用于IOMM-Lee细胞各组生长曲线 |
3.2 ATP法检测体外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 |
3.2.1 ATP法检测CH157-MN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 |
3.2.2 ATP法检测IOMM-Lee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 |
3.3 Transwell小室法检测药物作用后对脑膜瘤细胞侵袭力的影响 |
3.4 流式细胞术检测脑膜瘤细胞凋亡情况 |
3.5 Western Blot检测药物作用前后各组细胞HER2、PARP、Caspase-3 蛋白表达情况 |
3.6 裸鼠成瘤实验检测体外脑膜瘤细胞对靶向药物曲妥珠单抗的敏感性 |
第4章 讨论 |
4.1 脑膜瘤的个体化治疗现状 |
4.2 恶性脑膜瘤治疗的新思路 |
4.3 展望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
参考文献 |
(9)与恶性脑膜瘤预后相关的生物学标记及其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恶性脑膜瘤的染色体异常 |
二、异常信号转导通路 |
三、预后因素 |
四、分子靶向治疗 |
五、展望 |
(10)颅底中央区脑膜瘤术后复发影响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1 资料和方法 |
1.1 标准 |
1.2 一般资料 |
1.2.1 性别 |
1.2.2 年龄 |
1.2.3 病程 |
1.3 临床表现 |
1.4 手术切除程度 |
1.5 病理类型 |
1.6 影像学特征 |
1.6.1 肿瘤位置 |
1.6.2 肿瘤大小 |
1.6.3 骨质变化 |
1.6.4 瘤内钙化 |
1.6.5 肿瘤形状 |
1.6.6 瘤周水肿 |
1.6.7 脑膜尾征 |
1.6.8 瘤内坏死 |
1.6.9 肿瘤强化 |
1.7 肿瘤与海绵窦的关系 |
2 结果 |
2.1 单因素统计学分析 |
2.1.1 性别对脑膜瘤复发影响 |
2.1.2 年龄对脑膜瘤复发的影响 |
2.1.3 临床表现对脑膜瘤复发的影响 |
2.1.4 手术切除程度对脑膜瘤复发的影响 |
2.1.5 肿瘤的病理类型对复发的影响 |
2.1.6 肿瘤的影像学特征对复发的影响 |
2.1.7 肿瘤与海绵窦的关系对脑膜瘤复发的影响 |
2.2 多因素统计学分析 |
3 讨论 |
3.1 年龄 |
3.2 性别 |
3.3 临床表现 |
3.5 切除程度 |
3.6 病理类型 |
3.7 影像学特征 |
3.7.1 肿瘤部位 |
3.7.2 肿瘤大小 |
3.7.3 骨质变化 |
3.7.4 瘤内钙化 |
3.7.5 肿瘤形状 |
3.7.6 瘤周水肿 |
3.7.7 脑膜尾征 |
3.7.8 瘤内坏死 |
3.7.9 肿瘤强化 |
3.8 肿瘤与海绵窦的关系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脑膜瘤端粒酶活性与细胞增殖的关系及临床意义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HER2/ELK1信号轴通过调控LUC7L3表达促进脑膜瘤增殖的分子机制研究[D]. 王旭. 南昌大学, 2021(01)
- [2]LncRNA MALAT1吸附miR-384靶向调节NFKBIA对脑膜瘤细胞凋亡作用的研究[D]. 贺靖苑.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1)
- [3]辅助放射治疗对高级别脑膜瘤患者预后影响的meta分析[D]. 刘博. 吉林大学, 2020(08)
- [4]PHLDB1 rs498872基因多态性与胶质瘤关系的研究[D]. 陈飚. 苏州大学, 2020(06)
- [5]PRMT2通过介导组蛋白H3R8me2a参与胶质母细胞瘤中原癌基因激活与肿瘤形成[D]. 董锋.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6]TMEM106B影响恶性脑膜瘤增殖和血管生成的体内实验及分子机制的研究[D]. 黄丽芳. 南昌大学, 2019(01)
- [7]脑膜瘤恶性进展的分子机制[J]. 刘厚杰,万经海. 国际肿瘤学杂志, 2018(08)
- [8]恶性脑膜瘤细胞对HER2靶向药物敏感性的研究[D]. 王珊珊. 南昌大学, 2016(01)
- [9]与恶性脑膜瘤预后相关的生物学标记及其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J]. 孔祥溢,关健,刘阳,杨义,李永宁,马文斌,王任直. 医学研究杂志, 2015(02)
- [10]颅底中央区脑膜瘤术后复发影响因素的研究[D]. 赵国明. 中南大学, 2014(03)